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从语言上加以引导,并从诗歌的修辞手法及所表达的意象等方面来分析,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很多内容都是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难以灵活理解和运用。在笔者看来,要真正理解一首诗,应该先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对作者生平、写作的时代背景等有全面的了解。只有对这些有了清晰的了解,才能够把握作者在作诗时的内心所想,才能够准确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本文即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来解读杜甫在写这首诗时的内心情感。
一、教材内容及学习起点分析
1.教材内容及教学价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名作,在整个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诗歌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给人很强的感染力,因而具有很大的教学价值。诗歌将诗人的慈悲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使读者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很多学者都将其解读为儒家倡导的“民本”和“仁政”思想,认为诗人杜甫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人生境遇下,始终都没有忘记以“兼济天下”为己任,无时无刻不在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宋人黄彻在《溪诗话》中说得非常明白:“而志在大庇天下寒士……盖原其心矣。”毫无疑问,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非常深远。但是,如果只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体现更多的则是其慈悲情怀。杜甫在很多诗中都是把人民的忧患和天下的安危当作自己的责任,即使自己处于非常难的境地也不改其心。杜甫的笔下处处透露着对天下苍生的怜悯之情,字里行间都寄托着他的哀思,《石壕吏》《垂老别》《解忧》等诗篇都是这样。直到他旅居成都,在遭逢大风雨之后,以至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杜甫百感交集,还是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语句。自己已经处于一种极端困难的境地,但他想到的仍是天下众多和他一样的寒士在遭受同样的痛苦,希望这些寒士都能够得到庇护。由此,杜甫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不再是忧心自己一家人的冷暖,不再是表达自己的哀乐,而是大声疾呼,如果天下寒士都能够“俱欢颜”,即使自己冻死也不足惜。这是以天下苍生为念,已经远远超出儒家的“仁爱”思想,更多体现了佛家的“舍己、舍身”的思想,表现出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
因此,从教学上来说,教师需要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感悟诗人在语言上的巧妙运用,重点是要引导学生能够透过纸背渗入到作者内心,体会到诗人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
2.学习基础和存在的困难
这首诗从词句上来看,用语比较通俗、质朴,除去极个别字词之外,字面意思并不难懂。但是,如果深入分析文中字句,就要考验学生分析语句的能力了。比如说“布衾多年冷似铁”这一句,学生很可能只看得到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这句话实质是充满了心酸和悲伤之情,体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现实生活中又冷又硬的东西有很多,为什么要把被子比作“铁”?作为一种金属物,铁有着坚硬的外表,同时也象征着无情,外面的世界已经非常冷酷无情了,连家里睡觉的被子都是又冷又硬的,根本没有任何温暖。那诗人到底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中呢?那是一个毫无温情可言的世界,这个世界黑暗又阴冷。如果能够从诗歌中看到这些内容,能够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情感,那就表明学生已经能够深入赏析这首诗歌了。这是建立在对诗歌语言仔细推敲的基础之上,如果对诗歌语言理解不透彻,就很难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所要表达的情怀。
二、解读诗人情怀的教学思路和问题设计
1.解读作者情怀的教学思路
要更好地理解诗歌,除了立足于课本知识外,还要注意引入其他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视频等,确保让知识更系统化。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去认真甄选,既能够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写作背景,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思绪带到作者那个年代,带到作者身边,从而更好地解读诗歌的内涵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2.教学问题设计
(1)带入情境,解决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面有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里所说的“群童”只是一群小孩儿,那为什么会用到一个“欺”字,而且是欺负老无力的“我”?这群孩童到茅屋来做什么,只是为了玩闹吗?“我”为什么会被孩童称为盗贼?作者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什么会和一群孩童计较?刚开始,我在问到学生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到最后只能是我自问自答。经过反思后再解读这篇诗歌时,我详细介绍了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尤其讲到了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的凋敝,作者艰难的生活处境。在这里,我还引入了一些史料,以此来描绘安史之乱后社会残破的景象。当时的北方地区,经济遭到很大的破坏,很多地方都荒无人烟。在我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之后,学生的反应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很多学生都能够回答出先前所提出的问题。战乱后的社会,孩童也早已不再天真无邪,而是为了生存四处奔波,所以才会对本来无足轻重的茅草感兴趣,才会来抢夺这个可以保暖的东西。这些描写都折射出当时社会荒唐的一面。
(2)情境“穿越”,回答诗人的问题
要了解诗歌所产生的真实情境,仅仅依靠书本上的文字是不够的,可以适当“穿越”一下。在思想、时间、身份上都实现穿越,由此来体验作者内心真实情感。诗中有“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两句,解读时一般都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认为体现出了作者舍己为人的情怀。但我们仔细分析,这里真的是作者在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怀吗?你们认为何时眼前才会出现这样的房屋呢?在详细介绍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自身的处境之后,我就问了学生这样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对学生而言,这个问题明显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都在皱眉思索。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了雷雨交加的声音,让学生都闭上眼睛,将自己想象成杜甫。這样尽可能还原真实场景,学生能够设身处地想到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在这样风雨交加的夜晚,自己的住所都难以保证安全,又有谁能够提供千万家广厦来为天下的老百姓遮风挡雨呢?很明显,只有政府才有这样的能力。因此,作者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的身上,希望统治者能够快速平定叛乱,使一切都能回归正常,保障老百姓安定的生活。学生的回答让我感觉非常欣慰,所以顺势把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作引入课堂,以此来引导学生对这些诗作中作者情怀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无论是什么内容的诗作,作者在诗作中所表露出来的情绪有什么不同,作者对天下百姓的慈悲情怀始终没变,从头到尾一直都牵挂着民生。因此,作者的情怀在他的整个诗作中是一脉相承的。 三、课堂实施与教学反思
1.教学中关键事件分析
在有丰富情境的课堂中,对诗歌的解读要简单得多,即便是深入研究也要方便很多。但是,我通过课堂教学发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诗歌创作背景很感兴趣,很容易陷入到历史故事中去,有部分学生因为过度沉迷于先前介绍的创作背景,在真正解读课文的时候出现了走神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创设必要的情境确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但因此导致学生的关注点产生了偏差,所以在创设情境之后如何迅速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课文理解中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2.学生学习的课后调查与分析
有些学生认为虽然这堂课花了很多时间来处理书本以外的事情,但这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作者的角色,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就有利于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在课后检测的时候,学生在回答诗人的名字、所处朝代和生活环境时的正确率非常高,极少出现以往经常出现的张冠李戴的现象。在把握诗歌主题思想、作者情怀时,基本每个学生都能够回答正确。对一些字词句的分析,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其主导方向更加明确。在回答一些文学常识题的时候,正确率也要更高一些。对于原来没有讲过的一些分析题,学生回答的情况也明显要好一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联系到课上所讲的安史之乱的影响,还能够谈到因为受到战乱的影响,作者身心俱疲,尤其是心境更老了。有部分同学的答案甚至比参考答案还要好。在课后检测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學生在回答具体问题的时候有很明显的两极分化。除了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之外,在分析诗歌具体问题时区分度很明显。除此之外,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且多是口头分析,书面记载的很少,所以学生必须要集中精神才能够理解得更好。一些以前专门依靠记笔记回答问题的同学就落后了,这也是一个学习习惯问题。
3.本课例研究体会
一般的诗歌鉴赏课都是先简单介绍一下诗人,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诗歌的语言文字上面,对与诗歌有关的信息引入很少。通过这堂课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孤立地理解一首诗歌,有时候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够理解透彻,而且还不一定准确。如果让学生对诗歌创作的背景、情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就为理解诗歌内容奠定了基础。这样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体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具体内容。当然,在创设具体情境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恰当地运用各种方法,比如导入的时候引入盛大的时代背景,在分析具体词句的时候创造具体的情境,在处理细节的时候还可以借助教学工具模拟真实的环境,等等,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诗歌理解得更为透彻,学习诗歌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当然,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比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而引入过多的课外知识,有时候会增加学生理解上的负担,导致其难以消化吸收。所以在选择此类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挑选最合适的,不能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课。
一、教材内容及学习起点分析
1.教材内容及教学价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名作,在整个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诗歌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给人很强的感染力,因而具有很大的教学价值。诗歌将诗人的慈悲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使读者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很多学者都将其解读为儒家倡导的“民本”和“仁政”思想,认为诗人杜甫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人生境遇下,始终都没有忘记以“兼济天下”为己任,无时无刻不在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宋人黄彻在《溪诗话》中说得非常明白:“而志在大庇天下寒士……盖原其心矣。”毫无疑问,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非常深远。但是,如果只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体现更多的则是其慈悲情怀。杜甫在很多诗中都是把人民的忧患和天下的安危当作自己的责任,即使自己处于非常难的境地也不改其心。杜甫的笔下处处透露着对天下苍生的怜悯之情,字里行间都寄托着他的哀思,《石壕吏》《垂老别》《解忧》等诗篇都是这样。直到他旅居成都,在遭逢大风雨之后,以至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杜甫百感交集,还是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语句。自己已经处于一种极端困难的境地,但他想到的仍是天下众多和他一样的寒士在遭受同样的痛苦,希望这些寒士都能够得到庇护。由此,杜甫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不再是忧心自己一家人的冷暖,不再是表达自己的哀乐,而是大声疾呼,如果天下寒士都能够“俱欢颜”,即使自己冻死也不足惜。这是以天下苍生为念,已经远远超出儒家的“仁爱”思想,更多体现了佛家的“舍己、舍身”的思想,表现出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
因此,从教学上来说,教师需要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感悟诗人在语言上的巧妙运用,重点是要引导学生能够透过纸背渗入到作者内心,体会到诗人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
2.学习基础和存在的困难
这首诗从词句上来看,用语比较通俗、质朴,除去极个别字词之外,字面意思并不难懂。但是,如果深入分析文中字句,就要考验学生分析语句的能力了。比如说“布衾多年冷似铁”这一句,学生很可能只看得到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这句话实质是充满了心酸和悲伤之情,体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现实生活中又冷又硬的东西有很多,为什么要把被子比作“铁”?作为一种金属物,铁有着坚硬的外表,同时也象征着无情,外面的世界已经非常冷酷无情了,连家里睡觉的被子都是又冷又硬的,根本没有任何温暖。那诗人到底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中呢?那是一个毫无温情可言的世界,这个世界黑暗又阴冷。如果能够从诗歌中看到这些内容,能够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情感,那就表明学生已经能够深入赏析这首诗歌了。这是建立在对诗歌语言仔细推敲的基础之上,如果对诗歌语言理解不透彻,就很难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所要表达的情怀。
二、解读诗人情怀的教学思路和问题设计
1.解读作者情怀的教学思路
要更好地理解诗歌,除了立足于课本知识外,还要注意引入其他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视频等,确保让知识更系统化。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去认真甄选,既能够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写作背景,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思绪带到作者那个年代,带到作者身边,从而更好地解读诗歌的内涵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2.教学问题设计
(1)带入情境,解决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面有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里所说的“群童”只是一群小孩儿,那为什么会用到一个“欺”字,而且是欺负老无力的“我”?这群孩童到茅屋来做什么,只是为了玩闹吗?“我”为什么会被孩童称为盗贼?作者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什么会和一群孩童计较?刚开始,我在问到学生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到最后只能是我自问自答。经过反思后再解读这篇诗歌时,我详细介绍了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尤其讲到了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的凋敝,作者艰难的生活处境。在这里,我还引入了一些史料,以此来描绘安史之乱后社会残破的景象。当时的北方地区,经济遭到很大的破坏,很多地方都荒无人烟。在我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之后,学生的反应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很多学生都能够回答出先前所提出的问题。战乱后的社会,孩童也早已不再天真无邪,而是为了生存四处奔波,所以才会对本来无足轻重的茅草感兴趣,才会来抢夺这个可以保暖的东西。这些描写都折射出当时社会荒唐的一面。
(2)情境“穿越”,回答诗人的问题
要了解诗歌所产生的真实情境,仅仅依靠书本上的文字是不够的,可以适当“穿越”一下。在思想、时间、身份上都实现穿越,由此来体验作者内心真实情感。诗中有“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两句,解读时一般都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认为体现出了作者舍己为人的情怀。但我们仔细分析,这里真的是作者在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怀吗?你们认为何时眼前才会出现这样的房屋呢?在详细介绍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自身的处境之后,我就问了学生这样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对学生而言,这个问题明显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都在皱眉思索。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了雷雨交加的声音,让学生都闭上眼睛,将自己想象成杜甫。這样尽可能还原真实场景,学生能够设身处地想到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在这样风雨交加的夜晚,自己的住所都难以保证安全,又有谁能够提供千万家广厦来为天下的老百姓遮风挡雨呢?很明显,只有政府才有这样的能力。因此,作者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的身上,希望统治者能够快速平定叛乱,使一切都能回归正常,保障老百姓安定的生活。学生的回答让我感觉非常欣慰,所以顺势把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作引入课堂,以此来引导学生对这些诗作中作者情怀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无论是什么内容的诗作,作者在诗作中所表露出来的情绪有什么不同,作者对天下百姓的慈悲情怀始终没变,从头到尾一直都牵挂着民生。因此,作者的情怀在他的整个诗作中是一脉相承的。 三、课堂实施与教学反思
1.教学中关键事件分析
在有丰富情境的课堂中,对诗歌的解读要简单得多,即便是深入研究也要方便很多。但是,我通过课堂教学发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诗歌创作背景很感兴趣,很容易陷入到历史故事中去,有部分学生因为过度沉迷于先前介绍的创作背景,在真正解读课文的时候出现了走神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创设必要的情境确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但因此导致学生的关注点产生了偏差,所以在创设情境之后如何迅速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课文理解中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2.学生学习的课后调查与分析
有些学生认为虽然这堂课花了很多时间来处理书本以外的事情,但这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作者的角色,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就有利于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在课后检测的时候,学生在回答诗人的名字、所处朝代和生活环境时的正确率非常高,极少出现以往经常出现的张冠李戴的现象。在把握诗歌主题思想、作者情怀时,基本每个学生都能够回答正确。对一些字词句的分析,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其主导方向更加明确。在回答一些文学常识题的时候,正确率也要更高一些。对于原来没有讲过的一些分析题,学生回答的情况也明显要好一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联系到课上所讲的安史之乱的影响,还能够谈到因为受到战乱的影响,作者身心俱疲,尤其是心境更老了。有部分同学的答案甚至比参考答案还要好。在课后检测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學生在回答具体问题的时候有很明显的两极分化。除了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之外,在分析诗歌具体问题时区分度很明显。除此之外,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且多是口头分析,书面记载的很少,所以学生必须要集中精神才能够理解得更好。一些以前专门依靠记笔记回答问题的同学就落后了,这也是一个学习习惯问题。
3.本课例研究体会
一般的诗歌鉴赏课都是先简单介绍一下诗人,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诗歌的语言文字上面,对与诗歌有关的信息引入很少。通过这堂课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孤立地理解一首诗歌,有时候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够理解透彻,而且还不一定准确。如果让学生对诗歌创作的背景、情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就为理解诗歌内容奠定了基础。这样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体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具体内容。当然,在创设具体情境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恰当地运用各种方法,比如导入的时候引入盛大的时代背景,在分析具体词句的时候创造具体的情境,在处理细节的时候还可以借助教学工具模拟真实的环境,等等,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诗歌理解得更为透彻,学习诗歌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当然,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比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而引入过多的课外知识,有时候会增加学生理解上的负担,导致其难以消化吸收。所以在选择此类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挑选最合适的,不能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