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顺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落后的缺点,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探究能力,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教学;初中
引言:
在2002年,我国教育部就印发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纲要中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综合性
首先体现在课程的综合上。无论什么活动,本质上都是把多种学科课程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不能是某一知识的考试式整合。其次,要体现在教育目标的综合性。不是单一的锻炼精神或者意志,也不是某种意识,比如法律意识的培养。刚好相反,应该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第三,从时空、地域上来说,也要体现综合性。有的活动,要跨越几个季节,有的活动要整合校内、校外不同的人文资源、社会资源。
(二)实践性
首先体现在形式上,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大量丰富而又感性的认识上,完成价值理念的洗礼和重构。其次,体现在内容上。一方面是生产活动有关的实践,比如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有关种养殖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是自然科学规律方面的实践活动。比如某项科学实验等。
(三)开放性
这是与学科课程的教材导向相区别的。学科课程以某一学科为主,表现为一定的封闭性,讲究固定和唯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課程本质要求开放地去实施相关活动,不能把眼界狭隘地聚焦在某个具体知识上面。活动可以选择学生生活领域的任何相关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
(四)自主性
学科课程中有好多知识内容,要求老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学、被动地记。在学习发生和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被牵着走;教师掌握课堂全局,掌控课堂节奏,是课堂的主导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截然不同,自主性是它的课程价值体现。学生在活动当中,从自己的思维特点出发,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动脑筋,勤于动手,完成任务。整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自主鲜明的特点。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精心选择初中实践教学主题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需要通过主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当地的社会特色,积极挖掘社会热点话题中的教育意义,精心设计教学的主题。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特色开展“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收集相关的信息,以此来保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要考虑到教学主题的趣味性。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仍然具备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对身边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和家庭环境,为学生营造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才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探索。例如在放学时段会有很多小贩在校门口摆摊,卖的东西都是在学生群体中最流行的商品,很多学生就会盲目跟风,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事例开展“理性消费”的实践教学,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境
想要充分发挥初中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就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深刻了解到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能够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突出教学的主题和目标,给予学生感官上的刺激,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有关水污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水污染的图片和水污染给水生物带来影响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再通过一些文字语言上的说明,使学生了解到本次教学的主题,再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探究,总结出治理水污染的策略。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多、范围广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合作意识
新课程提倡教师开展自主合作、积极探究的课堂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交互,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合作学习能够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班级讨论、教师总结的方式深刻探究到初中实践活动的价值和内涵,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例如,在小发明、小创造相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制作步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明确每个组员的分工。之后将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进行评价,提出意见,最后再由教师做归纳总结,点评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和状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劳动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教师结构
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开展,首先得从思想德育教育转变入手,而要使社会接受、认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从思想上认识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和必须性。老师、家长和学生等参与者要充分认识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培养全面型人才,推进综合社会实践课程也是把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观念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方式,我们可以从多种突进途径去宣传此课程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保证实践课的正常投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理念下开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发挥出教师的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主题,制定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实践教学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艳群.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2]马占寰.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提高初中综合实践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9):159‐160.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教学;初中
引言:
在2002年,我国教育部就印发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纲要中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综合性
首先体现在课程的综合上。无论什么活动,本质上都是把多种学科课程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不能是某一知识的考试式整合。其次,要体现在教育目标的综合性。不是单一的锻炼精神或者意志,也不是某种意识,比如法律意识的培养。刚好相反,应该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第三,从时空、地域上来说,也要体现综合性。有的活动,要跨越几个季节,有的活动要整合校内、校外不同的人文资源、社会资源。
(二)实践性
首先体现在形式上,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大量丰富而又感性的认识上,完成价值理念的洗礼和重构。其次,体现在内容上。一方面是生产活动有关的实践,比如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有关种养殖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是自然科学规律方面的实践活动。比如某项科学实验等。
(三)开放性
这是与学科课程的教材导向相区别的。学科课程以某一学科为主,表现为一定的封闭性,讲究固定和唯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課程本质要求开放地去实施相关活动,不能把眼界狭隘地聚焦在某个具体知识上面。活动可以选择学生生活领域的任何相关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
(四)自主性
学科课程中有好多知识内容,要求老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学、被动地记。在学习发生和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被牵着走;教师掌握课堂全局,掌控课堂节奏,是课堂的主导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截然不同,自主性是它的课程价值体现。学生在活动当中,从自己的思维特点出发,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动脑筋,勤于动手,完成任务。整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自主鲜明的特点。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精心选择初中实践教学主题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需要通过主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当地的社会特色,积极挖掘社会热点话题中的教育意义,精心设计教学的主题。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特色开展“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收集相关的信息,以此来保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要考虑到教学主题的趣味性。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仍然具备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对身边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和家庭环境,为学生营造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才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探索。例如在放学时段会有很多小贩在校门口摆摊,卖的东西都是在学生群体中最流行的商品,很多学生就会盲目跟风,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事例开展“理性消费”的实践教学,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境
想要充分发挥初中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就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深刻了解到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能够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突出教学的主题和目标,给予学生感官上的刺激,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有关水污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水污染的图片和水污染给水生物带来影响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再通过一些文字语言上的说明,使学生了解到本次教学的主题,再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探究,总结出治理水污染的策略。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多、范围广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合作意识
新课程提倡教师开展自主合作、积极探究的课堂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交互,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合作学习能够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班级讨论、教师总结的方式深刻探究到初中实践活动的价值和内涵,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例如,在小发明、小创造相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制作步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明确每个组员的分工。之后将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进行评价,提出意见,最后再由教师做归纳总结,点评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和状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劳动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教师结构
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开展,首先得从思想德育教育转变入手,而要使社会接受、认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从思想上认识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和必须性。老师、家长和学生等参与者要充分认识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培养全面型人才,推进综合社会实践课程也是把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观念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方式,我们可以从多种突进途径去宣传此课程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保证实践课的正常投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理念下开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发挥出教师的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主题,制定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实践教学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艳群.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2]马占寰.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提高初中综合实践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9):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