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管理中的各种“矛盾”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u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整个高中政治教材中哲学占用重要一席,哲学以理解为重,教好哲学最能体现一名教师的水准。在教学中感到比较吃紧的是辩证法,辩证法中最难理解的是“矛盾”。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区别矛盾观中的不同知识充满了困惑和恐惧,本人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矛盾”来理清矛盾观的内容,若有不妥之处请批评反正。
  【关键词】矛盾;典型观点;教学
  为了把矛盾观中的各种观点区别开来,可以用字母或数字来解释,例如:矛1、矛2、矛3、矛n;矛盾双方用字母AB;CD;EF;GH来代替。
  即矛1AB 矛2CD
  一、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
  强调A与B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所谓对立就是斗争性,所谓统一就是同一性。学生对同一性还是能够理解的,包括两个点,即A与B相互依赖,典型观点: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还有一个是矛盾双方A与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典型观点:“塞翁失马、投之亡地而后存”。困难的是同一与斗争的关系,这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师生关系,有一句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师生是一对冤家,平时学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对自己的老师评头论足,褒贬不一;而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是又爱又狠,心情复杂,这说明对立是同一的前提。再者,师生之间的“斗争”,没有破坏双方的关系,例如:学生往往说自己的老师:XX老师怎么怎么;老师说学生:我们班学生XX怎么怎么;这些评论的前提是“XX老师,我们班学生”这说明同一性制约斗争性。
  二、矛盾的普遍性。
  强调矛n普遍存在。时时、事事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不遇到矛盾绕道走。典型观点:老子的“小国寡民”和柳宗元的“桃花源”。老子希望国家越小越好,柳宗元描绘的封建社会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矛盾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以上两个观点都是否认矛盾,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在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要时时关注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学生会带手机到学校,男女学生交往过密,学生上课打瞌睡,早上迟到,寄宿生晚上熄灯后讲话,课间吵闹等等,班主任要未雨绸缪,要提前关注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回避,要处理。但这里有个问题,学生有了问题能不能赶尽杀绝?你教育了学生,学生就永不犯错了吗?所以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是人就会犯错误,我们无时无刻都生活在矛盾中,要有一定的肚量去教育学生,包容学生。
  三、矛盾的特殊性。
  强调不同。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例如:甲、乙、丙、丁各不相同;2.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特点不同,例如:昨天、今天、明天各不相同;3.不同矛盾即矛1、矛2、矛3各不相同,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即A与B、C与D特点不同。典型观点:“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等。我们在教学中面对学生这个群体特点各不相同,通俗地讲学生很有个性,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当面批评,训斥,哪怕掉眼泪,你还可以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教育的时候要在人少的地方,声音也不能大,给学生留足面子;对于班干部要比普通学生更要要求严格;对于比较要好,较自觉的学生要能容忍其偶尔犯的小错误;对于年轻的男老师要处理好与男生的关系,如果女生认为你有一定的“重男轻女”你就成功了;在课上批评学生的时候要真诚,没有私心,方言比普通话更有说服力;有时要在自己班上骂学生,在其他班上表扬自己的学生。
  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
  强调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辩证统一。典型观点:党的方针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这里主要有三个难点: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例如:四边形的特点存在于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之中。还有四边形开会,直角三角形就不会进去,除非去掉一个角。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这个理解进来不难,例如对于冠中学生来说,高一年级学生是特殊性,高一年级学生相对于高一(1)班学生而言又是矛盾的普遍性。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同整体与部分的区别,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某一学生相对于人而言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相对于班级所有学生而言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五、主次矛盾。
  强调某一矛盾在n个矛盾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典型观点:“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在学生生活中有很多对矛盾,有学生与厨工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宿管员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但最主要的是教与学的矛盾。这对矛盾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活处于最重要地位,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还有临近学期结束,学生要复习的东西太多,心情很烦乱,有时很浮躁,我教育学生要有轻、重、缓、急之分,复习的重点是语数外,而重中之重是数学,这样能让学生明确方向,合理安排时间,成效显著。
  六、矛盾的主次方面。
  强调某一矛盾中A与B的地位不平衡,其中某一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典型观点:“利大于弊”、“主体、主流”。在学生群体中总有一些人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我班上有个学生是经常迟到,但学习比较认真,不管是中午、还是傍晚放学,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晚上也能主动留下来自习,在班级大扫除时她总会尽心尽责。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她身上存在的问题和优秀品质,可以说从总体上看她还是个好学生
  七、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强调存在主次矛盾或矛盾主次方面两种可能。
  矛盾问题历来是哲学学习中的难点,理解它对我们学习和生活都很有益,只要用心,用一颗敬畏的心去学习、去感悟,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
其他文献
1.汉字的结构特征。2.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3.愉快的氛围。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就当前英语阅读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等进行了探究,并得出解决办法。
当前的英语教学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倡导体验和参与,重视交流和合作,借此实现任务的目标,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这种教学目标的实现,符合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文章结合当前的任务型教学
文章就图书编目工作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工作为例,从制度建设、定额管理、计算机管理、人员素质及工作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理论力学是高校工科学生的技术基础课,也是许多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发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应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思路,优化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模式迅速转型,高质快捷地培养出“应用型”英商专业人才
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
【摘 要】新课程十分强调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合作性、探究性与实践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好奇心,通过质疑问难、实验探究、动手实践等途径来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质疑问难;动手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的自主创新要靠大
针对当前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根据课程的实际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对考试改革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