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模式化之路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m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的课改活动,不管是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都有了一定的转变。但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出现了一种不良倾向:有的唯创新论——课改的成效以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为目标,将课改简单地归结为模式的探索;有的不分学科、不分年级、不分课型,机械地推行大一统的教学模式,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还有的忽视直接式学习和经验型学习的差异,过分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能力。对此,《教育》记者对如下四位专家进行了采访。
  周如俊:统一模式不是新课改目标
  周如俊,江苏省灌南中专副校长。先后担任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机电类专业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成员、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加工制造类中心组副组长。
  纵观时下流行的教改模式,可以发现:这些模式的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通常都放大小组合作与展示,都是用学案、导学案“导学”,都主张当堂训练或检测反馈,都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都研究独学、对学、群学,都尽可能控制作业量甚至实施“零作业”……对模式的过分热衷,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为模式化了。
  我的一个同行观摩了几节新课改公开课后说:新课改后的课堂确实非常人性化,课堂上学生讨论代替了背诵默写,明理分析取代了题海战术,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多边交流代替了教师单向灌输。教学内容鲜活了,不再枯燥乏味了,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了。课后,这名老师分别与几位授课者单独交流时,却听到一致的回答:这是学校“愉快——合作学习”统一的课改授课模式规定的,还说学校号召所有教师严格实施这样“课改模式工程”——要求备课、上课、教法、思路等环节全都“学”来,并且科科“学”、堂堂“学”、班班“学”。本来令同行非常赞赏的一堂课,却被这种大一统的模式化惊出一身冷汗:这种教学模式,真的完美到无懈可击,能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真理在一所学校丝毫不差的推广吗?
  为模式而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成了一些学校的追求。学校的模式化推广违背了教育学的“因材施教”原则、辩证法的“扬弃取舍”原则、学校工作中“实事求是”原则。没有一种模式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教学或者是为适用于所有教学风格而设计的。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理论方法对教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内涵性描述。
  新课改是改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说白了就是改造人。然而,很多学校至今还把课改理解成改结构、改方法,仅仅靠改“技术”(课堂结构流程、教学方式方法)是无法达成最终目标的。改人,其实意味着的是教师要敢于转变角色成为“新教师”,那么,能不能完成这个新“角色”是一个考验,如果这个“角色”不改变,说到底仍然完不成课堂的本质变革。
  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平等自由地、交互式地共同探讨教育规律,不是谁让谁去做、谁听谁去做,更不是让学校和教师刻意去迎合或者违心服从,甚至搞形式主义。除了一线教师杜绝课堂的模式化外,学校作为管理部门对教师应该少一点强制,多一点自由,在尊重教师的个性、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努力求同存异。
  于德明:课改不是课堂革命
  于德明,河南省南阳市骨干教师,被称为教师中的“徐霞客”。习作教学《点评习作》曾获南阳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阅读教学《家乡的桥》曾获河南省第八届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从教至今,有多篇教学论文和教育随笔散见于《教育时报》《河南教育》《中国教师报》等报刊。
  新课改是改变学与教的关系,使教育回归育人的本来面目。创新课堂固然好,但创新不是“耍酷”,不能唯形式论。
  课改进入了一个怪圈,很多地方的课改,以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为目标,将课改简单地归结为模式的探索。一个地方,只要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人们就视为课改的伟大胜利,成为各地纷纷效仿的成功典范。其实,这是对课程改革的误解。
  课改不是课堂革命,需要将旧秩序全盘打破,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新秩序。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改进,改变传统教学中陈旧的、低效的、不合时宜的、影响教育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并通过增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注入新的内容、新的素材,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改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完全否定,也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彻底舍弃,而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兴利除弊。这样一种革新运动,自然不是模式化运动。
  目前,许多课改成了“模式教育”,只是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或一个层次上去理解课改教育理念,并且都似乎“偏于一隅”地强调了教育的功能与目标。应该说,认真咀嚼这些新模式、新思想,对教育教学不无启迪作用;但是,如果抱着一种标新立异或急功近利的心态,趋之若鹜,盲目跟风,只能造成“泡沫化”短期办学行为。理解和运用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必须置于教育的整体框架之中,并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活学活用。离开整体,片面强调教学模式的“模式化”,只会导致教师教育主体内部失调、失重。
  课改中出现“模式化”的倾向,既是一种新的思维僵化的表现,也是功利化思想作祟的表现,它和课改的本质与精神是相背离的。课改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去模式化,回到追求个性、散发活力的真性情课堂上来。
  李伟成:课改不是作秀场
  李伟成,广东省政府教育督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民进教育总支会员。
  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新奇,课堂上跳大神,学生似圣人,上课为作秀,无厘头裸奔。当前盛行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割裂教与学的关系,片面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而有些翻转教学模式,将灌输转移到课前,将课堂变成作秀的舞台。至于先学后教模式,则过分依赖和夸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低下。
  现在很多学校课改示范课几乎都犯一个毛病:每一节课教师将大量的现代多媒体图片、文字、声音等引入教学,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如,一节数学课虽然既有多媒体三维空间的演示,又有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但是,整节课老师似乎变成了“演员”“讲解员”,学生们成了热心观众。这样媒体教学现代化和以往灌输、填鸭的教学方式依然一样,只不过披上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的外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与乱用多媒体教学相似的是,有些学校推出iPad进课堂这种教学模式。iPad进课堂作秀的成分大于学习的成分,iPad学习不能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发展。学生上课都在刷屏,根本无心听讲。
  此外,不少学校极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于是推出类似先学后教、小组学习等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过分夸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应该是稳步发展的,不能强求和经济、科技同步发展。应该强调“目标建构,内容赋权”,简而言之就是以学定教,以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将教师传授和学生探究有效结合。
  余文森:自己的课自己评
  余文森,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同时,兼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高考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政协委员。
  伴随着新课改的启动,教师之间经常听课学习,甚至面向家长、面向社会开设公开课,评价者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加深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多数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已经基本掌握了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些方面还可能比评价者思考得更深,悟得更透。这时再多次受到评价,你肯定这些,他希望那样,反而会束缚授课者的手脚。
  我上课前经常在讲台上放一个mp3录音器,开启录音功能,然后才正式上课,把整堂课的教学情况录制下来。回家之后,待夜深人静之时,我打开播放器,闭上眼睛,开始仔细聆听自己白天的教学录音。
  这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仔细地去听,同时也是挑剔地去听,以求找到自己教学的不足。初为人师时,我一堂课听下来,发现了很多自己平时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习惯语和口头禅,并且表达疙疙瘩瘩,很不流畅。语言表达是教师的基本功,一堂课若讲得磕磕巴巴、断断续续,听者会感到很不舒服。后来语言顺畅了,口头禅也克制了,但又发现自己还会不时出现口误。
  诚然,没有哪一个人的表达是尽善尽美的。我们很难把所有的口误都提前预知并纠正,但我们可以保证犯过的口误不再重犯。有时出现的根本不是口误而是错误,这是教学中的“硬伤”,讲课的时候自己没有注意,学生也没有在意,如果这堂课自己不再听一听,这个错误可能世界上没有人会知道,但自己下次却极有可能重犯这个错误。听听自己的课,会提醒自己这堂课尽管已经上完了,其实还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教学的进步不能只等着公开课时别人来给你提建议,不能以每周十二课时标准工作量来算。一个老师一个学期200多节课,可能只有一两节公开课别人能够给你点评。每堂课不一定要有公开课那样的排场,但要有公开课那样的态度。尽管我们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真正了解自我的还是自己。同样的上课录音,去给他人听未必能发现那么多的问题,甚至在他人提出建议时还未必服气,而当你静下心来,仔细聆听自己上的课,从中发现的问题,你会加倍努力地去克服和改善。当然,不管你达到什么境界,一堂课自己听下来,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力求使自己的缺陷越来越少。
其他文献
有着125年历史的天津市汇文中学,其现任校长杨文利“是一个做人老实、做事踏实、做官务实的人”。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校长,她都以自己朴实的生活作风、扎实的业务能力和厚实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从一名普通教师成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她始终恪守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原则,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执着求索。她二十多年如一日,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件事,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天。在区域教育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她与全
世间一切生命中,惟有人有自我意识,能够知道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一次性,知道自己是一个“我”。但是,无论你多么看重这个“我”,它终有一死,在人世间的存在是有限而短暂的。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人生究竟有没有更高的具有恒久价值的意义,此种意义不会因为这个“我”的死亡而丢失?其实答案已经隐藏在问题之中了,我们即使从逻辑上也可推断:要找到这种意义,惟有超越小我,把它和某种意义上的大我相沟通。那么,透过肉
“胯下之辱”,被认为是奇耻大辱。然而,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却主动趴在教室前门,要求学生“凌辱”他。老师的举动震惊了在场的150余名大学生。在这位教授的一再鼓励下,100多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此举是何用意?这位副教授解释:跨过老师,只是表象,传递的却是敢于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2015年5月13日《武汉晚报》)  副教授求赐“胯下之辱”,无疑超出了教学的常态。这种特立独行的举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学生,笔者很“庆幸”不用像曾经报道过的一些本科院校学生那样,排着队等候进入图书馆自修室。众所周知,一般高职院校的自修室绝大多数时间是很空旷的。因为高职院校学生一半为中专单招生,而另一半则是所谓的高考“落榜生”。不可否认,高职生是中考、高考中的“失败者”,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能力相对较弱,而高职院校又是注重动手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大多数高职生认为,在高职院校学习就是为了学一门吃饭的
通过阅读《守望教育》这本书,笔者体会到了一些和自己专业触类旁通的症结,其中一篇《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让笔者感悟颇深。虽然文中是讲述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与培养策略,联系笔者的教学实际,对号入座,竟然也有非常多的相似点。过分强调合作交流及动手操作,虽然满足了教学的形式,可看性及学生的浅层的愉悦,却失去了真正有价值的体验与思考。笔者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视角,对自己所教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回顾几年来我国对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代蕊华指出:校长的教育变革领导力,是校长带领学校适应教育环境变化,发挥学校组织优势,探寻特色发展道路,引领学校教育变革的能力。提升校长教育变革的领导力,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校长教育变革领导力的提升有多种途径:对教育环境的变化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能积极创设支持学校变革的组织环境;要能充分发掘学校变革的组织优势;要能扎实探索富有特色的变革之路。  (摘自2015年
作为全国首家区域性教育行业博物馆——宁波教育博物馆日前正式开馆。该馆选址于宁波甬江女子中学(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844年的宁波义塾)旧址的一幢三层教学楼,建筑面积2385平方米。宁波教育博物馆设定了3个基本陈列和5个辅助陈列。现已征集到各类教育实物藏品3600多件,电子藏品600余件。在建设实体博物馆的基础上,宁波还建成了宁波教育网络虚拟博物馆。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向观众展现宁波教育的发展历史、
编者按: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然而,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关注的重点对象,关爱留守儿童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东省乐昌市梅花镇是劳务输出大镇,据统计,梅花镇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达3万余人,占全镇
董洪亮在2015年9月11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一项重大的人才评价制度创新,对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教师被誉为“手执金钥匙的人”,绝大多数的成年人曾经受惠于他们。在懵懂的少儿时期和叛逆的青春期,老师用金钥匙打开了人生旅途的正道之门,当得起学生终生的尊重。多年前的一次校庆期间,笔者曾向回母校的一位中央领导人请教问题,他马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