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周口市第七初级中学 河南 周口 466000)
【摘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适当的体态语言配合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形象生动地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体态语;手语; 面部语; 身姿语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79-02
1 什么是体态语
体态语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手段,指人体的动作变化所传递的信息或表现的意义。本文所指的体态语,指除语言文字以外的一切交际因素,包括手势语、目光、面部表情、姿态、服饰、空间距离、教态等等。
2 体态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信息传递与转化的过程。“言传身教”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手段,相对而言,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一些实验研究表明:体态语所传递的信息总量占总信息量的65%—93%。总之体态语借助不同的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表现不同的态势造型,使讲授内容更加明确、有力、准确,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体态语言艺术配合课堂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容易、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游刃有余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调控,优化课堂效果。体态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2.1 具有形象性,便于学生接受
有声语言作用于人的听觉,而体态语则作用于人的视觉。体态语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陌生的事物与活生生的现象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在学习“面面相觑”“瞠目结舌”“暗送秋波”等成语时,教师先将成语写在黑板上,然后用体态语表示出来,反之也可加深学生印象,这样学生就能轻松而深刻地记住了这些成语。
2.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它不可能凭空产生,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体态语,可使学生对教师更加亲近与喜爱,“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情感。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体态语,根据课文内容,借助于一定可行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2.4 使课堂教学氛围得以有效改善
体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身体姿态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接受。
2.5 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
积极肯定的体态语言能在无意中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友善、理解、肯定与尊重,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从而促成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坚定的学习意志。 3 语文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
3.1 手语
手语包括手指语和手势语,是人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手语和口语的结合不仅相辅相成达成教学目的,还可强调教学重点,增强口语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牵制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运用手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讲究手语的艺术。教师使用手语要自然得体,美观大方。不可过于死板拘泥,扭扭捏捏,使人感到滑稽可笑;速度要不快不慢,频率适中,既要让学生看得懂又要能吸引学生往下看。手语的位置要适合学生看到(一般在胸前),幅度要得当,避免忽高忽低,幅度过大或过小。总之要求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手语。
②手语的使用要与授课内容相一致。课堂上使用手语的目的是为了配合所学内容的讲授,课堂上的手语必须要和有声语言的叙述,和授课的内容相一致。如果出现了手语和口语不协调的“脱节”现象,势必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影响教学效果。
③避免消极手势。教师的手语要发自内心,以下手势必须禁止:指点或用粉笔头掷学生;抠鼻子;搔痒痒;手插裤兜;敲桌子……这些手势非但对于增强授课效果无补,反而严重干扰教学过程的政党进行,必须予以摒弃。
3.2 面部语
一般而言,课堂中的面部语可分为两类:常规面部语和变化面部语。常规面部语是对教师课堂教学面部表情的基本要求:和蔼、亲切、热情、开朗。变化面部是教师随教学内容的变化的面部语,如随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变化的面部语,或顺与学生发生情感共鸣而产生的表情变化等。
教学中运用面部语应注意:
①面部语的使用必须配合口语讲授,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教师语言铿锵有力,面部表情却无动于衷;或者语言十分严肃而面部却嘻皮笑脸……学生“察言观色”,就难免会怀疑教师所讲的话是否发自内心,真假与否,从而对教学内容的可信度下降,减弱了教学效果。
②面部语必须适时使用。面部语的使用是为增强讲授效果,如果教师整堂课都是一个表情,至少可以说教师没进入角色,还没投入到教学情境地中去,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如果教师讲到严肃悲伤的地方却笑的灿烂;讲到高兴的地方却做出沮丧的表情;讲到令人气愤的专访却露出赞赏的神情……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心理紊乱,影响教学效果。
③在必要时,要戴上“假面具”掩盖自己的真实表情。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监督之中,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如果教师在生活中碰上什么不顺心的事,切不可把自己的不良情绪挂在脸上,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的听课心境。这时候教师应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假面具” 戴上,以使自己的面部語和自己扮演的“角色”相协调。
3.3 身姿语
“身姿语”是指个体躯干的动作所发射的信息。这是课堂教学中有重大意义的体态语。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身姿语有:站立姿、稍息姿、走姿、坐姿。
教师的身姿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身姿平稳,站立稳定,移动脚步要自然,不可频繁地走来走去。②提问学生时,教师在讲台上要专注听答,以便指正。③不做无意识的动作。如抖动小腿;把手插在口袋里;摸摸头发;甩甩辫子等,这些无声语言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师端庄、稳重的形象,降低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体态语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适当的体态语言配合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形象生动地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体态语;手语; 面部语; 身姿语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79-02
1 什么是体态语
体态语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手段,指人体的动作变化所传递的信息或表现的意义。本文所指的体态语,指除语言文字以外的一切交际因素,包括手势语、目光、面部表情、姿态、服饰、空间距离、教态等等。
2 体态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信息传递与转化的过程。“言传身教”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手段,相对而言,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一些实验研究表明:体态语所传递的信息总量占总信息量的65%—93%。总之体态语借助不同的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表现不同的态势造型,使讲授内容更加明确、有力、准确,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体态语言艺术配合课堂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容易、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游刃有余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调控,优化课堂效果。体态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2.1 具有形象性,便于学生接受
有声语言作用于人的听觉,而体态语则作用于人的视觉。体态语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陌生的事物与活生生的现象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在学习“面面相觑”“瞠目结舌”“暗送秋波”等成语时,教师先将成语写在黑板上,然后用体态语表示出来,反之也可加深学生印象,这样学生就能轻松而深刻地记住了这些成语。
2.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它不可能凭空产生,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体态语,可使学生对教师更加亲近与喜爱,“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情感。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体态语,根据课文内容,借助于一定可行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2.4 使课堂教学氛围得以有效改善
体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身体姿态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接受。
2.5 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
积极肯定的体态语言能在无意中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友善、理解、肯定与尊重,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从而促成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坚定的学习意志。 3 语文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
3.1 手语
手语包括手指语和手势语,是人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手语和口语的结合不仅相辅相成达成教学目的,还可强调教学重点,增强口语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牵制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运用手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讲究手语的艺术。教师使用手语要自然得体,美观大方。不可过于死板拘泥,扭扭捏捏,使人感到滑稽可笑;速度要不快不慢,频率适中,既要让学生看得懂又要能吸引学生往下看。手语的位置要适合学生看到(一般在胸前),幅度要得当,避免忽高忽低,幅度过大或过小。总之要求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手语。
②手语的使用要与授课内容相一致。课堂上使用手语的目的是为了配合所学内容的讲授,课堂上的手语必须要和有声语言的叙述,和授课的内容相一致。如果出现了手语和口语不协调的“脱节”现象,势必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影响教学效果。
③避免消极手势。教师的手语要发自内心,以下手势必须禁止:指点或用粉笔头掷学生;抠鼻子;搔痒痒;手插裤兜;敲桌子……这些手势非但对于增强授课效果无补,反而严重干扰教学过程的政党进行,必须予以摒弃。
3.2 面部语
一般而言,课堂中的面部语可分为两类:常规面部语和变化面部语。常规面部语是对教师课堂教学面部表情的基本要求:和蔼、亲切、热情、开朗。变化面部是教师随教学内容的变化的面部语,如随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变化的面部语,或顺与学生发生情感共鸣而产生的表情变化等。
教学中运用面部语应注意:
①面部语的使用必须配合口语讲授,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教师语言铿锵有力,面部表情却无动于衷;或者语言十分严肃而面部却嘻皮笑脸……学生“察言观色”,就难免会怀疑教师所讲的话是否发自内心,真假与否,从而对教学内容的可信度下降,减弱了教学效果。
②面部语必须适时使用。面部语的使用是为增强讲授效果,如果教师整堂课都是一个表情,至少可以说教师没进入角色,还没投入到教学情境地中去,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如果教师讲到严肃悲伤的地方却笑的灿烂;讲到高兴的地方却做出沮丧的表情;讲到令人气愤的专访却露出赞赏的神情……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心理紊乱,影响教学效果。
③在必要时,要戴上“假面具”掩盖自己的真实表情。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监督之中,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如果教师在生活中碰上什么不顺心的事,切不可把自己的不良情绪挂在脸上,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的听课心境。这时候教师应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假面具” 戴上,以使自己的面部語和自己扮演的“角色”相协调。
3.3 身姿语
“身姿语”是指个体躯干的动作所发射的信息。这是课堂教学中有重大意义的体态语。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身姿语有:站立姿、稍息姿、走姿、坐姿。
教师的身姿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身姿平稳,站立稳定,移动脚步要自然,不可频繁地走来走去。②提问学生时,教师在讲台上要专注听答,以便指正。③不做无意识的动作。如抖动小腿;把手插在口袋里;摸摸头发;甩甩辫子等,这些无声语言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师端庄、稳重的形象,降低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体态语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