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发展引发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处理中学生心理问题要耐心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包括家庭氛围和集体氛围。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中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教育;探索
With likes altogether building heart’s harbor
Fang Xuhai
【Abstract】The social development causes minor’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question. Deals with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psychology issue to guide, to form the good study atmosphere patiently, including family atmosphere and collective atmosphere. Myself unify my working practice, chats the home education, the school edition and the social education to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psychology education importance.
【Key words】Middle-school student;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Exploration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无疑会影响每一个人的身心成长。这一影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也会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因而,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中,更强调个人应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不仅成年人需要心理救助,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同样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目前有14%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一提到健康,人们自然会想到身体好,没有疾病。确切地说,“健康”是一个随着时代的推移,在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下不断演变的概念。它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格好而已。而心理健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心理疾病;二是个体具有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在此,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的心理健康更侧重于后者。
目前,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在这里我重点强调较为突出的几方面,而这几方面也正是令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都倍感头疼的问题。因而在大多数学校里,这类学生被称为“问题学生”,这类学生大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一是厌学情绪严重。大家都知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的经营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抛开传统的单一经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这无疑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一这现象或多或少滋生了少部分人的“新读书无用论”。青少年一旦受到这股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再加上学习上遭受挫折,便会在心底萌发厌学情绪。
二是盲目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多半缺乏独立锻炼的机会,独立性差,喜欢模仿他人,或协同他人做事,不懂得分辨是非黑白,意志薄弱,且自制能力欠缺。这样一来,就极易受他人教唆、指使,从而误入歧途。
三是寻求刺激心理。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也是情感波动最强烈的时期。此时的他们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模仿能力强,对任何事都存有强烈的好奇心,凡事跃跃欲试。这对中学生来说本是好事,如果引导得当,将会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的求知欲。但由于受到社会文化市场上一些不良教育的误导,青少年容易为了一时的冲动,寻找刺激而“闯禁区”,造成厌学情绪,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是极具逆反心理。中学生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那就是争强好胜,多疑好奇,善变好动,这也正是中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它往往使学生在主、客观上发生矛盾,看问题不全面,偏激,辩别能力差,喜欢唱反调。这一年龄层的中学生总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总是跟着自己,帮自己做任何事情,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同伴。对于自己的想法及处事的行为,他们都觉得是正确的,一旦有人加以干涉,他们便会据理力争,甚至强词夺理;如果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受到强行阻止,他们就会做出偏激的举动,不惜伤害到他人,甚至是自己。就算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是不会轻易低头的。
以上提到的四种心理问题是中学生中较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四种心理问题往往是相互连系在一起的,环环相扣。如果某一心理环节处理不当,便会引发新的问题。因而在处理青少年心理问题时,不能单凭一时之气或草草了事,而应加以正确的引导,耐心的教诲,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则需要长期坚持心理健康锻炼。
首先,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合理的良好的家庭氛围。因为家庭是一个培养健康情感、良好习惯、优良品质和高尚道德的第一基地,它对中学生的影响极大,同时对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和消除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要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辨别是非、美丑、真伪、善恶,懂得坚持就是真理,抵制不良倾向。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逐渐完善自我。引导学生之间正确的交往,鼓励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或困难的时候多与老师、家长倾诉,使不良的心理情绪因素逐渐减弱和消失;再者,要正确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培养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回避,而是积极地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集体,学会关心、热爱集体,与同学建立真诚的友谊,要知道温暖的集体既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又是健康成长和生活的园地。
然而也许有人会问:“如何才能做到以上几点?谁能担负起如此艰巨的重任呢?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谁又更能影响青少年,并使其健康成长呢?”可以说,致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青少年正处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抵制能力和自身素质都比较差,此时环境对其的影响是深远的,然而社会中的腐朽文化对于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能力的中学生而言,却是致命的伤害。
事实上,与社会、学校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力相比,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才是重中之重。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一种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是一个人出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家长的言行、品行、教育方法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启蒙思想。良好的家庭教育,成就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性格;反之,不当的家庭教育则使得青少年身心扭曲、受挫,导致心理障碍。不同类型的家庭,由于父母亲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及心理、生理各方面的差异,家庭教育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对孩子的心理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但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诱发学生形成心理障碍的不良家教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是溺爱型:这是城市家庭教育中最普遍的一种现象。由于家庭条件较优越,因而家长对子女提出的各种要求不加分析地给予满足,一味迁就。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性格,任性、自私。二是放任型:这类家庭的父母多为经商,由于只顾着赚钱,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关心。三是虐待型:这类家教多出现在文化层次较低的家庭,家长稍有不顺心,便将不满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这类家庭子女极易形成畸形的性格或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有报复的倾向。四是埋怨型:这类家庭非常“重智轻德”,对子女的教育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忽略子女的特长、爱好,强调服从。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缺乏竞争意识,被动、消极,也可能引发逆反心理。
基于以上家庭教育的缺陷,我建议所有的家长们都应重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以身作则。对孩子的缺点及错误要给予正确、耐心的批评及引导,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弥补欠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
而对于学校来说,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设法用学校教育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用爱心去抚慰学生的心灵创伤,用友情来弥补亲情,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教师还应努力创造活动环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特别是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多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交流、谈心,多鼓励、多启迪。只有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才能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
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沟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及时进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信息反馈,形成两者的优势互补。青少年的成长时刻需要我们的关爱,让我们用爱共同为孩子们筑起一个心的港湾。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教育;探索
With likes altogether building heart’s harbor
Fang Xuhai
【Abstract】The social development causes minor’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question. Deals with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psychology issue to guide, to form the good study atmosphere patiently, including family atmosphere and collective atmosphere. Myself unify my working practice, chats the home education, the school edition and the social education to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psychology education importance.
【Key words】Middle-school student;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Exploration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无疑会影响每一个人的身心成长。这一影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也会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因而,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中,更强调个人应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不仅成年人需要心理救助,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同样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目前有14%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一提到健康,人们自然会想到身体好,没有疾病。确切地说,“健康”是一个随着时代的推移,在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下不断演变的概念。它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格好而已。而心理健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心理疾病;二是个体具有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在此,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的心理健康更侧重于后者。
目前,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在这里我重点强调较为突出的几方面,而这几方面也正是令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都倍感头疼的问题。因而在大多数学校里,这类学生被称为“问题学生”,这类学生大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一是厌学情绪严重。大家都知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的经营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抛开传统的单一经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这无疑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一这现象或多或少滋生了少部分人的“新读书无用论”。青少年一旦受到这股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再加上学习上遭受挫折,便会在心底萌发厌学情绪。
二是盲目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多半缺乏独立锻炼的机会,独立性差,喜欢模仿他人,或协同他人做事,不懂得分辨是非黑白,意志薄弱,且自制能力欠缺。这样一来,就极易受他人教唆、指使,从而误入歧途。
三是寻求刺激心理。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也是情感波动最强烈的时期。此时的他们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模仿能力强,对任何事都存有强烈的好奇心,凡事跃跃欲试。这对中学生来说本是好事,如果引导得当,将会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的求知欲。但由于受到社会文化市场上一些不良教育的误导,青少年容易为了一时的冲动,寻找刺激而“闯禁区”,造成厌学情绪,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是极具逆反心理。中学生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那就是争强好胜,多疑好奇,善变好动,这也正是中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它往往使学生在主、客观上发生矛盾,看问题不全面,偏激,辩别能力差,喜欢唱反调。这一年龄层的中学生总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总是跟着自己,帮自己做任何事情,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同伴。对于自己的想法及处事的行为,他们都觉得是正确的,一旦有人加以干涉,他们便会据理力争,甚至强词夺理;如果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受到强行阻止,他们就会做出偏激的举动,不惜伤害到他人,甚至是自己。就算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是不会轻易低头的。
以上提到的四种心理问题是中学生中较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四种心理问题往往是相互连系在一起的,环环相扣。如果某一心理环节处理不当,便会引发新的问题。因而在处理青少年心理问题时,不能单凭一时之气或草草了事,而应加以正确的引导,耐心的教诲,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则需要长期坚持心理健康锻炼。
首先,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合理的良好的家庭氛围。因为家庭是一个培养健康情感、良好习惯、优良品质和高尚道德的第一基地,它对中学生的影响极大,同时对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和消除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要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辨别是非、美丑、真伪、善恶,懂得坚持就是真理,抵制不良倾向。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逐渐完善自我。引导学生之间正确的交往,鼓励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或困难的时候多与老师、家长倾诉,使不良的心理情绪因素逐渐减弱和消失;再者,要正确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培养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回避,而是积极地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集体,学会关心、热爱集体,与同学建立真诚的友谊,要知道温暖的集体既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又是健康成长和生活的园地。
然而也许有人会问:“如何才能做到以上几点?谁能担负起如此艰巨的重任呢?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谁又更能影响青少年,并使其健康成长呢?”可以说,致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青少年正处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抵制能力和自身素质都比较差,此时环境对其的影响是深远的,然而社会中的腐朽文化对于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能力的中学生而言,却是致命的伤害。
事实上,与社会、学校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力相比,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才是重中之重。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一种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是一个人出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家长的言行、品行、教育方法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启蒙思想。良好的家庭教育,成就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性格;反之,不当的家庭教育则使得青少年身心扭曲、受挫,导致心理障碍。不同类型的家庭,由于父母亲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及心理、生理各方面的差异,家庭教育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对孩子的心理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但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诱发学生形成心理障碍的不良家教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是溺爱型:这是城市家庭教育中最普遍的一种现象。由于家庭条件较优越,因而家长对子女提出的各种要求不加分析地给予满足,一味迁就。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性格,任性、自私。二是放任型:这类家庭的父母多为经商,由于只顾着赚钱,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关心。三是虐待型:这类家教多出现在文化层次较低的家庭,家长稍有不顺心,便将不满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这类家庭子女极易形成畸形的性格或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有报复的倾向。四是埋怨型:这类家庭非常“重智轻德”,对子女的教育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忽略子女的特长、爱好,强调服从。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缺乏竞争意识,被动、消极,也可能引发逆反心理。
基于以上家庭教育的缺陷,我建议所有的家长们都应重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以身作则。对孩子的缺点及错误要给予正确、耐心的批评及引导,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弥补欠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
而对于学校来说,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设法用学校教育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用爱心去抚慰学生的心灵创伤,用友情来弥补亲情,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教师还应努力创造活动环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特别是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多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交流、谈心,多鼓励、多启迪。只有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才能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
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沟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及时进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信息反馈,形成两者的优势互补。青少年的成长时刻需要我们的关爱,让我们用爱共同为孩子们筑起一个心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