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影响了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它让人类重新认知世界的同时,也向人类历史进程中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彝文古籍作为彝族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在新的历史时期也面临着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它传承、保护及开发的问题。彝文古籍数字化是古籍整理、翻译、研究的未来方向,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向古籍整理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1彝文古籍数字化概述
1.1 古籍
所谓古籍,广义的古籍应该包括甲骨文拓本、青铜器铭文、简牍帛书、敦煌吐鲁番文书、唐宋以来雕版印刷品,即1911年以前产生的内容为反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和典籍,狭义的古籍不包括甲骨、金文拓本,不包括简牍帛书和魏晋南北朝、隋唐写本,而是专职唐代自有雕版印刷以来的1911年以前产生的印本和写本。
1.2 彝文古籍
彝文古籍广义是指用彝文写成的各种古书和各种古代的彝文金石碑刻。一般没有具体的作者和具体的写作年代,多为民间手抄本,木刻本很少。木刻本即用木头刻雕版印刷的方法印装的书籍。彝文木刻本流传下来的很少,四川有刻于清光绪年间的《玛木特衣》,云南武定县明刻本《劝善经》,贵州有刻于清光绪年间的《摩史书》。清代康、雍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后,由于各彝族地区所处的社会形态差异等原因不少彝文古籍散失。鉴于此,学术界一般将彝文古籍的下限定为新中国成立之前。对于上限至今众说纷纭,有明代说、唐代说、汉代说、春秋战国说等。此外,彝文古籍历遭浩劫,因而对于那些书已失传,但内容仍流传于民间的口碑古籍也视为彝文古籍。
1.3 古籍数字化
古籍数字化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或者说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之初,我国台湾地区国科委马志钦教授提议利用计算机进行中文资料处理研究开始,台湾地区众多大学和电子研究结构投入了这项极具潜力的领域。
2彝文古籍翻译整理现状
2.1 彝文古籍保存现状
2.1.1 馆藏文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收集分布于国内外的彝文古籍约为15000余卷册,分别收藏于四川、贵州、云南和北京等地的科研部门、图书官、博物馆,此外,也有部分彝文古籍被收藏在法国和英国博物馆。其中,四川有17个单位收藏和保存彝文古籍近2000册,贵州有16个单位收藏彝文古籍8000余册,广西收藏有近11册,云南有34个单位收藏彝文古籍近4700册。
2.1.2 民间散藏
除已收集到的文献外,经各地研究人员经过多次普查后统计出约有数万册彝文古籍散存与云、贵、川等彝族地区。这些古籍文献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涉及到政治、经济及其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科学领域。以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凉山州为例,据凉山州2001年的普查统计,全州民间还散藏有50万卷左右的彝文古籍。因此,保护、抢救彝文古籍的任务还很艰巨。据统计,其他省市彝文古籍散藏民间的情况类似四川。
2.1.3 彝文古籍破损流失严重
政府有关部门对彝文古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征集保护经费;征集到的彝文古籍未能翻译整理出版;未能建立完善的保护和继承制度。加上彝文古籍保护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机构不健全、人才极度缺乏、古籍保护和修复手段落后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的古籍流失。除人为因素影响,由于纸质材料容易破坏,加上大部分文献散存于民间,保管条件恶劣,许多珍贵的古籍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3保护彝文古籍的新举措
民族古籍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延缓型保护;二是再生型保护。延缓型保护是指在不改变原件载体的情况下,对残损的古籍文献进行修复、加固以及改善保存环境等手段使原件的寿命延长,从而达到保护目的之过程,是保存和保护民族古籍文献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延缓古籍文献的衰老速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古籍文献的永久性保存问题,因此就需要有另一种保护措施,那就是古籍文献的再生性保护。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计算机、电子、通讯、复印、复制、声像、光学、视听等技术以及图书的各种保护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如今,计算机数据库强大的网络功能已成为现代化信息服务的主体。这些都为民族古籍文献的抢救整理以及保护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利用一切现代化手段搜集、抢救、整理、翻译、保护、开发彝族古籍文献,对馆藏的彝族古籍文献有效管理,及保存、保护好彝族古籍文献,为国内外研究人员提供文献信息。对彝族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的目的是有利于彝族古籍文献的共知、共建、共享,从而更好地发挥彝族古籍文献的作用。
4彝文古籍数字化的意义
彝族文献数字化的根本意义在于,在原有彝族文献的编辑、出版、开发、使用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古籍最大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史料价值;一是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价值则属于物质遗产。彝文古籍大部分都是纸质文献,它具有损毁速度缓慢等特点而不容易察觉,只有到了损害很严重时才被人们发现并引起重视,但此时就很难使其恢复原貌了。此外,部分古籍收藏单位把大量的古籍当作文物收藏起来,给研究人员借阅增加了难度,更有一些古籍至今也没被学术界所知。这就直接造成了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对彝文古籍采取数字化,这个矛盾便可迎刃而解。“多年的实践证明,传统方式也无法圆满解决图书馆长期存在的古籍善本保管与利用的矛盾,现代化技术的介入使我们看到了解决矛盾的契机”。1其实古籍数字化就是对原古籍的再现和整理即古籍数字化的性质,它把原古籍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剥离开,既实现了古籍的永久保存,又实现了古籍的文化价值。研究人员可以在不碰原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古籍数字化的意义不仅是古籍的利用单方面,尤其表现在古籍的保护上。因为,数字化了的彝文古籍不仅可以使彝文古籍永久利用,而且会使彝族文化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参考文献
[1] 沙马拉毅.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3.
[2] 贵州省彝学研究会,贵州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跨世纪的彝学探索[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11.
1彝文古籍数字化概述
1.1 古籍
所谓古籍,广义的古籍应该包括甲骨文拓本、青铜器铭文、简牍帛书、敦煌吐鲁番文书、唐宋以来雕版印刷品,即1911年以前产生的内容为反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和典籍,狭义的古籍不包括甲骨、金文拓本,不包括简牍帛书和魏晋南北朝、隋唐写本,而是专职唐代自有雕版印刷以来的1911年以前产生的印本和写本。
1.2 彝文古籍
彝文古籍广义是指用彝文写成的各种古书和各种古代的彝文金石碑刻。一般没有具体的作者和具体的写作年代,多为民间手抄本,木刻本很少。木刻本即用木头刻雕版印刷的方法印装的书籍。彝文木刻本流传下来的很少,四川有刻于清光绪年间的《玛木特衣》,云南武定县明刻本《劝善经》,贵州有刻于清光绪年间的《摩史书》。清代康、雍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后,由于各彝族地区所处的社会形态差异等原因不少彝文古籍散失。鉴于此,学术界一般将彝文古籍的下限定为新中国成立之前。对于上限至今众说纷纭,有明代说、唐代说、汉代说、春秋战国说等。此外,彝文古籍历遭浩劫,因而对于那些书已失传,但内容仍流传于民间的口碑古籍也视为彝文古籍。
1.3 古籍数字化
古籍数字化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或者说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之初,我国台湾地区国科委马志钦教授提议利用计算机进行中文资料处理研究开始,台湾地区众多大学和电子研究结构投入了这项极具潜力的领域。
2彝文古籍翻译整理现状
2.1 彝文古籍保存现状
2.1.1 馆藏文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收集分布于国内外的彝文古籍约为15000余卷册,分别收藏于四川、贵州、云南和北京等地的科研部门、图书官、博物馆,此外,也有部分彝文古籍被收藏在法国和英国博物馆。其中,四川有17个单位收藏和保存彝文古籍近2000册,贵州有16个单位收藏彝文古籍8000余册,广西收藏有近11册,云南有34个单位收藏彝文古籍近4700册。
2.1.2 民间散藏
除已收集到的文献外,经各地研究人员经过多次普查后统计出约有数万册彝文古籍散存与云、贵、川等彝族地区。这些古籍文献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涉及到政治、经济及其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科学领域。以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凉山州为例,据凉山州2001年的普查统计,全州民间还散藏有50万卷左右的彝文古籍。因此,保护、抢救彝文古籍的任务还很艰巨。据统计,其他省市彝文古籍散藏民间的情况类似四川。
2.1.3 彝文古籍破损流失严重
政府有关部门对彝文古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征集保护经费;征集到的彝文古籍未能翻译整理出版;未能建立完善的保护和继承制度。加上彝文古籍保护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机构不健全、人才极度缺乏、古籍保护和修复手段落后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的古籍流失。除人为因素影响,由于纸质材料容易破坏,加上大部分文献散存于民间,保管条件恶劣,许多珍贵的古籍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3保护彝文古籍的新举措
民族古籍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延缓型保护;二是再生型保护。延缓型保护是指在不改变原件载体的情况下,对残损的古籍文献进行修复、加固以及改善保存环境等手段使原件的寿命延长,从而达到保护目的之过程,是保存和保护民族古籍文献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延缓古籍文献的衰老速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古籍文献的永久性保存问题,因此就需要有另一种保护措施,那就是古籍文献的再生性保护。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计算机、电子、通讯、复印、复制、声像、光学、视听等技术以及图书的各种保护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如今,计算机数据库强大的网络功能已成为现代化信息服务的主体。这些都为民族古籍文献的抢救整理以及保护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利用一切现代化手段搜集、抢救、整理、翻译、保护、开发彝族古籍文献,对馆藏的彝族古籍文献有效管理,及保存、保护好彝族古籍文献,为国内外研究人员提供文献信息。对彝族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的目的是有利于彝族古籍文献的共知、共建、共享,从而更好地发挥彝族古籍文献的作用。
4彝文古籍数字化的意义
彝族文献数字化的根本意义在于,在原有彝族文献的编辑、出版、开发、使用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古籍最大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史料价值;一是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价值则属于物质遗产。彝文古籍大部分都是纸质文献,它具有损毁速度缓慢等特点而不容易察觉,只有到了损害很严重时才被人们发现并引起重视,但此时就很难使其恢复原貌了。此外,部分古籍收藏单位把大量的古籍当作文物收藏起来,给研究人员借阅增加了难度,更有一些古籍至今也没被学术界所知。这就直接造成了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对彝文古籍采取数字化,这个矛盾便可迎刃而解。“多年的实践证明,传统方式也无法圆满解决图书馆长期存在的古籍善本保管与利用的矛盾,现代化技术的介入使我们看到了解决矛盾的契机”。1其实古籍数字化就是对原古籍的再现和整理即古籍数字化的性质,它把原古籍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剥离开,既实现了古籍的永久保存,又实现了古籍的文化价值。研究人员可以在不碰原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古籍数字化的意义不仅是古籍的利用单方面,尤其表现在古籍的保护上。因为,数字化了的彝文古籍不仅可以使彝文古籍永久利用,而且会使彝族文化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参考文献
[1] 沙马拉毅.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3.
[2] 贵州省彝学研究会,贵州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跨世纪的彝学探索[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