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读”边“品”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具有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是最有利于创造性使用的教材,通过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可以带给学生们多角度的思维切入点,拓展他们认知的深度与广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文学作品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品读培养习惯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我们的教学任务是较为繁重的,其中既有对人物形象、主题情感的把握与赏析,又有对全篇在宏观结构、具体细节技巧地运用等方面的了解与学习,这样才能既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人文的熏陶,又学习了写作技巧。我们这些目标的达成,单依靠我们老师的讲解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在我们的讲解下孩子们能够理解,能够完成这些目标,这也只是一时的,他们并没有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所以我们的重点要放在阅读习惯及能力地培养上,换言之,我们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就是培养他们文学作品的阅读习惯及能力。
  有这样一篇短文,题目是《上学路上》,是一篇表达祖孙之间感情的文章,难点在于对于写作技巧的体味。
  一、初读
  读前布置问题,并提醒学生注意形成习惯,每读一篇文章都要思考这几个问题,第一,文章主要内容;第二,文章表达的情感;第三,这些情感通过哪些地方表达出来。初读在用默读的形式完成的,因为默读便于思考,读完之后的评价,是组内交流自己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可涉及主题。当时对于文章主要内容的叙述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说得非常详细,比如有些孩子这样说:“早上,寒冷的北风裹着雨点打在窗上,爷爷送我去上学,路上遇到一条小河,河水把河道挤满了,我愣了一会儿,爷爷已经迈入了河中,要背我过河,我怎么能让爷爷背呢?但爷爷坚持要背我过河,我顺从地趴在了爷爷的背上,感到爷爷深沉的爱。”这部分孩子的阅读效果是不错的,但是概括能力还不足,还不能抓住文章的核心与本质,往往不能脱离文中的句子。第二种情况不肯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其原因是心理问题,不自信造成的。第三种情况比较好,“在一个寒冷的刮风下雨的早上,爷爷送我上学,并执意背我趟过一条小河。”这样的学生只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他们在主要内容这一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鉴于文章只读了一遍,我没有做过多的评价和引导,而是布置了第二次阅读。
  二、再读
  这一遍我要求学生们朗读,因为有了第一遍的默读,朗读起来会流利些,并请他们再次思考原来的三个问题。读完之后仍然组内汇报。这次的结果较之上次要好些,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了解了各人对主要内容的把握情况,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总结上,缺乏自己的语言,还局限于文中的原句,于是进行了引导,设计了几个问题:1、事情发生的原因;2、事情涉及到的人物;3、事情的过程;4、事情结果。几个问题回答下来之后,把这四个答案连成三两句话,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使他们脱离文章的原句,而有了自己的语言。
  三、三读
  这一次仍采用默读的形式,任务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找出能体现这一感情的内容,包括词语或者句子。之后的讨论相对之前要好得多,对内容已经了解得很清楚,甚至已经记住了一些语句。所有学生都把握住了主题,也就是“爷爷对我的爱”。同时也能找到表现这一情感的词语或者句子。
  上述三遍读文,每一次都是相同的三个问题,但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掌握的层次有所变化,并且这一变化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了,由些会形成一种意识,多读,边读边想;会形成一种习惯,读完想主要内容,想主题。这对于全面理解文本是非常有好处的。对文章的人文目标已经达成,对于重点词句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宏观结构技巧上,还有待点拨,于是,我进行了第四个步骤。
  四、范读
  我的这遍范读并非是一气呵成的,而是边读边讲的,有了前边的阅读基础,再讲起来他们接受起来要容易。
  第一段读完后,提出问题,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哪些词表达出来?孩子们由些体会到了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二段读完后提问,路上遇到小河这一情节设置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们于是得出了更难表现爷爷的爱这一结论。
  在接下来的范读中,就是这样一个思路,对情节的每一次变化,都相应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们体会这一情节设置对于主题的表达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全篇读下来,学生们对于这篇文章的思路及布局技巧就有了清晰地认识。
  最后布置了一篇作业,利用本课学到的这些技巧,写一篇小短文,反应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附:《上学路上》
  上学路上
  早上,寒冷的北风裹着雨点“噼噼啪啪”地打在窗玻璃上。我穿好了雨衣正要出门去,爷爷拿过一把雨伞,硬要送我一起去学校。
  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原来,汇聚到河里的水,把河道都挤满了。
  我望着那急流的河水,呆愣了好一会儿,正要弯腰脱鞋,准备趟水,却见爷爷早已将鞋脱下,高高地卷起裤腿,抬脚就踏入了冰凉的河里。
  “趴在我背上。”爷爷用那慈祥、疼爱的目光看着我,亲切地对我说。
  啊!我再一次愣住了。我已经长大了,个头也快赶上您了,您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翁,却要背我过河?这刺骨的河水啊!您老人家硬要来送我,已使十分内疚,现在,又要背我过河,这怎么可以呢?
  我看了一眼爷爷那微驼的背,那被岁月染白的银发,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这些年里,从一日三餐到我读书写字的姿势,您哪一样不放在心上?这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对乡村那自在的生活充满依恋,也使我对您老人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爱。
  可是爷爷,今天,我不能……我要自己趟过河去。
  无意中,我又瞧了爷爷一眼,啊,我触到了爷爷那慈祥中透着严厉而坚定的目光,我明白了,爷爷是决不会轻易改变他的决定的。
  我终于无言地,顺从地趴在爷爷那庞大的背上,我无法,也挡不住这深沉的爱。
其他文献
夏日炎炎,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烘照在每个人的身上,就连空气都像是密不透风的蒸笼,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在这盛夏之时,我们来到了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参加北碚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技能培训。  对参加这次培训,首先感觉到的,是一种莫名的兴奋:虽然已教了二十几年,但参加此种形式的培训,还是第一次;其次是忐忑: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太多了,该如何着手,是最大的问题;然后是向往:希望能通过这次培训,使自己能在各方面都
摘要:自信心是个体所具有的自我肯定意识,它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决定作用,是学生学习和产生创新意识,发展实践能力的原动力。自信心应该从小培养,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本文试从课堂学习、作业练习、识字活动、课外识字等方式,增强小学生的识字自信心,使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  关键字:小学生 识字 自信心 培养  在传统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如何引领低年级的小学生了解、认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从中汲取力量,树立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呢?我想到了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系统。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不仅是读写的凭借,更是文化的化石。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它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和原则。它符合现代教学论和哲学理论,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把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落到了实处,并处理好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紧张、愉快地学习,高效地完成作业,教师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应用教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多媒体课堂教学  的意义和作用,提出多媒体课堂教学应加强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辅助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手段,提高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音乐教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自动化,增强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基础教育领域,现代信息技术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一种多手段、多角度、多方向的发散型教学模式,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集体作用,充分地进行自主
【摘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教师在这项课题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为了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利用体育生典型案例,体育小游戏,勤讲体育规则,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法制教育青少年体育教学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的确,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课堂,一种快乐的生活?在与新课程同行的日子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让学生爱学语文比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重要。让孩子爱上语文,教师要倾注爱心,使之爱学;要激发兴趣,
人们都说实习是能力的训练,知识的检验。在大学里我们学习了不少的理论知识,实习就是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大检验的时候,正是实习有这样的意义,经过教育实习后的我不得不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我们真的学为所用了吗?下面是我实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很多人都用一桶水和一瓢水来比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这个比喻沿用至今,经久不衰,确实有它的形象性在里面,不容置疑,扎实的语文功底是一个语文老师
【摘要】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情感的体验。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感悟到数学自身魅力和无穷奥秘以及不可估量价值的学生并不多。所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极易转移、消失。因此有必要在数学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教材为情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是情感教育的实施者。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情感教师  数学难学!这是一些学生的由衷之叹,在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