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传统语法的角度讲,隐喻是一种修辞转换,也就是用同一个词语来表达不同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法。参照这种词汇隐喻, Halliday提出,语法隐喻也是一种转换,是用一种语法手段替代另一种语法手段来表达相同的意义。它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即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即隐喻式。语法隐喻主要包括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两种形式。人际隐喻又可以分为语气隐喻与情态隐喻。本文拟从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以及一致式与隐喻式的区分两个方面来讨论和揭示国内外学者在语法隐喻研究上的成果。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入门》最后一章提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这一术语的由来。此后,国外发表了大量与此相关的文章,内容涉及语法隐喻的性质、类型、功能、体现形式、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
中国本土的隐喻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认知哲学(以《易》为代表)、诗学(以《文心雕龙》)为代表、修辞学(以《文则》为代表)三个研究阶段与研究模式。对语法隐喻的研究主要以对韩礼德语法隐喻研究的评价和述评为主。除了关于语法隐喻与认知隐喻、修辞隐喻的区分和联系之外,在语法隐喻体系内部,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集中在对语法隐喻种类的增多和形式的“破解”方面,也就是基于语义层次上的既定意义,考察语法隐喻除了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之外还有什么隐喻现象,探讨语法隐喻形式的一致式是什么,语法隐喻在语篇类型中的主要体现形式是什么。具体地讲,人们关注的主要是“语篇隐喻”概念的提出, 科技语篇、学术语篇翻译和文学翻译中的概念隐喻体现形式,以及人际隐喻中的语气隐喻形式和情态隐喻形式。其中,在1996年韩礼德提出语法隐喻新论之后,胡壮麟、严世清、何伟、侯建波对近十年来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做了详细阐述和评价。
也有学者对语法隐喻提出了质疑,如Fawcett在2006年北京大学作了题为《对语法隐喻的质疑》的学术讲座,他以自己理论中的“事件联系过程”和语气系统为切入点,对一部分的及物性隐喻,语气隐喻和逻辑隐喻进行了解构。他没有涉及解构情态隐喻。
二、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
从传统语法的角度讲,隐喻是一种修辞转换,也就是用同一个词语来表达不同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法。参照这种词汇隐喻, Halliday提出,语法隐喻也是一种转换,是用一种语法手段替代另一种语法手段来表达相同的意义。它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即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即隐喻式。语法隐喻主要包括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两种形式。人际隐喻又可以分为语气隐喻与情态隐喻。
在Halliday的语言理论中,语言分为三个层次:语义层、语法词汇层和语音层。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上到下的体现关系。当语义层的语义项目体现为词汇语法层的表达式时,没有用人们习惯了的表达方式,而是采用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从而出现了表达的变异。这种由上向下的视角审视表述同一个语义项目的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语法隐喻的基本形成机制。Halliday等认为语法隐喻产生的基础是范畴转换,是语法层中不同语法项目之间产生的转换。
语法隐喻作为一类语法现象,有其独特的表现特征。一致式与隐喻式作为体现意义的两类项目,两者在出现的先后顺序、使用频率以及认知习惯上也存在区别。所谓一致式,从语言的概念意义上讲,就是通过用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本身,用形容词体现事物的特征,用副词或介词词组体现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意义,用连词体现逻辑意义等方式,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彼此相同。如:
[1a]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 so the brakes failed.
这个句子由两个小句组成,其中三个参与者分别由名词词组the driver, the bus和the brakes体现,两个过程分别由动词drove和failed体现,表示速度的环境意义由副词词组too fast体现,表示方向的环境意义由介词词组down the hill体现,表示因果关系的逻辑意义则由连词so体现。
所谓非一致式,就是打破常规,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变得不一致。这种现象就是功能语言学所说的存在于不同语言层次之间的张力。而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和作用导致了语法隐喻的产生。如:
[1b] The driver sover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
[1b]是[1a]的非一致式。[1a]中的三个参与者和环境意义都变成了名词词组中的修饰成分,逻辑意义变成了过程本身,而过程却通过名词化的使用变成了参与者。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存在于词汇语法层和话语意义层之间的这种张力为语法隐喻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可能,而任何语言现象要真正成为语法隐喻,还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
(一)它们本身是隐喻,而隐喻又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涉及两种意义;2)这两种意义属于不同层次,一个是直义的,另一个是转义的,或者说一个是表层的,另一个是深层的;3)一个意义与另一个意义有相似之处,或者说,一个意义是另一个意义的体现或象征。
(二)它们必须发生在语法层面上,这是因为语法隐喻所涉及的意义是通过词汇在语法结构中的使用而得到表达的。相对于隐喻式而言,一致式在时间上出现得较早,这个时间包括三种维度:人类语言的进化,个人语言学习的进程,语篇的展开过程。除此之外,一致式在使用频率上则较高,被使用的机会较多;在认知习惯上,体现为较易于接受,一致式是接近自然状况的表达。Halliday认为语法隐喻涉及两种转移:1)级的转移;2)语法功能和语法类别的转换。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成分有五个级阶;由上到下包括句子、小句、词组/短语、词、词素。从级阶的转移方向来看,概念隐喻主要是向下转移;情态隐喻则存在向上级转移的情况,如把“possibly”隐喻为“it is possible…”等。Halliday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其中概念隐喻包括名物化和及物性隐喻。人际隐喻主要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这个分类带有明显的三大元功能的影响。Martin(1992)发展了语法隐喻的理论,认为还存在逻辑隐喻与语篇隐喻。Halliday等把概念隐喻分为13类,认为概念隐喻是5类语义成分之间的转换,这5类语义成分包括联结词( relater)、环境( circumstance)、过程(process)、性质(quality)和事物(thing)。对其特征进行总结,他认为存在两种明显趋势:1)趋向事物; 2)从事物趋向性质。前者是主流,后者则是局部的。从组合的角度看,一个语法隐喻的形成往往会伴随着其他类型语法隐喻的产生,形成一个“特征群”。一个语法项目的变化会带来其他语法项目的改变,由一致式变为隐喻式是一种综合变化的结果。从聚合的角度看,隐喻性是一个程度问题,一个一致式可能有多个隐喻式,各个隐喻式的隐喻性程度不一,从一致式向隐喻式过渡隐喻性增强。
三、结论
自1996年以来,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在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他试图扩大语法隐喻的外延,使其能说明更多的语言现象,并且试图从历史的视角来为语法隐喻寻找理论依据。对他的这一发展,国内的学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及应用分析,并且纵观了他十年的理论发展对语法隐喻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此外,语法隐喻中一致性标准等问题也受到了关注。以上种种表明,语法隐喻理论正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常晨光.英语中的人际语法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范文芳.试论语法隐喻的综合模式[J].外语教学,2007(7).
[3]侯建波.语法隐喻-新解与反思[J].外语教学,2008(9).
[4]侯建波.从语义层到词汇语法层-评Fawcett对语法隐喻的质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
[5]何伟.语法隐喻:形式变体和意义变体[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
[6]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7]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8]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近况[J].外国语,1998(1)。
[9]胡壮麟.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10]严世清.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意义[J].外国语,2003(3).
[11]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12]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潘月玲(1985--)女,山东潍坊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入门》最后一章提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这一术语的由来。此后,国外发表了大量与此相关的文章,内容涉及语法隐喻的性质、类型、功能、体现形式、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
中国本土的隐喻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认知哲学(以《易》为代表)、诗学(以《文心雕龙》)为代表、修辞学(以《文则》为代表)三个研究阶段与研究模式。对语法隐喻的研究主要以对韩礼德语法隐喻研究的评价和述评为主。除了关于语法隐喻与认知隐喻、修辞隐喻的区分和联系之外,在语法隐喻体系内部,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集中在对语法隐喻种类的增多和形式的“破解”方面,也就是基于语义层次上的既定意义,考察语法隐喻除了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之外还有什么隐喻现象,探讨语法隐喻形式的一致式是什么,语法隐喻在语篇类型中的主要体现形式是什么。具体地讲,人们关注的主要是“语篇隐喻”概念的提出, 科技语篇、学术语篇翻译和文学翻译中的概念隐喻体现形式,以及人际隐喻中的语气隐喻形式和情态隐喻形式。其中,在1996年韩礼德提出语法隐喻新论之后,胡壮麟、严世清、何伟、侯建波对近十年来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做了详细阐述和评价。
也有学者对语法隐喻提出了质疑,如Fawcett在2006年北京大学作了题为《对语法隐喻的质疑》的学术讲座,他以自己理论中的“事件联系过程”和语气系统为切入点,对一部分的及物性隐喻,语气隐喻和逻辑隐喻进行了解构。他没有涉及解构情态隐喻。
二、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
从传统语法的角度讲,隐喻是一种修辞转换,也就是用同一个词语来表达不同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法。参照这种词汇隐喻, Halliday提出,语法隐喻也是一种转换,是用一种语法手段替代另一种语法手段来表达相同的意义。它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即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即隐喻式。语法隐喻主要包括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两种形式。人际隐喻又可以分为语气隐喻与情态隐喻。
在Halliday的语言理论中,语言分为三个层次:语义层、语法词汇层和语音层。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上到下的体现关系。当语义层的语义项目体现为词汇语法层的表达式时,没有用人们习惯了的表达方式,而是采用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从而出现了表达的变异。这种由上向下的视角审视表述同一个语义项目的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语法隐喻的基本形成机制。Halliday等认为语法隐喻产生的基础是范畴转换,是语法层中不同语法项目之间产生的转换。
语法隐喻作为一类语法现象,有其独特的表现特征。一致式与隐喻式作为体现意义的两类项目,两者在出现的先后顺序、使用频率以及认知习惯上也存在区别。所谓一致式,从语言的概念意义上讲,就是通过用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本身,用形容词体现事物的特征,用副词或介词词组体现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意义,用连词体现逻辑意义等方式,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彼此相同。如:
[1a]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 so the brakes failed.
这个句子由两个小句组成,其中三个参与者分别由名词词组the driver, the bus和the brakes体现,两个过程分别由动词drove和failed体现,表示速度的环境意义由副词词组too fast体现,表示方向的环境意义由介词词组down the hill体现,表示因果关系的逻辑意义则由连词so体现。
所谓非一致式,就是打破常规,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变得不一致。这种现象就是功能语言学所说的存在于不同语言层次之间的张力。而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和作用导致了语法隐喻的产生。如:
[1b] The driver sover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
[1b]是[1a]的非一致式。[1a]中的三个参与者和环境意义都变成了名词词组中的修饰成分,逻辑意义变成了过程本身,而过程却通过名词化的使用变成了参与者。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存在于词汇语法层和话语意义层之间的这种张力为语法隐喻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可能,而任何语言现象要真正成为语法隐喻,还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
(一)它们本身是隐喻,而隐喻又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涉及两种意义;2)这两种意义属于不同层次,一个是直义的,另一个是转义的,或者说一个是表层的,另一个是深层的;3)一个意义与另一个意义有相似之处,或者说,一个意义是另一个意义的体现或象征。
(二)它们必须发生在语法层面上,这是因为语法隐喻所涉及的意义是通过词汇在语法结构中的使用而得到表达的。相对于隐喻式而言,一致式在时间上出现得较早,这个时间包括三种维度:人类语言的进化,个人语言学习的进程,语篇的展开过程。除此之外,一致式在使用频率上则较高,被使用的机会较多;在认知习惯上,体现为较易于接受,一致式是接近自然状况的表达。Halliday认为语法隐喻涉及两种转移:1)级的转移;2)语法功能和语法类别的转换。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成分有五个级阶;由上到下包括句子、小句、词组/短语、词、词素。从级阶的转移方向来看,概念隐喻主要是向下转移;情态隐喻则存在向上级转移的情况,如把“possibly”隐喻为“it is possible…”等。Halliday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其中概念隐喻包括名物化和及物性隐喻。人际隐喻主要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这个分类带有明显的三大元功能的影响。Martin(1992)发展了语法隐喻的理论,认为还存在逻辑隐喻与语篇隐喻。Halliday等把概念隐喻分为13类,认为概念隐喻是5类语义成分之间的转换,这5类语义成分包括联结词( relater)、环境( circumstance)、过程(process)、性质(quality)和事物(thing)。对其特征进行总结,他认为存在两种明显趋势:1)趋向事物; 2)从事物趋向性质。前者是主流,后者则是局部的。从组合的角度看,一个语法隐喻的形成往往会伴随着其他类型语法隐喻的产生,形成一个“特征群”。一个语法项目的变化会带来其他语法项目的改变,由一致式变为隐喻式是一种综合变化的结果。从聚合的角度看,隐喻性是一个程度问题,一个一致式可能有多个隐喻式,各个隐喻式的隐喻性程度不一,从一致式向隐喻式过渡隐喻性增强。
三、结论
自1996年以来,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在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他试图扩大语法隐喻的外延,使其能说明更多的语言现象,并且试图从历史的视角来为语法隐喻寻找理论依据。对他的这一发展,国内的学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及应用分析,并且纵观了他十年的理论发展对语法隐喻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此外,语法隐喻中一致性标准等问题也受到了关注。以上种种表明,语法隐喻理论正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常晨光.英语中的人际语法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范文芳.试论语法隐喻的综合模式[J].外语教学,2007(7).
[3]侯建波.语法隐喻-新解与反思[J].外语教学,2008(9).
[4]侯建波.从语义层到词汇语法层-评Fawcett对语法隐喻的质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
[5]何伟.语法隐喻:形式变体和意义变体[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
[6]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7]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8]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近况[J].外国语,1998(1)。
[9]胡壮麟.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10]严世清.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意义[J].外国语,2003(3).
[11]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12]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潘月玲(1985--)女,山东潍坊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