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沈丘县留福镇第一初级中学 河南 466300)
【摘要】 随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考试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对教学开始感到“雾里看花”,课堂上教师已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却欲睡昏昏。破解政治课教学的困境,其出路在于,加强政治课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以趣引学。
【关键词】 政治课教学;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85-01
1 政治课教学的困境
随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考试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对教学开始感到“雾里看花”,课堂上教师已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却欲睡昏昏。考试开卷,明明书上有现成答案,可学生总是答非所问,气得教师七窍生烟。如此这般,教师们便对政治教学迷惘起来。曾几何时,政治是学生获得高分的主要学科,只要努力背诵,在考卷上一“点”不漏地“背”出来,便是“才子”莫属。可如今实行开卷考,再让学生背诵已然不成实际,学生不愿意了,背了价值也不大。于是,政治教学难了,抽象理论太枯燥了,且都在书上,学生不愿听“你”婆婆妈妈的解说,而教师不对理论进行解说,学生又难以领会。于是,政治教师开始头疼,学生学习态度变得无所谓。
2 政治课教学的出路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表明,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得从“乐”着手。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最好的老师就应激发起学生对学科痴迷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入政治学习的乐园。
2.1 加强政治课与历史的联系。自古“政史不分家,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政治教学中,可以指引学生回到“昨天”的政治,今天的历史时代,通过历史事件的了解认识而触发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笔者执教初一年级“意志”一节时,带领学生回到历史中,要求学生列举历史上人物的意志作用,这时整个教室议论纷纷、争论不休。让学生列举时,有學生马上举手回答:司马迁遭受宫刑,发愤著《史记》;苏武被扣边塞二十年不降仍牧羊;屈原被逐忧愤著《离骚》;左丘失明厥国语;李时珍三十年如一日著《本草纲目》;文天祥被俘写出感人肺腑的《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贝多芬失聪写出《交响乐》。这些人的意志怎么样?他们面对困难、打击和挫折,迎难而上,最终成为后世敬仰的历史名人。从同学们列举例子看,大家只知道,因意志坚强而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历史人物。大家能不能举一些因意志薄弱或不够坚强而使自己遗臭万年的历史人物呢?学生经过短时间思索便回答:和绅因为意志薄弱因贪被抄家,秦桧因为意志薄弱成为遭受万人唾骂的卖国贼,汉奸汪精卫……等等。这些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人如果具有坚强的意志,就能:“成功而受到人们的尊敬、敬仰”(学生语);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生活的道路上迷失自我,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遭受万人唾骂”,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秦桧”如今不是还跪在岳飞庙前忏悔吗?如此联系,学生在学习中兴趣盎然,同时认识到在遇到困难时意志的重要性 ? 熏使学生自觉在困难挫折中磨炼意志,成为意志坚强的成功者。
2.2 政治课与与语文结合。语文是基础学科的基础,追根溯源,政治与语文本是同一根。古代政治教学是隶属于文学的。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正是道德修养的底线,就内容而言是语文,就思想而言就属政治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老师越是出色地打开学生们的眼界去看那些不懂的东西,学生的惊讶感就越深刻,他们的求知欲望就越明显。”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把政治教学与语文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政治教学中迁移语文知识,从而理解政治理论观点。笔者在执教初一册意志坚强的表现一框时,意志坚强的表现二为:处事果断,文中列举语文课本中的《曹刿论战》为例,叙述了曹刿因为处事果断,而打了胜仗,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为数不多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为让学生深刻理解处事果断的益处,我让学生阅读《曹刿论战》,并指出文中表现曹刿处事果断的句子,并分析果断带来的好处,学生通过分析明白了处事果断要具有目的明确、胆大心细、甚至敢冒一定风险的思想。通过政治与语文结合,学生于深入浅出中理解了处事果断的要领。再如文中意志三,为坚持不懈。笔者让学生联系语文知识列举事例。除了课本中荀子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外,学生列举出很多有价值的名言:爱默生:“你要出类拔萃,谁也阻挡不了你!如果你光对自己怀疑,而又相信命运,那又有什么作用呢?”;海伦 . 凯勒:“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方志敏:“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的奋斗,把各人所有的才能智慧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等表现名家对意志坚强的理解的句子。
把政治与语文结合起来教学,既有利于政治理论观点的理解,又使教学生动有趣,既拓宽了教学的知识性,又增强了教学科目的联系性。
2.3 政治课与与数学结合。也许有教师认为,政治是文科,数学是理科,文科怎能与理科相结合,那不是眉毛胡须一把抓?且慢下结论!且看看笔者浅见再下结论。其实初中的各门学科都有是知识的基础学科,虽然学科与学科之间有分别,但他们因为其同特征“基础”而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政治教学中与数学结合不仅是教学的需要,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执教遗产继承一节时,谈到遗嘱的作用时,也用了一道计算题,引起学生对遗嘱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位老汉去世时留下遗产 15 个金元宝,为防止三个儿子因争元宝发生争执,立下了遗嘱,“老汉去世了,留下15个金元宝,宝是身外之物,盼你三兄弟磋商分配,不应因宝损了兄弟手足情。分配如下:小儿子还未成家,就分给金元宝总数的1/2 ,二儿子虽成家但家庭贫困分给剩下的1/2 ,大儿子家境较好,就分给三个金元宝。按要求把金元宝分完,兄弟三人不能多分,也不能少分,切记,切记!”请问,老人立这个遗嘱有何目的?这三兄弟如何才能履行老人的遗嘱。
前苏联教育家麦丁根说过:“学习如果没有达到相当的深度便不会在灵魂中生根。”题目出现,学生便议论纷纷,对这份遗嘱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开始思考分配的方法。
兄弟三人一看遗嘱傻了眼,这无论如何也分不成。难道老汉不让三个儿子分遗产,还是遗嘱隐含着什么机密?学生经过仔细思考,忽然明白了老汉的目的,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叙述:“老汉是通过遗嘱告诫三个儿子要付出才有收获,要心想手足情而不是金元宝。首先让主持分金元宝的一人自己拿出一个金元宝来参加分,这样一来,小儿子分得金元宝总数 1/2 为8个,二儿子分得剩下的1/2 为 4 个,剩下的4个除去主持分金元宝者拿出的一个刚好是大儿子应得的3 个。”学生叙述结束,掌声顿时响起。
【摘要】 随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考试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对教学开始感到“雾里看花”,课堂上教师已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却欲睡昏昏。破解政治课教学的困境,其出路在于,加强政治课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以趣引学。
【关键词】 政治课教学;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85-01
1 政治课教学的困境
随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考试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对教学开始感到“雾里看花”,课堂上教师已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却欲睡昏昏。考试开卷,明明书上有现成答案,可学生总是答非所问,气得教师七窍生烟。如此这般,教师们便对政治教学迷惘起来。曾几何时,政治是学生获得高分的主要学科,只要努力背诵,在考卷上一“点”不漏地“背”出来,便是“才子”莫属。可如今实行开卷考,再让学生背诵已然不成实际,学生不愿意了,背了价值也不大。于是,政治教学难了,抽象理论太枯燥了,且都在书上,学生不愿听“你”婆婆妈妈的解说,而教师不对理论进行解说,学生又难以领会。于是,政治教师开始头疼,学生学习态度变得无所谓。
2 政治课教学的出路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表明,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得从“乐”着手。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最好的老师就应激发起学生对学科痴迷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入政治学习的乐园。
2.1 加强政治课与历史的联系。自古“政史不分家,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政治教学中,可以指引学生回到“昨天”的政治,今天的历史时代,通过历史事件的了解认识而触发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笔者执教初一年级“意志”一节时,带领学生回到历史中,要求学生列举历史上人物的意志作用,这时整个教室议论纷纷、争论不休。让学生列举时,有學生马上举手回答:司马迁遭受宫刑,发愤著《史记》;苏武被扣边塞二十年不降仍牧羊;屈原被逐忧愤著《离骚》;左丘失明厥国语;李时珍三十年如一日著《本草纲目》;文天祥被俘写出感人肺腑的《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贝多芬失聪写出《交响乐》。这些人的意志怎么样?他们面对困难、打击和挫折,迎难而上,最终成为后世敬仰的历史名人。从同学们列举例子看,大家只知道,因意志坚强而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历史人物。大家能不能举一些因意志薄弱或不够坚强而使自己遗臭万年的历史人物呢?学生经过短时间思索便回答:和绅因为意志薄弱因贪被抄家,秦桧因为意志薄弱成为遭受万人唾骂的卖国贼,汉奸汪精卫……等等。这些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人如果具有坚强的意志,就能:“成功而受到人们的尊敬、敬仰”(学生语);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生活的道路上迷失自我,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遭受万人唾骂”,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秦桧”如今不是还跪在岳飞庙前忏悔吗?如此联系,学生在学习中兴趣盎然,同时认识到在遇到困难时意志的重要性 ? 熏使学生自觉在困难挫折中磨炼意志,成为意志坚强的成功者。
2.2 政治课与与语文结合。语文是基础学科的基础,追根溯源,政治与语文本是同一根。古代政治教学是隶属于文学的。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正是道德修养的底线,就内容而言是语文,就思想而言就属政治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老师越是出色地打开学生们的眼界去看那些不懂的东西,学生的惊讶感就越深刻,他们的求知欲望就越明显。”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把政治教学与语文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政治教学中迁移语文知识,从而理解政治理论观点。笔者在执教初一册意志坚强的表现一框时,意志坚强的表现二为:处事果断,文中列举语文课本中的《曹刿论战》为例,叙述了曹刿因为处事果断,而打了胜仗,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为数不多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为让学生深刻理解处事果断的益处,我让学生阅读《曹刿论战》,并指出文中表现曹刿处事果断的句子,并分析果断带来的好处,学生通过分析明白了处事果断要具有目的明确、胆大心细、甚至敢冒一定风险的思想。通过政治与语文结合,学生于深入浅出中理解了处事果断的要领。再如文中意志三,为坚持不懈。笔者让学生联系语文知识列举事例。除了课本中荀子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外,学生列举出很多有价值的名言:爱默生:“你要出类拔萃,谁也阻挡不了你!如果你光对自己怀疑,而又相信命运,那又有什么作用呢?”;海伦 . 凯勒:“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方志敏:“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的奋斗,把各人所有的才能智慧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等表现名家对意志坚强的理解的句子。
把政治与语文结合起来教学,既有利于政治理论观点的理解,又使教学生动有趣,既拓宽了教学的知识性,又增强了教学科目的联系性。
2.3 政治课与与数学结合。也许有教师认为,政治是文科,数学是理科,文科怎能与理科相结合,那不是眉毛胡须一把抓?且慢下结论!且看看笔者浅见再下结论。其实初中的各门学科都有是知识的基础学科,虽然学科与学科之间有分别,但他们因为其同特征“基础”而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政治教学中与数学结合不仅是教学的需要,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执教遗产继承一节时,谈到遗嘱的作用时,也用了一道计算题,引起学生对遗嘱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位老汉去世时留下遗产 15 个金元宝,为防止三个儿子因争元宝发生争执,立下了遗嘱,“老汉去世了,留下15个金元宝,宝是身外之物,盼你三兄弟磋商分配,不应因宝损了兄弟手足情。分配如下:小儿子还未成家,就分给金元宝总数的1/2 ,二儿子虽成家但家庭贫困分给剩下的1/2 ,大儿子家境较好,就分给三个金元宝。按要求把金元宝分完,兄弟三人不能多分,也不能少分,切记,切记!”请问,老人立这个遗嘱有何目的?这三兄弟如何才能履行老人的遗嘱。
前苏联教育家麦丁根说过:“学习如果没有达到相当的深度便不会在灵魂中生根。”题目出现,学生便议论纷纷,对这份遗嘱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开始思考分配的方法。
兄弟三人一看遗嘱傻了眼,这无论如何也分不成。难道老汉不让三个儿子分遗产,还是遗嘱隐含着什么机密?学生经过仔细思考,忽然明白了老汉的目的,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叙述:“老汉是通过遗嘱告诫三个儿子要付出才有收获,要心想手足情而不是金元宝。首先让主持分金元宝的一人自己拿出一个金元宝来参加分,这样一来,小儿子分得金元宝总数 1/2 为8个,二儿子分得剩下的1/2 为 4 个,剩下的4个除去主持分金元宝者拿出的一个刚好是大儿子应得的3 个。”学生叙述结束,掌声顿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