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戎的“红极”之谜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e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嗨,我是卡莉·哈维特,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德镇的美国航空航天局西南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2012年,我就开始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新地平线”任务工作了。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一个名叫“拉尔夫”的仪器上。在所有仪器中,“拉尔夫”为“新地平线”号提供了一只可以看到色彩的“眼睛”。
  回到2012年,当我开始查看“拉尔夫”拍摄的冥王星及其最大的卫星卡戎( 冥卫一)的图像时,由于距离实在太远,它们看上去只不过是一个光斑(它们的距离太近,视觉上根本无法分开)。所以,你可以想象,在我看到冥王星和卡戎不仅仅是两个完全分开的天体,而且还有着各自清晰而不同的特征时,我是何等激动。而正是这些差异,特别是在卡戎上表现出的差异,就成了我工作的重点。


卡莉·哈维特

  当天体表面发生某些变化时,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构成天体表面的物质不同造成的,或者是物理状态(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变化,或者是物质内部结构的改变。例如,在高压下碳会从石墨变为钻石)改变造成的。对地球而言,这些变化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比如水和沙子,再比如石墨和钻石。我们来看一下卡戎,你会发现这颗卫星的北极区域比其他区域显得更红。是什么造成了这种颜色差异,又是为什么它恰恰发生在北极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的前一部分,我们得知道我们对卡戎了解多少。我们知道卡戎的表面太冷,以至于所有物质都不可能以固体以外的形式存在,而且其表面也不可能因为温度或压力的改变而发生剧烈的变化。也就是说,这里不可能发生显著的相变。所以,我们认为这种颜色的变化是由表面组成成分的不同引起的。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卡戎北极地区的表面和其他地区的表面是由不同物质构成的。
  有一种理论认为,少量的冥王星大气能够逃脱,并最终到达卡戎,而在它们进一步逃逸到太空之前,会暂时被卡戎的重力困住。卡戎的极地地区非常冷,温度在-258 ℃至-213 ℃之间变化,大概只比绝对零度高10 ℃。此温度实在太低(尤其是考虑到卡戎的大气极其稀薄),不足以使卡戎的表面有液体存在:要么气体直接凝华为固体,要么固体直接升华为气体。因此,与卡戎比较温暖的卡莉·哈维特 赤道不同,任何到达冬季极地的气体都将被冻成固体,而不是逃逸。这一过程被科学家称作冷阱。双星系统能够分享物质这一基本原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是,还需要“新地平线”号造访卡戎直接观测其影响。


这张图片为我们揭示了冥王星最大的卫星——卡戎的很多细节。卡戎
北极区域的斑纹,似乎是由一层黑色的沉积物覆盖在一个界线清晰、对比强
烈的角形区域构成的。这张图片是由远程勘测成像仪(L O R R I )于2 0 1 5 年7
月1 3 日在4 6 . 6 万千米处拍摄的图像,与“拉尔夫”(可见光/ 红外成像仪)
在同一天获得的彩色信息结合而成的。


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霍斯特实验室的科学家已经制造出一种名为
“索林”的复杂化合物,可能就是它给了冥王星极地红色的外表。

  我们知道冥王星的大气成分主要是氮气,还有一些甲烷和一氧化碳,因此我们认为正是它们慢慢地覆盖了卡戎冬季的极地地区。一旦卡戎冬季的极地地区重新出现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成分凝结成的冰将升华。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太阳辐射改变了这些冰,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它有着更高的升华温度,以致不能升华并逃离卡戎。
  这种新的物质被称为“索林”,人们已经在地球上的实验室中,在相似的条件下制造出了“索林”。“索林”的颜色取决于其组成成分的比例,以及其接受的辐射种类和剂量。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制造出的“索林”的颜色从黄色、红色到黑色都有。其中的一个“索林”样品显示出不同的红色,它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萨拉·霍斯特在实验室中制造的。


在这张图像中可以看到冥王星
雾霾大气中呈现出的蓝色。这种高
层大气中的雾霾物质被认为可能与
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大气中的雾
霾类成分相似, 可能都与太阳辐射
激发下的化学反应过程有关。

  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卡戎很可能随着冥王星大气的缓慢逃逸,逐渐地构筑起其极地沉积物。在此期间,卡戎表面是能够受到阳光照射的。卡戎的环境看上去似乎正适合形成红色“索林”,当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指明确切原因。在接下来的一年中,随着更多“新地平线”号传回的数据被我们接收并加以分析,再结合持之以恒的实验室工作,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卡戎,而它的“红极”之谜只是其中的一项工作。
  这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
其他文献
我们注定在劫难逃,不会永存。为了繁衍、维持和生存,我们付出的一切努力必将付诸东流。我们或许能理清气候的变化,能解除核武器的威胁,能终结艾滋病的肆虐,但是,我们无法改变人类自身的命运,正如白天过后注定是黑夜一样。  一切都是宇宙的物理规律。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着固定的寿命。一切都注定毁灭,也许葬身火海,也许垂死挣扎直至命丧热寂。星球都将消亡,膨胀扩大的宇宙将成为一个浩瀚、黑暗并且冰冷的天地,毫无生气
期刊
目前的宇宙学界,又让黑洞成了新宠。黑洞究竟是什么,谁也没有见过,而且根本是看不到的。严格说来,它是一个理论上的产物。但现代科学相信它的存在,这是从它极强的引力效应中验证到的。  1916年,爱因斯坦建立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实质上,这是一种新的引力理论,当时极为轰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物质文明,是建立在两大物理理论——相对论和量子论——基础上的。  就在广义相对论发表几个月后,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
期刊
1990年2月的寻常一天,在距离太阳60亿千米的地方,奔向广袤宇宙深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调转相机,打开窄视镜片,拍摄了一组快照。  传感器的微小像素点记录下了电荷的异常增高。就在太阳的眩影、衍射光线和电子噪音之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光点。它是茫茫宇宙中一个无足轻重、小之又小的光点,微微泛着淡蓝色的光。  这颗小小的尘埃,就是我们的地球,是宇宙40亿年复杂而混乱的历史进程中令人惊奇的意外成果。那天
期刊
图为神经胶质细胞的双光子荧光图像, 放大倍数为400倍。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两种细胞组成,其中胶质细胞主要扮演提供支撑、供给营养、维持环境及提供绝缘的角色。在人脑中,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比例估计约为10∶1。
期刊
红脚隼是一种随季节远距离迁徙的鸟类。虽然成群迁徙,但个体还是喜欢保持一定程度的个人空间。即使相互亲近,往往是成双成对的伴侣关系,或是成鸟与幼鸟的亲缘关系。摄影师已经观察这三只隼好几天了,它们的关系令人费解。一只灰色雌隼和两只壮年雄隼待在一起,而且常有亲密举止,比如相互用嘴整理羽毛。图中的瞬间是一只雄隼用它的爪子轻轻推动雌隼,并飞起来给第三只隼挪地方。
期刊
公众能了解到的动物保护方面的消息,往往是“某某动物濒临灭绝”,以为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这种触目惊心的标题往往令人激动,但这会产生误导。其实,动物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物种减少,而是野生动物数量减少,有时甚至是数量锐减,这会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  从物种面临灭绝危险的角度来看物种保护的每一个问题,就显得这些问题简单而且相互之间通常没有关联性。更糟糕的是,听说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会使人情绪化,觉得
期刊
生命的长度能否超越人类已知的范畴?生命能否延续至数亿年?科学家探测到的星系越来越古老,这似乎预示着发现处于宜居带的古老行星已指日可待。研究人员表示,对研究古代生命的居住习性和发展演化而言,了解系外行星上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1月,蒂亚戈·坎潘特(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员,从事星震学研究)带领的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5颗小型岩质行星,位于一颗古老的恒星周围。这颗恒星是美国航空航天局
期刊
让我们设想有一颗适宜居住的行星,它正绕着一颗离我们很遥远的恒星运转着。你大概自然而然地把它当成另一个地球了,只不过稍有变化:或许云更多一些,覆盖地表的海洋面积更大一些;或许山脉更高;或许植物不再是绿色而是红色;或许土著居民也是一副人的样子,只不过他们断发文身,衣着暴露……好吧,但是请先停一停。  你的想象仅是想象,并没有什么事实根据。有充分的理由说明,最具孕育生命的潜力、并能被我们探测到的星球,很
期刊
译 / 丁冰青  目前,“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已经完成了近距离飞掠冥王星的任务,正向着成为第五个离开太阳系的人造航天器的漫长旅程前行。同时它还载着许多有趣的人工制品:1枚佛罗里达州纪念币,1面美国国旗,还有1930年发现冥王星的克莱德·汤博的1盎司骨灰。然而,有一样东西“新地平线”号并没有携带,那就是人类给外星人的信息。乔恩·隆伯格认为这是一大遗憾。作为“一个地球”(OEM)项目的总监,他希望能够做
期刊
我认识一位女科学家,她只要眼睛睁着就在做实验,可以几个星期不间断。如果重大发现在即,她会变得更痴迷。在这种情况下,请你想想看,如果没能争得第一,被别人抢了先,那是什么滋味儿: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工作会变成完全多余,没有价值。  我当科学家25年,虽然在重大发现上没有落在别人后面,但是对这个现象非常感兴趣:一个令你着迷的问题有了答案固然会让你兴奋,可是有人先你一步公布答案又会把你气死。  有这样一个著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