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的怀念》是我国著名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叙事的形式,写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为了让双腿瘫痪的儿子能坚强地生活下去,隐瞒了自己到了肝癌晚期的病情,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直到猝然离世。赞扬了伟大的母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文章感人肺腑,字里行间无处不散发着浓浓的母爱,是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情感的一篇优秀范文。
那么如何让这优秀的课文在教学时焕发出人文色彩呢?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一、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略)
二、让学生在想象中培养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但理解了文本,还走进了文本,这时我们可抓住几个契机适时引导,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当学生读到“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时,我问:“孩子们,读到这里,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情景呢?”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妇人躺在病床上,她紧闭双眼,嘴里不停地说‘我不能死,我有个生病的儿子,我还有个未成年的女儿,我死了,他们怎么办呢’。”;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垂死的母亲,她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她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我有个生病的儿子,我还有个未成年的女儿……’。旁边的作者看到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样的母亲,泪水哗哗地直流,他想扑到母亲的床前,可他走不了,他会使劲锤自己的双脚,恨自己不争气。”……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有的同学用纸巾轻轻地擦去泪水,有的同学小声地啜泣着,有的同学把头埋得很低很低。这时,同学们都被他们的发言所感动, “伟大的母爱”那高大的形象也已深深地矗立在学生的心中。
在这里我只不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老师没有说教,但学生的情感却在想象中得到培养。
三、让学生在语言中抒发情感
当热爱母亲的情感已积蓄在学生的心中,这时他们需要抒发,需要宣泄,以表达他们丰富的感情。
当学生读到“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时,我问:“孩子们,‘我’和妹妹站在这多姿多彩的菊花前,会对病故的母亲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这样回答:“妈妈,您放心吧。我和妹妹会坚强地、好好活下去的。”有的学生说:“妈妈,我知道错了,我不该乱发脾气。您得了重病,为什么不跟孩儿说一声呢?孩儿是那么想念您,想和您一起来看菊花。”有的学生说:“妈妈,现在又是秋天,菊花开得正烂漫,可您却……您放心,我和妹妹已长大了,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又如:依然在《母亲》舒缓的音乐声中,在背景是一片金黄色的枫树林中,我对学生说:“孩子们,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吗?”
“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自己已身患重病,却时时刻刻惦记着儿女。”
“学完了这篇课文,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她和文中的母亲一样,把自己的爱给了我和弟弟、妹妹们。她工作非常辛苦,一回到家还忙个不停。她还把好吃的让给我们。可我还认为她不关心我,很少过问我的成绩,我和弟弟、妹妹发生争执时,都是批评我。现在我知道自己错了,妈妈是爱我们的。”
四、让学生的情感在写作中得到升华
当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时——要热爱父母,珍惜和关心自己的健在的父母。这时,我让学生给母亲或关心自己的人写一封感恩信,来表达对他们的爱,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感恩”,让学生的情感在写作中得到升华。开家长会时,我让学生把这封信放在课桌上,让家长阅读,很多家长看了都热泪盈眶,他们纷纷表示,孩子长大了,学会处处为别人着想,学会说感谢了,还说学校教育有方,说他们的孩子在学校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做人。
责任编辑 邹韵文
那么如何让这优秀的课文在教学时焕发出人文色彩呢?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一、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略)
二、让学生在想象中培养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但理解了文本,还走进了文本,这时我们可抓住几个契机适时引导,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当学生读到“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时,我问:“孩子们,读到这里,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情景呢?”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妇人躺在病床上,她紧闭双眼,嘴里不停地说‘我不能死,我有个生病的儿子,我还有个未成年的女儿,我死了,他们怎么办呢’。”;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垂死的母亲,她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她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我有个生病的儿子,我还有个未成年的女儿……’。旁边的作者看到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样的母亲,泪水哗哗地直流,他想扑到母亲的床前,可他走不了,他会使劲锤自己的双脚,恨自己不争气。”……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有的同学用纸巾轻轻地擦去泪水,有的同学小声地啜泣着,有的同学把头埋得很低很低。这时,同学们都被他们的发言所感动, “伟大的母爱”那高大的形象也已深深地矗立在学生的心中。
在这里我只不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老师没有说教,但学生的情感却在想象中得到培养。
三、让学生在语言中抒发情感
当热爱母亲的情感已积蓄在学生的心中,这时他们需要抒发,需要宣泄,以表达他们丰富的感情。
当学生读到“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时,我问:“孩子们,‘我’和妹妹站在这多姿多彩的菊花前,会对病故的母亲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这样回答:“妈妈,您放心吧。我和妹妹会坚强地、好好活下去的。”有的学生说:“妈妈,我知道错了,我不该乱发脾气。您得了重病,为什么不跟孩儿说一声呢?孩儿是那么想念您,想和您一起来看菊花。”有的学生说:“妈妈,现在又是秋天,菊花开得正烂漫,可您却……您放心,我和妹妹已长大了,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又如:依然在《母亲》舒缓的音乐声中,在背景是一片金黄色的枫树林中,我对学生说:“孩子们,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吗?”
“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自己已身患重病,却时时刻刻惦记着儿女。”
“学完了这篇课文,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她和文中的母亲一样,把自己的爱给了我和弟弟、妹妹们。她工作非常辛苦,一回到家还忙个不停。她还把好吃的让给我们。可我还认为她不关心我,很少过问我的成绩,我和弟弟、妹妹发生争执时,都是批评我。现在我知道自己错了,妈妈是爱我们的。”
四、让学生的情感在写作中得到升华
当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时——要热爱父母,珍惜和关心自己的健在的父母。这时,我让学生给母亲或关心自己的人写一封感恩信,来表达对他们的爱,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感恩”,让学生的情感在写作中得到升华。开家长会时,我让学生把这封信放在课桌上,让家长阅读,很多家长看了都热泪盈眶,他们纷纷表示,孩子长大了,学会处处为别人着想,学会说感谢了,还说学校教育有方,说他们的孩子在学校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做人。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