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范生实践教学是高等师范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教师职业能力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师范生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河南高校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达到河南省的培养教育人才的目标,就必须进一步优化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地方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优化
2012年,教育部等多家部门联合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构建全新育人格局”的实践育人思想。根据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师范生的实践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专业技能,二是培养教师职业能力。其在培养师范生创新精神、增强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对于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来说,更应该直面传统师范生培养的弊端,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并优化适合自身发展的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
一、优化地方高校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一)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是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特色建设的要素之一
鉴于教师职业对实践教学的高要求,优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就显得很有必要。近年,河南省HM学院针对师范生培养,从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和教师资格认证等方面出发,探索了提高师范生实践教育技能的途径。在提高师范生实践技能的方法上,除了传统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外,还通过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增加教育类课程,开设微格教学技能等实践性课程,有效提高了师范生的实践技能。但是,和教育发达的北京、广州等地高校相比,河南目前的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依然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可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性的、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注重河南省已有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研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和内容的改革,突出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快促进地方师范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完善,有利于加快实践教学内容的调整,有利于加快实践教学评价模式和管理制度的改进。
(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是加强建立师范生教师职业定向的重要途径
师范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长期目标是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家。这就要求师范生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有深入的理解和强烈的认同感,这样才可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对于师范生而言,尽管未来即将从事的教师职业已经明确,但是职业的探索和内化过程并没有完成,需要在职业尝试中持续进行。在本科师范人才培养中,设置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建立师范生教师职业定向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师范生认同职业发展道路,深化职业定向与职业认同感。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是解决目前师范生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
根据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笔者发现目前在师范生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师范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河南省师范生本科教育前三年主要是一个感知教学方法以及进行技能、方法、能力等训练的过程。当前实践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采取课程见习和教育实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很多高校没有将教育见习与实习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四年之中,而是到大四进行集中实习,时间一般为6~8周。时间短暂,很难满足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要求。
2.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管理考核问题
目前,实行的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不够明确,建立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不够规范,对学生的评估手段陈旧,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没有对理论教学的要求严格。因此,无法达到师范生培养的最优化质量。
3.师范生实践基地建设问题
新教师教育观认为,教师教育不仅是大学的责任,也是中小学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中小学的事情,也是大学的事情,大学和中小学对师范生、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负有共同的责任。由于部分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双导师制推行存在障碍等原因,导致中小学参与高校师范生的实践教学热情度不高,使得目前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改革难以顺利推行。
二、优化师范生实践类教学体系
目前,要解决师范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达到培养教育人才的目标,河南省必须进一步优化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行四年一贯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制度
要切实提高师范生实践技能,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见习、实习内容与标准。通常教学见习、实习的内容包括有课堂观摩、课程教学、学科教学、教育考察、担任班主任或辅导教师等。针对师范生的培养,实行四年一贯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制度。加大见习与实习的比重,规定师范类专业学生集中教育实习不低于 18周。通过延长实习时间、提高实习学分、规范实践内容、严格教学考核、聘请中学的一线教师等措施,丰富师范生的实践经验,有效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
(二)调整师范生教育“老三门”课程,加大教育学科课程比例。
从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看,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往往各占总课程的25%,而河南省很多高校依然延续“老三门”的课程设置,尤其是教育实践课程仅占总课程的5%~7%。因此,有必要重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课程体系,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比重。尤其是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作较大调整,实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师范生教育类课程体系。进一步增设教育理论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一线教学实践专业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以河南省HM学院为例,就将教学技能大赛纳入实践类教学课程体系,通过积极开展粉笔字大赛、说课大赛、课件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各项教学技能。
(三)优化课程内容,突出“理论+实践”的模式
教学工作环节主要包括备课、试讲、上课、听课、评课、课后反思及小结等环节。这些环节的掌握,不能仅仅依靠理论传授,更要依靠实践训练。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上,淡化课程的理论化色彩,增强视频案例教学的比例。通过开展案例讨论和实践教学分析课,突出“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与研究意识。视频案例可以为师范生提供真实、复杂的课堂情景。学生通过对视频案例的观摩,可以直观地感受课堂教学的复杂性、灵活性与差异性。这样的刺激是全方位的,也是具有深刻体验的。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理论传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观摩之后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案例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与讨论,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来观察、分析、反思,进一步感受不同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灵活运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将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而且可以挖掘课堂教学实践的内隐性知识与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三、尝试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范生培养方式
师范生培养是一项整合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综合性工程。中小学不能仅仅作为职前教师教育的补充场所,或者是验证师范生所学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的实习场所,而应成为师范生教育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师资培训机构的主体之一。综观河南省教师教育研究,高等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足够的见习、实习基地,中小学因为教学利益上的原因对我们师范生实习存在一定的排斥情绪。目前,信阳师范学院推行的“双向培训,顶岗实习”方案,将师范生顶替下来的教师送到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培训,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学参与师范生实践教学热情度不高的问题,有效地调动了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务必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合作,实施到中小学为期半年的教育教学实习制度,聘任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担任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导师,使实习真正落到实处,出成效。
责编:思 源
关键词:地方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优化
2012年,教育部等多家部门联合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构建全新育人格局”的实践育人思想。根据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师范生的实践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专业技能,二是培养教师职业能力。其在培养师范生创新精神、增强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对于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来说,更应该直面传统师范生培养的弊端,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并优化适合自身发展的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
一、优化地方高校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一)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是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特色建设的要素之一
鉴于教师职业对实践教学的高要求,优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就显得很有必要。近年,河南省HM学院针对师范生培养,从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和教师资格认证等方面出发,探索了提高师范生实践教育技能的途径。在提高师范生实践技能的方法上,除了传统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外,还通过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增加教育类课程,开设微格教学技能等实践性课程,有效提高了师范生的实践技能。但是,和教育发达的北京、广州等地高校相比,河南目前的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依然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可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性的、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注重河南省已有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研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和内容的改革,突出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快促进地方师范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完善,有利于加快实践教学内容的调整,有利于加快实践教学评价模式和管理制度的改进。
(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是加强建立师范生教师职业定向的重要途径
师范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长期目标是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家。这就要求师范生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有深入的理解和强烈的认同感,这样才可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对于师范生而言,尽管未来即将从事的教师职业已经明确,但是职业的探索和内化过程并没有完成,需要在职业尝试中持续进行。在本科师范人才培养中,设置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建立师范生教师职业定向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师范生认同职业发展道路,深化职业定向与职业认同感。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是解决目前师范生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
根据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笔者发现目前在师范生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师范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河南省师范生本科教育前三年主要是一个感知教学方法以及进行技能、方法、能力等训练的过程。当前实践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采取课程见习和教育实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很多高校没有将教育见习与实习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四年之中,而是到大四进行集中实习,时间一般为6~8周。时间短暂,很难满足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要求。
2.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管理考核问题
目前,实行的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不够明确,建立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不够规范,对学生的评估手段陈旧,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没有对理论教学的要求严格。因此,无法达到师范生培养的最优化质量。
3.师范生实践基地建设问题
新教师教育观认为,教师教育不仅是大学的责任,也是中小学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中小学的事情,也是大学的事情,大学和中小学对师范生、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负有共同的责任。由于部分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双导师制推行存在障碍等原因,导致中小学参与高校师范生的实践教学热情度不高,使得目前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改革难以顺利推行。
二、优化师范生实践类教学体系
目前,要解决师范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达到培养教育人才的目标,河南省必须进一步优化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行四年一贯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制度
要切实提高师范生实践技能,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见习、实习内容与标准。通常教学见习、实习的内容包括有课堂观摩、课程教学、学科教学、教育考察、担任班主任或辅导教师等。针对师范生的培养,实行四年一贯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制度。加大见习与实习的比重,规定师范类专业学生集中教育实习不低于 18周。通过延长实习时间、提高实习学分、规范实践内容、严格教学考核、聘请中学的一线教师等措施,丰富师范生的实践经验,有效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
(二)调整师范生教育“老三门”课程,加大教育学科课程比例。
从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看,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往往各占总课程的25%,而河南省很多高校依然延续“老三门”的课程设置,尤其是教育实践课程仅占总课程的5%~7%。因此,有必要重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课程体系,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比重。尤其是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作较大调整,实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师范生教育类课程体系。进一步增设教育理论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一线教学实践专业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以河南省HM学院为例,就将教学技能大赛纳入实践类教学课程体系,通过积极开展粉笔字大赛、说课大赛、课件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各项教学技能。
(三)优化课程内容,突出“理论+实践”的模式
教学工作环节主要包括备课、试讲、上课、听课、评课、课后反思及小结等环节。这些环节的掌握,不能仅仅依靠理论传授,更要依靠实践训练。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上,淡化课程的理论化色彩,增强视频案例教学的比例。通过开展案例讨论和实践教学分析课,突出“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与研究意识。视频案例可以为师范生提供真实、复杂的课堂情景。学生通过对视频案例的观摩,可以直观地感受课堂教学的复杂性、灵活性与差异性。这样的刺激是全方位的,也是具有深刻体验的。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理论传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观摩之后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案例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与讨论,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来观察、分析、反思,进一步感受不同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灵活运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将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而且可以挖掘课堂教学实践的内隐性知识与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三、尝试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范生培养方式
师范生培养是一项整合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综合性工程。中小学不能仅仅作为职前教师教育的补充场所,或者是验证师范生所学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的实习场所,而应成为师范生教育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师资培训机构的主体之一。综观河南省教师教育研究,高等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足够的见习、实习基地,中小学因为教学利益上的原因对我们师范生实习存在一定的排斥情绪。目前,信阳师范学院推行的“双向培训,顶岗实习”方案,将师范生顶替下来的教师送到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培训,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学参与师范生实践教学热情度不高的问题,有效地调动了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务必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合作,实施到中小学为期半年的教育教学实习制度,聘任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担任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导师,使实习真正落到实处,出成效。
责编: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