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尊重人的教育,是关注生命的教育,必须要凸显人本意识。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让语文课堂凸显生命的灵动。
一、倡导阅读的个性化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学生对文本的反应是多元的。这一个特点告诉我们,应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得在辅导学生阅读寓言《滥竽充数》时,我向学生提问:“学习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和别人不同的看法吗?”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沉思片刻后,沉闷的课堂霎时活跃起来了,一双双自信的手踊跃地举起来。有的学生说:“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这和齐宣王有关系,因为他喜欢听合奏,为南郭先生混在乐队中提供了条件。”也有学生说:“我认为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和乐队的‘队长’、‘艺术指导’大有关系。他们为什么不加强检查,让南郭先生长期地混在乐队中作弊呢?进行检查、督促是他们的责任,可他们偏偏玩忽职守,任凭南郭先生作弊,骗取薪水。”……这些充满奇思妙想的答案,尽管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有一定出入,但我并没有轻易地否定他们的看法。因为这充满生命灵动的体验,这充满生命灵动的情感,这充满生命灵动的语言,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理解与肯定。我的这一“放”,放出了彩,放出了火花,正是因为这一“放”,使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激起了他们的思维灵感,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关注生命,要把学生视为一个特殊的生命体,我们一定要树立人本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我们要张扬学生的个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构建精神生活、满足需要的过程。
二、声情并茂,诵读吟咏,让学生感受美的情感世界
情是语文的灵魂,文学便是情学。叶圣陶先生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精挑细选的佳作,题材不同,风格各异。而语言文字的情味,不是贴在作品表层的标签,而是蕴含在作品之中的。语言文字当中蕴含的意味和情味,教师是不能完全、准确地讲出来的。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感情基调,掌握好语调和节奏,让学生通过诵读吟咏,把教材的语言符号幻化为头脑中触手可及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状态。比如,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那清新优美的文字、那苍茫空灵的荷塘月色、那贮满诗意的意境、那宁静高洁的心灵,叫人把它捧在手里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朗读欲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朗读为主、辅之以分析点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吟咏,边读边思,边思边读,让作品中的人、物、景立体化,在学生思维的屏幕上动起来、活起来。那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荷花、漂浮的青雾,有光有影,有声有色,就像一个个特写镜头,在学生的脑海中一一闪过。只有在这时,他们才真正地披文入境,真正地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画面美、音乐美和情感美。
三、唤起联想,让学生进入美的再创境界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是作者创作的艺术典型形象,以及蕴涵于其中的作家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载体。它的外在形式是文字。如果没有想象力,眼中就只能是些符号或一堆没有内在联系的、杂乱无章的材料,就好像瞎子的目无全象,当然也就无法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引起情感的共鸣,获得艺术赏析的美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进入再造想象的天地,使他们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体味文章意境,达到情感的共鸣。比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师和学生满怀感情地朗诵那优美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学子别离母校的感人画面。这样,尤其是那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惦着脚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对母校至深的情丝,在招手之间,幻化成了“西天的云彩”。学生借助想象,飞跃了时空的限制,进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中。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写一写现代版的、属于自己的《再别康桥》。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对母校的依恋,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创造人的教育,所以,我们不论往什么方向去改革,都不能忽视“人”这个根本因素,要牢牢坚持人本意识。只有如此,我们语文课才不会变味,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青睐,让他们喜欢。还是那句话: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歌,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得到生命的尊重、体验、感悟,领悟真、善、美,使语文课堂凸现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展示生命的飞扬。
(责任编辑 韦 雄)
一、倡导阅读的个性化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学生对文本的反应是多元的。这一个特点告诉我们,应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得在辅导学生阅读寓言《滥竽充数》时,我向学生提问:“学习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和别人不同的看法吗?”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沉思片刻后,沉闷的课堂霎时活跃起来了,一双双自信的手踊跃地举起来。有的学生说:“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这和齐宣王有关系,因为他喜欢听合奏,为南郭先生混在乐队中提供了条件。”也有学生说:“我认为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和乐队的‘队长’、‘艺术指导’大有关系。他们为什么不加强检查,让南郭先生长期地混在乐队中作弊呢?进行检查、督促是他们的责任,可他们偏偏玩忽职守,任凭南郭先生作弊,骗取薪水。”……这些充满奇思妙想的答案,尽管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有一定出入,但我并没有轻易地否定他们的看法。因为这充满生命灵动的体验,这充满生命灵动的情感,这充满生命灵动的语言,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理解与肯定。我的这一“放”,放出了彩,放出了火花,正是因为这一“放”,使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激起了他们的思维灵感,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关注生命,要把学生视为一个特殊的生命体,我们一定要树立人本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我们要张扬学生的个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构建精神生活、满足需要的过程。
二、声情并茂,诵读吟咏,让学生感受美的情感世界
情是语文的灵魂,文学便是情学。叶圣陶先生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精挑细选的佳作,题材不同,风格各异。而语言文字的情味,不是贴在作品表层的标签,而是蕴含在作品之中的。语言文字当中蕴含的意味和情味,教师是不能完全、准确地讲出来的。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感情基调,掌握好语调和节奏,让学生通过诵读吟咏,把教材的语言符号幻化为头脑中触手可及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状态。比如,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那清新优美的文字、那苍茫空灵的荷塘月色、那贮满诗意的意境、那宁静高洁的心灵,叫人把它捧在手里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朗读欲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朗读为主、辅之以分析点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吟咏,边读边思,边思边读,让作品中的人、物、景立体化,在学生思维的屏幕上动起来、活起来。那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荷花、漂浮的青雾,有光有影,有声有色,就像一个个特写镜头,在学生的脑海中一一闪过。只有在这时,他们才真正地披文入境,真正地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画面美、音乐美和情感美。
三、唤起联想,让学生进入美的再创境界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是作者创作的艺术典型形象,以及蕴涵于其中的作家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载体。它的外在形式是文字。如果没有想象力,眼中就只能是些符号或一堆没有内在联系的、杂乱无章的材料,就好像瞎子的目无全象,当然也就无法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引起情感的共鸣,获得艺术赏析的美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进入再造想象的天地,使他们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体味文章意境,达到情感的共鸣。比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师和学生满怀感情地朗诵那优美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学子别离母校的感人画面。这样,尤其是那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惦着脚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对母校至深的情丝,在招手之间,幻化成了“西天的云彩”。学生借助想象,飞跃了时空的限制,进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中。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写一写现代版的、属于自己的《再别康桥》。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对母校的依恋,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创造人的教育,所以,我们不论往什么方向去改革,都不能忽视“人”这个根本因素,要牢牢坚持人本意识。只有如此,我们语文课才不会变味,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青睐,让他们喜欢。还是那句话: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歌,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得到生命的尊重、体验、感悟,领悟真、善、美,使语文课堂凸现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展示生命的飞扬。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