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如何生动形象地教育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文意识,弘扬人文精神,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所面临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打造人文素养的教师形象
“正人先正已”。教师是传递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学生优秀品格的使者、工程师和艺术家,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和主导,决定了他在构建人文精神中的独特作用,学生的某些品德和个性,是不能直接传授的,在一定程度上要靠我们的个人仪表、气度、风采等通过学生的潜意识发生作用。我们与学生的关系多发生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这种场景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注视之中,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都可以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基于这一点,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成为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我认为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要转变观念。看看我们的教育,在教师队伍中还仍然存在着一些落后的、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他们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导致受教育者的畸形和片面发展。有的教师虽然懂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有关教育教学规律,但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我们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时时刻刻做学生表率”的教育理念,不仅要以美好的语言打动学生,而且要以美好的个人形象垂范学生。二是要组织教师再教育。通过邀请名流大师讲学、组织观摩课、以老带新等多种途径来加强教师的人文修养,提高教育能力。上学期我校邀请惠州学院雷吉来副教授来校作了以“践行师德 触摸幸福”为主题的讲座,广大教师被雷教授幽默而有激情的演说所感染。三是要加强管理。可以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人文教育纳入其中,使教师明白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人文课程及相关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课程及所有教师都应该承担的工作,让他们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挖掘课本教材的人文内涵
德育、语文等科任教师要发挥中坚作用,德育教学需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培养学生礼貌礼节方面的素养。语文教学不能只重视学生写作、阅读和表达等技能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教材,要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开放式、探究性”的语文教与学的体系。我在语文教学的长期实践中,在人文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培养学生“语文”意识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活动”意识,让学生在更多的时空领域学语文、用语文。我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组织他们课外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特别是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如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通过阅读开启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增强校园文化的生机活力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导向,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优化文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树立文明风尚。一要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近年来,我校开辟了“道德讲堂”平台,开展了德育模块教育和“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在德育科统筹安排下,组织了“三生教育”演讲比赛、“明理、立志、勤学、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懂礼仪、讲文明之风已经成为大部分同学们生活中的习惯。二要坚持寓教于乐。近段时间以来,我校开展了“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讲座以及“心理知识”、“校园十大歌手”、“责任伴我成长”、“三字经朗诵”等比赛活动,学生沉浸在健康活泼的精神氛围中,给校园文化注入强大的导向功能和勃勃的生机活力。三要坚持寓教于做。定期组织学生科技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打造人文素养的教师形象
“正人先正已”。教师是传递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学生优秀品格的使者、工程师和艺术家,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和主导,决定了他在构建人文精神中的独特作用,学生的某些品德和个性,是不能直接传授的,在一定程度上要靠我们的个人仪表、气度、风采等通过学生的潜意识发生作用。我们与学生的关系多发生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这种场景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注视之中,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都可以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基于这一点,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成为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我认为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要转变观念。看看我们的教育,在教师队伍中还仍然存在着一些落后的、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他们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导致受教育者的畸形和片面发展。有的教师虽然懂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有关教育教学规律,但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我们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时时刻刻做学生表率”的教育理念,不仅要以美好的语言打动学生,而且要以美好的个人形象垂范学生。二是要组织教师再教育。通过邀请名流大师讲学、组织观摩课、以老带新等多种途径来加强教师的人文修养,提高教育能力。上学期我校邀请惠州学院雷吉来副教授来校作了以“践行师德 触摸幸福”为主题的讲座,广大教师被雷教授幽默而有激情的演说所感染。三是要加强管理。可以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人文教育纳入其中,使教师明白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人文课程及相关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课程及所有教师都应该承担的工作,让他们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挖掘课本教材的人文内涵
德育、语文等科任教师要发挥中坚作用,德育教学需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培养学生礼貌礼节方面的素养。语文教学不能只重视学生写作、阅读和表达等技能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教材,要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开放式、探究性”的语文教与学的体系。我在语文教学的长期实践中,在人文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培养学生“语文”意识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活动”意识,让学生在更多的时空领域学语文、用语文。我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组织他们课外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特别是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如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通过阅读开启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增强校园文化的生机活力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导向,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优化文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树立文明风尚。一要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近年来,我校开辟了“道德讲堂”平台,开展了德育模块教育和“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在德育科统筹安排下,组织了“三生教育”演讲比赛、“明理、立志、勤学、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懂礼仪、讲文明之风已经成为大部分同学们生活中的习惯。二要坚持寓教于乐。近段时间以来,我校开展了“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讲座以及“心理知识”、“校园十大歌手”、“责任伴我成长”、“三字经朗诵”等比赛活动,学生沉浸在健康活泼的精神氛围中,给校园文化注入强大的导向功能和勃勃的生机活力。三要坚持寓教于做。定期组织学生科技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