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艺术的抽象与平衡,吴冠中笔下的中式美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hu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吴冠中很早就有中西合璧的探索思路,这也跟他的生活的背景有关,吴冠中曾经留学法国,除了在国外开阔了眼界外,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很早就开始思考中西结合。和很多画家不同的是,吴冠中并不是只想把国外的艺术引进国内,他是想把中国山水的精神面貌带到欧洲的风景油画之中,想以中国的绘画体系来给以西方油画创新。本这个文就分析吴冠中在这个过程中做的努力,和吴冠中绘画风格的研究以及对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中西艺术在吴冠中抽象的笔下,又是一种怎么样的平衡,本文就是来看吴冠中笔下的中式美。
  关键词:抽象与平衡 中式美 油画民族化
  一,抽象与平衡
  吴冠中一生清贫,有着文人的孤傲,在留学的时候并没有想留在法国,而是一直心中记挂着祖国,在新中国落后的时期回来,发展艺术,吴冠中喜欢画中国的风景,他认为中式的美非常独特,对中式美从来不吝赞叹,他把所有对中国的美好都倾注在自己的风景画中。吴冠中认为中国的山水画重笔墨,尤擅线条,所以他在创新绘画的过程中,一直试图把中国美丽的线条引进自己的绘画中。他说:“我在油画中引进线条,煞费苦心”这时候的吴冠中的重点还是在线条,对中西结合的创新也处于潜意识中,专属于吴冠中的抽象绘画还没有出现。
  1980年吴冠中去去江南写生,江南的水乡美景震撼到了吴冠中,江南风景画,如诗如画的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在他创作激情饱满的时候,他意识到了抽象构成这个概念,这个时刻也是吴冠中意识到自己进入了抽象绘画的关键时刻,这也是进行这些创作开始的意识基础,江南的房屋一间挨着一间,密密麻麻,非静止感的复杂结构;吴冠中在创作过程中察觉到图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仅仅这个房屋的本身,在构图的时候,吴冠中把握的更多的是画面的节奏感和节拍起伏。吴冠中的专业是油画,但是,给与他这个全新视角的是中国画。画面中有偏写实的部分,还有水彩的感觉,同时还采用国画的笔触。其实是点线面结合的一种朦胧的感觉。
  吴冠中在这个时候,说学习的油画基础为了画国画做了很好的铺垫。在画国画的同时,他又大跨度的跨越到了抽象绘画。更关注事物之间的构成关系了。而不是物体本身。抽象绘画让吴冠中着迷,他喜欢画自己印象中的画面,他用毛笔,用油画颜料,画起了抽象风格的中国的名山大川。画面中都是纯抽象的元素,画的具体是什么已经没那么重要了。他注重意境,抒情,挖掘民间的真情趣,笔势深邃,反复的在创新。江南水乡的抽象形式表现,非常具有特色,看他的作品就要充分的理解抽象,抽象就是摒弃一些非常具象的写实,而是留下单纯的精神线条,这种形式不仅没有缩减江南水乡的美,而是江南水乡的美和意境更加的凸显了,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的画对意境的描绘,吴冠中在发现了中西方绘画的共同特征后,抽象的表现形式也为后来人提供好的典范。
  二,中式美
  第一次见到藤是在苏州的拙政园,自此吴冠中就迷上了藤,这是他绘画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吴冠中会思考,什么才是独属于中国绘画的抽象主义?这种美感到底是什么,在藤蔓的刻画中,吴冠中又为画面注入了新的新意,那就是诗意,是独属于中国的美感,怎么能没有诗呢,这种独属于我们的不能,言喻的绘画美学是“留白”和“似与不似”两个手法来实现的。他十分强调意向的存在和留白的重要性我们中国很多的画家都是追求“似与不似”这种感觉,比如徐渭的泼墨葡萄,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墨竹,都是呈现大写意的美感。可以从稀疏的色和快里面辨认真实的物体,和感受抽象表现的美感。抽象绘画的诠释被吴冠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画面的动感方面,吴冠中同样在不停的探索,
  他画笔下的江南水乡,和大树的苍郁,是那么的娴静和温婉动人,观察事物时对视觉形式的特殊敏感力,以平视的角度,展现出江南景色的形式美。可以予抽象派绘画以不尽的启发。”见画如人,吴冠中的画就像投射的一面镜子,画面的纯净就如画家心中的纯净,吴冠中先生的内心是平静的,也渴望这种宁静,他的画里很少有喧闹,都是有娴静的美感,作品非常有个人的特色,而这种精神也是绘画元素中不可缺少的表现元素。
  三,油画民族化
  艺术的品味其实是味人,品味人格的特质和精神,感受人和作品的契合,
  同时要考虑历史的背景和环境氛围,吴冠中就是一个品型佳的艺术家,我们在这里谈论的精神,是吴冠中画中的精神,是独有的,是大师级的、一尘不染的艺术家。吴冠中是一位当代艺术家,也是一个专注于中西合璧,去年我研究油画民族化,也写出来一些东西,但是今天看,仅仅的油画民族化是很浅显的,融汇古今,学贯中西并不是什么外在的,而是融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更自然的美。吴冠中就是用朴素的绘画语言来剖析画的真谛。那就是形式美,点线面。画中独到的风格和质朴的笔触,会让人很感动。
  吴冠中一生都致力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的作品吸取和融合了中西方艺术的精髓,他也认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以去回避,这种深刻的认识,让他在创新中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他的作品,不管是他的《狮子林》,还是那幅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都在描绘着美好的祖国,吴冠中在国内外都享誉盛名,都是因为他在艺术教的生涯中做了很大贡献,在逆境中坚持艺术耕耘70余年,做出了独创性的艺术成就。吴冠中在创新上极为大胆,对于中西艺术的理解是兼容并蓄,在他的画面中,不是刻板的某一种画种,而是各种绘画的自由的转换,他都能兼容在一起,形成美好的画面意境,并发挥绘画艺术的个性和特征,在这一系列的探索中,也使自己的画面有很高的生命力。
  对油画民族化进行探索的画家不再少数,大家都在试图把这一舶来艺术有我们中国的特征,但是鼓吹是一方面,实际进行这方面探索的画家并不多,吴冠中却在这条路上一走几十年,在他的油画中,他努力去寻找油画和中国画之间用笔的共同之处,吴冠中在画面中用大片的泼彩做底,然后勾勒轻柔绵长的线条,非常讲究画论中的气韵生动,这就是用油画的材料去追溯中国水墨画的传统,在用色的方面都采用单纯的灰色調对画面进行淋湿处理,有一股清新的空气感,原色的使用,简单,清澈,不混杂,在用线的方面整理出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当吴冠中的一套完整的绘画语言形成时,这个时期也是吴冠中创作的成熟时期。
  吴冠中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艺术家,他的成就不止于自己的绘画成就那么简单,而是对中国艺术的发展进行重大的推进作用,与很多艺术家相比,吴冠中在艺术方面的努力进行了一个新的绘画语言的完美的综合。吴冠中在此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发展美术事业的路上提供了最美丽的指示灯塔。
  参考文献:
  [1]李哲坤.吴冠中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分析[J].大舞台,2014,(04):12-13.
  [2]画里画外的吴冠中[J]. 刘宏伟. 炎黄春秋. 1996(06)
  [3]我读石涛画语录[M].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吴冠中, 2009
  [4] 柏静.浅谈吴冠中油画艺术的中国化[J].大众文 艺,2016,(16):110.
  [5] 我负丹青[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吴冠中著, 2004
  [6]学院应走综合化的道路——吴冠中访谈[J]. 赵权利.美术观察. 2000(06)
  作者简介:王娟 1984年5月1日,女,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9届研究生硕士在读 研究方向: 写实与意向油画
其他文献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巴顿将军》以二战为背景陈说美军在巴顿将军领导下在北非战场的激荡岁月,诗情与野性集于一身尽现,残酷与热血聚于一战突显。剑拔弩张的军乐,丝丝入扣的声画,曲尽其妙的色彩,谱写戎马倥偬的篇章,传颂龙血玄黄的史诗。  惴惴局促的音乐配奏交加匠心独运的景别转化,沉浸一方枕戈寝甲之天地。入眼便是大幅的美国国旗占据了四方视野,压迫感油然而生,接着便是嘈杂噪音响起,一声简洁刚劲的“
期刊
摘要:笔者前往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南沙镇、新街镇、石头寨、牛角寨和阿者科等地进行调研,调研围绕哈尼人的缘起、由来开展了田野调查,对哈尼族人进行了采访,旨在从哈尼族的历史缘起、变迁,找寻新时代哈尼文化传承的新内涵。  关键词:哈尼族;神话传说;塔婆  哈尼族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哈尼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实属不易,哈尼族是从北方的游牧民族发展而来的,在古代称为“羌族”。《尚书,禹贡》记载,“大渡河名为‘
期刊
摘要:维多利亚时期经济与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科学与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从《荒凉山庄》中两座山庄的改变到人物命运与身份的重构,从《我们共同的朋友》中垃圾堆的转变与消失到人物地位的转型,本文通过热力学中的“熵”来分析狄更斯的作品,体现维多利亚时期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因此本文集中探讨两个问题:(1)“熵”这一精神,而非经验,作为热力学的灵魂,是否通过文学的方式体现在非人层面;(2)热力学的概念与维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涌入的大量以高校为题材的小说中,阿袁无疑是特别的,她的作品着重以女性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围绕女性知识分子的情感、婚恋以及家庭生活,于讽刺中夹杂着作者对人性的洞悉和批判,甚至悲悯。  关键词:阿袁;女性知识分子;形象  阿袁自2001年开始创作小说,著有《长门赋》、《郑袖的梨园》、《师母》等作品,她以古典、清丽的笔触关注了“象牙塔”之中的女性知识分子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状态。因为
期刊
摘要:电影《地久天长》作为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家园三部曲”的首部,在第69届柏林电影节中一举斩获“影帝”“影后”两座大奖。影片讲述了非常中国化的故事,聚焦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的几十年,展现了两个家庭在时代大潮下命运的跌宕起伏。用克制隐忍的笔触描绘人物,刻画了中国老百姓至善至美的做人处事之道,也揭示了在传统教育下国人典型的人性弱点。本文将从几个主要人物性格的隐忍压抑,和女性角度分析人性弱点。  关键字
期刊
摘要:存在主义诞生于一个人及其所处社会异化的时代,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存在物。存在主义被公认为是一种关于具体个体的哲学,它倡导人通过一系列自由选择,从“自在的存在”转化为“自为的存在”,从而实现其生命的内在价值。而鲁迅作为一位身处黑暗时代,仍毅然选择前行的战士,其作品《野草》中所流露的思想与存在主义思想不谋而合。  关键词:《野草》;鲁迅;存在主义  一、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主
期刊
摘要:从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工作发展情况上看,部分幼儿园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整体上具有明顯的“小学化”倾向,幼儿在当前的园内教学活动与学习内容上,都较为偏向于课程理论知识,缺少必要的内在素养教育与行为观念引导,同时,在园内活动的组织上由于缺少去趣味性与多样性,使得幼儿的内在素养教育也受到一定影响。  关键词:小学化;幼儿教育;原因;对策  一、引言  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的好与坏在当下极具争议,部分家长
期刊
内容摘要:魏晋是一个玄学之风盛行的时代,玄学的兴盛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西晋文学家陆机作为儒士的代表,致力于儒学的复兴与传承,但我们也能在其作品中看出玄学向儒学渗透的痕迹,看到其诗文中蕴藏的生命意识与天地意识。本文将从四个角度探讨玄学对陆机儒学观的渗透与影响。  关键词:陆机;魏晋玄学;儒学  任何人的生存发展都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陆机自然也是如此。在玄学风行的魏晋时期,身为儒士的陆机不可能不受到
期刊
摘要:馈赠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由于不同国家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差异的客观存在,馈赠礼仪也多有不同,有时甚至是大相径庭。本文以中俄两国馈赠礼仪为研究对象,从馈赠礼品数目、颜色、类属、方式四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中俄馈赠礼仪中的诸种错合之处。  关键词:馈赠礼仪 中俄对比 跨文化交际  课题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专项
期刊
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是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教育青少年的活动平台,青少年不仅要在校内学习,也要走到校外,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要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两种教育资源的作用,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  1.校外教育校内教育有效衔接  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