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成教学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构建世界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它要求教师运用自身的全部智慧应对来自课堂的各种挑战,在复杂的课堂上,生成新的教育教学机智。
关键词:生成教学 呼唤 生成 智慧
生成教学作为新课程课教学的一个亮点,体现的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性,教师可以通过实现生成这一价值追求,从中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教育智慧是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的教育境界。灵动的课堂在促进学生智慧生成的同时,也在考验并提升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具备捕捉信息、果断决策的智慧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执教《麦琪的礼物》一文时,在激情导入、整体感知课文后,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读完这篇小说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一石激起千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生1:“两位主人公的爱情多长深厚啊!”
生2:他们是圣诞节里最幸福的两个人。
生3: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爱,是金钱买不来的!
孩子们说的多好啊,我心里乐开了花,正准备顺势概括出小说主题,可教室里还有小手举得高高的,我只好又喊了一名学生。
生4:我最想说的是杰姆的金表卖了就再也赎不回来了。他一定要送这么贵重的礼物吗?犹如晴空里的一个炸雷,语惊四座,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我心里一惊:糟了,这不是和文章中心唱反调吗?我迅速镇定下来,灵机一动,追问一句:“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一生反驳:“我不同意,金表卖了不能赎回来,但爱失去了能赎回来吗?”我暗自点头。 谁知刚才那位学生不同意了,辩解道:“难道杰姆不给德拉买贵重的发梳,德拉就不爱他了吗?如果这样他们还算得上真爱吗?”听到这里,我赞许地补充了一句:“对呀,杰姆不送礼物照样不会失去爱呀!” 生:“可是爱有时是需要表达出来的呀!”
我从学生的认识冲突上捕捉到有用的信息,深情地说:“对呀,爱是至高无上的,爱也是需要表达的。” 谁知,又一只小手迟迟疑疑的举起来了,站起来说道:“老师,难道表达爱意非得赠送贵重的礼物吗?”
此时,我从学生意外的不确定生成中捕捉到有用信息,便接过话茬说:“我认为几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表达爱意的方式确实是多种多样的,你们能说说吗?” 生5:可以多说一些体贴关爱对方的话。生6:可以为对方分担一些责任。……
学生们的回答还在继续,我的心却沉思起来:真该感谢那个“半路杀出”的那个学生,如果不是他的“旁逸斜出”,会有这些深刻的见解,会有这个精彩的瞬间吗?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认真倾听重组了这些生生对话、积极互动的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匠心所在,促进学生智慧生成的同时,也在促进教师的教学智慧的生成。
二、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
有人说,教师应该在学生思路受阻、困惑不解时点拨,使其畅通;在学生理解肤浅、就事论事时点拨,使其深刻;……语文课堂的生成教学同样需要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点拨,使语文课堂朝着容量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如在一次市级公开课上,教师在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时针对文中国外的例子提出问题点拨:很遗憾,作者在文中没有举中国人的例子,你觉得可不可以举一个中国的例子?又有哪些人符合?能用一句话概括他的高贵吗?他们可以替换文中的哪个人物事例?
很显然,教师的提问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处和广处,他们马上生成了多种答案:生1,司马迁忍受宫刑,完成《史记》;生2,陶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归园田居;……接着教师又为学生补充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有关其兴趣爱好、家境及品质的句子,让他们试着根据材料替换文中例子。师:可以替换谁?生:王尔德!师:如何替换?生1回答不出来,老师赶快救援:你有何困难?生1:不太了解陶渊明这个人。师接着点拨:可以围绕“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些内容突出先生灵魂的高贵。师又点拨:可以模仿文中的第三节组织语言,结果生1给出了非常令人满意的答案: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中国晋代的陶渊明遇到知府巡视,县官让他束带迎接时,他回答:“不为五斗米折腰。”……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显然,教师的因势利导巧妙点拨,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结构安排及语言和行文思路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
三、具备随机应变,化解矛盾的智慧
生成教学使教学重心下移了,学生参与课堂多了,出现意想不到问题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多了,在这样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具备随机应变,相机行事,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矛盾加以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之化解的智慧。我在执教法国作家布丰的《松鼠》后,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
“老师,我认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是这篇文章中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我笑着问:“为什么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我没有亲眼见过松鼠,读了这篇文章,了解到松鼠原来是个漂亮、驯良、乖巧的小动物。可是,文章最后却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我在读到此处时,感到很别扭。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
我欣赏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佩服他们读书时那种鲜活的感受,我进一步鼓励道:“你敢于向课本挑战,很了不起。你们怎么想的?”
陆陆续续有几个举手。
生1: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唤起我们对动物世界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我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我认为课文的结尾与本单元的主题是不吻合的。
生2:布丰生于1707年,死于1788年。可能在18世纪人们还没有环保的意识。可能是我们在感情上已经把松鼠当作了我们的朋友。
生3: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这样结尾,既照应开头的“很讨人喜欢”,又点出松鼠的用途,加深人们对可爱的小松鼠的了解,首尾呼应,结构严密,介绍完整。
教室里静下来了,学生热切地望着我,他们在期盼着老师的“答案”。
面对同学们热切的眼光,我深情地说道:“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争议,是因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一类同学是从对动物的保护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角度出发的;另一类同学及作者是从对某一事物的介绍要全面的角度出发的,同学们善于多角度发现并思考问题真是太好了”。
课后,开头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在备课时,怎么就没有这种“别扭”的感觉呢?怎么压根儿也没想到学生会有这种感觉呢?看来,教师尊重学生读书的独特感觉,教师本人也应该走出习惯思维的束缚,拥有自己的读书感受,进而尊重自己的读书感受。
可以说,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课堂教学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和必须生成新智慧的过程。
关键词:生成教学 呼唤 生成 智慧
生成教学作为新课程课教学的一个亮点,体现的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性,教师可以通过实现生成这一价值追求,从中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教育智慧是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的教育境界。灵动的课堂在促进学生智慧生成的同时,也在考验并提升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具备捕捉信息、果断决策的智慧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执教《麦琪的礼物》一文时,在激情导入、整体感知课文后,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读完这篇小说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一石激起千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生1:“两位主人公的爱情多长深厚啊!”
生2:他们是圣诞节里最幸福的两个人。
生3: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爱,是金钱买不来的!
孩子们说的多好啊,我心里乐开了花,正准备顺势概括出小说主题,可教室里还有小手举得高高的,我只好又喊了一名学生。
生4:我最想说的是杰姆的金表卖了就再也赎不回来了。他一定要送这么贵重的礼物吗?犹如晴空里的一个炸雷,语惊四座,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我心里一惊:糟了,这不是和文章中心唱反调吗?我迅速镇定下来,灵机一动,追问一句:“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一生反驳:“我不同意,金表卖了不能赎回来,但爱失去了能赎回来吗?”我暗自点头。 谁知刚才那位学生不同意了,辩解道:“难道杰姆不给德拉买贵重的发梳,德拉就不爱他了吗?如果这样他们还算得上真爱吗?”听到这里,我赞许地补充了一句:“对呀,杰姆不送礼物照样不会失去爱呀!” 生:“可是爱有时是需要表达出来的呀!”
我从学生的认识冲突上捕捉到有用的信息,深情地说:“对呀,爱是至高无上的,爱也是需要表达的。” 谁知,又一只小手迟迟疑疑的举起来了,站起来说道:“老师,难道表达爱意非得赠送贵重的礼物吗?”
此时,我从学生意外的不确定生成中捕捉到有用信息,便接过话茬说:“我认为几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表达爱意的方式确实是多种多样的,你们能说说吗?” 生5:可以多说一些体贴关爱对方的话。生6:可以为对方分担一些责任。……
学生们的回答还在继续,我的心却沉思起来:真该感谢那个“半路杀出”的那个学生,如果不是他的“旁逸斜出”,会有这些深刻的见解,会有这个精彩的瞬间吗?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认真倾听重组了这些生生对话、积极互动的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匠心所在,促进学生智慧生成的同时,也在促进教师的教学智慧的生成。
二、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
有人说,教师应该在学生思路受阻、困惑不解时点拨,使其畅通;在学生理解肤浅、就事论事时点拨,使其深刻;……语文课堂的生成教学同样需要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点拨,使语文课堂朝着容量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如在一次市级公开课上,教师在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时针对文中国外的例子提出问题点拨:很遗憾,作者在文中没有举中国人的例子,你觉得可不可以举一个中国的例子?又有哪些人符合?能用一句话概括他的高贵吗?他们可以替换文中的哪个人物事例?
很显然,教师的提问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处和广处,他们马上生成了多种答案:生1,司马迁忍受宫刑,完成《史记》;生2,陶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归园田居;……接着教师又为学生补充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有关其兴趣爱好、家境及品质的句子,让他们试着根据材料替换文中例子。师:可以替换谁?生:王尔德!师:如何替换?生1回答不出来,老师赶快救援:你有何困难?生1:不太了解陶渊明这个人。师接着点拨:可以围绕“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些内容突出先生灵魂的高贵。师又点拨:可以模仿文中的第三节组织语言,结果生1给出了非常令人满意的答案: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中国晋代的陶渊明遇到知府巡视,县官让他束带迎接时,他回答:“不为五斗米折腰。”……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显然,教师的因势利导巧妙点拨,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结构安排及语言和行文思路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
三、具备随机应变,化解矛盾的智慧
生成教学使教学重心下移了,学生参与课堂多了,出现意想不到问题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多了,在这样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具备随机应变,相机行事,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矛盾加以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之化解的智慧。我在执教法国作家布丰的《松鼠》后,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
“老师,我认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是这篇文章中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我笑着问:“为什么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我没有亲眼见过松鼠,读了这篇文章,了解到松鼠原来是个漂亮、驯良、乖巧的小动物。可是,文章最后却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我在读到此处时,感到很别扭。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
我欣赏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佩服他们读书时那种鲜活的感受,我进一步鼓励道:“你敢于向课本挑战,很了不起。你们怎么想的?”
陆陆续续有几个举手。
生1: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唤起我们对动物世界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我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我认为课文的结尾与本单元的主题是不吻合的。
生2:布丰生于1707年,死于1788年。可能在18世纪人们还没有环保的意识。可能是我们在感情上已经把松鼠当作了我们的朋友。
生3: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这样结尾,既照应开头的“很讨人喜欢”,又点出松鼠的用途,加深人们对可爱的小松鼠的了解,首尾呼应,结构严密,介绍完整。
教室里静下来了,学生热切地望着我,他们在期盼着老师的“答案”。
面对同学们热切的眼光,我深情地说道:“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争议,是因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一类同学是从对动物的保护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角度出发的;另一类同学及作者是从对某一事物的介绍要全面的角度出发的,同学们善于多角度发现并思考问题真是太好了”。
课后,开头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在备课时,怎么就没有这种“别扭”的感觉呢?怎么压根儿也没想到学生会有这种感觉呢?看来,教师尊重学生读书的独特感觉,教师本人也应该走出习惯思维的束缚,拥有自己的读书感受,进而尊重自己的读书感受。
可以说,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课堂教学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和必须生成新智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