从《百道判》看白居易的思想价值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道判》以内容广泛、判词准确而被当作中唐策试准绳,是白居易早期思想价值观的体现。本文探讨了白居易忠君爱民的政治价值观,刑、礼、道迭相为用的法律价值观,众生平等的生命价值观,以及和而不同的处世价值观。从分析结果来看,人文价值观是白居易思想价值观的核心,它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的要求,体现白居易对生命的关爱,对人类生存状况、生存环境的关注。
  关键词:白居易;《百道判》;价值观;政治观;法律观;生命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百道判》是白居易在参加“书判拔萃科”考试之前的个人习作,为应对考试而自问自答的一些判词,但其中所反映和思考的问题,诸如家庭婚姻、科举教育、丧葬礼仪、为政之道、军界生活、品行操守、触律犯禁等,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较大的学术价值。这101道判词,因内容广泛、判词准确而成为中唐策试的准绳,不仅表现了白居易杰出的论辩才华,也是其早期思想价值观的体现。
  一 忠君爱民的政治价值观
  所谓价值观,是“人们对某类事物的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总的观念,表现为人们对该类事物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和理想,是人们对该类事物的价值取舍模式和指导主体行为的价值追求模式”。中国封建社会把人分为皇帝、诸侯、大夫、士、庶人五等,皇帝对各个阶层有绝对主导权,各阶层对皇帝有尽忠义务。特别对于臣子来说,忠君乃基本臣节,白居易甚至把它作为最高的政治价值观。如判77:景为录事参军,上司有违法行为,景以下犯上弹劾上司,被责无礼。白居易对景“持法举正,卑可纠尊”的行为表示肯定,懂得为官之道在于“明不相蒙”,其“虽举违犯上,亏敬长之小心;而陈奏尽忠,得事君之大节”。又如判62:丁被俘决不叛国,把国君比为尧舜、巢许,最后被赦回国。所司要嘉奖他,大理寺却不同意。白居易认为,丁身陷“贼庭”却“守道不仕”,是臣子的典范,应得到嘉奖,大理寺不答应是没有道理的。“兄友弟恭”是封建家庭稳定的重要因素,白居易认为,“人道之始,始于亲亲”,睦亲是“教之源、理之本”,但当忠与孝冲突时,则以忠为先。如判7:辛奉命出使,途中遇到杀兄仇人,没有与他争斗就擦肩而过,被朋友骂为不顾手足之情。白居易认为辛没错,礼制认为,对昆弟之仇的态度为“仕,弗与同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辛身负圣命,理应“灭私而奉公,弃小而取大”,他这样做是“节以忠全,情由礼抑”的表现,不应受责。
  孟子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要得到天下需得百姓拥护,需树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爱民思想,具体表现为:第一,不扰民。统治百姓的办法是“顺其心以出令,因其欲以设教”。如判12:景为县令,让百姓煮树皮以备荒救灾,以“扰民”之罪被告发。白居易先肯定景的忧患思想,但指出其方法不当:备荒救灾应像周代一样储粮备荒、节财省用、减赋免役,不应像王莽新政那样劳民伤财。因此,景的劳民行为当然受责。对百姓来说,为官之责就是提醒他们不误农时,因为“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按农时耕种才有好收获,这就要求官员依时办事。如判53:甲为 州刺史,开春才叫百姓修理农具,农业部门认为他违背农时。白居易认为, 州地处豳北,气候与其他地方有异,开春气候仍然很冷,不宜耕种。甲初春才修农具是误时,但不影响耕种,不应对其责罚。第二,以百姓利益为先。《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政之道应以百姓利益为先。如判18:丁为郡守,在灾荒之年奏请赈灾,皇帝还没下旨他就开仓济民,有官员弹劾他独断专行。白居易认为,丁以百姓利益为重,可见其爱之心切,虽然其行为不合礼制,但却是为国家安定着想,不应受罚。
  由此看来,白居易忠君爱民的政治价值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是对儒家“民惟邦本”的继承与超越,反映中唐士人的用世精神。
  二 刑、礼、道迭相为用的法律价值观
  初唐的法律价值观是“德主刑辅”“礼法合一”,将刑视为礼的辅助工具,这是初唐统治者休养政策的体现。至中唐,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日趋衰落,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加剧。面对这种局面,白居易提出了刑、礼、道迭相为用的法律价值观,理由是:“刑者可以禁人之恶,不能防人之情;礼者可以防人之情,不能率人之性;道者可以率人之性,又不能禁人之恶。循环表里,迭相为用。”白居易认为,刑、礼、道(天命)三者合一,可以从制度、规范和信仰等方面教化百姓,使社会稳定。而中唐是“驰礼而张刑”时期,应尚刑重法。如判49:景晚上私自越关被抓,辩称在追捕逃犯。白居易认为,法律规定晚上不能私自越关,景若追捕逃犯理应“宜早图之”,不应违法,且追捕与关防相比微不足道,景理应受罚。在执法上,白居易主张严明执法,尤其对那些知法犯法的官员,更应严惩。如判80:乙利用公务之便贩卖公章,被以伪造罪论处,却诡称是卖者之罪。白居易认为,乙明知盗卖公章违法,却与盗跖“同恶相济”,其行为与伪造无异,理应严惩。
  白居易强调尚刑重法,但不主张刑罚过重,应“理大罪而赦小过”,“合于法意,不背人情”才是执法真谛。如判27:景为县官判案,后发现判决有错,便举牒追改,上司不许,反要治其赎职。白居易认为,“政尚从宽,过宜在宥”,景判案虽有疏忽,但知错能改,无“罔上之奸”,且“徵国令而有文”,规定错案可改,应让其改过。在执法过程中,白居易对情的把握非常严谨,既不量刑过重,也不滥用人情。如判11:江南诸州押送赋税的官员四月才达京城,户部认为超期当罚,他们辩解冬月运路水浅,故赶不及初春到达。白居易认为,“赋纳过时,必先问罪”,但从江南到京城路途遥远,且“川无负舟之力”,应酌情责罚。为辨真假,应验其所带公文,再按律执罚。再如判54:景私入馆驿被抓,有司以偷窃罪论处,景以没偷东西为由,要求免罚。白居易认为,景私入馆驿,按律当治罪,但应视情而定,如果没偷东西“罪宜有别”,可按“私行人不应入驿而入者笞四十”责罚。
  由此看来,白居易的法律价值观虽是尚刑重法,但在执法上较前代更注重法治精神,有尊重人民权利、实行民主秩序的倾向。   三 平等的生命价值观
  唐代是一个尊佛、崇佛的朝代。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在本质、空性上没有任何差别。每一个生命,均没有高下贵贱等差别,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不可能用分别的眼光来看待他人。”这就是佛教的“平等一味”,白居易受此影响很深,他认为在生命价值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具体表现为:
  第一,平等的仕选权。唐代虽然以科取士,但并非人人都可参加科举,还得受身份限制。如判85:有商人子孙参加科举,被省司阻拦,理由是身份不符。白居易认为,科举凭的是才华,只要有才便可参试,不必追究身份,省司阻拦实属无理,如同“拣金于砂砾,岂为类贱而不收?度木于涧松,宁以地卑而见弃”,表现其平等的选士观。在用人方面,白居易主张“惟才是举”。如判75:甲的父母是官府的工匠,地位十分低下,按规定必须获得良人(自由人)身份三年方可入仕。白居易认为,只要有才便可重用:“材高拔俗,行茂出群。岂唯限以常科,自可登乎大用。”在人才选拔上,可多渠道选官。如判91:乙因品行高尚廉使推举授官,吏部却以他没有参加科举为由,不予录用。白居易认为职能不同,选拔方式就不能墨守陈规:“抡琐琐之材,则循旧格;刈翘翘之楚,宁守常科?”举乙为官的目的是“移孝入忠”,不用科举,可直接录用。
  第二,对妇女的尊重。当原始母权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男尊女卑”就成为昭昭天理。恩格斯称这次变革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从此,女性再也没能和男子平等过,于是有了生男“弄璋”、生女“弄瓦”之说,有了“妇,服也”“妇之言服也,服事于夫也”,有了“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历史发展至唐,妇女虽获得了较多的人身自由和解放,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有较大提高。但安史之乱后,唐代妇女地位急剧下降,甚至有倒退现象。如判101:甲不顾及爱妾生命,临死前让儿子以“爱妾为殉”,儿子没有照办,以妾嫁人,却被扣上不孝之罪。白居易对此颇为不平,他认为尽孝并非盲从,而应顾及人伦。爱妾殉葬本是灭绝人性之行为,儿子不从父命是不陷父于恶,可见儿子孝之真诚,别人的责骂是没有道理的。这道判表现白居易对孝的深刻理解,体现其对妇女生命的尊重。又如判22:景妻失亲而悲,丈夫却在她旁边奏乐。白居易认为,“夫妇所贵同心,吉凶固宜异道”,妻子有丧,丈夫应加以劝慰,怎么能“调丝竹以盈耳”?
  由此看来,白居易平等的生命价值观不仅体现在社会生活上,也体现于家庭生活中,表现其民主意识的觉醒,是在动荡环境下对个人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
  四 和而不同的处世价值观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心理、附和别人言论,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故“和而不同”实际上要求人际交往中应兼容并包、求同存异,这样才能和谐相处。如判3:乙与丁参加科试,乙以趋炎附势求功名,丁则勤学苦练求功名,两人互相抵毁。白居易认为,个性不同,行为方式也不一:“各从所好,尔由径而方行;难强不能,吾舍道而奚适?”只要达到目标即可,不必苛同别人。交友也应如此,和而不同才可能友谊长存。如判48:景与丁做生意,景多取利润,有人讽刺其贪婪,景辩解说:“丁知道我贫穷才让我这么做。”白居易认为,交友讲究“气类相求”,如果两人贫富相当,就应当互相谦让;但二人贫富悬殊,则宜“损多益寡”。丁让利行为是两人“情表深知,事符往行”的体现,与他人无关。
  白居易还把“和而不同”作为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准绳,希望以此建立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达到多元和谐的最高境界——“太和”。如丧礼讲究哀情,《伦语·八佾》云:“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同为哀情,判22以家庭和谐为目标,指出夫妻相处之道,谴责景的无情无义;判67以邻里和睦为准绳,表明相恤的重要,批评乙之不仁。这两道判在处理方式上都以礼制为标准,由家庭、邻里到社会,表现白居易对和的重视。又如同为冒婚,判43从婚姻“姻连天族,荣冠人伦”的重要性出发,批评家长放纵庶子冒充嫡子结婚,破坏长幼有序的社会伦理,影响社会和谐,理应追究家长责任;判50从冒婚聘礼的退还展开论述,认为乙冒婚犯有“欺隐”之罪,按法聘礼不宜追回,既维护丁女权益,也惩罚冒婚行为。
  由此看来,白居易“和而不同”的处世价值观具有“讲信修睦”的特点,反映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特质以及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
  总之,白居易思想价值观的核心是人文价值观,它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的要求,体现白居易对生命的关爱,对人类生存状况、生存环境的关注,具有一定的民主意识,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委托重点项目(2011AA013):“语文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开发研究”;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一般项目(11BZX00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学生社群的价值认同研究”;2012年钦州学院教改工程重点资助项目(2012XJJG-A04):“高师中文类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琳:《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南京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11年。
  [2]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 王肃:《孔子家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5] 李民、王建译:《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6] 朱金成:《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黎爱群,女,1971—,广西钦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工作单位:广西钦州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论文从Thornburg和Panther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出发,以王尔德的童话《星孩》为语料,分析了言语行为交际双方可利用言语行为脚本的某一成分段来借代整个脚本,证明转喻思维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同时也论证了交际者如果不慎使用了离脚本核心段较远的成分,使得听话人转喻思维推理错误,就会造成交际失败。  关键词:转喻;行为脚本;言语行为转喻;误解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言
期刊
摘要:梁寅是元末明初江西新余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南归赋》是其作品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佳作。此赋精心构思,结构严密,语言工整而达意曲折,既表现了梁寅归隐之时的思想情感,也反映了他一贯的思想性格、胸怀志趣、人生理想,充分体现了梁寅身上传统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关键词:梁寅;《南归赋》;归隐;内圣外王;知识分子品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元末明初的江西新余学者、教育家梁寅,平
期刊
摘要:许浑咏史怀古诗的情感旨归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当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进行讽谏;歌颂忠烈人物,呼唤时代英雄;企羡隐逸之士,流露无奈之情。  关键词:许浑;咏史怀古诗;情感旨归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纵观从汉代班固《咏史》创体到中唐刘禹锡咏史怀古诗创作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这类题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优秀之作。但是,咏史怀古诗作为诗人重要情志抒发载体
期刊
摘要:作为唯美主义的旗手,奥斯卡·王尔德鲜明地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并运用不同的题材践行着自己的文艺理论。本文对其作品《夜莺与玫瑰》进行解读,探究其美学思想。  关键词:《夜莺与玫瑰》;唯美主义;艺术;模仿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唯美主义诞生在19世纪的法国,但真正使这个名词时至今日依然热度不减的却并不是莱茵河畔的那些唯美的艺术家们,而是一个来自爱尔兰的狂傲不羁的年轻人,
期刊
摘要:敏树如相的赠答诗常借山水来表达与友人间的情谊和心灵相通,故而其创作的这类诗没有刻板的套语和应酬的虚言,而是带着修佛悟禅的灵性和寄情山水的豪情,是其悟禅的一种借助言语的表现,使其赠答诗具有独到之处,在明清之际的黔北僧诗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敏树如相;赠答诗;山水;禅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虽然佛教反对丽词绮句,但禅宗亦有“文字,波也;禅,水也”之说,说明离开文字而去
期刊
摘要:时代心理对于整个社会文化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影响是尤为深刻的,人们能够较为直观地感受到时代文化现象与心理特征之间的联系。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时代文化现象与心理特征之间的联系尤为紧密。本文选取诗歌体裁的鼎盛时期——唐代为例,从唐代士大夫心理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唐代诗歌背景下士大夫心理结构的差异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投射出唐代士大夫心理结构的变化差异
期刊
摘要:比兴手法是中国古代诗歌主要的抒情手段,曹植诗歌也大量使用了这一手法,但曹植对比兴手法的使用,却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他的诗歌中比兴物象的选择目的性更强,寄寓的情感更丰富细腻;比兴物象更具日常化,贴切巧妙;对比兴物象的刻画更鲜明;比兴和其他艺术手法结合使用,收到更加形象生动的效果。  关键词:比兴;曹植;诗歌;《诗经》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比兴
期刊
摘要:感伤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它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无不体现作者强烈的主观意识和丰富情感,是作家对人生的体验和主观感情的宣泄,它反映现实,体现了作家强烈的自我生命意识,与佛道意趣有着密切的联系,能给人以深层的认识价值和多重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感伤诗词;情感宣泄;生命意识;文学价值;美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孔子曰:“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代文学作
期刊
摘要:稼轩词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据笔者统计,被泛拟化描述了的“佳人”意象共出现了15次,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李延年笔下的“北方佳人”则出现了4次,并且明显被特征化了。本文总结了辛词对“北方佳人”形象的因革,并进一步探究了稼轩词的女性观及其成因。  关键词:稼轩词;“北方佳人”;女性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稼轩词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除了对“北方佳人”之美貌的延续性描述外
期刊
摘要:本文把空间作为重新解读《动物园故事》的代码,找寻其中折射出的理性光辉,通过不同生活空间的对比、公共空间的丧失、社会空间的隐喻,来发现它们不同表现内容下蕴涵的一致的潜在内涵。通过一个社会边缘人的痛苦自省,希望生活幸福安逸的中上层阶级不再继续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无动于衷,希望他们能倾听和理解自己,能够建立一种沟通,从而构建对于作品中相关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多维度的深层解读。  关键词:《动物园故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