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教育事业已得到快速发展,在硬件设施得到完善的同时,师资不均衡成为阻挠义务教育均衡的绊脚石。通过对蓝田县小学义务教育师资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农村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偏远地区教师严重流失等问题。本文建议从加强制度化建设、构建新的学习平台、改善农村学校环境建设、完善教师保障、创新教师补充机制等维度做起。
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师资源 优化配置
一、引言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更是国家强盛的标志,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某些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资源不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整体教育水平提升,使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概念解析
1.师资配置。教师资源配置简称师资配置,主要含义是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即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的发展,对不同地区的教师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进行合理配置。
2.师资源优化配置。教师资源配置过程中为了缩小差异而采取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城乡、校际间的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是每个孩子享受均等的义务教育水平的配置过程。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量方面,包括教师的人数,人均课时数等;二是结构方面,包括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情况;三是质量方面,包括教师的学历、职称、专业对口率、教学能力等情况。
三、调查情况
1.调查对象。对蓝田县所辖下焦岱、小寨、蓝关、普化、华胥等五个乡镇200名学生及家长、学校50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对县教育局及财政局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2.调查方法。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采取网上填写与实地发放相结合的方式,以访谈形式作为补充。
四、蓝田县义务教育师资力量配置现状
1.农村教师总量严重不足。调查显示大部分村小只有不到十个教师,七八个教师要负责整个学校的教学任务,周人均数更是县城重点小学的1.6倍。而乡镇中心小学的教学压力同样存在,生师比21.1: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6.78∶1。
据访谈发现,乡镇小学存在工作冗杂问题。没有专职管理人员,许多工作便由学校授课老师进行处理,过多工作量严重影响教师日常工作。相比农村教师的工作县城学校的老师则轻松一些,他们有更多时间自我提升,以传授学生更多经验。
2.教师整体结构失衡。结构失衡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一是男女教师性别差异过大,调查显示男教师占百分比仅为26.2%,女教师73.8%,男女教师的比例接近1:3,对于个别学校甚至出现全是女教师的情况;二是年龄结构,许多村小存在教师年龄偏大,教师结构老化的问题。三是专业失衡,90.3%的村小教师的同时需兼任体、音、美等多项课程。乡镇中心72.7%的老师表示自己有兼任其他课程的情况,乡镇学校对于专业音乐老师还是存在空缺。县城只有四成的老师表示自己偶尔需要兼任其他课程,大多数情况下做好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即可。
3.農村地区教师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对数据进行整理,71.4%的农村老师反映身边有较大的教师流失。据访谈显示,有老师反映自己在校期间,学校有三分之一老师都已前往条件都更加优异的学校就职。还有一部分老师放弃教师职业,重新寻找新的求职路径。对到城市学校任教问题,93.2%的老师表示很乐意,仅有4.1%的教师表示不乐意调往城市任教。他们表示年纪较大快要退休,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
五、蓝田县义务教育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原因
1.农村教师经济收入不高。对教师群体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发现,25.4%的教师收入在2000元以下,57,1%的教师收入在2000-3000元,收入在3000-4000元到教师所占比例为14.3%,而仅有3.2%的教师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微薄的工资收入,是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
2.农村教师考核效果不佳,激励不足。据文献研究发现,县城重点小学高于规定学历的教师与农村差距最高可达 到35.51%;小学中高级职称教师差距最高达 44.22%;小学骨干教师比例的城乡差距最高达 20.89%。调查显示,小教一级所占比例为42.9%,小教二级为46.7%,小教高级的比例仅为10.4%。有老师反映“职称评定名额分配的不公平,农村学校往往只有一两个名额”。因此在有机会流动到县城学校时,大多数老师都表示愿意前往县城任教,故而形成马太效应。
3.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低。调查显示80%的家长们对老师缺乏了解,不清楚老师基本情况。教师也反映:“留守儿童很多都由爷爷奶奶照顾,有问题请家长来学校都较困难”。家长对老师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学生成绩不好时归咎于老师教不好,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却只会夸学生天资聪慧。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不被理解的教师们职业成就感普遍不高,对于教师职业的喜欢程度有所下降。
六、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力量优化配置的对策思考
1.加强均衡师资配置的制度化建设。完善的制度化建设,有助于均衡偏僻地区的师资力量,改善落后地区教学现状。针对蓝田县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现状,建议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1)蓝田县教育局需要进一步强化其对教育发展的主导责任。切实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蓝田县教育局需建立具体的制度,组织重点小学如北关小学教师到薄弱学校进行支教,以教育扶贫的方式,给农村地区带去优质的教师资源。同时建立岗位轮换制度,鼓励示范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到薄弱学校担任校长等其它管理岗位,薄弱学校干部到示范学校任职锻炼,以达到提高全县教育的整体水平的目的。(2)蓝田县财政局需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为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提供一定的教育津贴,从而达到为贫困地区留下教师的目的。教师培训经费方面,逐步加大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同时投入可适当向偏远农村地区适当的倾斜。(3)编制部门需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同各主管部门重新核定教师编制,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在执行具体编制政策时,根据教职工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工作区域,考虑农村教师的编制比例。对紧缺学科教师,可采用计划单列和增加指标的方式,让农村地区也可以开齐课程。(4)学校层面应更注重学校现实,不再简单地迎合教学指标。通过分析现实师资需求,在理性判断基础上对学校教师进行合理配置与安排。 2.构建新的学习平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教师只有抓住一切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对农村教师,面对培训机会要么外出培训,要么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县教育局和学校要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机会。首先,县财政局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教师的培养;其次,各学校通过听课和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最后,可通过远程授课方式,对教师职业能力再培养。
3.改善农村学校环境建设、完善教师福利保障。结合本次调查结果,我认为政府可以从提高教师的硬件工作环境着手。政府在投入资金改善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也需要在学校附近建立为教师提供便利的设施,以更好地解决教师基本的生活问题。在改善硬件的同时,还应该完备教师的福利保障政策。為偏远地区教师提供一定的津补贴。因此,蓝田县可结合当地情况,明确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明确的数字取代了以往不确定性的奖励,这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到偏远地区任教的积极性 。
4.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造就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城市大班化教育。小规模学校因其生源不足,教师资源也长年短缺。而城市学校则成为教育资源集中地,更多人愿意将孩子送到里面读书。
对这种情况,美国 2007 年“为美国而教”项目值得我们借鉴。志愿教师仅需五周系统培训便可去学校任教,这一举措高效地填补了农村教师空缺,解决了师资匮乏现状。与此相对应,蓝田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力量也可结合现状,合力构建致力于农村教育的项目,为自愿前往农村任教的志愿者提供平台。作为教育大省,陕西具有较多高校,对志愿服务社会的非师范毕业生而言,这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这些学生的从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短缺的压力。同时国家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农村特岗教师”等项目,都将有助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更好地达到义务教育均衡目的。
参考文献:
[1]严月娟.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嬗变与反思[J].观察与探索,2014(1): 59.
[2]王俊,宗晓华.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状况调查报告[J]. 全球教育展望,2014(5):54.
[3]刘志辉.天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教育导刊,2017(8):13.
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师资源 优化配置
一、引言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更是国家强盛的标志,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某些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资源不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整体教育水平提升,使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概念解析
1.师资配置。教师资源配置简称师资配置,主要含义是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即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的发展,对不同地区的教师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进行合理配置。
2.师资源优化配置。教师资源配置过程中为了缩小差异而采取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城乡、校际间的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是每个孩子享受均等的义务教育水平的配置过程。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量方面,包括教师的人数,人均课时数等;二是结构方面,包括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情况;三是质量方面,包括教师的学历、职称、专业对口率、教学能力等情况。
三、调查情况
1.调查对象。对蓝田县所辖下焦岱、小寨、蓝关、普化、华胥等五个乡镇200名学生及家长、学校50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对县教育局及财政局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2.调查方法。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采取网上填写与实地发放相结合的方式,以访谈形式作为补充。
四、蓝田县义务教育师资力量配置现状
1.农村教师总量严重不足。调查显示大部分村小只有不到十个教师,七八个教师要负责整个学校的教学任务,周人均数更是县城重点小学的1.6倍。而乡镇中心小学的教学压力同样存在,生师比21.1: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6.78∶1。
据访谈发现,乡镇小学存在工作冗杂问题。没有专职管理人员,许多工作便由学校授课老师进行处理,过多工作量严重影响教师日常工作。相比农村教师的工作县城学校的老师则轻松一些,他们有更多时间自我提升,以传授学生更多经验。
2.教师整体结构失衡。结构失衡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一是男女教师性别差异过大,调查显示男教师占百分比仅为26.2%,女教师73.8%,男女教师的比例接近1:3,对于个别学校甚至出现全是女教师的情况;二是年龄结构,许多村小存在教师年龄偏大,教师结构老化的问题。三是专业失衡,90.3%的村小教师的同时需兼任体、音、美等多项课程。乡镇中心72.7%的老师表示自己有兼任其他课程的情况,乡镇学校对于专业音乐老师还是存在空缺。县城只有四成的老师表示自己偶尔需要兼任其他课程,大多数情况下做好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即可。
3.農村地区教师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对数据进行整理,71.4%的农村老师反映身边有较大的教师流失。据访谈显示,有老师反映自己在校期间,学校有三分之一老师都已前往条件都更加优异的学校就职。还有一部分老师放弃教师职业,重新寻找新的求职路径。对到城市学校任教问题,93.2%的老师表示很乐意,仅有4.1%的教师表示不乐意调往城市任教。他们表示年纪较大快要退休,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
五、蓝田县义务教育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原因
1.农村教师经济收入不高。对教师群体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发现,25.4%的教师收入在2000元以下,57,1%的教师收入在2000-3000元,收入在3000-4000元到教师所占比例为14.3%,而仅有3.2%的教师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微薄的工资收入,是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
2.农村教师考核效果不佳,激励不足。据文献研究发现,县城重点小学高于规定学历的教师与农村差距最高可达 到35.51%;小学中高级职称教师差距最高达 44.22%;小学骨干教师比例的城乡差距最高达 20.89%。调查显示,小教一级所占比例为42.9%,小教二级为46.7%,小教高级的比例仅为10.4%。有老师反映“职称评定名额分配的不公平,农村学校往往只有一两个名额”。因此在有机会流动到县城学校时,大多数老师都表示愿意前往县城任教,故而形成马太效应。
3.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低。调查显示80%的家长们对老师缺乏了解,不清楚老师基本情况。教师也反映:“留守儿童很多都由爷爷奶奶照顾,有问题请家长来学校都较困难”。家长对老师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学生成绩不好时归咎于老师教不好,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却只会夸学生天资聪慧。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不被理解的教师们职业成就感普遍不高,对于教师职业的喜欢程度有所下降。
六、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力量优化配置的对策思考
1.加强均衡师资配置的制度化建设。完善的制度化建设,有助于均衡偏僻地区的师资力量,改善落后地区教学现状。针对蓝田县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现状,建议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1)蓝田县教育局需要进一步强化其对教育发展的主导责任。切实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蓝田县教育局需建立具体的制度,组织重点小学如北关小学教师到薄弱学校进行支教,以教育扶贫的方式,给农村地区带去优质的教师资源。同时建立岗位轮换制度,鼓励示范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到薄弱学校担任校长等其它管理岗位,薄弱学校干部到示范学校任职锻炼,以达到提高全县教育的整体水平的目的。(2)蓝田县财政局需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为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提供一定的教育津贴,从而达到为贫困地区留下教师的目的。教师培训经费方面,逐步加大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同时投入可适当向偏远农村地区适当的倾斜。(3)编制部门需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同各主管部门重新核定教师编制,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在执行具体编制政策时,根据教职工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工作区域,考虑农村教师的编制比例。对紧缺学科教师,可采用计划单列和增加指标的方式,让农村地区也可以开齐课程。(4)学校层面应更注重学校现实,不再简单地迎合教学指标。通过分析现实师资需求,在理性判断基础上对学校教师进行合理配置与安排。 2.构建新的学习平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教师只有抓住一切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对农村教师,面对培训机会要么外出培训,要么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县教育局和学校要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机会。首先,县财政局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教师的培养;其次,各学校通过听课和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最后,可通过远程授课方式,对教师职业能力再培养。
3.改善农村学校环境建设、完善教师福利保障。结合本次调查结果,我认为政府可以从提高教师的硬件工作环境着手。政府在投入资金改善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也需要在学校附近建立为教师提供便利的设施,以更好地解决教师基本的生活问题。在改善硬件的同时,还应该完备教师的福利保障政策。為偏远地区教师提供一定的津补贴。因此,蓝田县可结合当地情况,明确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明确的数字取代了以往不确定性的奖励,这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到偏远地区任教的积极性 。
4.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造就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城市大班化教育。小规模学校因其生源不足,教师资源也长年短缺。而城市学校则成为教育资源集中地,更多人愿意将孩子送到里面读书。
对这种情况,美国 2007 年“为美国而教”项目值得我们借鉴。志愿教师仅需五周系统培训便可去学校任教,这一举措高效地填补了农村教师空缺,解决了师资匮乏现状。与此相对应,蓝田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力量也可结合现状,合力构建致力于农村教育的项目,为自愿前往农村任教的志愿者提供平台。作为教育大省,陕西具有较多高校,对志愿服务社会的非师范毕业生而言,这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这些学生的从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短缺的压力。同时国家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农村特岗教师”等项目,都将有助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更好地达到义务教育均衡目的。
参考文献:
[1]严月娟.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嬗变与反思[J].观察与探索,2014(1): 59.
[2]王俊,宗晓华.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状况调查报告[J]. 全球教育展望,2014(5):54.
[3]刘志辉.天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教育导刊,2017(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