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种植亚麻的遭遇
金德松连续种了四年亚麻,三年都亏本。
提起自己的亚麻种植经历,金德松不禁摇头叹息。金德松是新疆奇台县老奇台镇二畦村4组村民,刚刚卸任的组长。
2002年,奇台县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引导农民种植新型经济作物——亚麻,并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发展。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每年初制订计划,给各乡镇下达种植亚麻的指标,要求各乡镇干部把亚麻种植工作当作当年的重点工作来做,如果完不成任务,年底考核不合格,实行末位淘汰。各乡镇又分解到各行政村,各行政村分解到各组,乡镇一级又向下属干部下达签订种植合同的任务。
在记者采访中,许多政府官员不止一次地提到,县里之所以采取行政命令种植亚麻,是因为招商引来的亚麻企业,政府怕原料不够,企业中途撤资,所以就把企业当“神一样供着”。
4年来金德松一直积极向村民推广种植亚麻。作为基层组织的负责人,他率先种植了亚麻。但种了4年3年亏本。今年,他种了36亩亚麻,光成本投入就是1.1万元,收入却只有7000元,亏损4000多元。
种地亏本在农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但让金德松放弃种植亚麻的原因是,“主要是卖亚麻太愁人,厂家收购标准随意性太大了,他们说是几等就是几等。”
头两年,因为是新型的农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种植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许多农民种植的亚麻质量不好,普遍达不到亚麻厂的要求,基本上都亏本。
第三年,农民种植亚麻积极性受到影响,种植面积相对较少,但金德松还是种了亚麻,但种得少,只种了3亩。
这一次他真的挣了钱,但提起当年的卖亚麻的经历让他感觉到有点滑稽,没到收购点就把亚麻卖了。
当他的拉着亚麻的拖拉机还没有走到收购点,就先后遇到了两拨收购亚麻的人,争相收购他的亚麻,根本不用检验亚麻的等级,直接就给开票,一等亚麻,价格1.55元,不扣水分和杂质。
看到上年的收入不错,金德松今年扩大了种植规模,承包了别人的36亩土地,全部种植了亚麻,但事与愿违,全面亏本。
“其实亚麻质量和去年差不多,但收入却差多了,和去年相比少了13000元。”金德松说。
今年的亚麻很难卖,前后卖了三次才卖掉。
第一次,他向别人借了拖拉机,请人帮忙,忙活了大半天,把亚麻刚刚拉到收购点,因为天阴,收购点停止收购。只好拉回来卸车,白忙活了一天。
第二次,再借车请人帮忙,在收购点等了两天两夜,才卖了一半,又卖了第三趟才把亚麻全部卖完。
同样是不用检验,检验员只看了一眼,“五等、等外”,转身去开票。
看到前面那么多人等了好多天,找了好多人,都是这样结果,金德松只好忍痛卖掉了自己的亚麻,五分之三按五等价格0.85元卖了,五分之二按照等外价格0.3元卖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奇台县亚麻收购农民和企业矛盾激烈,冲突时有发生。
许多农民在农忙季节要排三四天的队才能卖掉亚麻,有的甚至达到了五天五夜,农民与厂家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曾发生了农民砸了收购单位的餐厅,掀翻了饭桌,砸掉了锅碗瓢盆,卸掉了收购点办公室的屋门。
记者从老奇台镇派出所了解到,他们曾接到四起打架事件,其中立案一起,收购亚麻期间,每天都要出警,有时甚至一天两次,无奈之下,专门派民警在收购点值班。
老奇台镇主管农业副镇长闫相声分析说,造成今年亚麻收购民怨如此之大,与亚麻公司的收购有直接的关系,去年亚麻收购单位有两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亚麻突然就成了香饽饽,基本上只要是亚麻就可以卖到一等、二等,几乎没有三等以下的亚麻,而农户在交售时掺假现象也较为严重。但今年种植面积较大,供大于求,同时亚麻受出口配额限制,亚麻制品出口市场萎缩,亚麻公司把市场风险转嫁到了农民头上,两家收购单位联手压级压价,三等以上数量少,多数都是四等甚至等外,按照收购单位的定价,一等麻是1.6元,二等1.5元。三等1.4元。四等1.05元,五等0.85元,差一个等级,农民损失就很大。
面对农民如此强烈的反应,奇台县人大、政协专门组织了调研组对亚麻收购情况作了调研。
奇台县政协的一份调研报告说,收购单位检验方法缺乏科学性,透明度低,随意性大。在检测长度时,部分工作人员不带工具,凭感觉检验;扣除水分杂质不能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全凭估算,有的甚至达到了17%以上;收购等外麻价格多变,从每公斤0.25元到0.8元都有。
为此,奇台县组成了一个由质监局、农业局工作人员组成的协调小组,公布服务号码,专门对压级压价现象进行重新检验,但有时候也会碰到收购企业“不给面子”,认为政府干涉市场买卖自由。
面对农民、政府官员们的指责,亚麻公司对今年的收购问题并不认可。
奇台县粤新亚马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茂松说:“我们根本不存在压级压价,或许金鹰公司存在这个问题。”
金鹰公司一位负责人对此也不认可,“我们没有这种现象,粤新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徐茂松说,其实今年亚麻质量要比上年好,上年收购情况好是因为恶性竞争的结果,也不存在转嫁风险的行为,也不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他们收购了8000吨亚麻,仍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收购亚麻是按照标准执行的,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公司其实放宽了收购标准。
水成了行政命令的砝码
说起自己种植亚麻的初衷,金德松说:“一方面是在执行政府的命令,另一方面是农田能多浇点水。”
按照老奇台镇政府的鼓励种植亚麻的政策规定,种植一亩亚麻可以配给250立方米平价灌溉用水。
奇台县是农业大县,一直是新疆的产粮大县,主要以种植小麦、大麦、玉米为主,气候干旱、少雨,水土矛盾尤为突出,尤其在河灌区,基本上每年都存在着缺水现象。
各乡镇为了完成县里下达的种植亚麻的任务,只好在水上做文章,水成了调整产业结构的砝码。
老奇台镇是河灌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天山雪水,各行政村按照老惯例比例配给,自2002年起,配水方案发生变化,先从总流量中划分出亚麻灌溉用水,然后再按照比例给其他作物配水。
记者从老奇台水管站了解到,2005年,奇台县遭遇十年不遇的大旱,总流域来水量只有平均年份的49%。本来紧张的水土矛盾在今年愈演愈烈。
据水管站的一分配水表格显示,在今年用水最紧张的时期,将近一半的水配给了亚麻,第三轮期配水300万方水,亚麻用水165.77万方,第四轮期配水364.13万方,亚麻用水166万方。
水管站统计亚麻种植面积是16561.5亩,老奇台镇总耕地面积为126000亩,占总面积13.3%的亚麻,在一个灌溉轮期内占用了55%的用水量。
各行政村之间也是矛盾重重,按照原来的惯例,各行政村都是按照比例分水,实行新的方案后,一些种植亚麻多的行政村配水量比以前增加了一倍以上,而有的行政村却只有原来的一半。按照原来的比例,二畦行政村可以分配到62万方水,现在,他们只能分到41万方水,其中小麦等主要作物的灌溉用水只有27.7万方。
原有的配水惯例被打破,倒水卖水尤为严重,一些村干部年初虚报亚麻种植面积,在配水时按照实际种植面积配给,利用空额面积倒卖水方,种植亚麻面积大的农户向缺水农户倒卖水方,每立方米8.3分钱的水被炒到了0.25元甚至达到了0.3元,用水紧张,农民抢水斗殴事件时有发生。
面对这个配水方案,水管站站长范文理显得很无奈,“比较麻烦,这个方案不好管理,我们也没办法。”
发展中县市招商的无奈之举
“这都是县里招商心切,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位政府官员对政府行政命令种植亚麻的行为做出解释。
更有人对亚麻产业提出质疑,认为从长远来看这并非明智之举,亚麻是内地淘汰的产业,亚麻密植度高,对土地营养吸收量比较大,导致土地贫瘠,种植亚麻后的土地导致其他作物大量减产,必须施大量的肥料才能生长,导致农民种地成本增加,根本不是什么朝阳产业。
“其实经济落后县市招商困难,病急乱投医,已经交了不少学费了。但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只好这么作。”这位政府官员说。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奇台县曾有好几个招商引资的项目无果而终,一度向各乡镇推广养殖獭兔的项目,到头来却是农户养殖的獭兔无处销售。
糟化酿酒项目,公司在向农户们卖了一千多台酿酒机器后下落不明,酿造的酒精无处销售,因为甲醇超标,不能作酒,许多农户只好把酒精倒掉。
育肥牛项目划拨了土地修好了牛场,至今没养过一头牛。
号召农户种植了蓖麻,回头来蓖麻油加工企业却没来收购蓖麻。
一些政府官员坦言,奇台县作为农业大县,每年财政收入3800万元,财政支出1.6亿元,如果全部取消农业税,政府财政将日趋紧张,必须发展工业来弥补税收。为了发展经济,政府领导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要企业愿意来,只好给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发展也是无奈之举。
金德松连续种了四年亚麻,三年都亏本。
提起自己的亚麻种植经历,金德松不禁摇头叹息。金德松是新疆奇台县老奇台镇二畦村4组村民,刚刚卸任的组长。
2002年,奇台县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引导农民种植新型经济作物——亚麻,并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发展。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每年初制订计划,给各乡镇下达种植亚麻的指标,要求各乡镇干部把亚麻种植工作当作当年的重点工作来做,如果完不成任务,年底考核不合格,实行末位淘汰。各乡镇又分解到各行政村,各行政村分解到各组,乡镇一级又向下属干部下达签订种植合同的任务。
在记者采访中,许多政府官员不止一次地提到,县里之所以采取行政命令种植亚麻,是因为招商引来的亚麻企业,政府怕原料不够,企业中途撤资,所以就把企业当“神一样供着”。
4年来金德松一直积极向村民推广种植亚麻。作为基层组织的负责人,他率先种植了亚麻。但种了4年3年亏本。今年,他种了36亩亚麻,光成本投入就是1.1万元,收入却只有7000元,亏损4000多元。
种地亏本在农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但让金德松放弃种植亚麻的原因是,“主要是卖亚麻太愁人,厂家收购标准随意性太大了,他们说是几等就是几等。”
头两年,因为是新型的农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种植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许多农民种植的亚麻质量不好,普遍达不到亚麻厂的要求,基本上都亏本。
第三年,农民种植亚麻积极性受到影响,种植面积相对较少,但金德松还是种了亚麻,但种得少,只种了3亩。
这一次他真的挣了钱,但提起当年的卖亚麻的经历让他感觉到有点滑稽,没到收购点就把亚麻卖了。
当他的拉着亚麻的拖拉机还没有走到收购点,就先后遇到了两拨收购亚麻的人,争相收购他的亚麻,根本不用检验亚麻的等级,直接就给开票,一等亚麻,价格1.55元,不扣水分和杂质。
看到上年的收入不错,金德松今年扩大了种植规模,承包了别人的36亩土地,全部种植了亚麻,但事与愿违,全面亏本。
“其实亚麻质量和去年差不多,但收入却差多了,和去年相比少了13000元。”金德松说。
今年的亚麻很难卖,前后卖了三次才卖掉。
第一次,他向别人借了拖拉机,请人帮忙,忙活了大半天,把亚麻刚刚拉到收购点,因为天阴,收购点停止收购。只好拉回来卸车,白忙活了一天。
第二次,再借车请人帮忙,在收购点等了两天两夜,才卖了一半,又卖了第三趟才把亚麻全部卖完。
同样是不用检验,检验员只看了一眼,“五等、等外”,转身去开票。
看到前面那么多人等了好多天,找了好多人,都是这样结果,金德松只好忍痛卖掉了自己的亚麻,五分之三按五等价格0.85元卖了,五分之二按照等外价格0.3元卖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奇台县亚麻收购农民和企业矛盾激烈,冲突时有发生。
许多农民在农忙季节要排三四天的队才能卖掉亚麻,有的甚至达到了五天五夜,农民与厂家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曾发生了农民砸了收购单位的餐厅,掀翻了饭桌,砸掉了锅碗瓢盆,卸掉了收购点办公室的屋门。
记者从老奇台镇派出所了解到,他们曾接到四起打架事件,其中立案一起,收购亚麻期间,每天都要出警,有时甚至一天两次,无奈之下,专门派民警在收购点值班。
老奇台镇主管农业副镇长闫相声分析说,造成今年亚麻收购民怨如此之大,与亚麻公司的收购有直接的关系,去年亚麻收购单位有两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亚麻突然就成了香饽饽,基本上只要是亚麻就可以卖到一等、二等,几乎没有三等以下的亚麻,而农户在交售时掺假现象也较为严重。但今年种植面积较大,供大于求,同时亚麻受出口配额限制,亚麻制品出口市场萎缩,亚麻公司把市场风险转嫁到了农民头上,两家收购单位联手压级压价,三等以上数量少,多数都是四等甚至等外,按照收购单位的定价,一等麻是1.6元,二等1.5元。三等1.4元。四等1.05元,五等0.85元,差一个等级,农民损失就很大。
面对农民如此强烈的反应,奇台县人大、政协专门组织了调研组对亚麻收购情况作了调研。
奇台县政协的一份调研报告说,收购单位检验方法缺乏科学性,透明度低,随意性大。在检测长度时,部分工作人员不带工具,凭感觉检验;扣除水分杂质不能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全凭估算,有的甚至达到了17%以上;收购等外麻价格多变,从每公斤0.25元到0.8元都有。
为此,奇台县组成了一个由质监局、农业局工作人员组成的协调小组,公布服务号码,专门对压级压价现象进行重新检验,但有时候也会碰到收购企业“不给面子”,认为政府干涉市场买卖自由。
面对农民、政府官员们的指责,亚麻公司对今年的收购问题并不认可。
奇台县粤新亚马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茂松说:“我们根本不存在压级压价,或许金鹰公司存在这个问题。”
金鹰公司一位负责人对此也不认可,“我们没有这种现象,粤新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徐茂松说,其实今年亚麻质量要比上年好,上年收购情况好是因为恶性竞争的结果,也不存在转嫁风险的行为,也不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他们收购了8000吨亚麻,仍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收购亚麻是按照标准执行的,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公司其实放宽了收购标准。
水成了行政命令的砝码
说起自己种植亚麻的初衷,金德松说:“一方面是在执行政府的命令,另一方面是农田能多浇点水。”
按照老奇台镇政府的鼓励种植亚麻的政策规定,种植一亩亚麻可以配给250立方米平价灌溉用水。
奇台县是农业大县,一直是新疆的产粮大县,主要以种植小麦、大麦、玉米为主,气候干旱、少雨,水土矛盾尤为突出,尤其在河灌区,基本上每年都存在着缺水现象。
各乡镇为了完成县里下达的种植亚麻的任务,只好在水上做文章,水成了调整产业结构的砝码。
老奇台镇是河灌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天山雪水,各行政村按照老惯例比例配给,自2002年起,配水方案发生变化,先从总流量中划分出亚麻灌溉用水,然后再按照比例给其他作物配水。
记者从老奇台水管站了解到,2005年,奇台县遭遇十年不遇的大旱,总流域来水量只有平均年份的49%。本来紧张的水土矛盾在今年愈演愈烈。
据水管站的一分配水表格显示,在今年用水最紧张的时期,将近一半的水配给了亚麻,第三轮期配水300万方水,亚麻用水165.77万方,第四轮期配水364.13万方,亚麻用水166万方。
水管站统计亚麻种植面积是16561.5亩,老奇台镇总耕地面积为126000亩,占总面积13.3%的亚麻,在一个灌溉轮期内占用了55%的用水量。
各行政村之间也是矛盾重重,按照原来的惯例,各行政村都是按照比例分水,实行新的方案后,一些种植亚麻多的行政村配水量比以前增加了一倍以上,而有的行政村却只有原来的一半。按照原来的比例,二畦行政村可以分配到62万方水,现在,他们只能分到41万方水,其中小麦等主要作物的灌溉用水只有27.7万方。
原有的配水惯例被打破,倒水卖水尤为严重,一些村干部年初虚报亚麻种植面积,在配水时按照实际种植面积配给,利用空额面积倒卖水方,种植亚麻面积大的农户向缺水农户倒卖水方,每立方米8.3分钱的水被炒到了0.25元甚至达到了0.3元,用水紧张,农民抢水斗殴事件时有发生。
面对这个配水方案,水管站站长范文理显得很无奈,“比较麻烦,这个方案不好管理,我们也没办法。”
发展中县市招商的无奈之举
“这都是县里招商心切,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位政府官员对政府行政命令种植亚麻的行为做出解释。
更有人对亚麻产业提出质疑,认为从长远来看这并非明智之举,亚麻是内地淘汰的产业,亚麻密植度高,对土地营养吸收量比较大,导致土地贫瘠,种植亚麻后的土地导致其他作物大量减产,必须施大量的肥料才能生长,导致农民种地成本增加,根本不是什么朝阳产业。
“其实经济落后县市招商困难,病急乱投医,已经交了不少学费了。但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只好这么作。”这位政府官员说。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奇台县曾有好几个招商引资的项目无果而终,一度向各乡镇推广养殖獭兔的项目,到头来却是农户养殖的獭兔无处销售。
糟化酿酒项目,公司在向农户们卖了一千多台酿酒机器后下落不明,酿造的酒精无处销售,因为甲醇超标,不能作酒,许多农户只好把酒精倒掉。
育肥牛项目划拨了土地修好了牛场,至今没养过一头牛。
号召农户种植了蓖麻,回头来蓖麻油加工企业却没来收购蓖麻。
一些政府官员坦言,奇台县作为农业大县,每年财政收入3800万元,财政支出1.6亿元,如果全部取消农业税,政府财政将日趋紧张,必须发展工业来弥补税收。为了发展经济,政府领导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要企业愿意来,只好给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发展也是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