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博物馆的组织与开展正符合这一要求,而材料的选择是活动开展的灵魂和核心。一个好的材料能够使孩子充分地开动大脑,发挥想象力,想象出多种多样关于材料的新鲜玩法,也能够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所以,为了能够使每一个材料都能发挥其本身的作用,教师要将教育的目标在材料的投放中获得体现。关于材料的投放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一、自然材料的投放能提升幼儿的兴趣
幼儿对于活动的热情和兴趣都来源于材料,所以材料的丰富程度决定着整个活动的质量。因此,我们在投放的时候应该避免材料的单一呆板,适当的加工一下,就会变成惟妙惟肖的教具。比如我们投放的高粱杆让幼儿进行排序、比长短等,由于颜色都是原色,幼儿玩了几次就会失去兴趣。于是我们可以将原色材料涂上颜色,丰富的颜色吸引幼儿,增加了幼儿的兴趣。又比如在小班里刚开始在纸箱上投放了各种颜色的鞋样,上面有各种漂亮的图案,幼儿根据图案和颜色进行配对。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后来因为材料投放比较单一,幼儿们失去兴趣了,我们可以把鞋样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小拖鞋,有的可以系鞋带,有的可以按扣,锻炼幼儿系扣子的能力,大大增加了幼儿操作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专注力。
二、自然材料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是幼儿熟悉的
自然资源是我们研究的前提和条件,我们应该利用农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不需要花费很大的财力、物力。比如:春天有野花、野草;秋天里除了玉米、高粱杆这些农作物外,还有幼儿最感兴趣的沙石等,只要走在自家的田园里,随手拿来,无须你刻意,这些材料,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充分体现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三、自然材料的投放能给幼儿带来探究的欲望
材料的探究性是指材料必须能够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探究是个不断激发幼儿灵感、发挥幼儿创造性的过程。重要的是儿童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比如,在探究《各种各样的车》的活动时,如果就给幼儿换看几辆车的模型,让幼儿找找车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这些都不算是探究活动。如果是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纸板、泡沫、胶水、卡纸等,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自己制作出简单的一辆车,这就是一种探究活动。有的教师给幼儿投放一个用硬卡纸做成的时钟,让幼儿按要求拨出不同的时间,就仅仅是一个机械的动手操作活动,不具有探索性。而给幼儿提供钟面、时钟、分针、数字等材料,让幼儿自己拼装出时钟。这就是充分具有探索性的活动,因为在组装时钟时,幼儿要不断思考如何拼装各个部件,数字怎么安排,时针与分针如何协调,如何让各个部件活动起来等问题,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就不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因此,我们在材料的提供上,还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四、自然材料的投放有层次性
在幼儿游戏及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幼儿认知特点,由易到难、由简入繁逐步投放材料,增加难度及挑战,让孩子们能够持续地探究、学习。
比如为了锻炼小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我们先在矿泉水瓶上挖了很多孔,然后让幼儿练习插筷子。刚开始,幼儿能比较感兴趣地进行插筷子练习,但是玩了几次便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们根据幼儿喜爱小动物的天性,将瓶子变为“小刺猬”,幼儿在操作时就又有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随后又发现筷子因太长而导致操作起来不方便,于是,又将筷子锯短,然后涂上五颜六色,这样不仅操作方便,也激发了幼儿的操作热情。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又没了兴趣。我们从幼儿个体差异出发,在瓶身上打了粗细不同的孔,筷子也随之变成了粗细不同的筷子。这样一来,孩子们操作的兴趣就更浓了。
又比如在大班编织区,先投放三股各色毛线,让孩子们自由选择编辫子,因为不好用力,时间长了孩子们就逐渐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们第一次调整了毛线的投放策略:把毛线固定在塑料盘上,把塑料盘做成各种娃娃脸的形状,毛线就相当于娃娃的长辫子,然后把娃娃的脸固定在柜子上,这样一来,孩子们练习编辫子时用力就能够均匀了,而且便于欣赏,激发了幼儿的操作热情。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们的热情又减弱了,虽然比较用力编织,但是因为娃娃脸的数量有限,不能使大多数幼儿得到练习,一些能力差的和能力强的孩子能力均得不到锻炼。于是,我们将编织的材料进行了更换,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编织,大大满足了不同能力的幼儿的编织欲望,尤其是很多孩子可以合作編织,在发展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合作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在活动中,教师应积极的摸索与探索。教师只有深刻地意识到对于材料投放的重要性,才能使得活动真正地体现其自身价值。在活动中投放多种多样的材料能够使不同程度的幼儿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只有从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出发,真正地尊重孩子,才能够真正地体现活动的存在价值。
一、自然材料的投放能提升幼儿的兴趣
幼儿对于活动的热情和兴趣都来源于材料,所以材料的丰富程度决定着整个活动的质量。因此,我们在投放的时候应该避免材料的单一呆板,适当的加工一下,就会变成惟妙惟肖的教具。比如我们投放的高粱杆让幼儿进行排序、比长短等,由于颜色都是原色,幼儿玩了几次就会失去兴趣。于是我们可以将原色材料涂上颜色,丰富的颜色吸引幼儿,增加了幼儿的兴趣。又比如在小班里刚开始在纸箱上投放了各种颜色的鞋样,上面有各种漂亮的图案,幼儿根据图案和颜色进行配对。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后来因为材料投放比较单一,幼儿们失去兴趣了,我们可以把鞋样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小拖鞋,有的可以系鞋带,有的可以按扣,锻炼幼儿系扣子的能力,大大增加了幼儿操作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专注力。
二、自然材料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是幼儿熟悉的
自然资源是我们研究的前提和条件,我们应该利用农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不需要花费很大的财力、物力。比如:春天有野花、野草;秋天里除了玉米、高粱杆这些农作物外,还有幼儿最感兴趣的沙石等,只要走在自家的田园里,随手拿来,无须你刻意,这些材料,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充分体现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三、自然材料的投放能给幼儿带来探究的欲望
材料的探究性是指材料必须能够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探究是个不断激发幼儿灵感、发挥幼儿创造性的过程。重要的是儿童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比如,在探究《各种各样的车》的活动时,如果就给幼儿换看几辆车的模型,让幼儿找找车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这些都不算是探究活动。如果是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纸板、泡沫、胶水、卡纸等,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自己制作出简单的一辆车,这就是一种探究活动。有的教师给幼儿投放一个用硬卡纸做成的时钟,让幼儿按要求拨出不同的时间,就仅仅是一个机械的动手操作活动,不具有探索性。而给幼儿提供钟面、时钟、分针、数字等材料,让幼儿自己拼装出时钟。这就是充分具有探索性的活动,因为在组装时钟时,幼儿要不断思考如何拼装各个部件,数字怎么安排,时针与分针如何协调,如何让各个部件活动起来等问题,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就不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因此,我们在材料的提供上,还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四、自然材料的投放有层次性
在幼儿游戏及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幼儿认知特点,由易到难、由简入繁逐步投放材料,增加难度及挑战,让孩子们能够持续地探究、学习。
比如为了锻炼小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我们先在矿泉水瓶上挖了很多孔,然后让幼儿练习插筷子。刚开始,幼儿能比较感兴趣地进行插筷子练习,但是玩了几次便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们根据幼儿喜爱小动物的天性,将瓶子变为“小刺猬”,幼儿在操作时就又有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随后又发现筷子因太长而导致操作起来不方便,于是,又将筷子锯短,然后涂上五颜六色,这样不仅操作方便,也激发了幼儿的操作热情。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又没了兴趣。我们从幼儿个体差异出发,在瓶身上打了粗细不同的孔,筷子也随之变成了粗细不同的筷子。这样一来,孩子们操作的兴趣就更浓了。
又比如在大班编织区,先投放三股各色毛线,让孩子们自由选择编辫子,因为不好用力,时间长了孩子们就逐渐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们第一次调整了毛线的投放策略:把毛线固定在塑料盘上,把塑料盘做成各种娃娃脸的形状,毛线就相当于娃娃的长辫子,然后把娃娃的脸固定在柜子上,这样一来,孩子们练习编辫子时用力就能够均匀了,而且便于欣赏,激发了幼儿的操作热情。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们的热情又减弱了,虽然比较用力编织,但是因为娃娃脸的数量有限,不能使大多数幼儿得到练习,一些能力差的和能力强的孩子能力均得不到锻炼。于是,我们将编织的材料进行了更换,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编织,大大满足了不同能力的幼儿的编织欲望,尤其是很多孩子可以合作編织,在发展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合作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在活动中,教师应积极的摸索与探索。教师只有深刻地意识到对于材料投放的重要性,才能使得活动真正地体现其自身价值。在活动中投放多种多样的材料能够使不同程度的幼儿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只有从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出发,真正地尊重孩子,才能够真正地体现活动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