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1月底,好莱坞传来消息,环球影视(Universal)与梦工厂(DreamWorks)谈判接近尾声,梦工厂的真人电影业务即将并入环球影视。 环球影视本来就是好莱坞巨头,被通用电气旗下的全国广播公司(NBC)收购后,更是实力大增。而梦工厂虽然成立只有11年,而且以动画电影起步,但有斯皮尔伯格坐镇,其真人电影影响力与日俱增。
两大电影巨头的业务合并,势必会改变好莱坞影视公司的格局,但似乎没人关心这桩并购对好莱坞的影响,相比之下,人们更关心环球影视如何给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开价,因为他不光名气很大,在这桩交易中的身份比较复杂。
首先,环球影视称得上是斯皮尔伯格的“老东家”。1974年,斯皮尔伯格的成名作之一《横冲直撞大逃亡》(TheSugarland Express),投资方与制作方就是环球影视。此后20年,斯皮尔伯格一直与环球影视保持密切合作,《大白鲨》、《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一系列著名影片,都为环球影视制作。
据统计,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23部影片中,有9部完全属于环球影视。而在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人或执行制片人的39部影片中,有20部属于环球影视。用环球影视总裁迈耶(Ron Meyer)的话说:“经过这么多年合作,斯皮尔伯格已经成为我们的一块金字招牌。”
女口果斯皮尔伯格仅仅是一块招牌,环球影视处理起并购来,也不用太伤脑筋。问题是,斯皮尔伯格还参与了环球影视旗下主题公园的运营,而且股权相当大。
当环球影视进军主题公园时,斯皮尔伯格被聘为顾问。他不仅参与设计了环球影视奥兰多主题公园里《大白鲨》(Jaws)、《黑衣人》(Men in Black)、《外星人ET》(E.T.the Extra-Terrestrial)等多处景点,而且1995年与环球影视达成协议,不仅获得主题公园相当份额的股权,而且对奥兰多及日本两个主题公园的门票收入有权分成2%。
2004财政年度,环球影视奥兰多主题公园总收入达到8.65亿美元,斯皮尔伯格的收入也很可观,而且现金流非常稳定。这也是去年环球影视与奥兰多主题公园合作伙伴Blackstone集团商量转手时,斯皮尔伯格反对的原因。结果,由于他们没钱买下斯皮爾伯格的股权,交易搁浅。
斯皮尔伯格与梦工厂关系更亲密,他是公司三位创始人之一。1994年夏,迪土尼影视部总裁杰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因与CEO迈克尔·艾思纳(MichaelEisner)产生严重冲突,愤而辞职,并于当年秋天,与斯皮尔伯格,及大卫·葛芬(David Geffen)合伙成立梦工厂,与迪土尼竞争。
梦工厂不负众望,不到10年时间,推出《拯救大兵瑞恩》、《美国丽人》、《美丽心灵》等数部大片,其《怪物史瑞克》系列,更是大败迪土尼的《海底总动员》。身兼当家导演与公司联合创始人的斯皮尔伯格,自然是第一功臣。
斯皮尔伯格也非常喜欢梦工厂,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他的制作基地,几乎每部影片,他都是通过梦工厂与对方合作。以今年为例,影片《世界大战》(War o f the Worlds),斯皮尔伯格任导演,由派拉蒙与梦工厂联合制作,《艺妓回忆录》(Memoirs of a Gemha),他任制片人,以哥伦比亚为主,梦工厂为辅,《慕尼黑》(Munich),他身兼导演与制片人,由环球影视与梦工厂联合制作。同时,他担任执行制片人的电视系列短片《西部风云》(Into the West),也通过梦工厂制作。只有《佐罗传奇》(The Legend of Zorro),他是通过Amblin娱乐公司,而不是梦工厂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合作。
环球影视制片人凯瑟琳(Kathleen Kennedy)是斯皮尔伯格多年的朋友,她说:“虽然与环球影视有过多年合作,但斯皮尔伯格最有感情的,肯定是梦工厂,这里才是他的家,谁也别想让他离开。”
虽然环球影视多次保证,并购之后,他们将保留梦工厂的品牌及制作权,并充分保证斯皮尔伯格在影片执导方面的自由度,但当今年7月,正在拍摄《慕尼黑》的斯皮尔伯格听到并购谈判的消息时,一口回绝。
而据一些内部人土介绍,就算环球影视能接受梦工厂的报价,以及斯皮尔伯格的拍摄自由度,可能也无法接受斯皮尔伯格的影片分成。
以电影《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为例,这部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克鲁斯出演的影片,由梦工厂与20世纪福克斯电影(20th Century Fox)联合制作。电影获得极大成功,但最大的受益者是斯皮尔伯格与汤姆·克鲁斯,两人至少从影片中得到7000万美元报酬,而梦工厂与20世纪福克斯只得到2000万美元。
这种分成比例,几乎已经成为斯皮尔伯格的明码标价。只要他参与,就不再仅仅是导演、制片人,还要参与票房收入等诸多分成。
一切都像电影一样,正当环球影视为斯皮尔伯格的身份与身价发愁时,原来反对并购的维亚康姆,突然又批准了旗下派拉蒙电影对梦工厂的收购请求,将环球影视即将到手的梦工厂揽入怀中。
两大电影巨头的业务合并,势必会改变好莱坞影视公司的格局,但似乎没人关心这桩并购对好莱坞的影响,相比之下,人们更关心环球影视如何给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开价,因为他不光名气很大,在这桩交易中的身份比较复杂。
首先,环球影视称得上是斯皮尔伯格的“老东家”。1974年,斯皮尔伯格的成名作之一《横冲直撞大逃亡》(TheSugarland Express),投资方与制作方就是环球影视。此后20年,斯皮尔伯格一直与环球影视保持密切合作,《大白鲨》、《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一系列著名影片,都为环球影视制作。
据统计,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23部影片中,有9部完全属于环球影视。而在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人或执行制片人的39部影片中,有20部属于环球影视。用环球影视总裁迈耶(Ron Meyer)的话说:“经过这么多年合作,斯皮尔伯格已经成为我们的一块金字招牌。”
女口果斯皮尔伯格仅仅是一块招牌,环球影视处理起并购来,也不用太伤脑筋。问题是,斯皮尔伯格还参与了环球影视旗下主题公园的运营,而且股权相当大。
当环球影视进军主题公园时,斯皮尔伯格被聘为顾问。他不仅参与设计了环球影视奥兰多主题公园里《大白鲨》(Jaws)、《黑衣人》(Men in Black)、《外星人ET》(E.T.the Extra-Terrestrial)等多处景点,而且1995年与环球影视达成协议,不仅获得主题公园相当份额的股权,而且对奥兰多及日本两个主题公园的门票收入有权分成2%。
2004财政年度,环球影视奥兰多主题公园总收入达到8.65亿美元,斯皮尔伯格的收入也很可观,而且现金流非常稳定。这也是去年环球影视与奥兰多主题公园合作伙伴Blackstone集团商量转手时,斯皮尔伯格反对的原因。结果,由于他们没钱买下斯皮爾伯格的股权,交易搁浅。
斯皮尔伯格与梦工厂关系更亲密,他是公司三位创始人之一。1994年夏,迪土尼影视部总裁杰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因与CEO迈克尔·艾思纳(MichaelEisner)产生严重冲突,愤而辞职,并于当年秋天,与斯皮尔伯格,及大卫·葛芬(David Geffen)合伙成立梦工厂,与迪土尼竞争。
梦工厂不负众望,不到10年时间,推出《拯救大兵瑞恩》、《美国丽人》、《美丽心灵》等数部大片,其《怪物史瑞克》系列,更是大败迪土尼的《海底总动员》。身兼当家导演与公司联合创始人的斯皮尔伯格,自然是第一功臣。
斯皮尔伯格也非常喜欢梦工厂,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他的制作基地,几乎每部影片,他都是通过梦工厂与对方合作。以今年为例,影片《世界大战》(War o f the Worlds),斯皮尔伯格任导演,由派拉蒙与梦工厂联合制作,《艺妓回忆录》(Memoirs of a Gemha),他任制片人,以哥伦比亚为主,梦工厂为辅,《慕尼黑》(Munich),他身兼导演与制片人,由环球影视与梦工厂联合制作。同时,他担任执行制片人的电视系列短片《西部风云》(Into the West),也通过梦工厂制作。只有《佐罗传奇》(The Legend of Zorro),他是通过Amblin娱乐公司,而不是梦工厂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合作。
环球影视制片人凯瑟琳(Kathleen Kennedy)是斯皮尔伯格多年的朋友,她说:“虽然与环球影视有过多年合作,但斯皮尔伯格最有感情的,肯定是梦工厂,这里才是他的家,谁也别想让他离开。”
虽然环球影视多次保证,并购之后,他们将保留梦工厂的品牌及制作权,并充分保证斯皮尔伯格在影片执导方面的自由度,但当今年7月,正在拍摄《慕尼黑》的斯皮尔伯格听到并购谈判的消息时,一口回绝。
而据一些内部人土介绍,就算环球影视能接受梦工厂的报价,以及斯皮尔伯格的拍摄自由度,可能也无法接受斯皮尔伯格的影片分成。
以电影《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为例,这部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克鲁斯出演的影片,由梦工厂与20世纪福克斯电影(20th Century Fox)联合制作。电影获得极大成功,但最大的受益者是斯皮尔伯格与汤姆·克鲁斯,两人至少从影片中得到7000万美元报酬,而梦工厂与20世纪福克斯只得到2000万美元。
这种分成比例,几乎已经成为斯皮尔伯格的明码标价。只要他参与,就不再仅仅是导演、制片人,还要参与票房收入等诸多分成。
一切都像电影一样,正当环球影视为斯皮尔伯格的身份与身价发愁时,原来反对并购的维亚康姆,突然又批准了旗下派拉蒙电影对梦工厂的收购请求,将环球影视即将到手的梦工厂揽入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