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科学、客观、全面地对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进行评估,是当前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在对利率定价能力相关基本概念进行归纳定义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影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一系列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一套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从机制建设、贷款定价、风险管理、经营效益、外部条件等七个方面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定性、定量共26个评价指标,对3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我国自1996年6月央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以来,到2004年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改革目标,再到如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基准性地位逐步提高,利率市场化正稳步渐进式地有序推进。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利差将逐步缩小,决定了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不能再依赖贷款规模,完善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成为日益紧迫的重要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估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能力,引导其增强风险管控能力,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我国当前基层法人金融机构的实际,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影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全面提出构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从实证的角度对3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行评分测试,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一、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利率定价能力的涵义界定
目前关于利率定价能力的界定尚无定论。本课题尝试将利率定价能力定义为: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能综合考虑自身资金成本、风险溢价、目标利润率、市场竞争等因素,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利率价格,从金融市场中有效地获取信贷资源并加以合理配置、运用,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胜于对手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二)指标体系设置的功能
评估指标的选择以能否承担利率定价能力评估的功能为准。一是描述功能。即能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能力进行客观的描述。这是判断一个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的关键,是评级指标诸多功能的基础。二是监测功能。通过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数据可监测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采取对策并解决问题。同时也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进行客观指导,完善有关政策、制度。三是评价功能。即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作为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的测量尺度,能对所要研究的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进行测量与分析,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能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四是预测功能。即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能根据已拥有的基本数据、资料,在对过去和现在有关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所研究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对未来时期的利率定价能力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三)影响利率定价能力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包括资金成本、风险溢价、目标利润率、市场竞争因素、经营理念这五个方面。
(四)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设计
综上所述,我们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进行了选择设计,如表一。
二、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及应用
(一)层次分析法的选择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它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在比原有问题简单得多的层次上逐步分解、分析,并可将主观判断和定性分析用数量形式表达、转换和处理。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来看,研究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使用评价指标体系法(层次分析法)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从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构成基础来看,利率定价能力是一个难以完全量化的复杂系统,是各种构成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二是评价指标体系法有助于用统一的尺度将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机结合,并进行综合评价。三是由于可以确定各种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而反映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能够较好地反映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状况。四是指标体系选择的指标数据比较多,它反映出的是一种统计规律,个别数据的误差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并不大。因此,我们拟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评估能力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析,计算出利率定价能力的综合的分系数,然后再结合实际对利率定价能力进行评估。
(二)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1.建立对比矩,见表二。
2.根据表二把总要素层的五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得到两两比较矩阵
3.求出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例的总和,见表二最后一行。
4.然后把两两矩阵的每一元素除以其相应例的总和,得到标准两两比较矩阵,如表四。
5.计算标准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行的平均值,这些平均值就是指标的权重,如表五最后一例,它们共同构成问题中总指标的特征向量
6.两两比较矩阵一致性检验
(1)计算赋权和向量,即
(2)每一赋权和向量的分量分别除以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即
0.375/0.125=3
1.5/0.5=3
1.125/0.375=3
(3)计算出最大特征值
λmax=(3+3+3)/3=3
(4)计算出一致性指标CI
CI=(λmax-3)/(3-1)=0
(5)计算出一致性率CR
CR=CI/CR=0/0.58=0 7.计算一致性比例C. R. (Consistency Ratio)C.R. = C.I/R.I.
当C.R. < 0.1时,认为对比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通过;
当C.R. > 0.1时,应当对对比矩阵做适当修正,再检验。
应当注意的是,1, 2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其余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同样按此算法计算,所得权重再乘以上一层评价指标权重,所得数值即为各级评价指标的排序权重,结果可见表六。
(三)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应用
我们将运用前面所构建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对永州市3家具有代表性的基层法人金融机构(潇湘农合行、江华农商行、零陵区农信社)进行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出它们之间的差距所在。
1.指标系统评分标准
2.定性指标数据的来源
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的数据不能直接从报表数据中获得,需要通过现场检查进行直接评估。在评估中,共选择了9个定性指标,采用五级评语集,即(好,较好,一般,较差,差),通过等差打分法确定评语集对应的评语系数集U=(100, 80, 60, 40, 20),从而将定性集转化为定量集。
3.定量指标数据的来源
本课题所构建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共选择了18个定量指标,相关数从年度报表中直接或经过计算获得。
4.结果分析
在对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相关处理之后,我们可以运用前面所构建的样本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出3家金融机构的最终得分,即潇湘农合行70.91分,江华农商行77.73分,零陵区农信社62.12分。从评估得分结果可以看出,总体来讲,样本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较弱,江华农商行(77.73分)与潇湘农合行(70.91分)经过改革后,利率定价能力有所提升,但仍处于中下水平,而基层农信社利率定价能力仍然较低。
(1)利率定价基础系统与客户评价机制不完善削弱了样本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从对3家金融机构的调查情况来看,样本地区法人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利率定价基础系统与客户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削弱了基层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同时,对正向激励措施较为重视,存贷款增速保持较快增长等因素有利于提升利率定价能力。
(2)风险管理较差与自身效益低制约了样本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利率定价执行情况是衡量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最核心的因素,但评估数据表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主要存在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不足、核心负债依存度过低以及成本收入比率过高等问题,与国家标准差距较大,制约了其利率定价能力。
(3)生态环境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了样本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对3家金融机构进行对比,各样本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审批权限、声誉相差基本不大,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的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利率定价能力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基本结论
1.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的一套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是本课题的重要结论之一。该评估指标体系共有26个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从机制建设、资产负债、贷款定价、风险管理、经营效益、外部条件等七个方面构建了评价体系。
2.普遍存在的利率定价基础系统与客户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削弱了基层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3.利率定价执行情况是衡量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最核心的因素。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不足、核心负债依存度过低以及成本收入比率过高等问题,制约了其利率定价能力。
4.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的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利率定价能力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二)对策建议
1.完善客户内部信用评级制度。
2.建立利率定价基础信息系统。
3.建设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制度。
4.全面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5.营造良好的外部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我国自1996年6月央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以来,到2004年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改革目标,再到如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基准性地位逐步提高,利率市场化正稳步渐进式地有序推进。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利差将逐步缩小,决定了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不能再依赖贷款规模,完善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成为日益紧迫的重要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估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能力,引导其增强风险管控能力,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我国当前基层法人金融机构的实际,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影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全面提出构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从实证的角度对3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行评分测试,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一、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利率定价能力的涵义界定
目前关于利率定价能力的界定尚无定论。本课题尝试将利率定价能力定义为: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能综合考虑自身资金成本、风险溢价、目标利润率、市场竞争等因素,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利率价格,从金融市场中有效地获取信贷资源并加以合理配置、运用,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胜于对手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二)指标体系设置的功能
评估指标的选择以能否承担利率定价能力评估的功能为准。一是描述功能。即能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能力进行客观的描述。这是判断一个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的关键,是评级指标诸多功能的基础。二是监测功能。通过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数据可监测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采取对策并解决问题。同时也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进行客观指导,完善有关政策、制度。三是评价功能。即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作为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的测量尺度,能对所要研究的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进行测量与分析,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能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四是预测功能。即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能根据已拥有的基本数据、资料,在对过去和现在有关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所研究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对未来时期的利率定价能力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三)影响利率定价能力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包括资金成本、风险溢价、目标利润率、市场竞争因素、经营理念这五个方面。
(四)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设计
综上所述,我们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进行了选择设计,如表一。
二、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及应用
(一)层次分析法的选择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它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在比原有问题简单得多的层次上逐步分解、分析,并可将主观判断和定性分析用数量形式表达、转换和处理。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来看,研究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使用评价指标体系法(层次分析法)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从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构成基础来看,利率定价能力是一个难以完全量化的复杂系统,是各种构成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二是评价指标体系法有助于用统一的尺度将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机结合,并进行综合评价。三是由于可以确定各种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而反映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能够较好地反映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状况。四是指标体系选择的指标数据比较多,它反映出的是一种统计规律,个别数据的误差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并不大。因此,我们拟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评估能力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析,计算出利率定价能力的综合的分系数,然后再结合实际对利率定价能力进行评估。
(二)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1.建立对比矩,见表二。
2.根据表二把总要素层的五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得到两两比较矩阵
3.求出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例的总和,见表二最后一行。
4.然后把两两矩阵的每一元素除以其相应例的总和,得到标准两两比较矩阵,如表四。
5.计算标准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行的平均值,这些平均值就是指标的权重,如表五最后一例,它们共同构成问题中总指标的特征向量
6.两两比较矩阵一致性检验
(1)计算赋权和向量,即
(2)每一赋权和向量的分量分别除以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即
0.375/0.125=3
1.5/0.5=3
1.125/0.375=3
(3)计算出最大特征值
λmax=(3+3+3)/3=3
(4)计算出一致性指标CI
CI=(λmax-3)/(3-1)=0
(5)计算出一致性率CR
CR=CI/CR=0/0.58=0 7.计算一致性比例C. R. (Consistency Ratio)C.R. = C.I/R.I.
当C.R. < 0.1时,认为对比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通过;
当C.R. > 0.1时,应当对对比矩阵做适当修正,再检验。
应当注意的是,1, 2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其余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同样按此算法计算,所得权重再乘以上一层评价指标权重,所得数值即为各级评价指标的排序权重,结果可见表六。
(三)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应用
我们将运用前面所构建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对永州市3家具有代表性的基层法人金融机构(潇湘农合行、江华农商行、零陵区农信社)进行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出它们之间的差距所在。
1.指标系统评分标准
2.定性指标数据的来源
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的数据不能直接从报表数据中获得,需要通过现场检查进行直接评估。在评估中,共选择了9个定性指标,采用五级评语集,即(好,较好,一般,较差,差),通过等差打分法确定评语集对应的评语系数集U=(100, 80, 60, 40, 20),从而将定性集转化为定量集。
3.定量指标数据的来源
本课题所构建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共选择了18个定量指标,相关数从年度报表中直接或经过计算获得。
4.结果分析
在对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相关处理之后,我们可以运用前面所构建的样本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出3家金融机构的最终得分,即潇湘农合行70.91分,江华农商行77.73分,零陵区农信社62.12分。从评估得分结果可以看出,总体来讲,样本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较弱,江华农商行(77.73分)与潇湘农合行(70.91分)经过改革后,利率定价能力有所提升,但仍处于中下水平,而基层农信社利率定价能力仍然较低。
(1)利率定价基础系统与客户评价机制不完善削弱了样本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从对3家金融机构的调查情况来看,样本地区法人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利率定价基础系统与客户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削弱了基层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同时,对正向激励措施较为重视,存贷款增速保持较快增长等因素有利于提升利率定价能力。
(2)风险管理较差与自身效益低制约了样本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利率定价执行情况是衡量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最核心的因素,但评估数据表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主要存在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不足、核心负债依存度过低以及成本收入比率过高等问题,与国家标准差距较大,制约了其利率定价能力。
(3)生态环境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了样本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对3家金融机构进行对比,各样本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审批权限、声誉相差基本不大,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的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利率定价能力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基本结论
1.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的一套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是本课题的重要结论之一。该评估指标体系共有26个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从机制建设、资产负债、贷款定价、风险管理、经营效益、外部条件等七个方面构建了评价体系。
2.普遍存在的利率定价基础系统与客户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削弱了基层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3.利率定价执行情况是衡量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最核心的因素。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不足、核心负债依存度过低以及成本收入比率过高等问题,制约了其利率定价能力。
4.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的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利率定价能力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二)对策建议
1.完善客户内部信用评级制度。
2.建立利率定价基础信息系统。
3.建设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制度。
4.全面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5.营造良好的外部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