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孤独症患儿治疗中家庭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39例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入我院诊治的孤独症患儿开展临床研究,随机分组时以系统法为标准,19例对照组患儿治疗中配合常规护理,20例研究组患儿治疗中配合家庭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孤独治疗评估量表(ATEC)、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EP-3)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ATEC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研究组患儿治疗后PEP-3评分以及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孤独症患儿治疗中家庭治疗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孤独症症状,提升患儿各项能力,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家庭治疗;常规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81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108-02
儿童孤独症均开始于婴幼儿时期,是精神障碍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大部分患儿的发病时间均在3岁以内,但是仍有少部分患儿会在3岁以后发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极度孤独,无法同其他人建立正常的交际关系,语言功能发育存在迟缓或者障碍,沟通能力欠佳,仅能够不断重复簡单的游戏或者动作,且非常抵触周围事物的变化,对某些物品存在较强的依赖性,无法接受分离[1-2]。由于孤独症患儿治疗的时间比较长,仅仅依靠医护人员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引导家庭成员的加入。为此,我院就引入家庭治疗干预,并围绕干预效果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39例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入我院诊治的孤独症患儿开展临床研究,随机分组时以系统法为标准,对照组19例患儿中男女占比8:11,年龄跨度2-6岁,平均(3.3±1.3)岁。研究组男女占比12:8,年龄跨度2-6岁,平均(3.7±1.7)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儿符合精神病相关诊断中关于孤独症的诊断要求;患儿听力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沟通功能均无异常;患儿均无其他精神系统疾病;患儿无其他系统功能障碍;患儿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相关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均完全知晓并自愿配合。
排除标准:患儿存在其他行为障碍性疾病;患儿合并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等疾病;患儿存在沟通障碍、听力障碍或者精神障碍;患儿存在其他系统功能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治疗中配合常规护理,根据患儿的自身情况开展护理干预,陪伴患儿进行兴趣和行为锻炼,定期评估患儿护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研究组患儿治疗中配合家庭干预,详细向患儿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对患儿正常生活的影响以及治疗方案,向患儿家属强调其自身行为对患儿疾病改善的作用,已督促患儿家属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配合患儿进行自我锻炼,调整好心态,坚持完成各项锻炼。护理人员需要与患儿家长沟通,循序渐进的指导患儿进行人际关系训练,游戏难度需要从简单向复杂逐渐过渡,通过各类游戏的参与提升患儿的学习能力,指导患儿家属带患儿参与到各类户外活动中,通过新鲜事物的接触激发患儿的兴趣,以促进其积极参与到治疗中。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对患儿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结合其治疗效果为患儿干预方案进行调整,逐步帮助其训练洗漱、穿衣、如厕等行为能力,逐步提升患儿个人行为能力。加强对患儿语言功能的训练,家长以及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拍手等方式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将其从沉浸的游戏环境中解脱出来,参与到对治疗有作用的游戏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孤独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EP-3)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3-4],ATEC量表包含语言能力、社交能力、个人能力以及行为能力评分,该评分评分区间为0-179分,评分越高,孤独症程度越严重;PEP-3评核量表包括认知(CVP)、语言表达(EL)、语言理解(RL)、小肌肉(FM)、大肌肉(GM)、模仿(VMI)、情感表达(AE)、社交互动(SR)、行为特征-非语言(CMB)、行为特征-语言(CVB)等副测验,分数越高,患儿孤独症程度越轻;调查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满意度评分区间为0-100分,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分组计算各项评分均值后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率(%)和(±s)描述,行x?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TEC评分
两组患儿治疗前ATEC评分分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ATEC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EP-3评核量表评分 两组患儿治疗前PEP-3评核量表评分分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PEP-3评核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儿家属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患儿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研究中对于孤独症患儿发病原因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其发病原因的研究尚不明确,主要考虑与患儿围生期的各类因素、家庭遗传以及免疫系统功能等异常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部分患儿还会出现精神發育迟缓情况,不仅会影响到患儿的正常生活,还会加重患儿家庭的负担,药物治疗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效果,但是用药量的把控难度比较大,且可能会出现各类不良反应,直接影响到患儿的身体健康。家庭治疗干预在患儿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利用患儿和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引导患儿家长参与到患儿的护理干预之中,完善各项训练活动提升治疗效果[5-6]。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治疗后ATEC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研究组患儿治疗后PEP-3评分以及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进行家庭治疗干预的研究组孤独症患儿孤独症状缓解效果好于传统护理,且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儿童孤独症患儿治疗中家庭治疗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孤独症症状,提升患儿各项能力,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超, 卢斌, 张瑜, 等. 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17(12):1277-1281.
[2]赵永红. 早期护理干预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儿童自闭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4):2118-2120,2182.
[3]梁亚眉, 缪英英, 赵佳佳, 等. 头针结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的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 2019, 15(03):71-74.
[4]罗洁兰, 郑宏智, 谭健忠. 同伴介入法辅助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9):140-141.
[5]王敏建, 张渝, 魏华. 静灵口服液联合利培酮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分析[J]. 中成药, 2015, 37(6):1383-1385.
[6]张金泉. 39例儿童孤独症家庭治疗临床体会[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12):86-87.
作者简介:何显达,男,1982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籍贯:广东台山;职称:儿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儿童保健科儿童心理行为门诊;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家庭治疗;常规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81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108-02
儿童孤独症均开始于婴幼儿时期,是精神障碍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大部分患儿的发病时间均在3岁以内,但是仍有少部分患儿会在3岁以后发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极度孤独,无法同其他人建立正常的交际关系,语言功能发育存在迟缓或者障碍,沟通能力欠佳,仅能够不断重复簡单的游戏或者动作,且非常抵触周围事物的变化,对某些物品存在较强的依赖性,无法接受分离[1-2]。由于孤独症患儿治疗的时间比较长,仅仅依靠医护人员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引导家庭成员的加入。为此,我院就引入家庭治疗干预,并围绕干预效果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39例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入我院诊治的孤独症患儿开展临床研究,随机分组时以系统法为标准,对照组19例患儿中男女占比8:11,年龄跨度2-6岁,平均(3.3±1.3)岁。研究组男女占比12:8,年龄跨度2-6岁,平均(3.7±1.7)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儿符合精神病相关诊断中关于孤独症的诊断要求;患儿听力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沟通功能均无异常;患儿均无其他精神系统疾病;患儿无其他系统功能障碍;患儿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相关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均完全知晓并自愿配合。
排除标准:患儿存在其他行为障碍性疾病;患儿合并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等疾病;患儿存在沟通障碍、听力障碍或者精神障碍;患儿存在其他系统功能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治疗中配合常规护理,根据患儿的自身情况开展护理干预,陪伴患儿进行兴趣和行为锻炼,定期评估患儿护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研究组患儿治疗中配合家庭干预,详细向患儿家属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对患儿正常生活的影响以及治疗方案,向患儿家属强调其自身行为对患儿疾病改善的作用,已督促患儿家属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配合患儿进行自我锻炼,调整好心态,坚持完成各项锻炼。护理人员需要与患儿家长沟通,循序渐进的指导患儿进行人际关系训练,游戏难度需要从简单向复杂逐渐过渡,通过各类游戏的参与提升患儿的学习能力,指导患儿家属带患儿参与到各类户外活动中,通过新鲜事物的接触激发患儿的兴趣,以促进其积极参与到治疗中。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对患儿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结合其治疗效果为患儿干预方案进行调整,逐步帮助其训练洗漱、穿衣、如厕等行为能力,逐步提升患儿个人行为能力。加强对患儿语言功能的训练,家长以及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拍手等方式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将其从沉浸的游戏环境中解脱出来,参与到对治疗有作用的游戏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孤独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EP-3)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3-4],ATEC量表包含语言能力、社交能力、个人能力以及行为能力评分,该评分评分区间为0-179分,评分越高,孤独症程度越严重;PEP-3评核量表包括认知(CVP)、语言表达(EL)、语言理解(RL)、小肌肉(FM)、大肌肉(GM)、模仿(VMI)、情感表达(AE)、社交互动(SR)、行为特征-非语言(CMB)、行为特征-语言(CVB)等副测验,分数越高,患儿孤独症程度越轻;调查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满意度评分区间为0-100分,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分组计算各项评分均值后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率(%)和(±s)描述,行x?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TEC评分
两组患儿治疗前ATEC评分分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ATEC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EP-3评核量表评分 两组患儿治疗前PEP-3评核量表评分分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PEP-3评核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儿家属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患儿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研究中对于孤独症患儿发病原因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其发病原因的研究尚不明确,主要考虑与患儿围生期的各类因素、家庭遗传以及免疫系统功能等异常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部分患儿还会出现精神發育迟缓情况,不仅会影响到患儿的正常生活,还会加重患儿家庭的负担,药物治疗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效果,但是用药量的把控难度比较大,且可能会出现各类不良反应,直接影响到患儿的身体健康。家庭治疗干预在患儿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利用患儿和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引导患儿家长参与到患儿的护理干预之中,完善各项训练活动提升治疗效果[5-6]。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治疗后ATEC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研究组患儿治疗后PEP-3评分以及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进行家庭治疗干预的研究组孤独症患儿孤独症状缓解效果好于传统护理,且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儿童孤独症患儿治疗中家庭治疗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孤独症症状,提升患儿各项能力,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超, 卢斌, 张瑜, 等. 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17(12):1277-1281.
[2]赵永红. 早期护理干预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儿童自闭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4):2118-2120,2182.
[3]梁亚眉, 缪英英, 赵佳佳, 等. 头针结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的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 2019, 15(03):71-74.
[4]罗洁兰, 郑宏智, 谭健忠. 同伴介入法辅助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9):140-141.
[5]王敏建, 张渝, 魏华. 静灵口服液联合利培酮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分析[J]. 中成药, 2015, 37(6):1383-1385.
[6]张金泉. 39例儿童孤独症家庭治疗临床体会[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12):86-87.
作者简介:何显达,男,1982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籍贯:广东台山;职称:儿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儿童保健科儿童心理行为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