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知道,学生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组织者、促进者、知心人。教学中,教师要抛开自己觉得挺容易的想法,假设自己也是一名刚刚接触新知的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用自己稚化的思路策略引领学生从暂时稚化的思维不断趋向智化。
因此,在努力弯下身子、做学生求知路上的同行者和喝彩者的课堂教学探索之路上,让自己从零开始,以教师“稚化”的思维接近学习前懵懂的学生,然后一起慢慢走过數学知识的再制造,共同享受探究后再创造的快乐。在这样合拍的“稚化”探究中,学生热情高涨,思维逐步趋向智化。
一、立足知识发现原点,享受再造喜悦
人类探究数学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很多现今看起来很容易的数学公式、规律、思想,其背后基本都有一段苦苦求证的成长史。带着学生回到新知诞生的起点,学着古人反复求索、对比、推断、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探究中一步步揭开知识的面纱,其欣喜之情是难以言喻的。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笔者以一段小故事导入:“你知道吗?在我们中国早已经掌握了多位数相乘的方法时,古代欧洲人还没搞清楚怎么算。那么,他们碰到多位数相乘,怎么办呢?老师写,你们看,谁先看明白了,也暂时把自己的想法藏在肚子里,轻轻举起你的右手,老师就知道了。请仔细看——”笔者转身在黑板上写下:
“32×2=64;32×4=64×2=128;32×8=128×2=256;32×15=256+128+64+32=480。”
短暂的沉默之后,陆续有人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笔者做了一个安静加端正举手的动作:“你想到的可能是正确的,但也许还不够完整,自己闭上眼睛,在心里把自己的发现默念一遍看看。发现不行,再念第二遍,第三遍。”这样,既保护了一部分思维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又给其他人继续安静思考的时间和耐心。当所有学生都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笔者做了一个暂停的姿势:“大家的发现,我们先藏在肚子里,你现在再和老师一起做两道应用题,看看是不是和你这时的想法一样。”这样自然切换到算式的比较环节中去。
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一步步接近人类认知的起点,心中腾起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初步感受古欧洲人的“双倍法”计算,为后面学习乘法分配律埋下伏笔,奠定思维基础。
二、走近学生认知原点,完善认知建构
学生在即将跨入新知学习的殿堂之前,他们的认知建构里已经拥有相对成序列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在学习乘法的分配律时,前面刚刚经历并体验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究过程还历历在目。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就等于准确地站到了学生现认知的原点,更便于设计出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的导学案,合理、有效地去完善他们的认知建构。
在承接刚刚激起兴趣的环节之后,笔者从例题的两种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计算式子、得出相同的计算结果开始,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两种列式的关系,从而总结出:“一个数与其他两个加数的和相乘,得到的结果,和这个数分别与两个加数相乘,再加起来的和,是相等的。”或者:“一个数与另外两个数分别相乘得到的积,再相加得到的和,等于这个数与那两位加数的和相乘,得到的积。”
在热情肯定了他们的“了不起的发现”后,笔者将刚才欧洲人的双倍计算法再拿过来,让他们说说自己刚才的发现或想法,和现在的发现是不是相同?欧洲人的双倍计算法,是怎么解决多位数乘法这个难题的?接着,再让他们在文字表述的基础上,再尝试写几组这样的等式。他们随机写出了128×(8+9)=128×8+128×9;82×56+82×54=82×(56+54)等。有了前面比较、推断,得出正确判断的成功经历,再加上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表示的模型示范,他们很快总结出了乘法分配律的表达式,并在比较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高度概括性和表达精准性。
三、寻找知识生长原点,扩展学生认知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要担心学生出现认知和操作上的错误,有时甚至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揣着明白装糊涂,让学生在反思中辨别,在验证中总结,从而学得更扎实。在学生知晓了乘法分配律之后,笔者给他们呈现这样一组练习:①(65+88)×3=65×( )+88×( )②29×34+29×66=( )×( + )……然后比较计算的过程,说说有什么发现,从而悟出乘法分配律在简便运算中的应用。接着,让他们小组探究:像“29×24+29×52+29×34”这样的算式能不能用乘法分配律?“66×46-66×26”呢?给学生一个新的知识生长原点,让学生循着探究的过程再走一遭,享受新收获后的喜悦。
坚持让自己不扮演知识的化身,也避免让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无意剥夺他人思考的时空,用与学生当下认知相匹配、稚化的思维和学生一起探究。这样刻意放慢脚步,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让学习探究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思维智化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窎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因此,在努力弯下身子、做学生求知路上的同行者和喝彩者的课堂教学探索之路上,让自己从零开始,以教师“稚化”的思维接近学习前懵懂的学生,然后一起慢慢走过數学知识的再制造,共同享受探究后再创造的快乐。在这样合拍的“稚化”探究中,学生热情高涨,思维逐步趋向智化。
一、立足知识发现原点,享受再造喜悦
人类探究数学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很多现今看起来很容易的数学公式、规律、思想,其背后基本都有一段苦苦求证的成长史。带着学生回到新知诞生的起点,学着古人反复求索、对比、推断、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探究中一步步揭开知识的面纱,其欣喜之情是难以言喻的。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笔者以一段小故事导入:“你知道吗?在我们中国早已经掌握了多位数相乘的方法时,古代欧洲人还没搞清楚怎么算。那么,他们碰到多位数相乘,怎么办呢?老师写,你们看,谁先看明白了,也暂时把自己的想法藏在肚子里,轻轻举起你的右手,老师就知道了。请仔细看——”笔者转身在黑板上写下:
“32×2=64;32×4=64×2=128;32×8=128×2=256;32×15=256+128+64+32=480。”
短暂的沉默之后,陆续有人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笔者做了一个安静加端正举手的动作:“你想到的可能是正确的,但也许还不够完整,自己闭上眼睛,在心里把自己的发现默念一遍看看。发现不行,再念第二遍,第三遍。”这样,既保护了一部分思维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又给其他人继续安静思考的时间和耐心。当所有学生都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笔者做了一个暂停的姿势:“大家的发现,我们先藏在肚子里,你现在再和老师一起做两道应用题,看看是不是和你这时的想法一样。”这样自然切换到算式的比较环节中去。
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一步步接近人类认知的起点,心中腾起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初步感受古欧洲人的“双倍法”计算,为后面学习乘法分配律埋下伏笔,奠定思维基础。
二、走近学生认知原点,完善认知建构
学生在即将跨入新知学习的殿堂之前,他们的认知建构里已经拥有相对成序列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在学习乘法的分配律时,前面刚刚经历并体验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究过程还历历在目。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就等于准确地站到了学生现认知的原点,更便于设计出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的导学案,合理、有效地去完善他们的认知建构。
在承接刚刚激起兴趣的环节之后,笔者从例题的两种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计算式子、得出相同的计算结果开始,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两种列式的关系,从而总结出:“一个数与其他两个加数的和相乘,得到的结果,和这个数分别与两个加数相乘,再加起来的和,是相等的。”或者:“一个数与另外两个数分别相乘得到的积,再相加得到的和,等于这个数与那两位加数的和相乘,得到的积。”
在热情肯定了他们的“了不起的发现”后,笔者将刚才欧洲人的双倍计算法再拿过来,让他们说说自己刚才的发现或想法,和现在的发现是不是相同?欧洲人的双倍计算法,是怎么解决多位数乘法这个难题的?接着,再让他们在文字表述的基础上,再尝试写几组这样的等式。他们随机写出了128×(8+9)=128×8+128×9;82×56+82×54=82×(56+54)等。有了前面比较、推断,得出正确判断的成功经历,再加上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表示的模型示范,他们很快总结出了乘法分配律的表达式,并在比较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高度概括性和表达精准性。
三、寻找知识生长原点,扩展学生认知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要担心学生出现认知和操作上的错误,有时甚至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揣着明白装糊涂,让学生在反思中辨别,在验证中总结,从而学得更扎实。在学生知晓了乘法分配律之后,笔者给他们呈现这样一组练习:①(65+88)×3=65×( )+88×( )②29×34+29×66=( )×( + )……然后比较计算的过程,说说有什么发现,从而悟出乘法分配律在简便运算中的应用。接着,让他们小组探究:像“29×24+29×52+29×34”这样的算式能不能用乘法分配律?“66×46-66×26”呢?给学生一个新的知识生长原点,让学生循着探究的过程再走一遭,享受新收获后的喜悦。
坚持让自己不扮演知识的化身,也避免让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无意剥夺他人思考的时空,用与学生当下认知相匹配、稚化的思维和学生一起探究。这样刻意放慢脚步,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让学习探究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思维智化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窎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