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根据《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具体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五化”,即让品德与社会课“兴趣化”、“实践化”、“生活化”、“情感化”和“发展化”,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五化”策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17-1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让品德与社会课“兴趣化”
1.自制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开始阶段。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到好处的导入方法,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学习。电教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电教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情感。
2.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品德与社会的理论对于小朋友来说比较抽象、枯燥,用通俗易懂的事例来说明“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更易让人接受。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想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活活泼,可适当运用故事来说明道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参与,交流合作,让品德与社会课“实践化”
1.丰富学生的参与方式。
过去,我们重视教师教的方式的研究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调查、实验、汇报……而这些方式正是学生所喜欢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尤其需要。例如在教学《我们手拉手》这一课时,笔者请同学们开展小调查活动,老师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小调查的指导,从调查主题、内容、方法乃至汇报方式都做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提示来帮助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学生依照提示,思路打开了,心中有数了,就会很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让学生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不仅仅是活动形式的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历程,也是他们逐步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能够找到自己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的共鸣,能够寻求到个体与社会的情感认同。这样也就让学生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而这种参与的快乐又大大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发展,并逐步提高了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运用生活,让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
1.以“生活经验”的借助,思考道德问题。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品德与社会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道德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例如,教学《怎样与人相处》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用我的真心换你的笑容:一是教会学生一些交往的技巧(正确的交往语言、体态动作和学会聆听等);二是以两篇美文《一群光头男孩》和《神奇的“心灵创可贴”》强化情感体验,强调真情的重要性。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和学会合作是当今青少年亟需积累的本领,从小学生开始,就要学会有关正确的交往原则和技巧,才能最终适应时代的需要。
2.以“生活实践”的回归,解决道德问题。
学以致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在品德与社会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领悟道德“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道德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道德问题。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
四、多种教育,有机融合,让品德与社会课“情感化”
1.制定目标,让情感具体化。
对小学生来说,单是给他们激发情感还不够,更需要让他们明确每个主题的目标,让他们参与其中,让他们动起来,这样的情感体验才是扎实有效的。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班级”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各抒其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制订出符合本班实际,又能体现全体同学共同愿望的班集体建设的目标。通过这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人人参与制定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把班集体建设当做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才干奉献给集体,与班集体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融化在集体中。
2.有机渗透,让情感自然化。
儿童认识是由形象具体向抽象逐步转化的,为了提高和增强学生在复杂的情景中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的能力,我们根据学校德育课题大框架,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德育课题结合点,选择了《用沙家浜的生活,育沙家浜的新人》这一子课题进行研究与实验,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充分挖掘和吸纳沙家浜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自然等方面的资源,有机渗透到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之中。
五、用好自编手册,激活教学,让品德与社会课“成长化”
1.用好手册,激励儿童个性化发展。
笔者仿照以前省编新教材配套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成长手册》,自编了一套简单的《成长手册》。成长手册能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能提供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例在教学“绿色小卫士”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手册中填写出具体的环保小措施。这种种综合实践活动诉诸于手册,留下了点点痕迹,指示着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
2.建立档案,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建立档案,一般来说,就是给每个学生设立一个档案袋,也可以说是成长资料袋。资料袋中可以放学生的学习成果、活动记录、心得体会和表现记录等,运用成长资料袋这种评价方法,重在看学生成长过程的表现,促进学生积累经验、激发兴趣,让品德培养时时散发出生活的馨香,于春风细雨中润泽德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五化”策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17-1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让品德与社会课“兴趣化”
1.自制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开始阶段。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到好处的导入方法,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学习。电教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电教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情感。
2.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品德与社会的理论对于小朋友来说比较抽象、枯燥,用通俗易懂的事例来说明“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更易让人接受。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想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活活泼,可适当运用故事来说明道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参与,交流合作,让品德与社会课“实践化”
1.丰富学生的参与方式。
过去,我们重视教师教的方式的研究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调查、实验、汇报……而这些方式正是学生所喜欢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尤其需要。例如在教学《我们手拉手》这一课时,笔者请同学们开展小调查活动,老师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小调查的指导,从调查主题、内容、方法乃至汇报方式都做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提示来帮助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学生依照提示,思路打开了,心中有数了,就会很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让学生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不仅仅是活动形式的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历程,也是他们逐步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能够找到自己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的共鸣,能够寻求到个体与社会的情感认同。这样也就让学生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而这种参与的快乐又大大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发展,并逐步提高了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运用生活,让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
1.以“生活经验”的借助,思考道德问题。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品德与社会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道德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例如,教学《怎样与人相处》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用我的真心换你的笑容:一是教会学生一些交往的技巧(正确的交往语言、体态动作和学会聆听等);二是以两篇美文《一群光头男孩》和《神奇的“心灵创可贴”》强化情感体验,强调真情的重要性。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和学会合作是当今青少年亟需积累的本领,从小学生开始,就要学会有关正确的交往原则和技巧,才能最终适应时代的需要。
2.以“生活实践”的回归,解决道德问题。
学以致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在品德与社会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领悟道德“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道德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道德问题。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
四、多种教育,有机融合,让品德与社会课“情感化”
1.制定目标,让情感具体化。
对小学生来说,单是给他们激发情感还不够,更需要让他们明确每个主题的目标,让他们参与其中,让他们动起来,这样的情感体验才是扎实有效的。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班级”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各抒其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制订出符合本班实际,又能体现全体同学共同愿望的班集体建设的目标。通过这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人人参与制定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把班集体建设当做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才干奉献给集体,与班集体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融化在集体中。
2.有机渗透,让情感自然化。
儿童认识是由形象具体向抽象逐步转化的,为了提高和增强学生在复杂的情景中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的能力,我们根据学校德育课题大框架,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德育课题结合点,选择了《用沙家浜的生活,育沙家浜的新人》这一子课题进行研究与实验,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充分挖掘和吸纳沙家浜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自然等方面的资源,有机渗透到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之中。
五、用好自编手册,激活教学,让品德与社会课“成长化”
1.用好手册,激励儿童个性化发展。
笔者仿照以前省编新教材配套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成长手册》,自编了一套简单的《成长手册》。成长手册能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能提供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例在教学“绿色小卫士”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手册中填写出具体的环保小措施。这种种综合实践活动诉诸于手册,留下了点点痕迹,指示着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
2.建立档案,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建立档案,一般来说,就是给每个学生设立一个档案袋,也可以说是成长资料袋。资料袋中可以放学生的学习成果、活动记录、心得体会和表现记录等,运用成长资料袋这种评价方法,重在看学生成长过程的表现,促进学生积累经验、激发兴趣,让品德培养时时散发出生活的馨香,于春风细雨中润泽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