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利亚战争已经进行了七年之久,美俄等大国在此不断博弈,造成了数百万叙利亚无辜平民的流离失所,数十万人横尸荒野。
非常滑稽的在于,西方国家最开始异口同声的宣布他们是在支持“世俗民主派”,可是战场的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这些拿了他们大批武器和金钱的武装组织常常摇身一变就成了“基地组织”下属的武装派别或者干脆投奔了ISIS,成了死对头。就是土耳其也在很长时间内跟ISIS暧昧不清。为什么事情会如此吊诡?
叙利亚战场上的主角一方是巴沙尔之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政府,另一方是ISIS、基地组织下属武装“征服沙姆阵线”和穆斯林兄弟会旗下的“自由军”。这其实正分别代表着曾经在阿拉伯世界里最有影响力的两股思潮——阿拉伯社会主义(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是其中流派之一)和穆斯林兄弟会奉行的政治伊斯兰主义。战场上的惨烈厮杀其实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不断纠结的阿拉伯民族在两种思潮的此涨彼落之间显出的彷徨和无奈。
在近现代的阿拉伯历史中,因为反对异族殖民统治,反对封建统治,寻求一条阿拉伯民族自强自立之路,曾经产生过许许多多的思潮。上述提及的二者就正是阿拉伯世界的知识分子寻求民族解放之道时候进行的探索。
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为了挖奥斯曼帝国的墙脚而大力鼓励阿拉伯民族主义,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就是在这个时候大显身手四处策动阿拉伯人发动民族大起义推翻奥斯曼的统治。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出了大力的阿拉伯人面对的却是背叛性的“赛克斯—皮克特协定”,英法背着他们将原属于奥斯曼统治的阿拉伯地区瓜分,建立了自己的殖民统治。
除了对这种背叛的怨恨和觉醒的民族意识推动,阿拉伯世界的部分知识分子也通过对西方的接触开始受到了一些影响,认为阿拉伯民族的真正解放必须推翻自己土地上的封建统治,排除外来的殖民干扰,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也许应该学习学习西方世界的某些做法。
由于伊斯兰教对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巨大,所以在三十年代穆斯林兄弟会创始人埃及的班纳首先认为阿拉伯世界如果想真的实现社会正义,那就必须反对当时腐朽的本地封建统治并驱逐来自西方的殖民,“回归纯净的伊斯兰生活中去”是唯一的道路。
穆斯林兄弟会从创立之初就充分的将伊斯兰教原本具有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生活规范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在宗旨上坚决的奉行伊斯兰教的原教旨主义,在行动上却认真的接受现代社会的种种特点,除了提出可以运用西方式民主获取政治权利以推行自己的理念,更是将自己建立成了一个社会团体,除了有推销自己观点的清真寺,还创办了大量的医院,公司,学校等等。这种渗透力极强的模式迅速的赋予了穆斯林兄弟会在社会各个阶层的生命力,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他的分支。
与此同时,更多的阿拉伯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了当时欧洲兴起的社会主义影响,试图用世俗化、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只是他们多数人认为西方意味着殖民思想,东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中无神论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也并不适合阿拉伯世界而应该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社会公正并由此创建了一个独特的“既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有阿拉伯的阿拉伯社会主义”。
叙利亚的米歇尔·阿弗拉克等学者在四十年代初期明确的提出了“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应当以“实现整个阿拉伯世界统一、自由、社会主义”为纲领,建立一个主张社会主义的左翼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党”,并且将党的任务定义为是复兴阿拉伯民族,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理论的首要创始人米歇尔·阿弗拉克来自于一个叙利亚的基督教家庭,所以尽管他高度认同自己的阿拉伯民族,却无论如何不会去向在阿拉伯世界占据主流的伊斯兰教寻求解决之道,而是一边拒绝了无神论另一边坚持鲜明的世俗主义。这一点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也在随后的十几年中迅速扩张到了许多阿拉伯国家,成了日后各种流派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创建自己学说时候的基本参照标准。
埃及的军官领袖纳赛尔因为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表现出色赢得了巨大的政治威信,他利用这个威信建立一个“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亲英的法鲁克王朝,开始自己追求阿拉伯民族解放之路。
在考虑如何消除当时阿拉伯社会普遍存在并且引发尖锐社会矛盾的“贫困”和“剥削”问题,实现一个“平等、公正和富足”的社会主义时候,纳赛尔也同意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纲领。但在他看来,如果阿拉伯民族不实现统一就无法足够团结一致的反帝反殖民,因此后来他的理论也会被称为“纳赛尔主义/泛阿拉伯主义”。
“纳赛尔主义/泛阿拉伯主义”虽然后来因为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失败遭遇了挫败,但它的出现让阿拉伯民族发现自己曾经距离民族重新统一梦想如此之近。因此这个实践不仅让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成了“领头羊”,更是促成了“阿盟”的建立,并且对于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等国各派“阿拉伯社會主义”势力进行武装夺权形成了巨大的鼓励。
所谓“欲速则不达”,纳赛尔最显著不同于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地方在于,他追求统一如此迫切,除了一边推广自己的理论,另一边不惜通过强硬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时叙利亚执政的军人集团受到纳赛尔的感召主动提出埃及和叙利亚合并。可是合并之后,纳赛尔却没有根除来自阿拉伯民族游牧部落观念的本位至上思想,除了解散叙利亚所有的政党之外,既漠视叙利亚社会发展,更是将叙利亚的政军精英人物排除在权力圈之外。这个态度最终激怒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再次发动政变并毫不犹豫的脱离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教训是如此的深刻,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终于明白了在现有条件下,阿拉伯统一只能当做美好愿景而不是一个可以立即着手实行的政治目标。
早于世俗主义的各派“阿拉伯社会主义”分道扬镳,他们与穆斯林兄弟会的矛盾爆发的更早。在阿拉伯国家开始民族革命的初期,穆斯林兄弟会出于同样奉行反帝反殖民的目的曾经是这些“阿拉伯社会主义”政党的革命伙伴。
但是革命后,阿拉伯社会究竟是该回归传统建立政教合一国家,还是应该奉行世俗主义让政治和伊斯兰教分开,让矛盾迅速爆发。在后来遭到各个阿拉伯国家政府的镇压时候,穆斯林兄弟会的政治观点迅速激进化甚至极端化,各国的分支不但纷纷建立了武装组织更是开始热衷于利用暗杀和恐怖手段作为武器。穆兄会提出的“回归纯净的伊斯兰生活中去”这个“圣战目标”和“武力夺权”的方式,正是“基地组织”和ISIS的精神原动力,所以所谓叙利亚战场上“世俗民主派”跟他们一直纠缠不清也就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了。
当然也必须说一句,伊朗尽管是一个什叶派为主的国家,但是他的伊斯兰革命给了属于逊尼派的穆斯林兄弟会一个很好的现实标本,没有什么比现实中出现一个他们梦想中的一个民主化的政教合一国家更能带来鼓励的事情了。因而,现在的各国穆斯林兄弟会分支很有几个主张采取温和的民主手段争取政权,类似土耳其的正义发展党所作所为,尽管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让阿拉伯世界回到一千多年之前的“纯净状态”。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因为强烈的主张世俗主义,与穆斯林兄弟会的原教旨主义方向显然水火不容,按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传统,复兴社会党必然对兄弟会采取了严厉的压制手段,穆斯林兄弟会针锋相对的进行暗杀和武装对抗,因此也结下了血海深仇。
终于,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成了动摇阿拉伯国家现行秩序的春风,穆兄会立即凭借着自己完整的地下组织体系和武装组织,以及长期以民主为号召的政治基础,成为了第一批起事的骨干力量,还因为土耳其的正义发展党与穆兄会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埃尔多安政府直到今天也在拼力支持穆兄会的武装“自由军”。
滑稽之处在于,原本是穆兄会奋斗标本的伊朗現在却坚定的站在巴沙尔政府一边跟他们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如果阿拉伯民族能够解决自己在现代和传统之间的纠结,那就不会有机会让大国在这一场名为“民主与独裁”的内战背后开心的玩自己的博弈游戏,更不会有山河破碎流血漂橹的惨像。
非常滑稽的在于,西方国家最开始异口同声的宣布他们是在支持“世俗民主派”,可是战场的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这些拿了他们大批武器和金钱的武装组织常常摇身一变就成了“基地组织”下属的武装派别或者干脆投奔了ISIS,成了死对头。就是土耳其也在很长时间内跟ISIS暧昧不清。为什么事情会如此吊诡?
叙利亚战场上的主角一方是巴沙尔之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政府,另一方是ISIS、基地组织下属武装“征服沙姆阵线”和穆斯林兄弟会旗下的“自由军”。这其实正分别代表着曾经在阿拉伯世界里最有影响力的两股思潮——阿拉伯社会主义(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是其中流派之一)和穆斯林兄弟会奉行的政治伊斯兰主义。战场上的惨烈厮杀其实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不断纠结的阿拉伯民族在两种思潮的此涨彼落之间显出的彷徨和无奈。
阿拉伯世界几个主要政治思潮的起源
在近现代的阿拉伯历史中,因为反对异族殖民统治,反对封建统治,寻求一条阿拉伯民族自强自立之路,曾经产生过许许多多的思潮。上述提及的二者就正是阿拉伯世界的知识分子寻求民族解放之道时候进行的探索。
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为了挖奥斯曼帝国的墙脚而大力鼓励阿拉伯民族主义,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就是在这个时候大显身手四处策动阿拉伯人发动民族大起义推翻奥斯曼的统治。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出了大力的阿拉伯人面对的却是背叛性的“赛克斯—皮克特协定”,英法背着他们将原属于奥斯曼统治的阿拉伯地区瓜分,建立了自己的殖民统治。
除了对这种背叛的怨恨和觉醒的民族意识推动,阿拉伯世界的部分知识分子也通过对西方的接触开始受到了一些影响,认为阿拉伯民族的真正解放必须推翻自己土地上的封建统治,排除外来的殖民干扰,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也许应该学习学习西方世界的某些做法。
回归传统还是面向现代
由于伊斯兰教对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巨大,所以在三十年代穆斯林兄弟会创始人埃及的班纳首先认为阿拉伯世界如果想真的实现社会正义,那就必须反对当时腐朽的本地封建统治并驱逐来自西方的殖民,“回归纯净的伊斯兰生活中去”是唯一的道路。
穆斯林兄弟会从创立之初就充分的将伊斯兰教原本具有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生活规范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在宗旨上坚决的奉行伊斯兰教的原教旨主义,在行动上却认真的接受现代社会的种种特点,除了提出可以运用西方式民主获取政治权利以推行自己的理念,更是将自己建立成了一个社会团体,除了有推销自己观点的清真寺,还创办了大量的医院,公司,学校等等。这种渗透力极强的模式迅速的赋予了穆斯林兄弟会在社会各个阶层的生命力,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他的分支。
与此同时,更多的阿拉伯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了当时欧洲兴起的社会主义影响,试图用世俗化、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只是他们多数人认为西方意味着殖民思想,东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中无神论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也并不适合阿拉伯世界而应该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社会公正并由此创建了一个独特的“既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有阿拉伯的阿拉伯社会主义”。
叙利亚的米歇尔·阿弗拉克等学者在四十年代初期明确的提出了“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应当以“实现整个阿拉伯世界统一、自由、社会主义”为纲领,建立一个主张社会主义的左翼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党”,并且将党的任务定义为是复兴阿拉伯民族,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理论的首要创始人米歇尔·阿弗拉克来自于一个叙利亚的基督教家庭,所以尽管他高度认同自己的阿拉伯民族,却无论如何不会去向在阿拉伯世界占据主流的伊斯兰教寻求解决之道,而是一边拒绝了无神论另一边坚持鲜明的世俗主义。这一点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曾经繁荣的阿拉伯社会主义
“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也在随后的十几年中迅速扩张到了许多阿拉伯国家,成了日后各种流派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创建自己学说时候的基本参照标准。
埃及的军官领袖纳赛尔因为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表现出色赢得了巨大的政治威信,他利用这个威信建立一个“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亲英的法鲁克王朝,开始自己追求阿拉伯民族解放之路。
在考虑如何消除当时阿拉伯社会普遍存在并且引发尖锐社会矛盾的“贫困”和“剥削”问题,实现一个“平等、公正和富足”的社会主义时候,纳赛尔也同意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纲领。但在他看来,如果阿拉伯民族不实现统一就无法足够团结一致的反帝反殖民,因此后来他的理论也会被称为“纳赛尔主义/泛阿拉伯主义”。
“纳赛尔主义/泛阿拉伯主义”虽然后来因为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失败遭遇了挫败,但它的出现让阿拉伯民族发现自己曾经距离民族重新统一梦想如此之近。因此这个实践不仅让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成了“领头羊”,更是促成了“阿盟”的建立,并且对于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等国各派“阿拉伯社會主义”势力进行武装夺权形成了巨大的鼓励。
分道扬镳
所谓“欲速则不达”,纳赛尔最显著不同于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地方在于,他追求统一如此迫切,除了一边推广自己的理论,另一边不惜通过强硬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时叙利亚执政的军人集团受到纳赛尔的感召主动提出埃及和叙利亚合并。可是合并之后,纳赛尔却没有根除来自阿拉伯民族游牧部落观念的本位至上思想,除了解散叙利亚所有的政党之外,既漠视叙利亚社会发展,更是将叙利亚的政军精英人物排除在权力圈之外。这个态度最终激怒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再次发动政变并毫不犹豫的脱离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教训是如此的深刻,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终于明白了在现有条件下,阿拉伯统一只能当做美好愿景而不是一个可以立即着手实行的政治目标。
早于世俗主义的各派“阿拉伯社会主义”分道扬镳,他们与穆斯林兄弟会的矛盾爆发的更早。在阿拉伯国家开始民族革命的初期,穆斯林兄弟会出于同样奉行反帝反殖民的目的曾经是这些“阿拉伯社会主义”政党的革命伙伴。
但是革命后,阿拉伯社会究竟是该回归传统建立政教合一国家,还是应该奉行世俗主义让政治和伊斯兰教分开,让矛盾迅速爆发。在后来遭到各个阿拉伯国家政府的镇压时候,穆斯林兄弟会的政治观点迅速激进化甚至极端化,各国的分支不但纷纷建立了武装组织更是开始热衷于利用暗杀和恐怖手段作为武器。穆兄会提出的“回归纯净的伊斯兰生活中去”这个“圣战目标”和“武力夺权”的方式,正是“基地组织”和ISIS的精神原动力,所以所谓叙利亚战场上“世俗民主派”跟他们一直纠缠不清也就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了。
当然也必须说一句,伊朗尽管是一个什叶派为主的国家,但是他的伊斯兰革命给了属于逊尼派的穆斯林兄弟会一个很好的现实标本,没有什么比现实中出现一个他们梦想中的一个民主化的政教合一国家更能带来鼓励的事情了。因而,现在的各国穆斯林兄弟会分支很有几个主张采取温和的民主手段争取政权,类似土耳其的正义发展党所作所为,尽管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让阿拉伯世界回到一千多年之前的“纯净状态”。
叙利亚的悲剧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因为强烈的主张世俗主义,与穆斯林兄弟会的原教旨主义方向显然水火不容,按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传统,复兴社会党必然对兄弟会采取了严厉的压制手段,穆斯林兄弟会针锋相对的进行暗杀和武装对抗,因此也结下了血海深仇。
终于,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成了动摇阿拉伯国家现行秩序的春风,穆兄会立即凭借着自己完整的地下组织体系和武装组织,以及长期以民主为号召的政治基础,成为了第一批起事的骨干力量,还因为土耳其的正义发展党与穆兄会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埃尔多安政府直到今天也在拼力支持穆兄会的武装“自由军”。
滑稽之处在于,原本是穆兄会奋斗标本的伊朗現在却坚定的站在巴沙尔政府一边跟他们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如果阿拉伯民族能够解决自己在现代和传统之间的纠结,那就不会有机会让大国在这一场名为“民主与独裁”的内战背后开心的玩自己的博弈游戏,更不会有山河破碎流血漂橹的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