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是中国软件产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软件业界经历过幻灭(如托普事件)、奇迹(如盛大上市)、探索(如用友国际化)、变革(如微软新策略)等不凡的成长历程,站到了2005年的新起点上。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5个趋势
从2004年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态势可以看出,当前中国软件产业处在一个质变期。在这个质变期中,技术与应用的矛盾、市场与厂商的矛盾、本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矛盾、国内各个发展区域之间的矛盾都在不断演化,酝酿着软件产业的新突破。这其中有5个趋势对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第一个趋势是以大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整合为契机,伴随着国家积极扩大本国消费市场的政策,中国的信息化市场将继续为软件产业发展带来选择性的新机会。第二个趋势是我国自主的软件技术体系基本上构建完成,下一步面临着自主技术体系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三个趋势是基于IT的服务业将在中国走向成熟,中国将成为世界IT服务的一个重要选择国。第四个趋势是互联网的业务创新和数字电视的推广将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第五个趋势是正版化软件应用将从政府逐步地推向全社会,带动更多的符合中国信息化要求、符合中国市场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的成长。总体而言,我国软件产业面临的是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有着十分广阔的拓展空间。如果中国软件产业能够在这两年里,抓住难得的机遇,求真务实地发展,我们就有可能告别软件产业“小”、“散”、“软”的局面,让中国软件产业成为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国际影响力、符合中国信息产业地位的大产业。
2004北京软件产业10大动态
北京作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源地,中国规模最大的软件城市,在当前的软件产业质变期中,从软件企业、到政府部门,从跨国公司在京机构,到中介机构,都在积极谋求北京软件产业的新发展和新突破,并在2004年走出了十分关键的一步。具体来说,2004年北京的软件产业有10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动态:
一是发布了指导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长风计划》,统一了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反响。这一计划提出了北京软件产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是要成为一个“世界新兴的软件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基于开放标准的基础软件平台、软件出口外包、数字内容产业等三条突破线。
二是北京软件产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不断开拓,硕果累累。
三是北京已成为亚洲开源软件运动的中心。在2004年,中日韩三国开源软件联盟正式成立,红帽公司、OSDL公司都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发布了在中国发展的宏大计划。
四是北京软件产业的国际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家软件出口(北京)基地的建设全面启动,初步见效,出口基地核心区的软件出口额已经达到2500万美元。
五是北京的数字产业在2004年发布了12款自主开发的游戏产品,初步扭转了我国游戏市场长期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不仅如此,北京围绕着数字内容产业、特别是游戏产业,已经初步完成了整个产业发展环境的构建,做好了自主内容产业新的更大发展的准备。
六是海外跨国公司发起了新一轮到北京发展的高潮。全年新设立了7个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
七是北京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在2004年,信息产业部建设的国家基础软件公共平台在北京正式成立,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正式被国家认定为国家软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八是软件企业上市和并购十分活跃,资本市场重拾对软件产业的信心。2004年北京地区有9家公司新上市。这是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北京软件业界投资最为活跃的一年。
九是政府采购引起了广泛地关注,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圆满完成。2004年北京按照国家的整体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虽然在这项工作的进展过程中,就政府采购问题引起了一些争论,但是现在回顾总结,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正版化推进工作,取得了3方面的成绩。
十是北京软件人才紧缺状况初步得到了缓解。
5大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就北京软件产业的具体情况来说,有5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亟需我们今后一起来认真地思考解决。首要的一个问题是,现有的政策不能够完全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形势,特别是基于IT的服务发展迅猛,软件企业转型到软件服务业,得不到政策的有力支持。第二,我们认为软件产业的生态环境系统不够健全,企业之间的合作还不充分,中关村丰富的智力资源潜力还没有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第三,北京的软件产业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社会发展、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重大工程还结合得不够紧密,“心力有余,机会不足”。第四,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整体形象不够突出,软件产业基地的外在形象不够饱满、市场推广不足,我们强大的整体实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反而让其他一些城市纷纷争做“中国软件代言人”。第五,在过去的两年中,北京的软件产业之所以得到高速地发展,是我们抓住了像软件出口、开放源代码运动这样一个大的机遇,未来几年新的、大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还需要认真思考和论证。
2005年的软件产业发展序幕已经拉开了。今年是18号文件发布5周年,是“十五“计划的结束之年,也是国务院《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的完成之年。北京软件产业需要在这一年里,不仅有经济总量的增长,更要有质的提高,走出能够保证软件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新型道路。通过软件业界的努力,北京能够在全年实现软件销售收入650~700亿元左右,海关出口突破3亿美元,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登记的软件产品超过7000个,形成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企业群体。更为重要的是,在2005年北京软件产业将突出一个核心,建设一个环境,把提高产业素质落到实处。具体来说,突出一个核心就是大力加强软件技术的自主创新、培育软件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一个环境就是要着手建设软件产业生态系统环境,让更多的企业在良好的发展氛围中孵育、成长、壮大,降低交易成本和合作成本。这样的话,一个核心和一个环境,将是北京软件产业最终能够站在中国IT之巅、能够得到世界认可的关键。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5个趋势
从2004年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态势可以看出,当前中国软件产业处在一个质变期。在这个质变期中,技术与应用的矛盾、市场与厂商的矛盾、本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矛盾、国内各个发展区域之间的矛盾都在不断演化,酝酿着软件产业的新突破。这其中有5个趋势对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第一个趋势是以大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整合为契机,伴随着国家积极扩大本国消费市场的政策,中国的信息化市场将继续为软件产业发展带来选择性的新机会。第二个趋势是我国自主的软件技术体系基本上构建完成,下一步面临着自主技术体系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三个趋势是基于IT的服务业将在中国走向成熟,中国将成为世界IT服务的一个重要选择国。第四个趋势是互联网的业务创新和数字电视的推广将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第五个趋势是正版化软件应用将从政府逐步地推向全社会,带动更多的符合中国信息化要求、符合中国市场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的成长。总体而言,我国软件产业面临的是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有着十分广阔的拓展空间。如果中国软件产业能够在这两年里,抓住难得的机遇,求真务实地发展,我们就有可能告别软件产业“小”、“散”、“软”的局面,让中国软件产业成为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国际影响力、符合中国信息产业地位的大产业。
2004北京软件产业10大动态
北京作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源地,中国规模最大的软件城市,在当前的软件产业质变期中,从软件企业、到政府部门,从跨国公司在京机构,到中介机构,都在积极谋求北京软件产业的新发展和新突破,并在2004年走出了十分关键的一步。具体来说,2004年北京的软件产业有10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动态:
一是发布了指导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长风计划》,统一了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反响。这一计划提出了北京软件产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是要成为一个“世界新兴的软件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基于开放标准的基础软件平台、软件出口外包、数字内容产业等三条突破线。
二是北京软件产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不断开拓,硕果累累。
三是北京已成为亚洲开源软件运动的中心。在2004年,中日韩三国开源软件联盟正式成立,红帽公司、OSDL公司都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发布了在中国发展的宏大计划。
四是北京软件产业的国际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家软件出口(北京)基地的建设全面启动,初步见效,出口基地核心区的软件出口额已经达到2500万美元。
五是北京的数字产业在2004年发布了12款自主开发的游戏产品,初步扭转了我国游戏市场长期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不仅如此,北京围绕着数字内容产业、特别是游戏产业,已经初步完成了整个产业发展环境的构建,做好了自主内容产业新的更大发展的准备。
六是海外跨国公司发起了新一轮到北京发展的高潮。全年新设立了7个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
七是北京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在2004年,信息产业部建设的国家基础软件公共平台在北京正式成立,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正式被国家认定为国家软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八是软件企业上市和并购十分活跃,资本市场重拾对软件产业的信心。2004年北京地区有9家公司新上市。这是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北京软件业界投资最为活跃的一年。
九是政府采购引起了广泛地关注,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圆满完成。2004年北京按照国家的整体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虽然在这项工作的进展过程中,就政府采购问题引起了一些争论,但是现在回顾总结,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正版化推进工作,取得了3方面的成绩。
十是北京软件人才紧缺状况初步得到了缓解。
5大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就北京软件产业的具体情况来说,有5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亟需我们今后一起来认真地思考解决。首要的一个问题是,现有的政策不能够完全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形势,特别是基于IT的服务发展迅猛,软件企业转型到软件服务业,得不到政策的有力支持。第二,我们认为软件产业的生态环境系统不够健全,企业之间的合作还不充分,中关村丰富的智力资源潜力还没有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第三,北京的软件产业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社会发展、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重大工程还结合得不够紧密,“心力有余,机会不足”。第四,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整体形象不够突出,软件产业基地的外在形象不够饱满、市场推广不足,我们强大的整体实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反而让其他一些城市纷纷争做“中国软件代言人”。第五,在过去的两年中,北京的软件产业之所以得到高速地发展,是我们抓住了像软件出口、开放源代码运动这样一个大的机遇,未来几年新的、大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还需要认真思考和论证。
2005年的软件产业发展序幕已经拉开了。今年是18号文件发布5周年,是“十五“计划的结束之年,也是国务院《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的完成之年。北京软件产业需要在这一年里,不仅有经济总量的增长,更要有质的提高,走出能够保证软件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新型道路。通过软件业界的努力,北京能够在全年实现软件销售收入650~700亿元左右,海关出口突破3亿美元,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登记的软件产品超过7000个,形成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企业群体。更为重要的是,在2005年北京软件产业将突出一个核心,建设一个环境,把提高产业素质落到实处。具体来说,突出一个核心就是大力加强软件技术的自主创新、培育软件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一个环境就是要着手建设软件产业生态系统环境,让更多的企业在良好的发展氛围中孵育、成长、壮大,降低交易成本和合作成本。这样的话,一个核心和一个环境,将是北京软件产业最终能够站在中国IT之巅、能够得到世界认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