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结合教学现状,本文从课程组建设、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企业(军工)管理》课程建设的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期望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企业(军工)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006-03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我校工科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根據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我国于2016年开启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在这一方案驱动下,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紧迫任务。我国1100所高校中94%的高校开设有工科专业,因此提升工科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质量,对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有重要作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旨在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手段,确保世界各国高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国际认可。对我国高校工科专业来说,如何利用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这一手段提升工程教育质量,是所有开设有工科专业的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1]。
西安工业大学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共建高校。在我校的55个专业中工科专业有28个,并且有6个工科专业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这也要求我校要稳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开展工程教育认证深化推进工程教育改革,使我校的工科专业教育体系与国际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接轨,大力提升我校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我校毕业生的国际认可度和竞争力[2]。
2 现有的课程体系在我校工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现有课程体系不能体现我校军工发展的背景特色
西安工业大学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是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60多年来,学校践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弘扬“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风,注重学生军工品格的锤炼,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体现我校军工特色,将原有的《企业管理概论》课程修改为《企业(军工)管理》。但现有的企业管理概论课程体系是以一般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构建的,主要包括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协调,以实现企业管理任务,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3]。而军工企业承担了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了各种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经营活动,军工企业的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质量监督模式、保密管理体制等与一般的工业企业均有所不同。因此,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没有将军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特殊性结合起来,目前的课程体系不能反映我校军工发展的特色。
2.2 现有课程体系不能完全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
西安工业大学在2017年3月份发布了《西安工业大学2016-2020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规划》,在规划中指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校工科专业结合所开设课程修改了所有课程所对应的专业毕业指标清单,每个专业都制定了与《企业(军工)管理》课程相应专业的毕业支撑要求。如测控专业就要求本课程能够达到以下三点毕业要求:①能够正确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②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在多学科环境下的项目管理中应用;③能够正确认识、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要求本课程能够达到以下两点毕业要求:①能够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论证,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因素;②理解机械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方面的关键因素。面对我校的27大学科、专业多而杂,每个专业要求本课程对其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不同,因此现有的课程体系不能完全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
3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企业(军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内容
3.1 总体思路
根据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要求,以《西安工业大学2016-2020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规划》为指导,专业必须有明确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应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包括了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或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12条毕业基本要求。《企业(军工)管理》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通识必修课,在毕业要求中支撑了“工程与社会”和“项目管理”这两条[4]。因此,依据我校军工发展的背景特点和各专业认证对课程目标的要求,重新设计《企业(军工)管理》课程体系。
3.2 具体内容
(1)课程组的建设。工程教育认证提出教学重点从“是什么”和“为什么”转变为学生积极探索“做什么”“如何做”“如何改进”等问题。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具备通过独立学习获得更深层次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的能力,将所学习的知识真正应用于工程实践,具备解决复杂工程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有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目前教师队伍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博士毕业直接到高校工作的年轻教师,缺乏工程经历,对企业的实际生产和运营并不了解,严重影响工程教育质量。所以我校为教师提供到企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增强教师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企业(军工)管理》课程组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课程组教师抓住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积极主动到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企业的生产第一线挂职锻炼、调研,参与工程实践,增强自身的工程教育意识和工程技能,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 (2)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课程的设计应以成果产出和能力培养为导向。因此,要首先明确各认证专业的毕业要求,根据各认证专业的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然后再确定《企业(军工)管理》课程内容,将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分解到课程单元和知识点。本课程在我校设定为通识必修课,全校所有的专业(包括工科、理科、经管、艺术、外语等)都要学习本课程。因此,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学生就业行业特点,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两部分。必修内容为所有专业学生均要学习,包括企业与管理、管理的经典理论、管理职能、企业战略管理四部分;而对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科专业来说,选修部分包括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营销管理、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等内容。
(3)教学方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内容应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即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所获的能力,因此教学方法也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企业(军工)管理》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得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能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如在教学中解决各阶段所遇到的管理问题,充分将理论学习、企业实践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引入中国案例共享中心全国百篇优秀案例、清华案例库优秀案例,通过案例的深入分析和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程度,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将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中心、教师讲授为辅及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如在课程中可以引入“慕课”“雨课堂”等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课前,通过“雨课堂”给学生推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微课视频、慕课视频等,让学生更为直观、生动的预习教学内容。在课中,通过“雨课堂”将授课PPT推到学生手机,通过弹幕互动和图文投稿也可以调动全班学生讨论和发言的积极性,极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在PPT中标记没有听懂的内容和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授课教师在课后会收到相关内容的统计,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后,学生可以在手机上反复查看教师在课前、课中推送的课件,学生也可以在课堂讨论区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根据问题对学生进行课后指导。
(4)考核评价机制。针对《企业(军工)管理》课程的教学特点,考核评价机制在平时考勤、课堂作业与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评价机制上进行了多元化的灵活拓展,以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就业行业特点,采取“日常教学考核+期末综合考评”模式。日常教学考核以学生到课情况、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及主观能动性。期末综合考评可以采用课程作业、专题论文或期末考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机制的多元化拓展,全面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企业(军工)管理》作为我校所有专业的通识必修课,在构成工科毕业生工程教育知识能力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体现我校军工发展的背景特色。本文先分析了我校现有的企业管理课程体系和我校工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课程组建设、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分别详细阐述了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企业(军工)管理》课程建设的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通过该课程的改革,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工科教育专业认证、符合《企业(军工)管理》的课程教学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教学改革之路,也为我校其他通识必修课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裴亚南,董亚洁,王鑫.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课堂教学互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6).
[2]万博楠.微信平台的互动式教学在工商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改革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6).
[3]周振华,陈耿彪,曹太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机械类“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15).
[4]王晴.案例教學法在《企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
【作者简介】
曹丽(1978~),女,陕西勉县人,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企业(军工)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006-03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我校工科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根據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我国于2016年开启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在这一方案驱动下,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紧迫任务。我国1100所高校中94%的高校开设有工科专业,因此提升工科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质量,对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有重要作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旨在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手段,确保世界各国高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国际认可。对我国高校工科专业来说,如何利用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这一手段提升工程教育质量,是所有开设有工科专业的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1]。
西安工业大学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共建高校。在我校的55个专业中工科专业有28个,并且有6个工科专业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这也要求我校要稳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开展工程教育认证深化推进工程教育改革,使我校的工科专业教育体系与国际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接轨,大力提升我校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我校毕业生的国际认可度和竞争力[2]。
2 现有的课程体系在我校工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现有课程体系不能体现我校军工发展的背景特色
西安工业大学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是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60多年来,学校践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弘扬“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风,注重学生军工品格的锤炼,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体现我校军工特色,将原有的《企业管理概论》课程修改为《企业(军工)管理》。但现有的企业管理概论课程体系是以一般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构建的,主要包括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协调,以实现企业管理任务,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3]。而军工企业承担了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了各种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经营活动,军工企业的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质量监督模式、保密管理体制等与一般的工业企业均有所不同。因此,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没有将军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特殊性结合起来,目前的课程体系不能反映我校军工发展的特色。
2.2 现有课程体系不能完全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
西安工业大学在2017年3月份发布了《西安工业大学2016-2020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规划》,在规划中指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校工科专业结合所开设课程修改了所有课程所对应的专业毕业指标清单,每个专业都制定了与《企业(军工)管理》课程相应专业的毕业支撑要求。如测控专业就要求本课程能够达到以下三点毕业要求:①能够正确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②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在多学科环境下的项目管理中应用;③能够正确认识、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要求本课程能够达到以下两点毕业要求:①能够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论证,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因素;②理解机械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方面的关键因素。面对我校的27大学科、专业多而杂,每个专业要求本课程对其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不同,因此现有的课程体系不能完全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
3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企业(军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内容
3.1 总体思路
根据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要求,以《西安工业大学2016-2020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规划》为指导,专业必须有明确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应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包括了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或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12条毕业基本要求。《企业(军工)管理》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通识必修课,在毕业要求中支撑了“工程与社会”和“项目管理”这两条[4]。因此,依据我校军工发展的背景特点和各专业认证对课程目标的要求,重新设计《企业(军工)管理》课程体系。
3.2 具体内容
(1)课程组的建设。工程教育认证提出教学重点从“是什么”和“为什么”转变为学生积极探索“做什么”“如何做”“如何改进”等问题。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具备通过独立学习获得更深层次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的能力,将所学习的知识真正应用于工程实践,具备解决复杂工程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有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目前教师队伍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博士毕业直接到高校工作的年轻教师,缺乏工程经历,对企业的实际生产和运营并不了解,严重影响工程教育质量。所以我校为教师提供到企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增强教师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企业(军工)管理》课程组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课程组教师抓住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积极主动到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企业的生产第一线挂职锻炼、调研,参与工程实践,增强自身的工程教育意识和工程技能,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 (2)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课程的设计应以成果产出和能力培养为导向。因此,要首先明确各认证专业的毕业要求,根据各认证专业的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然后再确定《企业(军工)管理》课程内容,将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分解到课程单元和知识点。本课程在我校设定为通识必修课,全校所有的专业(包括工科、理科、经管、艺术、外语等)都要学习本课程。因此,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学生就业行业特点,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两部分。必修内容为所有专业学生均要学习,包括企业与管理、管理的经典理论、管理职能、企业战略管理四部分;而对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科专业来说,选修部分包括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营销管理、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等内容。
(3)教学方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内容应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即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所获的能力,因此教学方法也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企业(军工)管理》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得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能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如在教学中解决各阶段所遇到的管理问题,充分将理论学习、企业实践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引入中国案例共享中心全国百篇优秀案例、清华案例库优秀案例,通过案例的深入分析和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程度,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将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中心、教师讲授为辅及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如在课程中可以引入“慕课”“雨课堂”等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课前,通过“雨课堂”给学生推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微课视频、慕课视频等,让学生更为直观、生动的预习教学内容。在课中,通过“雨课堂”将授课PPT推到学生手机,通过弹幕互动和图文投稿也可以调动全班学生讨论和发言的积极性,极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在PPT中标记没有听懂的内容和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授课教师在课后会收到相关内容的统计,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后,学生可以在手机上反复查看教师在课前、课中推送的课件,学生也可以在课堂讨论区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根据问题对学生进行课后指导。
(4)考核评价机制。针对《企业(军工)管理》课程的教学特点,考核评价机制在平时考勤、课堂作业与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评价机制上进行了多元化的灵活拓展,以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就业行业特点,采取“日常教学考核+期末综合考评”模式。日常教学考核以学生到课情况、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及主观能动性。期末综合考评可以采用课程作业、专题论文或期末考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机制的多元化拓展,全面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企业(军工)管理》作为我校所有专业的通识必修课,在构成工科毕业生工程教育知识能力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体现我校军工发展的背景特色。本文先分析了我校现有的企业管理课程体系和我校工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课程组建设、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分别详细阐述了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企业(军工)管理》课程建设的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通过该课程的改革,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工科教育专业认证、符合《企业(军工)管理》的课程教学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教学改革之路,也为我校其他通识必修课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裴亚南,董亚洁,王鑫.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课堂教学互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6).
[2]万博楠.微信平台的互动式教学在工商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改革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6).
[3]周振华,陈耿彪,曹太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机械类“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15).
[4]王晴.案例教學法在《企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
【作者简介】
曹丽(1978~),女,陕西勉县人,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