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情怀和人文气息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gang8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文化之根,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文学科中充满人文气息和情怀,作为语文教师应牢牢记住自己的工作使命,全面展现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从语文朗读、语文品读以及语文情境三方面展开,以期为人文情怀和人文气息教育带来参考。
  关键词:语文 人文情怀 人文气息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0.037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大部分选用的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其内在思想情感与文化精华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却将课本上“文质兼美”的文章进行了拆分,依据文章创作的背景、作者介绍以及段落大意和创作特色等形式来解析课文,使得语文学习变得十分枯燥。这抹杀了学生对语文情感气息以及语文审美的体验。因此,怎样打造充满人文情怀和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呢?语文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体现以个人发展为标准的价值观,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一、语文课程与人文精神研究
  人文精神内涵丰富,当代人文学者对人文精神的定义见仁见智,主要从现实的人、从文化角度、从人文精神内涵等方面对人文精神进行定义。人文精神含义复杂,中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从不同角度看,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特点,其本质特征是历史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是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目的与工具价值性的统一。人文精神具有文化性与实践性。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涉及的要素包括语言、课程等,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学科,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通过对语文课程实施中存在的泛人文等现象进行反思,发现问题的实质是忽视了人文精神以科学理性为基础。没把科学理性运用于语文研究中,造成随意理解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根植于学生的认知层次,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加以感受,语文课程以高扬的人文精神为目标导向,其基本内容包括确立人本理念,谋求语文基础知识与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平衡,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得对社会自然的正确认识,掌握不同的思维方式,通过语文学习实现自我。
  新《课标》是课程计划与教科书的桥梁,以学科规划的形式使课程具体化,以纲要形式规定教学目标。新《课标》是教材编写与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教学评价建议。
  教育的使命是通过传递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育中具有引导地位。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传承取决于教师。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师生的配合,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采取正确的课堂管理评价方式。
  语文是人文性学科,语文教学必须重视人文因素。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改纲要,调整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标》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规范,提出语文教学改革建议。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一直处于探讨中,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渐明确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实现高度统一?观点很多。实践中,人们采取不同的方法,探究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在朗读中体验人文情怀和人文气息
  著名的语感专家王尚文曾说过:“培育高水平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所以,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中华少年》一课时,带领学生掌握此首现代诗的大意之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和图片,进行小组朗读。图片展现的是我国千百年来的巨变,背景音乐用的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各小组学生在这样情感充裕的氛围中,充满激情地朗诵:“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在小组朗读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们分享彼此的朗读感受,有学生讲:“我觉得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非常幸运和自豪。”还有学生讲:“我体会到我对祖国的热爱。”在学生们的真情流露下,他們的人文情怀也在朗读中得到了培养与升华。
  三、在文章品读中感悟人文情怀和人文气息
  优秀的语文作品为什么可以震撼人心?不仅仅是它语言精妙,更是学生们在作者创造的有温度的形象当中,可以得到情感的升华与独特的生命体验,进而使自己的人文情怀得到培育。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居里夫人》一课时,带领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伟大,感受她愿为理想与事业奉献终身的高尚品格。教师带领大家品读《居里夫人》,走在历史的坐标轴上,从居里夫人的身上得到精神上的洗礼,使得学生在了解和分析居里夫人的内心时,感觉到爱和坚持的力量,感受到家国情怀。
  四、在文章的创设情境中升华人文情怀和人文气息
  1.采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可以为学生们打造生动的语文学习氛围。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刷子“李”》一课时,可以利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情境创设,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商量的行为让人们的灵魂更加的高尚’。不管是谁,不管他外貌多么丑陋,家境多么贫寒,只要他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他就是一位平凡但是高尚的人,文章中的刷子‘李’就是如此,那么大家是什么样的呢?”用带有一定深刻含义和启发性的语言情境创设,不但让学生充分沉入文章的意境,感受其深刻内涵,更让学生们获得有益的启迪。
  2.采用真情创设情境
  学生们在阅读中提升语感,得到情感熏陶,需要语文教师在文章精要之处进行适当引导。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爷爷的芦笛》一课时,可以利用真情创设教学情境,教师问:“同学们,大家可以认真读一读文章中关于大海描写的第三自然段,大家是否会有什么发现呢?”在学生们阅读之后,一些学生认为:“这一段运用了拟人手法,将五月的海描述得非常迷人。”教师问:“你是否可以将这些迷人的句子朗读一下呢?”学生:“五月的海水是温润的,初夏的海风是温馨的。”教师:“非常好,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其他同学也喜欢这段话吗?”学生们纷纷表示肯定,教师引导大家说:“请大家再次认真朗读这一段,想想‘温润’和‘温馨’是否可以进行互换。”待学生思考完毕,学生甲:“我觉得是能进行交换的,因为这两个词都带给人舒适的感受。”学生乙:“我觉得不能进行交换,‘温润’这个词是用人们的身体皮肤而得到的感觉,‘温馨’这个词则是人们用心得到的感受。”针对学生们意见的不同,教师引导大家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二者是不能进行交换的,“温润”表达的是柔和当中富有一丝温暖,“温馨”表达的是柔和当中富有一丝馨香。
  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真情引导的方式,促使学生们进行阅读和思考,不仅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初夏时节“海的温情和浪漫”,而且使学生们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在思考和揣摩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人人文情怀和人文气息的熏陶。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情怀对于学生的思想以及精神起到了重要影响,促使学生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与优良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反映了多彩的社会,深远的人类文明。失去人文内涵,语文教学就会失去光彩。语文教学应培养人的精神,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将人文因素优化组合。由此,需要语文教师不断革新自身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使得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情怀与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 陈宏亮《以人文情怀为导向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探究》,《学周刊》2020年第1期。
  [2] 曾成政《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求知导刊》2018年第29期。
  (狄泽权,1965年生,男,汉族,甘肃永昌人,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处于文化启蒙发展的时期,对一切都很好奇,拥有着超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更重视保护孩子的这种特性。为达到这一要求,探究式教学法应运而生,通过让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不断探究课堂内容,实现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保护,也从小培育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关键词:小学语文 求知欲和好奇心 探究式教学法 DOI:10.12241/j.
摘 要: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对整体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奠定基础,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同样学好语文知识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针对上述考虑,小学教育中必须加强对语文教学的重视,不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丰富知识体系,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要想更好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的方法和内容。  关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必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教师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满足其日后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二,结合时代与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以实践为导
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组织课堂,调控课堂。课堂组织能力的好坏事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善于组织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习语文的主要阶段,低年级的教学仍然是主要阶段,这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不仅需要积累语文知识,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并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质量。在课程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并積极学习。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39  一、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准确抓住机会进行德育的渗透,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46  作为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课程,语文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力支持,对学生
本文将对“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加以简要分析,指出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使之树立积
英语是社交用语的常见语种之一,现如今在教育的不断改革下,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掌握英语的应用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发展学生的英语核
摘 要:在初中开设“名著导读”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名著导读”教学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名著内容,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同时,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经典中的人文精神,并以此来帮助自身综合素养的建设。本文从初中九年级语文教学入手,探究在其中进行“名著导读”教学的现状,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希望为初中教师提供一定的参
摘 要:将多元智能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目的就是将学生个体差异性作为核心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极具创造性的个体。本文将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元智力均衡发展、多元思维方式等三方面展开论述,为的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初中语文 创新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0.040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