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能否共济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政治卡通网上有一幅漫画,形象地描述了20国集团伦敦峰会的实质:一艘大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行驶,喊号的扬着个大喇叭喊话: “大家要一致啊!”而20名水手一人一支桨各干各的,船桨的方向互相绊蒜。
  会前人们普遍认为伦敦峰会更是一场政治秀,而会后罗列的一系列共识不乏让人眼前一亮之处,比如超乎预料的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注资。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一卡恩说,多国领导人这次达成了“有史以来协同性最好的经济刺激”共识。当然,卡恩这样讲完全可以理解,因为IMF是峰会最大的赢家,事先怎么也没有想到增资规模一下子从2500亿到7500亿美元,这笔钱可以让IMF在救助陷入绝境的国家时余地更大些。不可否认,在仅仅四个小时的峰会之后达成的一系列共识让人深刻意识到,在大波浪面前世界是不分政治制度唇齿相依的,共同的问题要共同解决。但是,就像漫画所揭示,同舟能否共济呢?
  总结来看,20国集团峰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无非三个,涉及到的是三个核心板块的利益:英美关心如何推出财政刺激计划,法德关心怎样进行金融监管,中国提出美元是否应继续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峰会达成共识后,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呢?
  “魔鬼往往在细节中。”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金融机构大幅注资掩盖了一个事实,即与会领导人未就单个国家进一步采取财政刺激措施达成共识。这种加大政府投入的救市方法为美国、英国和日本所提倡,但遭到法德等国强烈抵制。美国希望欧洲国家加大经济刺激力度,是希望包括欧洲在内的全世界都能够帮助它渡过难关、重振世界霸主地位、夯实美元霸权,美国英国指望危机过去之后大家能把金融改革的事情彻底忘掉,而法德认为自己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受害者,受了它的牵连,再加上一直以来就想改变由美英所设立的这个世界金融体系,所以反复重申修订金融规则、强调监管,借此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欧盟内部接下来的金融监管改革之路就异常艰难,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各国在放弃自身金融监管权力方面到底能走多远。目前,拥有强大金融业的英国最不愿意看到由欧盟“插手”本国的金融监管。在20国集团峰会之后随即召开的欧洲非正式财长会上,英国对建立泛欧金融监管体系表现出诸多疑虑。而英国的疑虑无疑也映射着美国的考虑;中国是这种不公正金融体系的无奈承受者,巨额的钱存在人家那里,贬不贬值掌握在人家手里,连总理都要说为这些钱的安全感到担心。我们姑且不论别人的想法,单从我们自己的心态,开完了20国集团峰会之后,能够说这颗时刻为那两万亿外汇储备提着的心就放回肚子里了么?
  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就是世界范围内重新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20国集团领导人一致承诺,保持贸易和投资开放,抵制保护主义。与会领导人重申在去年11月华盛顿峰会上所做出的承诺,即不设置任何新的投资或贸易壁垒,不采取任何新的出口限制措施,不实行任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出口刺激措施,同时表示把这一承诺延长至2010年底。人们马上联想到,就在短短三个月前,华盛顿第一次金融峰会也做出了同样承诺,但是会后不久,美欧就自食其言,推出了保护主义色彩浓重的贸易壁垒。
  在人类共同的危机前,各个群体都是要“同舟”的。尤其在经过了几十年经济全球化进程后,各国都被全球流水线编织到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是在一条大船上,最终能够决定前行方向的,还是势大力大的国家。现在的不稳是由于政治经济结构的重建。冷战结束后这条船上的老大是美国,不管是否愿意,都要听从他的方向。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船老大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力有不逮,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独断专行一桨独大,渐渐地在众多水手中也出现了力量见长的,桨的力量和方向出现了多元化,这就使得船往哪里开成了一个问题。都使劲的结果就是或者原地不动或者乱动。不过,船上有力气的人多了终归是件好事。要保证船能够平稳地前行,此时最需要的是好好协调,求同存异、争取共赢。
其他文献
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尤其是邻近的东南亚,从长远看是中国自身和东南亚发展的需要,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要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不能超出中国与东南亚市场的需求以及超越中国与东盟政治关系而盲目推进。    在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不断发展和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背景下,“中国高铁走向东南亚”赫然成为一些媒体和部分学者制造文字垃圾和吸引观众眼球的热门话题。而真相是,“中国高铁走向东南亚
2013年8月16日,正在巴拉圭访问的马英九在与随行媒体餐叙时,就媒体提出的今年是否能亲自出席APEC峰会问题表示,“APEC参与者是经济体领袖”,他“是经济体领袖,却要派领袖代表出席,这对台湾并不公平”。他还表示,虽然目前“条件不够”,但他“会朝这个方向争取”。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媒体纷纷猜测在APEC峰会上“习马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性。  马英九为何此时抛出该话题?“习马会”在不久的未来是否能够
少了一些激情做法,多了一些理性设计;变在表层,深层尚未触及;但变总比不变强。    自去年底县市长“三合一”选举以来,民进党在处理党内外的诸多事务时,出现了不少新变化。特别是去年年底的第四次“陈江会”举行之时,没有像上次大闹会场,给人留下街头暴力政党、“暴力小英”(蔡英文)的话柄,似乎在一夜之间,民进党已开始变得理性、成熟与自信。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能否让民进党从此脱胎换骨?    “变”在具体做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不愧是至理名言: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与其本性有关,而与年龄等“外部项”关系不大。10月25日,东京的报纸都印刷了号外,给日本政坛带来“晴天霹雳般震荡”的,果然还是80岁的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  在抛出“购岛”议题搅闹一番后,不甘寂寞的石原这次玩的新花样是“辞职”——辞去从1999年起就当上的东京都知事职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新党,重返国会”。石原19
11月15日,西非国家冈比亚出人意料地单方向宣布与台湾断绝维持了18年的“外交”关系,成为马英九2008年执政后推行“活路外交”政策以来首个与台湾“断交”的国家,至此台湾“邦交国”降至22个。这一毫无预警的“外交”挫败,让原已深陷执政困境的马英九当局再次遭致岛内反对阵营的强烈抨击,其以“两岸休兵”为核心的“活路外交”政策也被拿出来重新检视。  冈、台“断交”的台前幕后  在台湾的政治语境中,“邦交
预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  预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  佛教格言(引自《未来五十年大趋势》)    世界将往何处去?未来的世界如何运作?这始终是未来学者和国际关系的恒久话题。比如,二战结束以来,我们一次次地预测着、想像着、经历着未来;当冷战结束时,我们开始推演后冷战时代;当9.11发生后,我们推演后9.11时代;当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们又推演后金融危机时代。  关于未来的世界,世界的未来,不管是
奥巴马入主白宫时,美国正经历着一场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从2009年第三季度起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出现正增长,但是增长幅度接连下调,从3.5%最后下调到1.6%,美联储称美国经济将呈现“渐进复苏”的态势,大多数美联储决策者认为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出现持续繁荣的局面可能需要5年~6年的时间。多数美国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美国经济的复苏是典型的政府驱动性复苏而不是经济自主修复型的
身陷游戏三方的人,谁也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利:政党要管,候选人要胜,选民要选!在目前的局势下,谁也无力改变这一乱局    民主党陷入焦虑不安    对民主党来说,今年本来是一个好年头:美国经济不景气,伊拉克战争看不见尽头,布什总统的支持率持续低迷,国内要求变革要求换马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大气候下,失守八年的白宫总统的宝座说什么也应该由民主党人来坐坐了吧?!  然而,时下的民主党人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中俄两国不是呼唤结盟,而是战略上互相呼应与借重,相互借势寻求与美国的战略平衡。  近两年来,中国的外部环境陡然变得越来越复杂,笼罩在与美国及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周边国家的纠纷与冲突的阴霾之中,于是,“结盟”一词频现各种舆论场合。此种语境下的结盟,是指与俄罗斯结盟以对抗美国,这种结盟果真看上去很美好吗?  结盟是一种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进行联合行动的集合体,其动机是判定威胁,制衡威胁、赢得安全。在经济贸
基督教青年会的中坚  刘驭万,湖北宜昌人。出生于中日甲午战败后的1896年,成长于外敌入侵、民族衰败的动荡时代,自幼浸润于辛亥革命始发地的革命氛围,激励了他爱国爱民的人生志向。  1912年,入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武昌文华学校。该校异于当时一般公私学校,全盘采用欧美学制,校规严肃,管理认真,刘驭万聪敏过人,自律自强,发愤勤学,喜好运动,不仅建立了厚实的学业功底,而且培养了乐于助人和贡献社会的“基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