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自改习作,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反复修正、认识由肤浅逐渐走向深刻并融入了个性的学习过程,其中个体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是重要的。因此教学生自改,我们不能仅满足于皮毛式的修改,如纠正错别字、疏通词句、调整语段等,还应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习作的灵魂,从整体的角度和表达的需要,带着感情往心灵深处走,这样改出来的习作才会富有个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自改习作呢?
一、激发学生个性化的自改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这段话阐明了兴趣培养的精细和复杂。一个优秀的习作指导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一寸培养兴趣的“潮湿的土壤”,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个性化的自改兴趣,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1、故事激改。如讲王安石、福楼拜、鲁迅等如何反复修改作品的故事,以学生敬仰的大家的实例,引发他们对修改的重视与兴趣。
2、现身说改。教师可讲讲自己成功的作文或已发表的文章是如何修改的并展览稿纸,或让成功作文的学生谈谈自改体会,以身边的实例,增强学生对自改的信心与兴趣。
3、尝试自改。要让学生在自改中品尝“提高”的快乐,并从中产生切身的体会,把重视、信心与兴趣落到实处;引导他们对修改前后的习作进行对比,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教师也应大力扶持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起修改的自信心,并使自信成为他们巩固兴趣的基础。
二、拓宽学生个性化的自改途径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自改方法如读改法、反思法、推敲法等,还要变换自改形式如面批面改、粗批细改、合作互改等,让学生学会自改,更要拓宽自改途径,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充实自己的习作,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放手让学生独立自改,相信学生会改好的。
1、感悟揣摩中改。如陈茗同学的n习作《别了,我的同桌》,叙述的是与好友分别的事,但写到分别时,习作只是说:“我记得那天下着雨,我对叶子说,我要转走了。”语言简单而又平直,引不起别人阅读的兴趣。习作中还有好几处这样平铺直叙的语段,缺乏细腻、生动的描写,语言显得干涩、呆板。这种情形,在其他同学的习作中也时常见到,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去修改呢?我先启发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景,重新体验那种难分难舍的依依惜别之情,再引导揣摩如何运用一些灵动的语言来再现当时的情境。经过感悟揣摩,她将这段文字改为:“我对叶子说,我要转走了。这时窗外的雨下得正起劲,看不清雨丝,只觉得四周都是灰蒙蒙的雨帘,到处都是湿淋淋的。”这样一改,语句就饱含不舍、忧伤的情感,事件、景物互衬,给人一种“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美感。
2、探究反思中改。例如刘华同学的习作《瞧这爷俩》中的片断,原来是这样写的:一会儿,爸爸又送菜来了,只听爷爷说:“店小二,来两斤老白干儿!”爸爸呆了一下,才喊了一声:“好哩!”接着马上拿来两瓶酒,摆在爷爷面前:“客官,请!”大家笑了。刘华同学经过反复自读探究,感觉到习作中描写了爷爷、爸爸的语言,却没有形象地写出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来,就好像手持木偶,虽替木偶说了话,却无法使它的神态表露出来,显得干瘪呆板。经过深入思考,他认为要想使这段话变得具体生动、有肉有血、人物形神兼备,就要对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如:爷爷是怎样“说”的?爸爸是怎样“呆”的?“酒”又是如何“拿”的?大家是怎样“笑”的?于是他改为:一会儿,爸爸又送菜来了,只见爷爷端坐首席,翘着二郎腿,手指敲着桌面,大声嚷嚷道:“店小二,来两斤老白干儿!”爸爸先是一愣,马上回过神来,拖长了调子应了一声:“好哩——”立即从厨房捧出两瓶酒,恭恭敬敬摆在爷爷面前,笑眯眯地说:“客官,请——”大家顿时笑得前仰后合,奶奶连眼泪都笑出来了。这样自改,将爷爷、爸爸的语言描写与他们的动作神态有机结合在一起,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习作也平添了几分生趣。
3、对话交流中改。《新课标》要求“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也就是说,学生的习作应当有充分的交流和评改,这当然也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我的学生习作交上来后,我并不立即进行“终审判决”,而是利用晨会、课外活动等时间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进行心灵沟通。在学生认为自己的习作已是无可挑剔的情况下,引导他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帮助他们发现习作中的主要问题,适时点拨,指点迷津,这样能让学生“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习作也在“千锤百炼”中更趋完美。可见,往心灵深处走就是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并把自己的独特感受个性化地表达出来。但它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去挖深,也不是刻意去“做”,而是突出个性体验,强调独特发现,充分表达,并持之以恒,使学生养成习惯,把对习作的反复修改看成是习作的一种需要。
一、激发学生个性化的自改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这段话阐明了兴趣培养的精细和复杂。一个优秀的习作指导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一寸培养兴趣的“潮湿的土壤”,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个性化的自改兴趣,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1、故事激改。如讲王安石、福楼拜、鲁迅等如何反复修改作品的故事,以学生敬仰的大家的实例,引发他们对修改的重视与兴趣。
2、现身说改。教师可讲讲自己成功的作文或已发表的文章是如何修改的并展览稿纸,或让成功作文的学生谈谈自改体会,以身边的实例,增强学生对自改的信心与兴趣。
3、尝试自改。要让学生在自改中品尝“提高”的快乐,并从中产生切身的体会,把重视、信心与兴趣落到实处;引导他们对修改前后的习作进行对比,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教师也应大力扶持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起修改的自信心,并使自信成为他们巩固兴趣的基础。
二、拓宽学生个性化的自改途径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自改方法如读改法、反思法、推敲法等,还要变换自改形式如面批面改、粗批细改、合作互改等,让学生学会自改,更要拓宽自改途径,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充实自己的习作,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放手让学生独立自改,相信学生会改好的。
1、感悟揣摩中改。如陈茗同学的n习作《别了,我的同桌》,叙述的是与好友分别的事,但写到分别时,习作只是说:“我记得那天下着雨,我对叶子说,我要转走了。”语言简单而又平直,引不起别人阅读的兴趣。习作中还有好几处这样平铺直叙的语段,缺乏细腻、生动的描写,语言显得干涩、呆板。这种情形,在其他同学的习作中也时常见到,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去修改呢?我先启发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景,重新体验那种难分难舍的依依惜别之情,再引导揣摩如何运用一些灵动的语言来再现当时的情境。经过感悟揣摩,她将这段文字改为:“我对叶子说,我要转走了。这时窗外的雨下得正起劲,看不清雨丝,只觉得四周都是灰蒙蒙的雨帘,到处都是湿淋淋的。”这样一改,语句就饱含不舍、忧伤的情感,事件、景物互衬,给人一种“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美感。
2、探究反思中改。例如刘华同学的习作《瞧这爷俩》中的片断,原来是这样写的:一会儿,爸爸又送菜来了,只听爷爷说:“店小二,来两斤老白干儿!”爸爸呆了一下,才喊了一声:“好哩!”接着马上拿来两瓶酒,摆在爷爷面前:“客官,请!”大家笑了。刘华同学经过反复自读探究,感觉到习作中描写了爷爷、爸爸的语言,却没有形象地写出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来,就好像手持木偶,虽替木偶说了话,却无法使它的神态表露出来,显得干瘪呆板。经过深入思考,他认为要想使这段话变得具体生动、有肉有血、人物形神兼备,就要对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如:爷爷是怎样“说”的?爸爸是怎样“呆”的?“酒”又是如何“拿”的?大家是怎样“笑”的?于是他改为:一会儿,爸爸又送菜来了,只见爷爷端坐首席,翘着二郎腿,手指敲着桌面,大声嚷嚷道:“店小二,来两斤老白干儿!”爸爸先是一愣,马上回过神来,拖长了调子应了一声:“好哩——”立即从厨房捧出两瓶酒,恭恭敬敬摆在爷爷面前,笑眯眯地说:“客官,请——”大家顿时笑得前仰后合,奶奶连眼泪都笑出来了。这样自改,将爷爷、爸爸的语言描写与他们的动作神态有机结合在一起,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习作也平添了几分生趣。
3、对话交流中改。《新课标》要求“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也就是说,学生的习作应当有充分的交流和评改,这当然也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我的学生习作交上来后,我并不立即进行“终审判决”,而是利用晨会、课外活动等时间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进行心灵沟通。在学生认为自己的习作已是无可挑剔的情况下,引导他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帮助他们发现习作中的主要问题,适时点拨,指点迷津,这样能让学生“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习作也在“千锤百炼”中更趋完美。可见,往心灵深处走就是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并把自己的独特感受个性化地表达出来。但它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去挖深,也不是刻意去“做”,而是突出个性体验,强调独特发现,充分表达,并持之以恒,使学生养成习惯,把对习作的反复修改看成是习作的一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