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之启示一二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cujmt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的教育中,“德”是首当其重的。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改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自古行行出状元,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人、成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尚的情操就成了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
  每个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把学生的个性挖掘出来并加以锤炼,延伸发展,才是教育的成功之处。而当前的教育——特别是山区教育,不由得引人深思:打、骂、羞、赶、丢的方法始终给所谓的“后进生”蒙上一层拔不开的阴影。这种千人一面的腐朽的教育方法不但阻碍着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既扼杀了学生发展的主动性,也使学生内在的潜质窒息而亡。
  如果把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比喻成“蚕”的话,那么“一二龄”的学前、小学启蒙阶段就要求教师们具备“爱心、悉心” ;“三四龄”的初中高中是最容易出现“病状”的,而且常常是些“牛皮癣”之类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耐心、恒心”。“一、二、三、四龄”都平稳过来了,“五龄”的大学阶段则可以“放心”。
  然而,大量的资料证明,有不少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程度地受到畸形的教育。使“人才”成了“人材”,然而“才”非“材”,逼出来的“材”似乎总缺少點什么,总给人一种涩涩的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常对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怨声载道,束手无策,同时还给学生们扣上诸如“牛皮灯笼”“无药可救”“山穷水尽”等名号。
  我们很理解老师们的苦心,曰:爱才心切,严师出高徒,怎奈恨铁不成钢。于是教育学生的方式常常有不同程度的歧视和排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禁地忧心忡忡。
  其实,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曾几何时深入了解学生?曾几何时关怀了学生?曾几何时帮助了学生?学生出现问题时得到的往往不是老师的宽容和理解,而是“当头一棒”。试想,这种“堵塞式”的教育方式怎能不让学生背道而驰呢?因此,这样那样的问题不但得不到遏制,而且屡禁屡现。
  总而言之,当前的德育工作难就难在“人”字文章上。纵古观今,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人和”是最富于变化的,蕴含的意义也是最深刻的。“人”字文章做好了,工作便会事半功倍,许多存在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了。那么,如何做好“人”字文章呢?理解是桥梁,疏导是关键,师爱是源泉。
  首先是爱人。感情是人际关系的“稳压器”和“调节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思想上引导人,在学习上激励人,在生活上关心人,做学生人生路上的导航灯。
  我认为,宿舍是学生个性表现最突出的地方。老师们应该多去学生的宿舍走走,在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善于向学生推荐自己友善的一面,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感到有“滴水之恩” 的存在。切勿因蝇头小事就一脸的“包公相”,让学生觉得老师们高高在上,难以靠近,又岂敢说朋友式的关系了。
  其次是导人。老师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既要做一名好老师,也要做一名好导师。好导师可以感召学生,带领全体;好导师还可以创造崭新的学生世界,丰富学生的情感和陶治学生的性情。
  古人云:得天下者必先得天下心。同样,老师们要导人,首先则要导心,抓住了心才能导之有效。学生的思想要求做到因人而导,因势利导,避免呆板化和简单化,更不能盲目地训斥。
  事实证明,班主任育人这种育人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员育人的育人理念已在实践中初见成效。因此,我们要面对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培养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实践证明,“牵牛式”的教育方法只会使德育工作一度陷入泥潭,寸步难行;“嬉牛式”的教育方法可使德育工作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举个例子说吧,我曾教过这样的一个学生:上课经常穿拖鞋。几经教育无济于事。最后,我想出了一个办法,自己也穿拖鞋来上课,学生看见了,说:“老师,你穿拖鞋上课。” “噢,我忘了,非常抱歉,请同学们把我的拖鞋扣下吧。”于是班上的紀律委员把我的拖鞋扣下了。第二天,我发现那个学生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布鞋,问题就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下解决了。
  总而言之,老师要做“医生”,顺藤摸瓜,“摸清”学生的“脉搏”,弄清“病源”,才可以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老师也要做“演员”,善于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第三是带人。带人的宗旨是以小带大,以点带面。带是以老师的言行举止为载体,融合日常生活中包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独具慧眼地选择适合的切入点,最终使学生的思想强化,行为规范化,以达到品质内化。“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俗语云:欲速则不达,曲径可通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只能治标不治本,有时还会使老师们防不胜防。无奈之下,不少的老师只好采取硬碰硬的方法,最终把学生逼上梁山,逼出校园,逼进了社会。
  岳飞有句名言:“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老师应以言传身教感召教育学生。比如说,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们可在平时的课堂上身先士卒扫扫地,捡捡垃圾。又如,前不久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学生的跑操比赛,我一马当先的做起了学生的领队兼教练,并且带领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比赛成绩,可谓无声胜有声。倘若言行不一,对人对己不一,就会失信于学生,“带人”则无从谈起。
  总之,我们要给学生爱的世界,导的原则,带的楷模。这样,教育才会有声有色。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20世纪中叶以来,其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落实素质教育”,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
期刊
一、赢得起步,决胜千里  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后,兴奋、新奇、不适,不同程度的存于在学生中。初中时他们都是学校或班上佼佼者,迈进高中大门时个个勃勃雄心,人人立下大志;但进人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九班在班级排序上,一方面紧邻火箭班,另一方面又位列首个重点班,这样的位置极易导致班上学生情绪、心理上的浮躁不安。所以在开学初稳定学生情绪,克服烦躁不安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九班而言就显得
期刊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只有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能浇灌希望之花。”我觉得把这句话应用到德育工作中就恰当不过了。我一直担任低年级和中年级的班主任,一个班,关起门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无疑就是家长,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无时不在奏着一首永不停歇的交响乐,而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则是师生间的真诚的爱。如何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爱的教育?我是这样做的。  一、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
期刊
愉快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众所诸如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没有愉快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达到和谐的发展”。课堂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主要平台。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如下是我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见解。  一、营造“自由开放”的愉快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则是“自主、合作、探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然而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单一呆板的互动形式大大削弱了师生互动应
期刊
性,这个在中国谈之色变的字。被中国人讳忌了数千年,蒙上了厚厚的神秘面纱。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中国人的道德和生活等方面带来了种种的深远影响。而中国教育对于性的规避也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我记得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学校从来没有给我们上过一节有关性知识的课。在初二学生物的时候,看着书本上绘制的两性生殖器官图,我们的兴奋,我们的期待,最后都在老师的一句——“这节内容自学”中灰飞烟灭。到了高中,
期刊
科学的教育是立体的,它分为三个层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不可或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亲密的血缘关系,父母和家庭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主战场,是旗帜,负责给学生传授系统的、全面的、深刻的思想教育内
期刊
一、给孩子一个快乐的课间  有人说真正的儿童是可以在地上自由地打滚的,可以在操场上奔跑跳跃的,可以在院子里追赶嬉戏的,也有人说孩子的快乐就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可是人们扪心自问,我们又给了自己的学生多少快乐呢?  记得上学期期末考试的那个星期,课间的大操场特别安静,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孩子们都被关在了教室,本该属于他们的课间十分钟,也是他们最盼望最热爱的课间十分钟就这样被老师们无情地占用了
期刊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点的落实,只注重结果而忽视知识接受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很难从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如何让课堂洋溢欢乐,充满有情味的笑声,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期刊
一、运用旧知引入新课,在知识的潜移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  案例一1:《圆的面积》 为例  (一)回顾旧知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二)引入新课  在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学生很快就回  答是沿着它的高剪开,然后把剪下来的部分移动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端,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来研究,再利用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