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08-02
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口语交际能力。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已经多数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实际情况下,仍有部分教师偏重语法结构的分析、讲解以及机械的句型操练的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既违背了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又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更不适应改革开放的今天。
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多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特别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初中英语听说训练的必要性,并探索出了许多可行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听说能力强,阅读能力、悟解能力、交际能力等也随之而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纯听觉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本身的语言感悟能力,只有创设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加大知识容量,才能优化英语课堂中的口语教学。
一、借助信息化技术创情景激兴趣
信息化技术中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条件。笔者在英语口语课上,注重了运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A Traffic Accident”时,笔者在自制课件时,先准备了一些有关交通知识的录像并配以英语解说:有高速公路上车辆飞驶的情景,有上下班交通高峰的情景,有司机酒驾受到交警处罚的情景,有发生交通事故的情景……因为中学生有活泼、好奇、好表现、善模仿、喜欢交际的特点,笔者还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对话内容,学生通过听、视、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融入到这个语言情境中,自然地接触到笔者事先设计的对话中和语法、单词(包括本课的新单词)中,同时也很好地完成了新课的引入,而且又为讨论课堂中的问题做好了铺垫。在通过视觉影像兴趣对话的同时,还可以自然地引出生词并进行单词的教学。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培养听读能力
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能提高信息强度,增加信息的可见度和可闻性,还能加大信息通过容量,提高传输速度,更能发挥其调动和启发作用,变单纯听觉教学为多种感官参与的教学,使听、说、读有机结合。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媒体,才有可能多方兼顾,最终高质量地完成英语口语教学任务。例如,在课堂上,笔者为了让学生练好各种句型,要创设信息化语言环境,注重情景对话,不孤立教学单词。在对学生句型训练时,笔者总是在大屏幕上出示一系列相关句型,领读之后,再让学生通过重复、模仿、替换、转换、扩展等多种训练,达到熟练程度。例如,在教授“A Traffic Accident”时,笔者先出示两个问题:①What happened suddenly? ②Was the man badly hurt?学生带着问题看大屏幕中人物对话的标准语音、与对话紧密相关的色彩艳丽的画面和形象生动的情景,看了一遍,几乎人人都能回答这些问题了。在此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读能力,让学生模仿其中人物的语音、语调、肢体形态朗读课文,做到语、形、情全方位投入。这样,学生的听、读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语感也得到了自然的升华。
在训练中,教师要把侧重点放在口语表达不好的学生身上,除了鼓励、指导外,应给他们较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逐渐由羞怯变为敢说。同时,要认真、仔细、及时地纠正学生在语言、语调上出现的错误,或让学生间互相纠正。
三、借助信息化技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英语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但这种练习不应该单单是纸面的,而要结合大量的口头训练。笔者往往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训练,让学生当场操练并获得反馈信息。
(一)注重情景对话。笔者在备课时,总是搜集一些与课文情境相类似的图画或影片,在课上展示给学生。学生边看笔者出示的图画或影片,边阅读英语短文。例如,一篇有关车站送行的短文,笔者出示了符合本短文的一组图片情景以及其中几个典型的句型和新单词,让学生依据原有的知识进行组合加工。然后再进行模拟对话,学生得到了一种新的对话内容的感受,口语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又如“去商店买东西”(go Shopprng),让一位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另一位扮演顾客,“Can I help you”“How much are…”去演示买卖东西这一活动。学生在对话中掌握了口语的新结构意义及语法的形式,使语言形式与语言运用相联系,使学生真正掌握日常交际英语的用法。
(二)建立活动小组,加强语言实践。课内活动小组,每四人一组,由前后两张课桌组成,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对话、表演、讲故事、朗诵、猜谜语、学唱英语歌、英文打字等。笔者在讲明规则后,让学生分组尝试着制作课件。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搜集许多有关资料,并进行设计;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演练。这些活动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
(三)坚持课前三分钟讲英语。笔者认为,这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1.图片表述式。学习一篇文章,笔者往往不急于讲教材,而是把课前设计好的课件出示给大家,学生根据笔者出示的图片和课文对号入座,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然后让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讲述图片内容。为了很好地表述,学生都力求在语言上、形式上给同学们留下好的印象,说的认真,听的专注。这样,每个同学都进行了口语训练,班级形成了热烈、愉悦、轻松的语言交际氛围。
2.话题讨论式。每次先由笔者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个话题(有时是学生提供),给同学们播放一些相关图片或视频,要求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问题,用英语抒发自己的感受。一学期下来,话题丰富多采,无所不涉,由“你所喜爱的球星、歌星、老师、同学”到“青春、友爱、早恋、理想、择业、污染、世界杯预测”,到“学校中午饭菜质量”、“假如我是校长”等。有一次,话题是“泰坦尼克号观后感”,笔者设置的问题是:①Do you like the film?②Can you tell us the reason why you like it?③Did you cry when seeing it?……全体学生争先恐后举手辩论,气氛热烈、风趣。
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疑会给英语口语教学锦上添花,学生的口语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此方面,笔者只是进行了一点探索,还需要在今后的英语口语教学中,让信息化技术和英语口语教学深度融合,让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口语交际能力。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已经多数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实际情况下,仍有部分教师偏重语法结构的分析、讲解以及机械的句型操练的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既违背了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又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更不适应改革开放的今天。
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多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特别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初中英语听说训练的必要性,并探索出了许多可行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听说能力强,阅读能力、悟解能力、交际能力等也随之而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纯听觉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本身的语言感悟能力,只有创设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加大知识容量,才能优化英语课堂中的口语教学。
一、借助信息化技术创情景激兴趣
信息化技术中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条件。笔者在英语口语课上,注重了运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A Traffic Accident”时,笔者在自制课件时,先准备了一些有关交通知识的录像并配以英语解说:有高速公路上车辆飞驶的情景,有上下班交通高峰的情景,有司机酒驾受到交警处罚的情景,有发生交通事故的情景……因为中学生有活泼、好奇、好表现、善模仿、喜欢交际的特点,笔者还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对话内容,学生通过听、视、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融入到这个语言情境中,自然地接触到笔者事先设计的对话中和语法、单词(包括本课的新单词)中,同时也很好地完成了新课的引入,而且又为讨论课堂中的问题做好了铺垫。在通过视觉影像兴趣对话的同时,还可以自然地引出生词并进行单词的教学。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培养听读能力
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能提高信息强度,增加信息的可见度和可闻性,还能加大信息通过容量,提高传输速度,更能发挥其调动和启发作用,变单纯听觉教学为多种感官参与的教学,使听、说、读有机结合。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媒体,才有可能多方兼顾,最终高质量地完成英语口语教学任务。例如,在课堂上,笔者为了让学生练好各种句型,要创设信息化语言环境,注重情景对话,不孤立教学单词。在对学生句型训练时,笔者总是在大屏幕上出示一系列相关句型,领读之后,再让学生通过重复、模仿、替换、转换、扩展等多种训练,达到熟练程度。例如,在教授“A Traffic Accident”时,笔者先出示两个问题:①What happened suddenly? ②Was the man badly hurt?学生带着问题看大屏幕中人物对话的标准语音、与对话紧密相关的色彩艳丽的画面和形象生动的情景,看了一遍,几乎人人都能回答这些问题了。在此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读能力,让学生模仿其中人物的语音、语调、肢体形态朗读课文,做到语、形、情全方位投入。这样,学生的听、读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语感也得到了自然的升华。
在训练中,教师要把侧重点放在口语表达不好的学生身上,除了鼓励、指导外,应给他们较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逐渐由羞怯变为敢说。同时,要认真、仔细、及时地纠正学生在语言、语调上出现的错误,或让学生间互相纠正。
三、借助信息化技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英语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但这种练习不应该单单是纸面的,而要结合大量的口头训练。笔者往往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训练,让学生当场操练并获得反馈信息。
(一)注重情景对话。笔者在备课时,总是搜集一些与课文情境相类似的图画或影片,在课上展示给学生。学生边看笔者出示的图画或影片,边阅读英语短文。例如,一篇有关车站送行的短文,笔者出示了符合本短文的一组图片情景以及其中几个典型的句型和新单词,让学生依据原有的知识进行组合加工。然后再进行模拟对话,学生得到了一种新的对话内容的感受,口语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又如“去商店买东西”(go Shopprng),让一位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另一位扮演顾客,“Can I help you”“How much are…”去演示买卖东西这一活动。学生在对话中掌握了口语的新结构意义及语法的形式,使语言形式与语言运用相联系,使学生真正掌握日常交际英语的用法。
(二)建立活动小组,加强语言实践。课内活动小组,每四人一组,由前后两张课桌组成,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对话、表演、讲故事、朗诵、猜谜语、学唱英语歌、英文打字等。笔者在讲明规则后,让学生分组尝试着制作课件。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搜集许多有关资料,并进行设计;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演练。这些活动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
(三)坚持课前三分钟讲英语。笔者认为,这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1.图片表述式。学习一篇文章,笔者往往不急于讲教材,而是把课前设计好的课件出示给大家,学生根据笔者出示的图片和课文对号入座,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然后让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讲述图片内容。为了很好地表述,学生都力求在语言上、形式上给同学们留下好的印象,说的认真,听的专注。这样,每个同学都进行了口语训练,班级形成了热烈、愉悦、轻松的语言交际氛围。
2.话题讨论式。每次先由笔者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个话题(有时是学生提供),给同学们播放一些相关图片或视频,要求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问题,用英语抒发自己的感受。一学期下来,话题丰富多采,无所不涉,由“你所喜爱的球星、歌星、老师、同学”到“青春、友爱、早恋、理想、择业、污染、世界杯预测”,到“学校中午饭菜质量”、“假如我是校长”等。有一次,话题是“泰坦尼克号观后感”,笔者设置的问题是:①Do you like the film?②Can you tell us the reason why you like it?③Did you cry when seeing it?……全体学生争先恐后举手辩论,气氛热烈、风趣。
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疑会给英语口语教学锦上添花,学生的口语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此方面,笔者只是进行了一点探索,还需要在今后的英语口语教学中,让信息化技术和英语口语教学深度融合,让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