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许多思想品德课教师采用了“讨论法”。讨论法教学打破了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独语状态,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但有些教师流于形式化,讨论没有明确的目的,讨论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存在刹不住车的现象,等等。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索,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品德课运用讨论法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讨论活动的开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中心的主要形式,针对某些问题或课文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2)主动性原则。同以往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相比较,讨论式教学更能激发、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有助于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好习惯。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师生共同创新,共同发展。
(3)合作性原则。课堂讨论法不仅是在教学形式上对传统教学的更新,同时,也是教学思想上的更新。它是对传统家长式的教学观念的批判,主张并强调教学过程的民主性、平等性。课堂讨论只有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才能达到畅所欲言,充分交流的目的。
(4)探索性原则。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生探索真理比交给学生真理更重要。课堂讨论法的教学活动应该强调和坚持这种探索精神,这是讨论法的本质特征。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和探索过程中自己去获得结论。
(5)互补性原则。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能紧紧把教师和学生连在一起,学生和教师都能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疑问,但同时又都在倾听别人对某一问题的阐述。这样一来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并用自己的言行把讨论引向高潮,同时也是在对课堂讨论进行协调。教师和学生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了师生之间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形成知识的互补。
二、思想品德课运用讨论法的要求
1.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因此,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使每个学生能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是讨论式教学顺利进行的必然前提。
2.精心设计讨论题
(1)确保讨论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意义。课堂讨论的目的,在于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拿来讨论。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太难。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归纳出拒绝不良诱惑的有效方法,提出的方法超越了教材所提供的答案,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大作用,也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可以使整个讨论充满活力。如《自我保护》一课中,教师创设了这么一则教学情境:某校初二学生小丽,经常上网聊天,结识了几位非常谈得来的网友。一天,网友“风流才子”在与小丽聊天时提出两人见一面并一块外出游玩,小丽非常犹豫,一时拿不定主意。由此设问:“小丽该不该与网友见面?”。这个问题在学生讨论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引出了不同的答案,学生各自谈了去与不去的理由,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思想品德教学和现实生活距离最近,容易和学生思想认识产生共鸣。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地德育资源,以活生生的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赋予生活中的平凡事件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兴趣点和心理个性特征,所设计的话题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
3.灵活运用讨论的方式、方法
课堂讨论的形式一般分为: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一般来说,重要、难度大的问题应先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有头脑风暴式、座谈式、分享式、批判式、环环紧逼式等,可采用辩论赛、实话实说、案例聚集和热点扫描等。
4.合理调控讨论过程
教师要给学生留有适当进行个别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或思维结果的雏形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当讨论出现争执不下的现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意见实在无法统一时,可通过写小文章等方式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对处于“混乱”状态中的讨论,教师要适时介入,可以适时地做简短的阶段性小结。
5.做好讨论的总结工作
总结工作作为讨论法的最后一道程序,一般有两种方式:教师总结和学生总结。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角度来讲,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多让学生总结,这样的过程既是刚才讨论过程的重现,又可以使学生形成明确的认识,达成共识,完成既定的任务。
三、思想品德课运用讨论法应注意的问题
(1)讨论式教学法,应该象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所谓“放”,就是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让学生在平和的氛围中学有所得。所谓“管”,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不能放任自流,要进行有效指导和调控。
(2)为了使课堂讨论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课堂讨论的规则,并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以使每次讨论都能秩序井然、快速高效。
(3)在讨论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并不是说教师就不起作用,听之任之。相反,教师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要起到一个“暗线引领”的作用,合理调控讨论过程。讨论开始前、讨论过程中、讨论结束后,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
(4)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讨论为中心,以发展为主旨,渗透启发式、研究式、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课堂教学结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通过思考和有效的互动,获得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提高其分析、综合、应用、评价的能力,开拓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一、思想品德课运用讨论法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讨论活动的开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中心的主要形式,针对某些问题或课文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2)主动性原则。同以往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相比较,讨论式教学更能激发、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有助于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好习惯。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师生共同创新,共同发展。
(3)合作性原则。课堂讨论法不仅是在教学形式上对传统教学的更新,同时,也是教学思想上的更新。它是对传统家长式的教学观念的批判,主张并强调教学过程的民主性、平等性。课堂讨论只有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才能达到畅所欲言,充分交流的目的。
(4)探索性原则。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生探索真理比交给学生真理更重要。课堂讨论法的教学活动应该强调和坚持这种探索精神,这是讨论法的本质特征。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和探索过程中自己去获得结论。
(5)互补性原则。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能紧紧把教师和学生连在一起,学生和教师都能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疑问,但同时又都在倾听别人对某一问题的阐述。这样一来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并用自己的言行把讨论引向高潮,同时也是在对课堂讨论进行协调。教师和学生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了师生之间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形成知识的互补。
二、思想品德课运用讨论法的要求
1.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因此,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使每个学生能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是讨论式教学顺利进行的必然前提。
2.精心设计讨论题
(1)确保讨论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意义。课堂讨论的目的,在于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拿来讨论。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太难。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归纳出拒绝不良诱惑的有效方法,提出的方法超越了教材所提供的答案,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大作用,也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可以使整个讨论充满活力。如《自我保护》一课中,教师创设了这么一则教学情境:某校初二学生小丽,经常上网聊天,结识了几位非常谈得来的网友。一天,网友“风流才子”在与小丽聊天时提出两人见一面并一块外出游玩,小丽非常犹豫,一时拿不定主意。由此设问:“小丽该不该与网友见面?”。这个问题在学生讨论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引出了不同的答案,学生各自谈了去与不去的理由,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思想品德教学和现实生活距离最近,容易和学生思想认识产生共鸣。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地德育资源,以活生生的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赋予生活中的平凡事件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兴趣点和心理个性特征,所设计的话题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
3.灵活运用讨论的方式、方法
课堂讨论的形式一般分为: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一般来说,重要、难度大的问题应先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有头脑风暴式、座谈式、分享式、批判式、环环紧逼式等,可采用辩论赛、实话实说、案例聚集和热点扫描等。
4.合理调控讨论过程
教师要给学生留有适当进行个别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或思维结果的雏形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当讨论出现争执不下的现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意见实在无法统一时,可通过写小文章等方式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对处于“混乱”状态中的讨论,教师要适时介入,可以适时地做简短的阶段性小结。
5.做好讨论的总结工作
总结工作作为讨论法的最后一道程序,一般有两种方式:教师总结和学生总结。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角度来讲,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多让学生总结,这样的过程既是刚才讨论过程的重现,又可以使学生形成明确的认识,达成共识,完成既定的任务。
三、思想品德课运用讨论法应注意的问题
(1)讨论式教学法,应该象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所谓“放”,就是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让学生在平和的氛围中学有所得。所谓“管”,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不能放任自流,要进行有效指导和调控。
(2)为了使课堂讨论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课堂讨论的规则,并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以使每次讨论都能秩序井然、快速高效。
(3)在讨论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并不是说教师就不起作用,听之任之。相反,教师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要起到一个“暗线引领”的作用,合理调控讨论过程。讨论开始前、讨论过程中、讨论结束后,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
(4)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讨论为中心,以发展为主旨,渗透启发式、研究式、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课堂教学结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通过思考和有效的互动,获得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提高其分析、综合、应用、评价的能力,开拓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