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埋豆结合手法头部按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00例神经性头痛病人随即分成常规对照组50例单纯采用耳穴埋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和实验组50例分别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结果采用耳穴埋豆结合手法头部按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明显好于单纯的耳穴埋豆。结论该项技术对病人无损伤,且操作简便,可缩短住院时间,经济适用,病人易接受,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耳穴埋豆;手法按摩;血管神经性头痛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7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62-01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内科常见的一种症状,病人头痛发作时表情痛苦,会出现心烦意乱,不语,失眠,健忘等多种表现[1]。我院脑二病房自2010年至2012年以来对血管神经性头痛采用耳穴埋豆结合头部手法按摩与单纯的耳穴埋豆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病房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对10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根据临床分型(风邪入脑型头痛、瘀阻脑络型头痛、肝经风火型头痛、肝阳上亢型头痛、痰浊上蒙型头痛、精血不足型头痛)采用耳穴埋豆结合头部手法按摩与单纯的耳穴埋豆进行临床观察[2],分组如下:T1组50例采用耳穴埋豆结合头部手法按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T2组50例采取耳穴埋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1.1.1T1组50例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0岁;平均46岁,35岁至55岁居多;风邪入脑型头痛6例,瘀阻脑络型头痛10例,肝经风火型头痛8例,肝阳上亢型头痛10例,痰浊上蒙型头痛10例,精血不足型头痛8例。
1.1.2T2组50例中,男26例,女24;年龄最小18岁,最大76岁;平均52岁,36岁至60岁居多;风邪入脑型头痛5例,瘀阻脑络型头痛11例,肝经风火型头痛6例,肝阳上亢型头痛14例,痰浊上蒙型头痛7例,精血不足型头痛7例。
1.2耳穴埋豆操作方法先用75%酒精消毒王不留行籽及耳廓,然后用0.5cm×0.5cm正方形胶布把王不留行籽贴于选定的穴位上,然后按压,至患处有胀痛感为止。每日按压3-4次,每穴1-2min,按压要轻,避免损伤皮肤,7次为1疗程,次日在另一耳朵行第2疗程。
1.2.1头部按摩方法
1.2.1.1风池穴和太阳穴的按摩方法将食指的指尖固定于该穴位上,用画圆圈的方式,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稍加用力按压,连续按压10秒钟后,再放松10秒钟。重复该动作3次。
1.2.1.2阳白穴、百会穴、风池穴、天柱穴、上明穴、四神聪穴、下关穴的按摩方法:以拇指端着力于穴位,持续点压1-2分钟。待病人感到胀痛后在按压10秒中,在放松10秒钟。重复该动作2次。
1.2.1.3鱼腰穴的按摩方法以两手拇指甲分置于两侧鱼腰穴外,持续切掐2-3分钟,待病人感到胀痛后在按压10秒中,在放松10秒钟。重复该动作2次。
1.2.1.4印堂穴按摩方法以拇指罗纹面置两眉间印堂处,自印堂向上直抹至神庭穴止,可双手交替進行。反复抹动2-3分钟。
1.2.1.5攒竹穴按摩方法以双手拇指罗纹面置于两攒竹穴处,连续短抹1-3分钟。
1.2.2.6大椎穴按摩方法以两手拇指与其余手指相配合,自颈部两侧风池穴而下节律性捏至到大椎穴,在大椎穴停留以点压的方式按摩此穴,反复操作5-7次。
2结果
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算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t用检验,见表1。
3病案举例
王某,女,56岁,患血管神经性头痛10年,辨证分型为瘀阻脑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疼痛的部位多在一侧,头痛时作时止,痛有定处,患者常在夜间睡眠中突然痛醒,病人的并发症为耳鸣,记忆力退。我科采用治疗方法耳穴埋豆结合手法按摩治疗第二天病人自觉疼痛的症状较前好转,治疗第十四天,病人头痛消失,经脑血流超声检查血液循环正常,痊愈出院。
4结论
经过3年的反复临床实践,耳穴埋豆结合手法头部按摩在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疾病上,治愈率已达到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该项技术突出了中医特色,发挥了中医优势,手法按摩显效快,耳穴埋豆可起到持续刺激作用,对病人无损伤,且操作简便,可缩短住院时间,经济适用,病人易接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338-339.
[2]李建平,马余鸿,马艳华.祛风活血通络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2例[J].新中医,2009,41(9):78-79.
【关键词】耳穴埋豆;手法按摩;血管神经性头痛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7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62-01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内科常见的一种症状,病人头痛发作时表情痛苦,会出现心烦意乱,不语,失眠,健忘等多种表现[1]。我院脑二病房自2010年至2012年以来对血管神经性头痛采用耳穴埋豆结合头部手法按摩与单纯的耳穴埋豆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病房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对10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根据临床分型(风邪入脑型头痛、瘀阻脑络型头痛、肝经风火型头痛、肝阳上亢型头痛、痰浊上蒙型头痛、精血不足型头痛)采用耳穴埋豆结合头部手法按摩与单纯的耳穴埋豆进行临床观察[2],分组如下:T1组50例采用耳穴埋豆结合头部手法按摩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T2组50例采取耳穴埋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1.1.1T1组50例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0岁;平均46岁,35岁至55岁居多;风邪入脑型头痛6例,瘀阻脑络型头痛10例,肝经风火型头痛8例,肝阳上亢型头痛10例,痰浊上蒙型头痛10例,精血不足型头痛8例。
1.1.2T2组50例中,男26例,女24;年龄最小18岁,最大76岁;平均52岁,36岁至60岁居多;风邪入脑型头痛5例,瘀阻脑络型头痛11例,肝经风火型头痛6例,肝阳上亢型头痛14例,痰浊上蒙型头痛7例,精血不足型头痛7例。
1.2耳穴埋豆操作方法先用75%酒精消毒王不留行籽及耳廓,然后用0.5cm×0.5cm正方形胶布把王不留行籽贴于选定的穴位上,然后按压,至患处有胀痛感为止。每日按压3-4次,每穴1-2min,按压要轻,避免损伤皮肤,7次为1疗程,次日在另一耳朵行第2疗程。
1.2.1头部按摩方法
1.2.1.1风池穴和太阳穴的按摩方法将食指的指尖固定于该穴位上,用画圆圈的方式,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稍加用力按压,连续按压10秒钟后,再放松10秒钟。重复该动作3次。
1.2.1.2阳白穴、百会穴、风池穴、天柱穴、上明穴、四神聪穴、下关穴的按摩方法:以拇指端着力于穴位,持续点压1-2分钟。待病人感到胀痛后在按压10秒中,在放松10秒钟。重复该动作2次。
1.2.1.3鱼腰穴的按摩方法以两手拇指甲分置于两侧鱼腰穴外,持续切掐2-3分钟,待病人感到胀痛后在按压10秒中,在放松10秒钟。重复该动作2次。
1.2.1.4印堂穴按摩方法以拇指罗纹面置两眉间印堂处,自印堂向上直抹至神庭穴止,可双手交替進行。反复抹动2-3分钟。
1.2.1.5攒竹穴按摩方法以双手拇指罗纹面置于两攒竹穴处,连续短抹1-3分钟。
1.2.2.6大椎穴按摩方法以两手拇指与其余手指相配合,自颈部两侧风池穴而下节律性捏至到大椎穴,在大椎穴停留以点压的方式按摩此穴,反复操作5-7次。
2结果
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算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t用检验,见表1。
3病案举例
王某,女,56岁,患血管神经性头痛10年,辨证分型为瘀阻脑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疼痛的部位多在一侧,头痛时作时止,痛有定处,患者常在夜间睡眠中突然痛醒,病人的并发症为耳鸣,记忆力退。我科采用治疗方法耳穴埋豆结合手法按摩治疗第二天病人自觉疼痛的症状较前好转,治疗第十四天,病人头痛消失,经脑血流超声检查血液循环正常,痊愈出院。
4结论
经过3年的反复临床实践,耳穴埋豆结合手法头部按摩在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疾病上,治愈率已达到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该项技术突出了中医特色,发挥了中医优势,手法按摩显效快,耳穴埋豆可起到持续刺激作用,对病人无损伤,且操作简便,可缩短住院时间,经济适用,病人易接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338-339.
[2]李建平,马余鸿,马艳华.祛风活血通络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2例[J].新中医,2009,41(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