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绍兴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shi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半时分,我被冻醒,捂着凉薄的被子,看着灯下的一只飞蛾。隔墙五十米处,就是鲁迅家的老宅子。在绍兴,老式的高门大院被称为老台门。我住在他家西侧胡同里一家老台门改造的青年客栈里。
  鲁迅的多篇文章里都提到夜虫的鸣叫。在绍兴,我觉得连这小飞蛾都与鲁迅有关系,何况这里离他所说的百草园近在咫尺。夜里思绪多,我想到,虚云老和尚每年要到冬天才肯出来,怕一不小心踩了山路上的小生灵。弘一法师每次落座的时候,都要回身将藤椅轻摇几下,以免在藤椅里安家的虫子被压坏。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少年式的好奇和恐惧逐渐淡去,不再会对这样的小动物发难了。何况在绍兴,这风雅之地,让野蛮人都会变得温顺。
  此时,辰星透亮,推门而出,凭栏望去,高墙外四角的天空发着青。院子里寂静无声。作为绍兴名片的鲁迅故里,晚上游客散尽后就回到小城该有的日常状态,与世无争,众生平等。
  上次来绍兴,在鲁迅的盛名之下,大部分时间都流连于此,没有来得及去看看其他地方。此次来,想去看看王羲之、秋瑾,以及徐渭。绍兴最不缺的就是名人,而且每一个都不是徒具虚名。勾践、嵇康、谢灵运、范仲淹、陆游、王守仁、蔡元培等,在书法、绘画、诗歌、小说、教育、哲学、政治等每一个领域,都占据了高地,有的成为无法逾越的最高峰。
  头天傍晚散步时,偶遇秋瑾故居,可惜工作人员下班,大门高锁。回客栈的时候,打开百度地图,一路走到鲁迅家门口,不到一千米。秋瑾被行刑的古轩亭口,离鲁迅家也不是很远。鲁迅在写人血馒头时,应该是暗喻秋瑾的。
  我最早知道秋瑾,是年轻时看到“秋风秋雨愁煞人”这句话。那时候不知道这是痛彻心扉的赴死前绝笔,还在写文章时引用过几回,以描述自己浅薄的情绪。那时候常记起人之将死时的话,一是鲁迅的“一个都不宽恕”,一是阮玲玉的“人言可畏”,一是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些不搭界的人,在最后一刻说的话都是一样的。
  很多人都说,鲁迅到死也不放过那些和他过不去的人。前几年清华美院的陈丹青教授却说,他从这句话里反而看到了大先生的顽皮和恶作剧。
  在鲁迅故里的展板前,看着他手书的“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我突然觉得,他真的是看透了这一切。只要读过《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三篇小说,就会发现,鲁迅真的是连人世的最后一丝温情都不相信了。这种不相信,是藏在心底的。他不宽恕的说是怨敌,其实是所有人,包括他自己。而这种不宽恕,却是发乎弘一法师那样的彻底的悲悯之心,也是荒凉之心。所以,我再读“一个都不宽恕”时很是心疼。鲁迅去世前曾嘱咐:“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与之类似的是,他的本家远侄周恩来去世时,遗愿是把骨灰撒到海里,并让邓颖超把绍兴老家的祖坟推倒平掉。
  从秋瑾效仿谭嗣同做“死士”,到鲁迅和周恩来的身后选择,让我看到风雅的绍兴人骨子里的决绝。作为中国最典型的江南水乡,老绍兴的牌坊是最多的,不仅孝子多,女子亦是贞烈辈出。当年孙中山的追随者在绍兴甚众,孙中山到绍兴后说,绍兴三多:石牌坊、老坟和粪缸。这三多,其实说明了绍兴人的风骨、文脉传承和当年的起居方式。
  前几年,当地的旅游推广语中经常把绍兴比作东方的威尼斯。我认为不妥。威尼斯城里的河道是紧连着海的,或者说就是海水的组成部分,而绍兴城纵横交错的河流,是它骨子里的风骚和血脉。绍兴的柔光静淌,和威尼斯的碧波荡漾完全是两回事,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和威尼斯的壁垒高筑更是大相径庭,正如绍兴美女西施和威尼斯贵妇之不同。
  这样的深夜浮思,终至天亮。
  步行至秋瑾故居,可能是太早了,院子里只有我一个瞻仰者。和绍兴的很多大户人家一样,这座院子让人走两间屋就会感叹“真小啊”。但你要退出时,会发现侧面有一窄门,进去之后,又有两间大房子,然后循另外一个窄门进去,又是两间大房子。如是走下去,不断走窄门,不断豁然开朗。走遍每一个房间,看遍秋瑾生活和革命的痕迹,最后来到屋后的庭院里。庭院很讲究,典型的江南布局。院子连着塔山公园,郁郁葱葱的植物掩映下,仿佛看到鉴湖女侠在这里闻鸡起舞。
  瞻仰结束后,投一元硬币,在其雕塑前献上一束小白花。雕塑附近,挂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秋瑾甘愿赴死之理想,与此二十四字中的一些词语相同,令人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江南烟雨,人事太平,街市平淡冲和。乘了车去兰亭,已是日暮时分。
  兰亭在绍兴郊区。闭园前一个小时匆匆进去,游客已散去。先圣王羲之最喜欢的几只鹅,在绿水中抵项而戏。刻着“蘭亭”字样的著名石碑,静穆柔润,虽有残损而遗世独立。王右军祠里的两壁上,刻着历代顶级书法家临摹的《蘭亭序》,个个法度森严,绵延千古。王羲之当年和一众友人曲水流觞之地,水映残荷,墨香浮动。这是历代中国文人的理想山野,尤其是那些从庙堂里走出来的文人的灵魂安放处。连历代帝王,都倾羡不已。以李世民为典型,一直到清朝的康熙乾隆,纷纷用摹写《蘭亭序》的方式来赞颂自己不能抵达的心灵原乡。
  从兰亭出来后,搭公交车返回城里。公交车牌楼下刻着大大的书圣体“蘭亭”。夜幕下,一个姑娘在看手机,另一个男人仰头定定地看天,两人分坐字的两端,特别雅致。
  在绍兴,不管走到哪里,都觉得是雅致的。我信步走过大街小巷,经常偶遇某个名人的故居,心里会暗叹:“哦,原来他也是绍兴人。”我曾在不经意间走到了仓桥直街和八字桥这样的老绍兴街区,也曾在清晨登上塔山公园最高处的七级浮屠,俯瞰绍兴全城。这里书画院众多,到处都有书画展览的海报,随处可见的毛笔字让我等惭愧。
  离开绍兴前一天的傍晚,走在府山公园外的环山路上。路两旁,树木高大俊逸,手掌大的叶子婆娑掉落。经过一家叫“麓川咖啡”的小店,便走了进去。
  店主是一对在南京和上海做了几年动漫的年轻人,刚刚结婚。经过了大都市的繁华,他们觉得,“在绍兴过一辈子,也就足够了”。虽然还没有完全适应绍兴的饮食,但四川籍的新娘喜滋滋地笃定自己会一直喜欢这里。
  这是他们试营业的第七天,店里只有我一个客人。喝着绍兴城里最地道的咖啡,环顾四周。空阔的老房子里,陈设都是新的,连窗户也是新的。院子紧连着府山公园的山坡,凉意氤氲,草木知秋。我感觉,自己已经在这里住了很多年。
其他文献
几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坐在书桌前愣神。本来是要写一篇什么学术论文的,材料准备好了,思路也有了,但不知怎么的,怎么也提不起笔来。我有点儿急,但越急越写不下去。怪,真是怪。觉得怪,脑子里竟一个劲地翻腾着这个“怪”字,眼前也不停地闪着这个“怪”字。怪,竖心旁,一个圣。圣,圣贤,圣人,圣经,圣哲。怪,怀圣人之心就怪?怪,心向圣人靠拢就怪?什么是怪?行为不合常理、不可思议、与众不同、荒诞不经,就是怪。想
期刊
上海作家周泽雄的《中国思维的本质是巫术》一文,例举韩寒、汉娜·阿伦特、钱锺书等人的言论与现实生活当中如“躲猫猫”、“俯卧撑”、“七十码”等众多实例,试图证明“(韩非)虽然说得字正腔圆,考察其内在理路,不过是些巫术套路。巫术思维的特征是迷恋交感原理,总是通过“相似联想”和“接触联想”等低级别智力活动,将表象上的相似,视如本质上的相同。”进而得出否定他之所谓“中国思维”的结论。应该说,如果周泽雄先生否
期刊
年龄渐长,越喜欢喜气安稳的东西了。  决绝喧嚣,回归宁静,是一种难得的自控。  少时,一定是雪要惊艳,衣要艳人,容要艳世。连那锦缎上的绿,我也一定要艳绿。  总怕来不及。张爱玲也怕来不及——所以过年没赶上穿新衣会放声号哭。  少时听戏曲总是睡着了。盼望着戏快结束——能早早回家睡觉去。那时我必佩戴着略显诡异的装饰,把头发弄得乱七八糟。  现在,总觉得时间快——怎么这么快一出戏就结束了呢?就完了呢?散
期刊
精巧的古老禅寺,静谧的后院,依山建了一处枯山水。只几块大岩石错落地伏在一地起伏不定的白碎石里,好像不远处的江之岛,处在中午即将退潮的大海里。正午的寺院里悄无声息,只有一个中年女子面向枯山水,坐在大树下,无声地吃一盒便当,她身边铺着的素花手帕上放着一只青色薄瓷小酒碗。那是春末,正是去寺院碰巧就能尝到新酿的青梅酒的季节。  枯山水里的碎石围绕着岩石,犁出同心圆,好像大海的涟漪。所谓一石一世界。没有花花
期刊
冬日偶暇,携《漱玉词》消闲。小院一角,日光融融,信手翻阅,适逢我喜爱的那阙《武陵春》,心底顿生快意,美滋滋的,犹如冬阳般温暖柔和,随口吟道: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学生时代读它,尤喜“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那时,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岁,大约是词中的情绪,恰好暗合了萌动青春的
期刊
汉语词汇中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许多表示颜色的词儿,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所指差别很大。  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中宫女的秀发是“绿云”:“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实际生活中没有天生的绿发,文献中也未见古代女子将头发染成绿色的记载。显然,“绿云”说的是黑发。用“绿云”形容女子的乌发,并非杜牧的创造,白居易《和春深》里也有“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的句子。其实,早在南北朝时代,民歌《子夜
期刊
宋词被称为“案头的园林”,所以园林意识渗透在宋词的字里行间。按照白居易的理解,大凡园林,“居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亭台楼阁要彼此相连,因为园林不仅要可居,也要可游的。朋友来了,围在客厅看电视多没劲,在亭里坐坐,在水边走走,这才有点意思。  我以前光注意小晏词里多“西楼”,如“醉别西楼醒不记”、“西楼把袂人稀”等,今天随便翻翻,竟然看到不少“南楼”的例子。如“南楼杨柳多情绪”、“南楼风月长
期刊
【王力南怀瑾没能解决的国学问题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迎刃而解本文虽短且略显呆板但值得我们仔细玩味】  “登堂入室”又叫“升堂入室”,是我们非常多见和熟悉的一个成语。但是认真琢磨起来,“入室”是从外到内,这好理解。但“登(升)堂”却是从低到高,难道“堂”是很高的吗?  “堂”在工具书里均被解释为“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并引《论语·先进》:“由(仲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
期刊
第一条:子时之前一定要睡觉——睡觉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医生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  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绝对不行。许多精神不
期刊
【如果说桓玄是志大才疏的类型项羽就是才大志疏由雄心的缺失反映到用人反映到战略终于满盘皆输】  对于逐鹿天下的群雄来说,什么是最关键的?我想是心,心有多大,视野就有多大;心有多大,手笔就有多大。刘家的人心都大,后辈小子刘备虽然才能平平,可是“折而不挠,终不为下”,最终也挣得一分基业;刘邦以天纵之才,布武天下,将“大丈夫当如此也!”的理想贯彻到了底。  项羽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彼可取而代也。”可我一直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