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年级汉字识记教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200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是人生的启蒙时期,如何把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懂礼貌,会创造的有用之才,是每个小学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针对小学生的学龄特点,国家教育委员会对低年级教材作了大量的修订,现行新教材大大体现了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的特点,也充分反应了学生善于思维、敢于创新的素质特征,同时,也给我们每个小学低年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关于小学低年级识记教学的几点看法,敬望同行多赐教。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怎样使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并转化成为一定的识字能力,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曾采取了几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合理使用直观教具,可以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小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迷上了“动画片”。所以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采取电教谋体、直观教具(如:幻灯片、图片、实物、动物等)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学生记忆,更能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如:“森”、“林”、木”,先出示一片“森林”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感受,让他们感受到森林的茂密和繁多;再出示“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此时,虽枝展叶茂,但毕竟数量较少;最后出示“木”的图片,学生在观察中知道,独树一株,不能成林。然后分解这几个字,并引导学生念儿歌:“三木同在立为森,两木并立念为林,森林茂密已成荫,请去大自然中行”。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森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了。
  
  二、在辨析比较中识字
  
  辨析比较是帮助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学生记忆,更好地区别字形、掌握字音、理解字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根据字的间架结构相近和字音相同进行归类识字和分析比较,我在教学过程中曾多次使用这个方法,效果颇佳。如:在教“疱”,就可以让学生记忆地写出以“包”为声旁的字,用抓点带面的做法,引出“跑、炮、泡、咆、疱、饱、胞、抱”等字,并将这些字连接起来学,我教学生记忆的方法是:“有足就会跑、点火放鞭炮、有水冒气泡、张口就咆哮、有病起浓疱、有食就吃饱、看见好同胞、伸手去拥抱”。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记忆:“清、请、晴、睛、情”等,“有水才说清、有言才说请、有日天就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想事情”等等。诸如此类的形声字,都可以编成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使学生能在比较中理解、识记和掌握,并能准确使用,减少错别字。
  
  三、在简化绘图中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运用象形字的特点,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大致勾勒出事物的大概形状,构成一幅简单的形象图画,这样比语言传递的信息要直观得多,学生也比较乐意接受,在识字教学中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日月水火、山石云舟”等汉字,先画出这些字所表示的事物,再逐次进行演变,就形成了今天的汉字,如:“日””*→⊙→日,“月”→月等。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汉字,在学生脑海里就形成了深刻而牢固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效果。
  
  四、用竟猜谜语帮助识字
  
  猜谜语,历来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用竟猜谜语帮助识字,可以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既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又能让学生大开眼界。是从小培养学生求知欲和良好品德的有效途径。谜语,一般都是用韵、顺口溜的语言编成的,既描述了某个汉字所表示的事物特征,又能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如:我在教学生认识“目”字时,我就问学生:“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这是什么?学生认真思考后,知道这是“目”,我接着说:“左一片、右一片、隔山看不见”,同学们回答,这是“耳”。“象盐不咸、象糖不甜、冬天飞满天,夏天看不见”(雪) “一字九横六直、神仙都够猜三日”(晶)等等。
  汉字结构复杂,变化多端,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初学汉字的学生感到吃力,教低年级语文的老师也感到棘手,实在是难教难学,难记难写。但是,汉字作为我国的国语,人人都必须学,必须记,必须用。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人从“咿呀”学语到成为国家栋梁之才,都离不开汉语,都离不开各位老师辛勤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启蒙老师非常重要,他的引导和教育,将直接关系着学生发展。因此,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教学时,不可小视,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让学生通过多读课文,了解字音;通过说话,了解字义;通过练习,了解字形,逐步掌握汉字识记的方法和规律。如何当好启蒙教育者,把一个天真幼稚的孩子培养成为善求知、能生活、勤劳动、会审美、有创新,能创造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值得我们每个老师长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551600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自ARPA网问世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将人们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及高职院校理工科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调动职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呢?    一、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应着重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中最常用的概念、
期刊
在教育理念发生变革的当代,教育界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其思想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其观念得到国内教育界的一致认可,并在全国中小学校广泛践行,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它将在教育发展、创新的轨道上,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个一切”教育理论,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其理论精髓是主体教育、人本教育思想。    一    孔子是
期刊
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仅需要原有数学认知结构、思维发展水平和数学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直接参与,对输入的数学材料进行加工,而且需要学习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启动、加强、维持和调节,才能使数学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发现,多数数学学困生学习落后的原因往往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非智力因素。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动机不纯    动机是数学学习的先决条件。不同的学习动
期刊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阅读理解已成为高考试题的重头戏,在阅读过程中理清细节,获取信息是正确把握文章中心的前提,但考生常出现的现象是文章看懂了,答题的正确率却不高。原因是考生只看懂了文章的字面意思,没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高层次的阅读理解题涉及的方面很多,学生要具备判断、推理、综合和归纳的能力,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找到正确的答案。下面就高考阅读文章的类型和试题类型以及学生应具备的答题能力作一简单
期刊
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说的就是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那么我们也不妨再作以引申: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即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韩愈把传道放在了第一的位置。而且《语文课程标准》中在定义语文的学科性质的时候也是这样定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除了是一种交
期刊
一、语文教学中两种思维结合的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在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理论影响下,一些人误认为抽象思维才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人类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方式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客观真理。因此,中学语文课比较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视形象思维发展,教学中注重对文章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而缺乏对语方情味、意蕴的挖掘,对具体形象的感知,以及对作品情感因素、审美因
期刊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解决好语文教学中各种关系以及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  教和学的关系,并不是“教”加“学”的关系,而是教和学的辩证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与学割裂开来。教师只授知识于学生,学生只是求知于教师,教和学便成了知识的授受关系,主要表现是注入式的教法。其实,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理念:学生的自觉能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是内因
期刊
语文是各类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利于其他学科的提高,要全面掌握语文中字、词、句、段、篇等全方位的知识,关键在老师。老师语文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认真研究和掌握语文教学艺术,是每个语文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而进行的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语文的教学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要求和目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实际,运用一切
期刊
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力求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地域环境、经济水平、家长文化等外部条件的制约,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写作能力相对差一点,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只要能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创出一片天地。    一、细心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农村学生的生活是平淡的,也是丰富的,生活的感悟
期刊
中考即将来临,作为初中重要学科的语文,自然在中考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中考成绩对学生继续升学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语文复习至关重要。如何能在短期内收到极佳的复习效果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该问题。    一、走出语文复习误区    若干年来,语文老师们的复习计划及其复习方式年年都在不断改进,但是从考试结果来看,不管复习计划如何地周密,也不论复习方式怎么改进,复习效果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