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钦州浦北县第二中学 广西 535300)
【摘要】 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语感与学习兴趣、热情、自觉性等心理要素有着密切联系。培养语感是在科学把握学生的认识心理,遵循其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课堂上可以多种形式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本文就语感培养的基础、作用、语感培养与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及其在课堂中的具体实践形式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优化古典诗词教学效果,探索增强学生知识技能,提高语文素养的道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语感培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51-02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早在3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问题,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继后,不少语文教育家都对此有所阐述,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五六十年代提出的转换生成理论也强调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
语感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语感强的人“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夏丐尊先生语)可见有了语感,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情味就能有深切地理解和感受,能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并没有把语感的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受50年代传入我国的前苏联“红领巾”教学法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分地看重内容,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位置,忽视语言文字训练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更无法探究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突出语文课的特点,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
1 将言语感觉、直觉层面上的能力培养,置于语文教学的“中心”地位
那么,对言语的意识与思维层面上能力的培养,将置于语文教学的什么地位呢?对于言语表现来说,不可否认,在遣词造句时有不凭思维而凭直觉的情形,但在这一过程中也经常须作反复揣摩、比较甄别等在意识层面上的深思熟虑。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也有“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时候。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对文章的推敲修改,不是光凭直觉就能奏效的。如果直觉是最重要的,靠直觉就能写出好文章,写作定然是一挥而就,根本用不着费脑伤神、修改推敲。“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岂不是自讨苦吃?对于阅读来说,书读一遍即可“破其卷取其神”,何须“精读”“涵泳”“书读百遍”之读者,实乃愚不可及。从认知心理与思维规律来看,人的直觉性的把握与分析性的思维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直觉固然可贵,但单凭直觉也经常会出错,须靠分析来检验直觉正确与否。
2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說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心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
3 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获得语感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在走进教材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的同时,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也就是说,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可能性。语文与生活的这种密切联系,使我们有理由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掌握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及其背后所潜藏的思想感情。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它的住处住着人。思想家和诗人是这个住处的看守,他们通过他们所说的东西而使存在成为语言,并在语言中保持存在。”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写到:“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苏州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学生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图案画,而教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阅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图案画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语言的意趣和苏州园林独特之处,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实践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逐渐具体鲜明的形象,进而入情入境。脱离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一句空话。语感的丰富美妙、敏锐深刻,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础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在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动到前台。这样,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就变得更加容易,语感就会更加深刻。
4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主要方法
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如练笔、精彩语段摘录等,但是我认为诵读是最基本、最有效方法。古代人们就很重视诵读教育教学,私塾几乎每天都会背诵《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等。那些学者也非常注重自身诵读习惯的养成,清代桐城派学者不仅竭力提倡诵读,而且对诵读与语文能力的养成关系也做了相应得研究,学者刘大魁在《论文偶记》这样说:“(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这里的“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就强调了诵读对语感培养的渗透作用。现代社会有识之士更是重视语感的培养,巴金从小就烂熟《古文观止》,钱钟书对《左传》能倒背如流。
新教材十分注重诵读对语感的培养,主要体现在1、初中语文课本1—6册都强调现代名篇中精彩文段的背诵,如《春》、《理想》等,2、突出强调文言文名篇名段的背诵,各册书中都有大量的背诵任务。可见,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当然,要学生“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式地背诵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只会让学生走向死读书的恶性循环。由此,教师在学生诵读方面就要进行得当有力的指导。
4.1 教师范读,学生会读是前提。
诵先要会读。通过教师范读、指导,让学生会读。读文言文,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和语势;读现代文要理解文章的情味、意境,要读出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要声情并茂。阅读的方式也可多样化。
4.2 诵读要得法。
指导学生诵读,应先从理解入手。因为记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初中学生正处于由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过渡時期,因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更科学,更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当然背诵的方法很多,如限时背诵、歌诀背诵、接力背诵等。背无定法,只要有助于学生准确、快速、高效的背诵的方法,教师都可以辅导学生择善而用之。如果教师能在学生诵读之前面对学生熟练地背上一遍,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5 拓展思维,发展语感
语感虽然带有直觉性,非自觉性,但它又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统一的产物,它既有逻辑理智的成分,又具有理性功能的感性形态的领悟和意会,它从感性直接了解到本质,表面上跨越了思维过程。而实际必须以良好的思维做基础,因而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才可能进一步提高语感能力。
思维训练有这样几种方法:(1)扩充内容。 将教材中需要深入理解及向纵深开掘的部分设计扩充训练,使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即将作者浸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用学生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将作者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由学生直抒出来,从而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架起了理解的金桥。这较直插教材深部的思考题,扩充更易于学生接受,可使学生在扩充中不知不觉地由字面钻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里,达到对教材深部问题的理解。可见,扩充的过程即是学生进行思维后自悟内化教材的过程,这种训练形式平日教学实例很多,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五壮士英勇跳崖一段中设计的扩充训练:战士们也昂首挺胸,带着——,带着——,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去。可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到五壮士为祖国解放事业英勇献身时的壮志豪情。(2)发挥想象。 有些词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往往包含着多种意思,还有些词在文中表达的意思远远超出了词义本身,须让学生或沿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脉博,或纵观全文将思路引入深层,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和重点词的理解。如《白杨》一文中“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这段中有三个“只知道”,词义本身浅显易懂,这三句话却是理解中心思想的难点。因为“只知道”中隐含的不知道的内容,恰恰是爸爸想让孩子们知道的,也是作者想让读者悟到的。欲理解中心必须突破此难点。在此处设计想象训练:根据一个“只知道”想象一个不知道,可深化理解,真正领会作者写三个“只知道”的意图。
6 语感训练要与审美陶冶相结合
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阅读优秀作品,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具体地说,即我们在进行语感训练时,要对学生加强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让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在感受形象和激发情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如教学白居易的《与元微之书》,通过品味“信手把笔,随意乱书”中的“随意”是“由着感情”以及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中的“残”“暗”“寒”字,并且结合《琵琶行》理解了白居易的“九江三泰” 之后,可质疑:作为朋友,元稹在信中对自己的病情一点都没有隐瞒,但白居易却在信中说了假话,白居易对朋友是不是不够真诚?同学们当能明白,真正的朋友都是为对方着想的。元稹自己被贬通州,且得了重病,但一听说白居易被贬九江,就为朋友担心不已,赶快写信安慰;白居易呢,明明自己过得不好,却说自己这也好那也好,就是怕朋友为自己担心。庐山草堂刚建好,就迫不及待地给朋友写信,一写就写到天亮。两人真可谓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朋友,这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纯洁无私的友谊。在语感训练的潜移默化中,学生受到了正确的友谊观的陶冶,情感得到了升华。
可见,语感素质在整个语文素质中的地位。学生除了能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也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不仅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学生而言更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摘要】 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语感与学习兴趣、热情、自觉性等心理要素有着密切联系。培养语感是在科学把握学生的认识心理,遵循其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课堂上可以多种形式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本文就语感培养的基础、作用、语感培养与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及其在课堂中的具体实践形式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优化古典诗词教学效果,探索增强学生知识技能,提高语文素养的道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语感培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51-02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早在3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问题,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继后,不少语文教育家都对此有所阐述,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五六十年代提出的转换生成理论也强调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
语感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语感强的人“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夏丐尊先生语)可见有了语感,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情味就能有深切地理解和感受,能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并没有把语感的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受50年代传入我国的前苏联“红领巾”教学法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分地看重内容,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位置,忽视语言文字训练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更无法探究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突出语文课的特点,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
1 将言语感觉、直觉层面上的能力培养,置于语文教学的“中心”地位
那么,对言语的意识与思维层面上能力的培养,将置于语文教学的什么地位呢?对于言语表现来说,不可否认,在遣词造句时有不凭思维而凭直觉的情形,但在这一过程中也经常须作反复揣摩、比较甄别等在意识层面上的深思熟虑。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也有“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时候。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对文章的推敲修改,不是光凭直觉就能奏效的。如果直觉是最重要的,靠直觉就能写出好文章,写作定然是一挥而就,根本用不着费脑伤神、修改推敲。“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岂不是自讨苦吃?对于阅读来说,书读一遍即可“破其卷取其神”,何须“精读”“涵泳”“书读百遍”之读者,实乃愚不可及。从认知心理与思维规律来看,人的直觉性的把握与分析性的思维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直觉固然可贵,但单凭直觉也经常会出错,须靠分析来检验直觉正确与否。
2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說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心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
3 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获得语感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在走进教材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的同时,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也就是说,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可能性。语文与生活的这种密切联系,使我们有理由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掌握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及其背后所潜藏的思想感情。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它的住处住着人。思想家和诗人是这个住处的看守,他们通过他们所说的东西而使存在成为语言,并在语言中保持存在。”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写到:“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苏州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学生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图案画,而教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阅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图案画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语言的意趣和苏州园林独特之处,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实践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逐渐具体鲜明的形象,进而入情入境。脱离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一句空话。语感的丰富美妙、敏锐深刻,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础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在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动到前台。这样,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就变得更加容易,语感就会更加深刻。
4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主要方法
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如练笔、精彩语段摘录等,但是我认为诵读是最基本、最有效方法。古代人们就很重视诵读教育教学,私塾几乎每天都会背诵《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等。那些学者也非常注重自身诵读习惯的养成,清代桐城派学者不仅竭力提倡诵读,而且对诵读与语文能力的养成关系也做了相应得研究,学者刘大魁在《论文偶记》这样说:“(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这里的“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就强调了诵读对语感培养的渗透作用。现代社会有识之士更是重视语感的培养,巴金从小就烂熟《古文观止》,钱钟书对《左传》能倒背如流。
新教材十分注重诵读对语感的培养,主要体现在1、初中语文课本1—6册都强调现代名篇中精彩文段的背诵,如《春》、《理想》等,2、突出强调文言文名篇名段的背诵,各册书中都有大量的背诵任务。可见,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当然,要学生“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式地背诵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只会让学生走向死读书的恶性循环。由此,教师在学生诵读方面就要进行得当有力的指导。
4.1 教师范读,学生会读是前提。
诵先要会读。通过教师范读、指导,让学生会读。读文言文,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和语势;读现代文要理解文章的情味、意境,要读出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要声情并茂。阅读的方式也可多样化。
4.2 诵读要得法。
指导学生诵读,应先从理解入手。因为记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初中学生正处于由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过渡時期,因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更科学,更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当然背诵的方法很多,如限时背诵、歌诀背诵、接力背诵等。背无定法,只要有助于学生准确、快速、高效的背诵的方法,教师都可以辅导学生择善而用之。如果教师能在学生诵读之前面对学生熟练地背上一遍,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5 拓展思维,发展语感
语感虽然带有直觉性,非自觉性,但它又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统一的产物,它既有逻辑理智的成分,又具有理性功能的感性形态的领悟和意会,它从感性直接了解到本质,表面上跨越了思维过程。而实际必须以良好的思维做基础,因而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才可能进一步提高语感能力。
思维训练有这样几种方法:(1)扩充内容。 将教材中需要深入理解及向纵深开掘的部分设计扩充训练,使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即将作者浸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用学生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将作者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由学生直抒出来,从而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架起了理解的金桥。这较直插教材深部的思考题,扩充更易于学生接受,可使学生在扩充中不知不觉地由字面钻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里,达到对教材深部问题的理解。可见,扩充的过程即是学生进行思维后自悟内化教材的过程,这种训练形式平日教学实例很多,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五壮士英勇跳崖一段中设计的扩充训练:战士们也昂首挺胸,带着——,带着——,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去。可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到五壮士为祖国解放事业英勇献身时的壮志豪情。(2)发挥想象。 有些词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往往包含着多种意思,还有些词在文中表达的意思远远超出了词义本身,须让学生或沿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脉博,或纵观全文将思路引入深层,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和重点词的理解。如《白杨》一文中“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这段中有三个“只知道”,词义本身浅显易懂,这三句话却是理解中心思想的难点。因为“只知道”中隐含的不知道的内容,恰恰是爸爸想让孩子们知道的,也是作者想让读者悟到的。欲理解中心必须突破此难点。在此处设计想象训练:根据一个“只知道”想象一个不知道,可深化理解,真正领会作者写三个“只知道”的意图。
6 语感训练要与审美陶冶相结合
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阅读优秀作品,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具体地说,即我们在进行语感训练时,要对学生加强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让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在感受形象和激发情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如教学白居易的《与元微之书》,通过品味“信手把笔,随意乱书”中的“随意”是“由着感情”以及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中的“残”“暗”“寒”字,并且结合《琵琶行》理解了白居易的“九江三泰” 之后,可质疑:作为朋友,元稹在信中对自己的病情一点都没有隐瞒,但白居易却在信中说了假话,白居易对朋友是不是不够真诚?同学们当能明白,真正的朋友都是为对方着想的。元稹自己被贬通州,且得了重病,但一听说白居易被贬九江,就为朋友担心不已,赶快写信安慰;白居易呢,明明自己过得不好,却说自己这也好那也好,就是怕朋友为自己担心。庐山草堂刚建好,就迫不及待地给朋友写信,一写就写到天亮。两人真可谓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朋友,这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纯洁无私的友谊。在语感训练的潜移默化中,学生受到了正确的友谊观的陶冶,情感得到了升华。
可见,语感素质在整个语文素质中的地位。学生除了能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也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不仅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学生而言更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