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说的就是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那么我们也不妨再作以引申: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即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韩愈把传道放在了第一的位置。而且《语文课程标准》中在定义语文的学科性质的时候也是这样定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除了是一种交际工具之外,还担当着传承语言文化,陶冶情操,教会做人的重任,即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也确立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体现,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之下,语文教材也发生很大的变化,选取了更多贴近学生实际,读了之后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的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如七年级下册的《珍珠鸟》、《斑羚飞渡》等等,甚至可以说每一篇课文都是如此。
可见,从古至今,语文教学都注重“文”与“道”的统一,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更给“文”与“道”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也要求二者要结合起来。但是目前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如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就只是语言的教学,如果要渗透德育就会成为政治课,会影响语文的教学;当然也有个别人只是依据参考书办事,穿凿附会,干巴巴地“传道”,没有“文”的支撑,成了空洞的说教,学生也不爱听,不接受。因而我们说“文”是语文教学的血肉,“道”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二者紧密地结合才会使语文课更生动,更有趣,才会有血有肉,教师也才能教得有内容,教得轻松,学生也才能学得有趣,更在这种潜移默化中,陶冶了自己的性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如此一举多得的好事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也必须是二者有机地联系,德育渗透要潜移默化,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妙处,不要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也不要把语文课弄成政治的说教。如我在教授《荒岛余生》这一课时,导入就是以学生设想如果自己一个人到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荒岛上,你能生活多久,将怎样生活下去?很多学生说自己生活不了多久,有的说要哭喊,甚至有的学生说自己可能自杀……我没有去指责学生的这些错误做法,而是让他们看课文中的鲁滨逊是如何克服困难,在荒岛上生活28年的。学生读了课文后又让他们学习鲁滨逊正确对待困难的办法,自己也设想遇到的困难,并想想它的好处,仿照句式造句,学生很快造了很多乐观向上,不怕挫折的句子来,后面又让学生谈该向鲁滨逊学习些什么?学生谈到要学习他遇到困难要不屈不挠的精神,乐观向上,勇于探索精神……当我再次问到如果再到荒岛上还会不会自杀时?再没有一个学生说要自杀了。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很少,学生谈得很多,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不仅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品质。
下面我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简要地谈一谈,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一、背景渲染式
即通过师生对背景的介绍,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进入到那个年代,对当时的历史、政治有所了解,也能够和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一定的认识。如在介绍《华南虎》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介绍一下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当时是在“四人帮”横行,知识分子、科学家、老干部受迫害,可以说是黑白不分,人妖颠倒,和现在的社会环境有天壤之别。接着就提出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现在动物园里对动物的驯化也有铰掉爪子,拔掉牙的,却没有人再写了?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了课文,进行思考,很容易地就认识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写老虎受迫害,实际上是在写知识分子在受迫害。也认识到当今社会环境的宽松与美好。
二、谈启发感受式
也就是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对整个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一句话,学生来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挖掘课文中的人文性。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到文章情境之中,更能从其中得到认识,思想品德受到陶冶。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时候,学完课文,让学生谈谈我们应该向闻一多学习什么?有的说要学习他说到做到,言行一致的作风,有的说要学习他不求名利,埋头研究的治学精神,有的说要学习他心怀国运民生的爱国精神。学生结合课文来谈,才有话可说、可写,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也培养了优良的品质。
三、情景感化式
即把学生带入到一个与课文相类似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解决办法,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磨练。如我在上《最后一课》的时候,读了课文就让学生设想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学习汉语的权力,要让你去学习别的国家语言你会怎么办?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我不学,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一定在现在就好好学习汉语,不枉做一个中国人。学生在此刻才第一次爱上了汉语,自然也就会上升为一种对祖国的爱。
当然,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渗透的方法很多,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只要心里想着二者的结合,有意识地去寻找,就一定能够找到二者的结合点。
通过上面我肤浅的介绍,相信你也一定看到,语文教学和品德教育二者的结合(即我所说的文以载道)的妙处,它不仅不会冲淡语文教学,反而能促进语文教学,它使语文课学生更有话可说,更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相信你会运用得很好。让我们一起运用好“文以载道”这一语文教学的法宝,共创语文教学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711600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
可见,从古至今,语文教学都注重“文”与“道”的统一,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更给“文”与“道”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也要求二者要结合起来。但是目前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如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就只是语言的教学,如果要渗透德育就会成为政治课,会影响语文的教学;当然也有个别人只是依据参考书办事,穿凿附会,干巴巴地“传道”,没有“文”的支撑,成了空洞的说教,学生也不爱听,不接受。因而我们说“文”是语文教学的血肉,“道”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二者紧密地结合才会使语文课更生动,更有趣,才会有血有肉,教师也才能教得有内容,教得轻松,学生也才能学得有趣,更在这种潜移默化中,陶冶了自己的性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如此一举多得的好事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也必须是二者有机地联系,德育渗透要潜移默化,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妙处,不要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也不要把语文课弄成政治的说教。如我在教授《荒岛余生》这一课时,导入就是以学生设想如果自己一个人到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荒岛上,你能生活多久,将怎样生活下去?很多学生说自己生活不了多久,有的说要哭喊,甚至有的学生说自己可能自杀……我没有去指责学生的这些错误做法,而是让他们看课文中的鲁滨逊是如何克服困难,在荒岛上生活28年的。学生读了课文后又让他们学习鲁滨逊正确对待困难的办法,自己也设想遇到的困难,并想想它的好处,仿照句式造句,学生很快造了很多乐观向上,不怕挫折的句子来,后面又让学生谈该向鲁滨逊学习些什么?学生谈到要学习他遇到困难要不屈不挠的精神,乐观向上,勇于探索精神……当我再次问到如果再到荒岛上还会不会自杀时?再没有一个学生说要自杀了。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很少,学生谈得很多,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不仅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品质。
下面我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简要地谈一谈,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一、背景渲染式
即通过师生对背景的介绍,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进入到那个年代,对当时的历史、政治有所了解,也能够和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一定的认识。如在介绍《华南虎》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介绍一下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当时是在“四人帮”横行,知识分子、科学家、老干部受迫害,可以说是黑白不分,人妖颠倒,和现在的社会环境有天壤之别。接着就提出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现在动物园里对动物的驯化也有铰掉爪子,拔掉牙的,却没有人再写了?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了课文,进行思考,很容易地就认识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写老虎受迫害,实际上是在写知识分子在受迫害。也认识到当今社会环境的宽松与美好。
二、谈启发感受式
也就是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对整个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一句话,学生来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挖掘课文中的人文性。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到文章情境之中,更能从其中得到认识,思想品德受到陶冶。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时候,学完课文,让学生谈谈我们应该向闻一多学习什么?有的说要学习他说到做到,言行一致的作风,有的说要学习他不求名利,埋头研究的治学精神,有的说要学习他心怀国运民生的爱国精神。学生结合课文来谈,才有话可说、可写,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也培养了优良的品质。
三、情景感化式
即把学生带入到一个与课文相类似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解决办法,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磨练。如我在上《最后一课》的时候,读了课文就让学生设想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学习汉语的权力,要让你去学习别的国家语言你会怎么办?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我不学,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一定在现在就好好学习汉语,不枉做一个中国人。学生在此刻才第一次爱上了汉语,自然也就会上升为一种对祖国的爱。
当然,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渗透的方法很多,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只要心里想着二者的结合,有意识地去寻找,就一定能够找到二者的结合点。
通过上面我肤浅的介绍,相信你也一定看到,语文教学和品德教育二者的结合(即我所说的文以载道)的妙处,它不仅不会冲淡语文教学,反而能促进语文教学,它使语文课学生更有话可说,更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相信你会运用得很好。让我们一起运用好“文以载道”这一语文教学的法宝,共创语文教学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711600陕西省宁陕县宁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