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本溪县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对托幼机构两年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评价,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县疾控中心采样检测样品223份,合格率75.78%。与2011年比较,两年检测结果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托幼机构消毒后餐饮具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合格率为88.60%,2011年合格率为85.42%,两年间消毒质量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2年比2011年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质量有所提高,本溪县托幼机构日常预防性消毒开展正常,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加强某些薄弱环节促使全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上台阶势在必行。
【关键词】本溪县;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1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14-02
托幼机构是儿童集体学习活动的场所,其预防性卫生消毒工作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儿童群体中发生和流行的作用至关重要[1],同时为掌握本溪县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质量,促进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日常化和规范化,两年间本溪县疾控中心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开展日常消毒卫生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监测对象为辽宁省本溪县辖区内共25所公私立幼儿园、托儿所。监测样品包括:餐饮具、室内空气、手(包括幼儿、教师、保育员),物体表面(包括课室、寝室、活动室内的物体的表面),紫外线灯,洗后衣物,毛巾,消毒液等;監测指标包括:大肠菌群、细菌菌落总数和致病菌。
1.2方法
1.2.1监测依据[2]空气采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中的沉降法检测细菌总数,物体表面、手、玩具、餐饮具,紫外线灯,洗后衣物,毛巾,消毒液等采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中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的方法进行检验,大肠菌群检验采用GB14934-1994中的快速纸片法;评价标准参照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技术方案(试行)的评价标准,其中空气细菌总数≤2500cfg/m3,物体表面、玩具、手细菌总数≤8cfg/cm2,餐具细菌总数≤5cfg/cm2、大肠菌群(个/50cm2)不得检出。
1.2.2操作方法餐饮具采样采用纸片法;室内空气采样采用平板暴露法;玩具、桌椅等物体表面采用棉拭子涂抹法。以上各种样品中室内空气、毛巾、玩具每家至少采样1份,口杯、餐具每家至少采样2份,使用中消毒剂采样仅限正在使用中的。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数据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两组量表的评定结果作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1年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分析2012年县疾控中心共采样检测样品(包括空气、物表、手及餐具)223份,合格份数169份,合格率为75.78%。2011年共采样检测样品207份,合格134份,合格率为64.73%。与2011年比较,两年检测结果总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2,P<0.05)。
2.2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比较两年间我们重点对各托幼机构消毒后餐饮具进行了监测评价,2012年合格率为88.60%,2011年合格率为85.42%,两年间消毒质量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从两年来本溪县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可见,2012年的消毒卫生质量明显好于2011年,两年检测结果经卫生学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能原因有:大多数托幼机构的相关领导对消毒工作制度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高,随着消毒工作各项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日常消毒工作制度和制度的执行落实到位,使消毒卫生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但两年消毒质量监测平均合格率不高,只有68.31%,我县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建议相关卫生部门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促进消毒卫生质量的稳步提高[3]。
为避免“病从口入”,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两年间我们重点对各托幼机构消毒后餐饮具进行了监测评价,餐饮具监测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两个指标。2012年消毒质量合格率为88.60%,2011年合格率为85.42%,两年间消毒质量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高于样品检测总合格率,但不合格率也超过10%,存在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隐患。因为肠道传染病途径主要系粪口传播途径,如果餐具等消毒不合格,再加上儿童本身抵抗力弱,很容易造成肠道病毒借助饮食、饮水进入体内,从而引起发病,从而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餐具消毒质量检测合格率的方法有:一为消毒器具体积适中;二是正确的使用消毒剂,消毒时间足够,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此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各托幼机构普遍存在着紫外线灯应用不合理的问题:①安装位置不正确。②照射面积过大。③灯管未进行定期的照射时间登记和清洁。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①应建立紫外线日常使用登记本,加强对紫外线灯的管理,记录每支紫外线灯管的开始使用日期以及每天消毒时间[4],同时每周保洁人员对灯管至少进行一次的擦拭消毒。②规范各项操作程序,加强业务培训,这是提高专职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紫外线的操作一旦出现失误,极易对人体造成损伤。2011年我市一托幼机构已发生过类似事件,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对操作人员做好培训非常重要。③规范并健全全园的消毒隔离制度。对于新安装的消毒设备加强管理,并落实到人,规范操作制度及管理制度[5]。
总之,本溪县托幼机构日常预防性消毒开展正常,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加强某些薄弱环节促使全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上台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吴涛,刘新辉,王立强,等.消毒技术规范(2002)[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2,27(2):89.
[2]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技术方案(试行)[S].粤疾控[2005]254号文件.
[3]郝学安,吕新辉,李春晓,汤勇.济宁市2006——2008年部分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情况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11(5):281-282.
[4]谢文东,周春景,等.消毒管理与应用[R].中国消毒医学杂志,2010,27(2):239.
[5]李兆林,宗伟,韩文文,等.室内空气流通检验措施[R].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1):169-171.
【关键词】本溪县;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1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14-02
托幼机构是儿童集体学习活动的场所,其预防性卫生消毒工作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儿童群体中发生和流行的作用至关重要[1],同时为掌握本溪县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质量,促进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日常化和规范化,两年间本溪县疾控中心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开展日常消毒卫生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监测对象为辽宁省本溪县辖区内共25所公私立幼儿园、托儿所。监测样品包括:餐饮具、室内空气、手(包括幼儿、教师、保育员),物体表面(包括课室、寝室、活动室内的物体的表面),紫外线灯,洗后衣物,毛巾,消毒液等;監测指标包括:大肠菌群、细菌菌落总数和致病菌。
1.2方法
1.2.1监测依据[2]空气采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中的沉降法检测细菌总数,物体表面、手、玩具、餐饮具,紫外线灯,洗后衣物,毛巾,消毒液等采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中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的方法进行检验,大肠菌群检验采用GB14934-1994中的快速纸片法;评价标准参照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技术方案(试行)的评价标准,其中空气细菌总数≤2500cfg/m3,物体表面、玩具、手细菌总数≤8cfg/cm2,餐具细菌总数≤5cfg/cm2、大肠菌群(个/50cm2)不得检出。
1.2.2操作方法餐饮具采样采用纸片法;室内空气采样采用平板暴露法;玩具、桌椅等物体表面采用棉拭子涂抹法。以上各种样品中室内空气、毛巾、玩具每家至少采样1份,口杯、餐具每家至少采样2份,使用中消毒剂采样仅限正在使用中的。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数据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两组量表的评定结果作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1年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分析2012年县疾控中心共采样检测样品(包括空气、物表、手及餐具)223份,合格份数169份,合格率为75.78%。2011年共采样检测样品207份,合格134份,合格率为64.73%。与2011年比较,两年检测结果总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2,P<0.05)。
2.2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比较两年间我们重点对各托幼机构消毒后餐饮具进行了监测评价,2012年合格率为88.60%,2011年合格率为85.42%,两年间消毒质量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从两年来本溪县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可见,2012年的消毒卫生质量明显好于2011年,两年检测结果经卫生学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能原因有:大多数托幼机构的相关领导对消毒工作制度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高,随着消毒工作各项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日常消毒工作制度和制度的执行落实到位,使消毒卫生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但两年消毒质量监测平均合格率不高,只有68.31%,我县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建议相关卫生部门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促进消毒卫生质量的稳步提高[3]。
为避免“病从口入”,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两年间我们重点对各托幼机构消毒后餐饮具进行了监测评价,餐饮具监测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两个指标。2012年消毒质量合格率为88.60%,2011年合格率为85.42%,两年间消毒质量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高于样品检测总合格率,但不合格率也超过10%,存在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隐患。因为肠道传染病途径主要系粪口传播途径,如果餐具等消毒不合格,再加上儿童本身抵抗力弱,很容易造成肠道病毒借助饮食、饮水进入体内,从而引起发病,从而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餐具消毒质量检测合格率的方法有:一为消毒器具体积适中;二是正确的使用消毒剂,消毒时间足够,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此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各托幼机构普遍存在着紫外线灯应用不合理的问题:①安装位置不正确。②照射面积过大。③灯管未进行定期的照射时间登记和清洁。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①应建立紫外线日常使用登记本,加强对紫外线灯的管理,记录每支紫外线灯管的开始使用日期以及每天消毒时间[4],同时每周保洁人员对灯管至少进行一次的擦拭消毒。②规范各项操作程序,加强业务培训,这是提高专职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紫外线的操作一旦出现失误,极易对人体造成损伤。2011年我市一托幼机构已发生过类似事件,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对操作人员做好培训非常重要。③规范并健全全园的消毒隔离制度。对于新安装的消毒设备加强管理,并落实到人,规范操作制度及管理制度[5]。
总之,本溪县托幼机构日常预防性消毒开展正常,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加强某些薄弱环节促使全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上台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吴涛,刘新辉,王立强,等.消毒技术规范(2002)[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2,27(2):89.
[2]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技术方案(试行)[S].粤疾控[2005]254号文件.
[3]郝学安,吕新辉,李春晓,汤勇.济宁市2006——2008年部分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情况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11(5):281-282.
[4]谢文东,周春景,等.消毒管理与应用[R].中国消毒医学杂志,2010,27(2):239.
[5]李兆林,宗伟,韩文文,等.室内空气流通检验措施[R].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1):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