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的课改活动,不管是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都有了一定的转变。但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出现了一种不良倾向:有的唯创新论——课改的成效以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为目标,将课改简单地归结为模式的探索;有的不分学科、不分年级、不分课型,机械地推行大一统的教学模式,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还有的忽视直接式学习和经验型学习的差异,过分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能力。对此,《教育》记者对如下四位专家进行了采访。
周如俊:统一模式不是新课改目标
周如俊,江苏省灌南中专副校长。先后担任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机电类专业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成员、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加工制造类中心组副组长。
纵观时下流行的教改模式,可以发现:这些模式的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通常都放大小组合作与展示,都是用学案、导学案“导学”,都主张当堂训练或检测反馈,都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都研究独学、对学、群学,都尽可能控制作业量甚至实施“零作业”……对模式的过分热衷,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为模式化了。
我的一个同行观摩了几节新课改公开课后说:新课改后的课堂确实非常人性化,课堂上学生讨论代替了背诵默写,明理分析取代了题海战术,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多边交流代替了教师单向灌输。教学内容鲜活了,不再枯燥乏味了,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了。课后,这名老师分别与几位授课者单独交流时,却听到一致的回答:这是学校“愉快——合作学习”统一的课改授课模式规定的,还说学校号召所有教师严格实施这样“课改模式工程”——要求备课、上课、教法、思路等环节全都“学”来,并且科科“学”、堂堂“学”、班班“学”。本来令同行非常赞赏的一堂课,却被这种大一统的模式化惊出一身冷汗:这种教学模式,真的完美到无懈可击,能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真理在一所学校丝毫不差的推广吗?
为模式而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成了一些学校的追求。学校的模式化推广违背了教育学的“因材施教”原则、辩证法的“扬弃取舍”原则、学校工作中“实事求是”原则。没有一种模式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教学或者是为适用于所有教学风格而设计的。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理论方法对教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内涵性描述。
新课改是改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说白了就是改造人。然而,很多学校至今还把课改理解成改结构、改方法,仅仅靠改“技术”(课堂结构流程、教学方式方法)是无法达成最终目标的。改人,其实意味着的是教师要敢于转变角色成为“新教师”,那么,能不能完成这个新“角色”是一个考验,如果这个“角色”不改变,说到底仍然完不成课堂的本质变革。
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平等自由地、交互式地共同探讨教育规律,不是谁让谁去做、谁听谁去做,更不是让学校和教师刻意去迎合或者违心服从,甚至搞形式主义。除了一线教师杜绝课堂的模式化外,学校作为管理部门对教师应该少一点强制,多一点自由,在尊重教师的个性、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努力求同存异。
于德明:课改不是课堂革命
于德明,河南省南阳市骨干教师,被称为教师中的“徐霞客”。习作教学《点评习作》曾获南阳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阅读教学《家乡的桥》曾获河南省第八届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从教至今,有多篇教学论文和教育随笔散见于《教育时报》《河南教育》《中国教师报》等报刊。
新课改是改变学与教的关系,使教育回归育人的本来面目。创新课堂固然好,但创新不是“耍酷”,不能唯形式论。
课改进入了一个怪圈,很多地方的课改,以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为目标,将课改简单地归结为模式的探索。一个地方,只要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人们就视为课改的伟大胜利,成为各地纷纷效仿的成功典范。其实,这是对课程改革的误解。
课改不是课堂革命,需要将旧秩序全盘打破,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新秩序。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改进,改变传统教学中陈旧的、低效的、不合时宜的、影响教育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并通过增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注入新的内容、新的素材,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改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完全否定,也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彻底舍弃,而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兴利除弊。这样一种革新运动,自然不是模式化运动。
目前,许多课改成了“模式教育”,只是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或一个层次上去理解课改教育理念,并且都似乎“偏于一隅”地强调了教育的功能与目标。应该说,认真咀嚼这些新模式、新思想,对教育教学不无启迪作用;但是,如果抱着一种标新立异或急功近利的心态,趋之若鹜,盲目跟风,只能造成“泡沫化”短期办学行为。理解和运用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必须置于教育的整体框架之中,并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活学活用。离开整体,片面强调教学模式的“模式化”,只会导致教师教育主体内部失调、失重。
课改中出现“模式化”的倾向,既是一种新的思维僵化的表现,也是功利化思想作祟的表现,它和课改的本质与精神是相背离的。课改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去模式化,回到追求个性、散发活力的真性情课堂上来。
李伟成:课改不是作秀场
李伟成,广东省政府教育督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民进教育总支会员。
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新奇,课堂上跳大神,学生似圣人,上课为作秀,无厘头裸奔。当前盛行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割裂教与学的关系,片面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而有些翻转教学模式,将灌输转移到课前,将课堂变成作秀的舞台。至于先学后教模式,则过分依赖和夸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低下。
现在很多学校课改示范课几乎都犯一个毛病:每一节课教师将大量的现代多媒体图片、文字、声音等引入教学,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如,一节数学课虽然既有多媒体三维空间的演示,又有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但是,整节课老师似乎变成了“演员”“讲解员”,学生们成了热心观众。这样媒体教学现代化和以往灌输、填鸭的教学方式依然一样,只不过披上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的外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与乱用多媒体教学相似的是,有些学校推出iPad进课堂这种教学模式。iPad进课堂作秀的成分大于学习的成分,iPad学习不能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发展。学生上课都在刷屏,根本无心听讲。
此外,不少学校极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于是推出类似先学后教、小组学习等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过分夸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应该是稳步发展的,不能强求和经济、科技同步发展。应该强调“目标建构,内容赋权”,简而言之就是以学定教,以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将教师传授和学生探究有效结合。
余文森:自己的课自己评
余文森,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同时,兼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高考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政协委员。
伴随着新课改的启动,教师之间经常听课学习,甚至面向家长、面向社会开设公开课,评价者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加深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多数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已经基本掌握了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些方面还可能比评价者思考得更深,悟得更透。这时再多次受到评价,你肯定这些,他希望那样,反而会束缚授课者的手脚。
我上课前经常在讲台上放一个mp3录音器,开启录音功能,然后才正式上课,把整堂课的教学情况录制下来。回家之后,待夜深人静之时,我打开播放器,闭上眼睛,开始仔细聆听自己白天的教学录音。
这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仔细地去听,同时也是挑剔地去听,以求找到自己教学的不足。初为人师时,我一堂课听下来,发现了很多自己平时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习惯语和口头禅,并且表达疙疙瘩瘩,很不流畅。语言表达是教师的基本功,一堂课若讲得磕磕巴巴、断断续续,听者会感到很不舒服。后来语言顺畅了,口头禅也克制了,但又发现自己还会不时出现口误。
诚然,没有哪一个人的表达是尽善尽美的。我们很难把所有的口误都提前预知并纠正,但我们可以保证犯过的口误不再重犯。有时出现的根本不是口误而是错误,这是教学中的“硬伤”,讲课的时候自己没有注意,学生也没有在意,如果这堂课自己不再听一听,这个错误可能世界上没有人会知道,但自己下次却极有可能重犯这个错误。听听自己的课,会提醒自己这堂课尽管已经上完了,其实还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教学的进步不能只等着公开课时别人来给你提建议,不能以每周十二课时标准工作量来算。一个老师一个学期200多节课,可能只有一两节公开课别人能够给你点评。每堂课不一定要有公开课那样的排场,但要有公开课那样的态度。尽管我们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真正了解自我的还是自己。同样的上课录音,去给他人听未必能发现那么多的问题,甚至在他人提出建议时还未必服气,而当你静下心来,仔细聆听自己上的课,从中发现的问题,你会加倍努力地去克服和改善。当然,不管你达到什么境界,一堂课自己听下来,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力求使自己的缺陷越来越少。
周如俊:统一模式不是新课改目标
周如俊,江苏省灌南中专副校长。先后担任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机电类专业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成员、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加工制造类中心组副组长。
纵观时下流行的教改模式,可以发现:这些模式的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通常都放大小组合作与展示,都是用学案、导学案“导学”,都主张当堂训练或检测反馈,都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都研究独学、对学、群学,都尽可能控制作业量甚至实施“零作业”……对模式的过分热衷,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为模式化了。
我的一个同行观摩了几节新课改公开课后说:新课改后的课堂确实非常人性化,课堂上学生讨论代替了背诵默写,明理分析取代了题海战术,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多边交流代替了教师单向灌输。教学内容鲜活了,不再枯燥乏味了,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了。课后,这名老师分别与几位授课者单独交流时,却听到一致的回答:这是学校“愉快——合作学习”统一的课改授课模式规定的,还说学校号召所有教师严格实施这样“课改模式工程”——要求备课、上课、教法、思路等环节全都“学”来,并且科科“学”、堂堂“学”、班班“学”。本来令同行非常赞赏的一堂课,却被这种大一统的模式化惊出一身冷汗:这种教学模式,真的完美到无懈可击,能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真理在一所学校丝毫不差的推广吗?
为模式而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成了一些学校的追求。学校的模式化推广违背了教育学的“因材施教”原则、辩证法的“扬弃取舍”原则、学校工作中“实事求是”原则。没有一种模式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教学或者是为适用于所有教学风格而设计的。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理论方法对教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内涵性描述。
新课改是改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说白了就是改造人。然而,很多学校至今还把课改理解成改结构、改方法,仅仅靠改“技术”(课堂结构流程、教学方式方法)是无法达成最终目标的。改人,其实意味着的是教师要敢于转变角色成为“新教师”,那么,能不能完成这个新“角色”是一个考验,如果这个“角色”不改变,说到底仍然完不成课堂的本质变革。
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平等自由地、交互式地共同探讨教育规律,不是谁让谁去做、谁听谁去做,更不是让学校和教师刻意去迎合或者违心服从,甚至搞形式主义。除了一线教师杜绝课堂的模式化外,学校作为管理部门对教师应该少一点强制,多一点自由,在尊重教师的个性、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努力求同存异。
于德明:课改不是课堂革命
于德明,河南省南阳市骨干教师,被称为教师中的“徐霞客”。习作教学《点评习作》曾获南阳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阅读教学《家乡的桥》曾获河南省第八届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从教至今,有多篇教学论文和教育随笔散见于《教育时报》《河南教育》《中国教师报》等报刊。
新课改是改变学与教的关系,使教育回归育人的本来面目。创新课堂固然好,但创新不是“耍酷”,不能唯形式论。
课改进入了一个怪圈,很多地方的课改,以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为目标,将课改简单地归结为模式的探索。一个地方,只要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人们就视为课改的伟大胜利,成为各地纷纷效仿的成功典范。其实,这是对课程改革的误解。
课改不是课堂革命,需要将旧秩序全盘打破,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新秩序。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改进,改变传统教学中陈旧的、低效的、不合时宜的、影响教育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并通过增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注入新的内容、新的素材,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改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完全否定,也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彻底舍弃,而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兴利除弊。这样一种革新运动,自然不是模式化运动。
目前,许多课改成了“模式教育”,只是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或一个层次上去理解课改教育理念,并且都似乎“偏于一隅”地强调了教育的功能与目标。应该说,认真咀嚼这些新模式、新思想,对教育教学不无启迪作用;但是,如果抱着一种标新立异或急功近利的心态,趋之若鹜,盲目跟风,只能造成“泡沫化”短期办学行为。理解和运用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必须置于教育的整体框架之中,并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活学活用。离开整体,片面强调教学模式的“模式化”,只会导致教师教育主体内部失调、失重。
课改中出现“模式化”的倾向,既是一种新的思维僵化的表现,也是功利化思想作祟的表现,它和课改的本质与精神是相背离的。课改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去模式化,回到追求个性、散发活力的真性情课堂上来。
李伟成:课改不是作秀场
李伟成,广东省政府教育督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民进教育总支会员。
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新奇,课堂上跳大神,学生似圣人,上课为作秀,无厘头裸奔。当前盛行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割裂教与学的关系,片面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而有些翻转教学模式,将灌输转移到课前,将课堂变成作秀的舞台。至于先学后教模式,则过分依赖和夸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低下。
现在很多学校课改示范课几乎都犯一个毛病:每一节课教师将大量的现代多媒体图片、文字、声音等引入教学,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如,一节数学课虽然既有多媒体三维空间的演示,又有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但是,整节课老师似乎变成了“演员”“讲解员”,学生们成了热心观众。这样媒体教学现代化和以往灌输、填鸭的教学方式依然一样,只不过披上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的外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与乱用多媒体教学相似的是,有些学校推出iPad进课堂这种教学模式。iPad进课堂作秀的成分大于学习的成分,iPad学习不能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发展。学生上课都在刷屏,根本无心听讲。
此外,不少学校极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于是推出类似先学后教、小组学习等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过分夸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应该是稳步发展的,不能强求和经济、科技同步发展。应该强调“目标建构,内容赋权”,简而言之就是以学定教,以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将教师传授和学生探究有效结合。
余文森:自己的课自己评
余文森,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同时,兼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高考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政协委员。
伴随着新课改的启动,教师之间经常听课学习,甚至面向家长、面向社会开设公开课,评价者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加深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多数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已经基本掌握了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些方面还可能比评价者思考得更深,悟得更透。这时再多次受到评价,你肯定这些,他希望那样,反而会束缚授课者的手脚。
我上课前经常在讲台上放一个mp3录音器,开启录音功能,然后才正式上课,把整堂课的教学情况录制下来。回家之后,待夜深人静之时,我打开播放器,闭上眼睛,开始仔细聆听自己白天的教学录音。
这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仔细地去听,同时也是挑剔地去听,以求找到自己教学的不足。初为人师时,我一堂课听下来,发现了很多自己平时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习惯语和口头禅,并且表达疙疙瘩瘩,很不流畅。语言表达是教师的基本功,一堂课若讲得磕磕巴巴、断断续续,听者会感到很不舒服。后来语言顺畅了,口头禅也克制了,但又发现自己还会不时出现口误。
诚然,没有哪一个人的表达是尽善尽美的。我们很难把所有的口误都提前预知并纠正,但我们可以保证犯过的口误不再重犯。有时出现的根本不是口误而是错误,这是教学中的“硬伤”,讲课的时候自己没有注意,学生也没有在意,如果这堂课自己不再听一听,这个错误可能世界上没有人会知道,但自己下次却极有可能重犯这个错误。听听自己的课,会提醒自己这堂课尽管已经上完了,其实还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教学的进步不能只等着公开课时别人来给你提建议,不能以每周十二课时标准工作量来算。一个老师一个学期200多节课,可能只有一两节公开课别人能够给你点评。每堂课不一定要有公开课那样的排场,但要有公开课那样的态度。尽管我们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真正了解自我的还是自己。同样的上课录音,去给他人听未必能发现那么多的问题,甚至在他人提出建议时还未必服气,而当你静下心来,仔细聆听自己上的课,从中发现的问题,你会加倍努力地去克服和改善。当然,不管你达到什么境界,一堂课自己听下来,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力求使自己的缺陷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