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散思维是寻找多种思路,求得多种可能答案和设想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巧妙构思篇章,表现自己的个性。作文教学要依据《课标》关于“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建议,以发散性思维的开放性特点,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创作之果。
一、鼓励大胆想象,开拓思路
在创造性活动中离开想象便寸步难行。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和创新。想象有利于开拓思路,是创造性思维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创造性想象对作文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写作需要想象去提取生活的积累,迁移已有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大胆的想象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这无疑是开拓作文思路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应大力鼓励学生想象,多作想象力的训练。
二、教学生发散的思维方法,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会发散思维的方法,就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使思维更加灵活而有广度,利于打破思维定势,从而获得创造性的结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打破思维定势:
(1)纵向思维。纵向思维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把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对比分析,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推想和引申,从而得出新意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我》,题目要求充分认识自己,表现自己个性。可引导学生将“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理想中未来的我”进行对比,分析自己独特的个性体现在哪里,它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以及对自己个性的评价等等。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就不局限于“现在的我”。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流露真情实感,新意自出。
(2)横向思维。横向思维是一种同时性的横断思维,通过联想把材料内的已知内容要素同材料外的其它内容要素联系起来思考,从相互关系和相互比较中找出该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异同的一种思维活动。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感受自然》为例,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理想中的自然图景,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写山的,将不同的的山进行比较,找出山与山之间的树、石、溪流和林中小径等方面的特点,将其优劣进行对比,表现自己对某种自然景色的向往之情。写海的,则将不同地方的海水颜色、海浪大小、海滩的沙白程度诸方面加以比较、评价,甚至可以和自己“心中的海”进行对照,以表现独特的欣赏角度和非凡的感受力。这样,学生就会用心去体会,全力表现自己的感受,全力去创造。
(3)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与人们习惯的思维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即从问题相反的角度对原意提出质疑。逆向思维能克服日常的思维定势,在逆方向的思考中寻求新的思维领域,是作文创新的又一条有效途径。下面以作文《班门弄斧》为例。“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是不自量力的表现。有学生的作文却为班门弄斧叫好,认为班门弄斧是胆识和勇气的体现,是用科学态度向权威提质疑,并提倡新一代青年要有班门弄斧的精神。这就是运用逆向思维打破思维定势,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逆向思维运用得好,答案常富有新颖性,是构思作文的一个极有杀伤力的招数。
三、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可在教学中穿插
如:在《七根火柴》一文的教学中,可作如下分析:这是一篇以歌颂红军战士崇高品质为主题的文章。为着先由天气恶劣,自然条件差,生活条件差的情况联想出需要火,但没有为个人划燃一根,而是全部献给部队,这七根由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火柴,后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联想到红军战士光辉的革命品质和坚定信念,从而升华主题,达到歌颂红军战士崇高品质的目的。教学《<咏柳>赏析》一文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除了文中的想象“一树绿柳高高地站在那儿,好象是用碧玉装饰而成的”,你还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层次,多角度地创造出生动形象的新画面:柳丝柳絮在春风中飞舞的形象。柳树在烟雨迷蒙的江畔的形象,柳树杏树掩映山路的形象等,不仅在诗的一境中感受体验诗人的情感,而且运用已经感知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种种新的形象。寓发散思维于授课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逐步提高。
四、在作文课上,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
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学生“不抓辫子”,“不打棍子”,学生作文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有的学生认为老师的不是金科玉律,甚至和老师的观点相反,也属于正常现象。对这种情况因势利导,有时还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记得有一次,我出了一个“诚实好”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讨论,其间有个学生说“谎言好”,我允许他发言。他的论据是: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毛泽东为了不使自己的新婚儿媳伤心,一直不把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消息告诉她,尤其她再三追问岸英为什么不回信时,毛泽东仍以战事忙的“谎言”来回答。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此时是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甘愿把失子之痛强咽在自己心里的谎言,谁能说不好呢?我借机又出了个《谎言好》的作文题,让学生选择其一。结果这次作文立意新颖,尤其是作“谎言好”的同学举出的证据令我耳目一新:事实详实,叙述有力,一反过去无病呻吟的坏毛病,使作文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评讲时,我以此事为例引导学生注意多角度比较,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联想,再指导于新的实践,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开发。
“思维是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的思维。”中学生要突破作文的瓶颈,不但需要走进生活,同时还要增加阅读量,拓展阅读面,有效地积累写作素材,并学会多角度、多视角、多层次的考虑问题,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性思维方法,以获得创作的灵感。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积极努力,想方设法,尽量给学生创设创新的空间,搭建交流的平台,培养和发展其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展示文采,成就佳作。
一、鼓励大胆想象,开拓思路
在创造性活动中离开想象便寸步难行。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和创新。想象有利于开拓思路,是创造性思维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创造性想象对作文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写作需要想象去提取生活的积累,迁移已有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大胆的想象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这无疑是开拓作文思路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应大力鼓励学生想象,多作想象力的训练。
二、教学生发散的思维方法,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会发散思维的方法,就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使思维更加灵活而有广度,利于打破思维定势,从而获得创造性的结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打破思维定势:
(1)纵向思维。纵向思维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把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对比分析,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推想和引申,从而得出新意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我》,题目要求充分认识自己,表现自己个性。可引导学生将“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理想中未来的我”进行对比,分析自己独特的个性体现在哪里,它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以及对自己个性的评价等等。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就不局限于“现在的我”。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流露真情实感,新意自出。
(2)横向思维。横向思维是一种同时性的横断思维,通过联想把材料内的已知内容要素同材料外的其它内容要素联系起来思考,从相互关系和相互比较中找出该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异同的一种思维活动。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感受自然》为例,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理想中的自然图景,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写山的,将不同的的山进行比较,找出山与山之间的树、石、溪流和林中小径等方面的特点,将其优劣进行对比,表现自己对某种自然景色的向往之情。写海的,则将不同地方的海水颜色、海浪大小、海滩的沙白程度诸方面加以比较、评价,甚至可以和自己“心中的海”进行对照,以表现独特的欣赏角度和非凡的感受力。这样,学生就会用心去体会,全力表现自己的感受,全力去创造。
(3)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与人们习惯的思维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即从问题相反的角度对原意提出质疑。逆向思维能克服日常的思维定势,在逆方向的思考中寻求新的思维领域,是作文创新的又一条有效途径。下面以作文《班门弄斧》为例。“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是不自量力的表现。有学生的作文却为班门弄斧叫好,认为班门弄斧是胆识和勇气的体现,是用科学态度向权威提质疑,并提倡新一代青年要有班门弄斧的精神。这就是运用逆向思维打破思维定势,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逆向思维运用得好,答案常富有新颖性,是构思作文的一个极有杀伤力的招数。
三、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可在教学中穿插
如:在《七根火柴》一文的教学中,可作如下分析:这是一篇以歌颂红军战士崇高品质为主题的文章。为着先由天气恶劣,自然条件差,生活条件差的情况联想出需要火,但没有为个人划燃一根,而是全部献给部队,这七根由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火柴,后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联想到红军战士光辉的革命品质和坚定信念,从而升华主题,达到歌颂红军战士崇高品质的目的。教学《<咏柳>赏析》一文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除了文中的想象“一树绿柳高高地站在那儿,好象是用碧玉装饰而成的”,你还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层次,多角度地创造出生动形象的新画面:柳丝柳絮在春风中飞舞的形象。柳树在烟雨迷蒙的江畔的形象,柳树杏树掩映山路的形象等,不仅在诗的一境中感受体验诗人的情感,而且运用已经感知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种种新的形象。寓发散思维于授课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逐步提高。
四、在作文课上,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
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学生“不抓辫子”,“不打棍子”,学生作文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有的学生认为老师的不是金科玉律,甚至和老师的观点相反,也属于正常现象。对这种情况因势利导,有时还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记得有一次,我出了一个“诚实好”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讨论,其间有个学生说“谎言好”,我允许他发言。他的论据是: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毛泽东为了不使自己的新婚儿媳伤心,一直不把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消息告诉她,尤其她再三追问岸英为什么不回信时,毛泽东仍以战事忙的“谎言”来回答。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此时是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甘愿把失子之痛强咽在自己心里的谎言,谁能说不好呢?我借机又出了个《谎言好》的作文题,让学生选择其一。结果这次作文立意新颖,尤其是作“谎言好”的同学举出的证据令我耳目一新:事实详实,叙述有力,一反过去无病呻吟的坏毛病,使作文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评讲时,我以此事为例引导学生注意多角度比较,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联想,再指导于新的实践,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开发。
“思维是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的思维。”中学生要突破作文的瓶颈,不但需要走进生活,同时还要增加阅读量,拓展阅读面,有效地积累写作素材,并学会多角度、多视角、多层次的考虑问题,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性思维方法,以获得创作的灵感。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积极努力,想方设法,尽量给学生创设创新的空间,搭建交流的平台,培养和发展其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展示文采,成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