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
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在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作为教师,笔者也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过去人们常将“教师”看成是“教书匠”,即教师只要能灌输给学生知识就可以了;后来人们又在此基础上,将教师看作是“能师”,即教师不仅要传授一定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并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而现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是一种“人师”,即教师不仅是教书,而且还要育人。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品格。要成为“人师”是对教师的高要求,它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需的,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所要求的。
1.教师专业化的总体要求
(1)要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领域发展的前沿;(2)要经过较长的专业训练,包括所教学科的课堂实习;(3)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爱生;(4)有较高自主权组织教学,创设学习环境,有较强的判断力评价学生和自身;(5)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管理;(6)要求所有在职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2.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教师要求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教育、科研一体化的趋势,要求教师具有一般的、较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即要求教师一专多能、知识面要广。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是网络型的,即各学科综合为一个整体,互不分家。
3.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1)要求教师具有教学能力,实验指导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示范能力以及推想思考能力;(2)要有善于与人交往的能力,即:与学生、与家长实现有效的双向沟通能力;(3)组织管理的能力,如组织好班集体,使这个集体能为每个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4)教育研究能力,如撰写教学反思、学术论文等;(5)熟练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手段的基本能力。因此,复合型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既有基础能力,也有一般能力,还有创新发展的能力,這些能力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综合发挥其作用。
4.教师劳动形态上的要求
教育是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而不是只按陈规操作或简单重复的机械性劳动。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其正式职能以外,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课堂的导演,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真理的人。
二、设计一堂有效的课
在教学具备了以上专业理论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呢?
1.要把握关键词“有效”
(1)有效益。即:目标达成度。在常态下,让大部分学生懂了。其次,教师也要收益,一堂真实的课堂教学,是有缺憾的课,有发展空间的课,问题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公开课是锻炼人的好时机,评课时要做建筑师,发现闪光点与问题,并讨论出可行有效的解决办法,使授课者与听课者共同收益,共同进步。(2)有效果。即:学生课前与课后在知识、状态、技能、方法、兴趣、情感、学习意识、行为和习惯等方面是否一样?发展变化大不大?要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不能只有温度没有深度,活跃要活到教学三维目标上来,不能只有活动没有学习,要把活动过程改变为学习过程,不能用学生本来的好来掩盖自己的不足,学生进步了才是教学有效了。(3)有效率。即:一堂课投入与产出的百分比。在同样的教学效果下尽可能的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2.有效的课堂应思考的关键问题
(1)教什么?学生已有的不教,会的不教,不说正确的废话。生活中无用的不教,如九年级物理练习册17页11题中“一只鸟遇见车辆来回飞行”脱离现实,所以不教。学生需要的是教师重点要教的,学生不能发现的也要教。(2)怎么教?教学中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根据学科特点、内容、学生特征、教师个性选择最有效地方法;从名师那里学技巧和方法灵活应用;用自己的成长历程,通过幽默的语言来粘住学生;理论要有,应重于实践,课堂活动是有控制的,不能无限制地猜想。(3)教到什么程度?基于课标,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到最好。会解类似问题,因为原题在实际生活中很难遇到,一般试题中也很少出现。笔者认为,抛开书本、笔记、为考试而背的之外,剩下的才是教育,有效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知识应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而非马马虎虎一大片,内容上一个重点,思路上一条主线,从学生实际出发,所教知识学生要懂,要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包括考试。
总之,现代教师不只是教师,而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不能当搬运工,不只是教给学生招式,还要提高学生内在功力。要作为适应现代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一名人民教师,必需在现有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在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在学校固有特点中寻找切入点,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寻找升华点,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挂钩点,在与他人研究比较中寻找空白点,在教育理念中寻找支撑点,增添上课情趣,做到教学有效,最终师生共同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双赢局面,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在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作为教师,笔者也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过去人们常将“教师”看成是“教书匠”,即教师只要能灌输给学生知识就可以了;后来人们又在此基础上,将教师看作是“能师”,即教师不仅要传授一定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并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而现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是一种“人师”,即教师不仅是教书,而且还要育人。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品格。要成为“人师”是对教师的高要求,它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需的,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所要求的。
1.教师专业化的总体要求
(1)要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领域发展的前沿;(2)要经过较长的专业训练,包括所教学科的课堂实习;(3)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爱生;(4)有较高自主权组织教学,创设学习环境,有较强的判断力评价学生和自身;(5)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管理;(6)要求所有在职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2.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教师要求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教育、科研一体化的趋势,要求教师具有一般的、较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即要求教师一专多能、知识面要广。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是网络型的,即各学科综合为一个整体,互不分家。
3.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1)要求教师具有教学能力,实验指导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示范能力以及推想思考能力;(2)要有善于与人交往的能力,即:与学生、与家长实现有效的双向沟通能力;(3)组织管理的能力,如组织好班集体,使这个集体能为每个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4)教育研究能力,如撰写教学反思、学术论文等;(5)熟练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手段的基本能力。因此,复合型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既有基础能力,也有一般能力,还有创新发展的能力,這些能力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综合发挥其作用。
4.教师劳动形态上的要求
教育是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而不是只按陈规操作或简单重复的机械性劳动。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其正式职能以外,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课堂的导演,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真理的人。
二、设计一堂有效的课
在教学具备了以上专业理论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呢?
1.要把握关键词“有效”
(1)有效益。即:目标达成度。在常态下,让大部分学生懂了。其次,教师也要收益,一堂真实的课堂教学,是有缺憾的课,有发展空间的课,问题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公开课是锻炼人的好时机,评课时要做建筑师,发现闪光点与问题,并讨论出可行有效的解决办法,使授课者与听课者共同收益,共同进步。(2)有效果。即:学生课前与课后在知识、状态、技能、方法、兴趣、情感、学习意识、行为和习惯等方面是否一样?发展变化大不大?要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不能只有温度没有深度,活跃要活到教学三维目标上来,不能只有活动没有学习,要把活动过程改变为学习过程,不能用学生本来的好来掩盖自己的不足,学生进步了才是教学有效了。(3)有效率。即:一堂课投入与产出的百分比。在同样的教学效果下尽可能的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2.有效的课堂应思考的关键问题
(1)教什么?学生已有的不教,会的不教,不说正确的废话。生活中无用的不教,如九年级物理练习册17页11题中“一只鸟遇见车辆来回飞行”脱离现实,所以不教。学生需要的是教师重点要教的,学生不能发现的也要教。(2)怎么教?教学中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根据学科特点、内容、学生特征、教师个性选择最有效地方法;从名师那里学技巧和方法灵活应用;用自己的成长历程,通过幽默的语言来粘住学生;理论要有,应重于实践,课堂活动是有控制的,不能无限制地猜想。(3)教到什么程度?基于课标,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到最好。会解类似问题,因为原题在实际生活中很难遇到,一般试题中也很少出现。笔者认为,抛开书本、笔记、为考试而背的之外,剩下的才是教育,有效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知识应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而非马马虎虎一大片,内容上一个重点,思路上一条主线,从学生实际出发,所教知识学生要懂,要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包括考试。
总之,现代教师不只是教师,而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不能当搬运工,不只是教给学生招式,还要提高学生内在功力。要作为适应现代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一名人民教师,必需在现有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在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在学校固有特点中寻找切入点,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寻找升华点,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挂钩点,在与他人研究比较中寻找空白点,在教育理念中寻找支撑点,增添上课情趣,做到教学有效,最终师生共同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双赢局面,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