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方言中的时间隐喻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宁波方言中存在大量的时间词汇。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中有三类认知机制可以解释时间词汇的理解过程,分别是用空间认知时间、用人体认知时间、用民俗认知时间。宁波方言中时间词汇的隐喻认知机制证明了Lakoff关于“隐喻是人的认知手段”的理论,同时也指出在英语和汉语中对时间词汇的理解存在异同。
  关键词:宁波方言 时间词 隐喻 认知机制
  ?一、宁波方言与宁波方言中的时间隐喻词汇
  宁波话属于吴语太湖片(北吴)甬江小片,主要分布在宁波市六区、奉化、象山、宁海、余姚东南部、慈溪东部,舟山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700万,各区的土语非常接近,除了音调和个别词汇的区别,在使用上高度一致。宁波方言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早期相对完整的研究有明末清初鄞县人高宇泰编撰的《敬止录》专列一类“方言考”,宁波方言词语111条列入其中。1844年宁波作为通商口岸开埠,宁波话也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有大量的文献记载了当时西方学者研究宁波话的教本、词典和论著。近代也有不少学者专家对宁波方言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论述,研究包括了语音、语法、词汇和民俗方面,为后人研究宁波话提供了大量的语料和史实。
  从历史语料和现有的生活用语来看,宁波方言中存在大量的时间词汇,如“上半日”“夜里厢”“节边”“前头”。这些时间词汇有与英语、汉语接近的表达方式,即把时间的先后用方位词“前”“后”或“上”“下”来表达。也有宁波方言独有的时间解读,用当地的农耕季节来指代相应的时间段,如“早稻时”“杨梅时”。本文拟以现存的宁波方言时间词汇语料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时间隐喻词汇的表达进行解读,探索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
  二、宁波方言中时间词汇的隐喻机制分析
  认知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知遵循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即一切从人自身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抽象概念。隐喻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Lakoff提出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认为隐喻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修辞,而是无处不在的认知手段,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隐喻是具体的原始概念向抽象的目标概念转化的过程,与人的过程一致。解读宁波方言中时间隐喻词汇的理解过程,可以揭示概念隐喻的机制和途径,在理解的过程中探索人类如何认知抽象概念。
  (一)用空间来认知时间
  抽象的时间概念可以用具体的空间概念来理解。宁波方言中有大量用空间表现的时间词,如:上半日、下半日、日里、夜里、夜里厢、下遭(下次)、下两遭(下次,比下遭更口语化)、前日(前天)、头前日(大前天)、头头前日、后日、头后日、头头后日、下日(将来某一天)、上顷、前顷(同上顷)、下顷、初外(农历初三到初五)、十外(农历十一至十五)、廿外(农历二十一至二十五)、初十边(农历初十左右)、月半边(月亮呈半圆状的几天)、上半夜、下半夜、节边(过节前后几天)、上世、下世、前头、后头。
  用空间来理解时间,可以将宁波方言中的时间词汇理解途径分为三类:1.用“前”“后”一组方位概念表示时间;2.用“上”“下”一组方位概念表示时间;3.用“里”“外”“边”等方位概念表示时间。
  时间的先后用方位词“前”“后”表示在英语、汉语中都比较普遍,如英语“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he day after tomorrow”, 汉语中有“前天”“后天”的表达。用“前”“后”方位词来说明时间的先后,就是把时间视为一个单向移动的物体,过去在前,将来在后,用具体空间的移动来理解抽象时间的流逝。
  用“上”“下”方位表达时间的先后在英语时间词汇中没有体现,英语中有“That’s up in the future.”的说法,用“up”(上)表示时间,但此处的“up”表达未知,是从“unknown is future”(未知的为上,已知的为下)这一概念隐喻派生出来的。汉语中用“上”“下”表示时间的例子俯首皆是,如“上半夜、上辈子、上个星期、下半夜、下辈子、下一回”,这是因为水从上往下流,从上游流到下游需要时间,把时间比作河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把对流水的认识投射到对时间的理解中去,就形成了汉语中独有的隐喻现象,而宁波方言中大量的用“上”“下”喻指时间的词也来源与此。
  方位词“里”“外”“边”指代时间,将时间比喻成一个容器,把时间的先后比喻成靠近容器的距离。英语中也有用方位介词“in、at、on、by+时间”来表示时间的,如年、月、周表示一段时间,前面必须加“in”,具体日期前面加“on”,表示短暂的时间。英语中介词的固定搭配主要受限于时间本身的长短,而汉语和宁波方言中方位词不受时间长短限制,“方位词+时间”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时间概念,如“正月里”,表示整个农历一月。宁波话中用“里”“外”“边”比喻时间的例子在口语表达中更常见、更活跃,这也说明宁波是一座有着悠久农耕历史的江南水乡,可以用农业社会中常见的容器来比喻时间。
  (二)用人体来认知时间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人类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体部位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人们常常利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和部位去认知、体验和感受其他领域的概念,身体隐喻实质上是一种概念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人类一方面通过自身可以认识和了解周围那些复杂的、不熟悉的和抽象的概念。另一方面,身体隐喻揭示了人体以及人类的身体经验在人们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宁波方言中出现了大量用身体词表示时间的词汇,如:夜头(夜到头、晚头、夜到晚头,均指晚上)、黄昏头(黄昏)、早夜晚头(清晨和黄昏)、日脚(日子)、正月初头(正月初)、正月头面(正月)、节日头面(节日期间)、节头节面(节日期间)、头方(刚才)、后头(后来)。人体词来主要用“头”“面”和“脚”表示时间,宁波方言中的“面”,指的就是脸面。头和脸都是人体中最明显最容易辨别的部位,用“头、脸”比喻时间,正是宁波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對时间极为重视的一个映射。由于农业社会注重季节更替,重视节气对生产的影响,因此宁波方言中用“头”和“脸”来比喻春节和其他重要节日,并且“词化”(lexicalized)成时间词汇“正月头面”和“节头节面”。时间用人体器官“脚”来比喻,来自于古代人对太阳的直观理解,太阳的移动代表时间的流逝,接近于脚的移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比喻,如“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出自朱自清散文《匆匆》),但是没有直接用“脚”代替时间的词汇。宁波方言中的时间词汇“日脚”将这一比喻词化成日常表达,更增添了方言的生动性。   英语中有大量用人体词“头、脸、眼、手、心”比喻情绪、事物的成语和谚语,但并未发现直接用人体词来代替时间的词汇。因为在西方人的思维中,时间是单一的、不可逆的,因而用人体词来代替时间,是不被西方人所接受的。
  (三)用民俗来认知时间
  宁波话中还用具体的习俗、气候特征来指代特定的时间。如:点心时(下午茶时间)、乌龙送(凌晨)、熬天夜(寒冷的冬夜)、冷天家(冬天)、伏里(夏天,三伏天)、梅时(也称杨梅时,指杨梅成熟的季节)、夏场(夏天)、割稻时、早稻时、晚稻时、西瓜时、桔子时、交秋(秋天开始)、秋厄伏(秋天热的时间)、桂花蒸(秋天桂花开的时节)。宁波位于肥沃的江南水乡,优越的自然条件保证了水稻“两熟制”的实现,同时几千年稳定农业的也形成了宁波独具特色的农俗文化。宁波人将农俗用口语的形式来指代时间,不仅朗朗上口又代代相传,从而形成了宁波方言中生动鲜活的一大特色。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和思维的载体,英语、汉语、宁波方言中大量的时间词汇尽管已经被词化成最小单位,但仍然可以通过概念合成的隐喻机制进行分析和理解。探索时间词汇的理解过程也是探索人类认识抽象时间概念的思维过程。综合来看,中西方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但西方人对时间的认识更注重单一、不可逆,中国人则认为时间可以从前到后,也能解读为从上到下,而宁波话中出现的大量的鲜活时间词汇,也为探索人类如何认识时间这个永恒的话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Lakoff,G & Johnson,M.Ma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ngacker,R.W.Concept,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Berlin:Mounton de gruyter,1990.
  [2]Steen,G.Understanding metaphor in literature:An
  empirical approach[M].New YorK:Longman Publishing,1994.
  [3]Yu,N.What does our face mean to us?[J].Pragmatics and
  Cognition,2001,(9):1~36.
  [4]王寅,李弘.中西隐喻对比及隐喻工作机制分析[J].解放軍外国
  语学院学报,2003,(2):6~10.
  [5]周志峰.百年宁波方言研究综述[J].浙江学刊,2010,(1),
  217~219.
  [6]朱彰年.周志锋.阿拉宁波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施晓盛 浙江宁波 宁波教育学院高职学院 315016)
其他文献
摘 要:店名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反映着时代的社会风貌、人的思想观念、文化心理以及商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当今,商业文化仍可从五花八门的店名中得到一定的体现。宁波市是近代最早的一批开放城市,对该市的店名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探寻近现代商业文化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店名 商业文化 发展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地演化着。自语言产生之日起,人类的许多活动都离不开语言,商业活
期刊
摘 要:根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以“人民网”中的日语“TT”(Target Text译文)为语料,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探讨了“人民网”中汉语新词的日译策略。在实际翻译中,异化和归化是互为补充的,为了实现有效交际的目的,译者应尽量用归化的策略处理语言形式,用异化的策略处理文化因素。  关键词: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新词 人民网 异化 归化  一、引言  诸家对新词中“新”的时间节点认识不同,有的把时间节点定
期刊
摘 要:颜色词“青”具有多义性,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得“青”失去了其正统地位。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借助CCL语料库,探讨现代汉语颜色词“青”的意义系统及其始源域和投射域的关系。  关键词:“青” 隐喻义 始源域 目标域  一、引言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目前对颜色词的研究成果较为显著的是Berlin和Key对100多种语言的调查,其成果是总结出任何语言的基本颜色词都不出11个词的范
期刊
摘 要:中国和日本向来被认为“同文同种”,但中国与日本在数字使用习惯方面有些差异,如中国人偏爱偶数,而日本人更喜爱奇数。另一方面,也存在共同点,比如都忌讳与“死”谐音的“4”,但是随着网络及各种媒体的发展,中日两国在数字的忌讳及喜好方面也随着发生了一些变化,“4”不再被单纯地看作不吉利的数字,在一些数字组合中,反而变成了吉祥、幸福的象征。  关键字:奇数 偶数 忌讳 网络语言  一、引言  201
期刊
摘 要:以泰国国际学校幼儿园部(3~6岁幼儿)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为例,采用录音、观察的方法,对教师课堂语言的实际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  关键词:泰国国际学校 幼儿汉语教师 课堂语言 3~6岁幼儿  一、选题缘由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语言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敏感时期,相当一部分语言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一些关于幼儿语言发展问题的理论认为,二至五岁这个年龄段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  目前,从泰
期刊
摘 要:量词作为汉语中的一类特殊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本文在已有的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相似量词“部”和“台”为例,对其适配度进行考察。  关键词:量词 适配度 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留学生《发展汉语》初级综合课本中提到了“部”和“台”两个量词,但是教材中只用“measure word”进行了简单介绍。本文将基于汉语教学,以相似量词“部”和“台”为例进行
期刊
摘 要:语言是社会的,也是空间的。空间通过某种关联将个体联系起来,并且通过不同的形式向人们传达不同的感受、指引或约束;空间的行为都包含了某种程度的交流,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本文以空间语言为切入点,对民国时期宁波公园这一空间加以分析和探讨,以管窥空间、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并侧面反映近代宁波社会的变迁的侧面。  关键词:空间语言 符号 空间 社会文化 公园  一、引言  语言与空间是密不可分的。
期刊
摘 要: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为研究不同语言词汇的对等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依据该理论和学说,以汉语“癌”和英语“cancer”为例,通过逻辑推演的方法,分析了两个词的对等翻译是如何实现的。实现的步骤共有三个:隐喻的过程、成为“死隐喻”的过程和等量置换的过程。通过以上步骤,两个词的对等翻译的理据得到明确揭示,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的解释力也成功地拓展到翻译学领域。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唐诗《江雪》及其四个英译本逐字逐句的深入解读,比较分析了四个译本分别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其对原诗意境的传达程度。以该诗与译文解析为例,归纳得出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对意境把握的三个层次,总结出诗歌译者的责任与诗歌翻译的规范。  关键词:古诗 翻译 意境  一、引言  中国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历来被视为传统文化之宝藏。随着文化浪潮席卷全球,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国外,其中必然少不了中华文化瑰宝
期刊
摘 要:关联理论既是一种认知理论,又是一种交际理论。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这说明二者的兼容性。本文旨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围城》中相关的具体隐喻汉英翻译实例,分析探讨隐喻汉英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此发挥关联理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关联理论 隐喻汉英翻译 《围城》  一、引言  钱钟书是20世纪40年代才华横溢、享誉极高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