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你是政府职员还是公司白领,无论你是高层领导还是一般下属,“开会”已经成为职场人士最为熟悉的一种工作方式。那么,怎样的会议才是受欢迎的?会议中又有哪些玄机呢?参加会议,又該注意哪些礼仪呢?
调查:八成白领会议负担沉重
中华英才网曾就职场会议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14%的职场人士每天都要参加会议,59%的几乎隔一天就要开一次会。35%的人士表示会将会议优先于工作;也有7%的人选择不参加会议,先把工作完成。
另外,在会议过程中,只有两成人经常发言,而13%的人认为会议无聊,从不发言。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表示:企业的“会议管理”首先要明确何时需要开会,并且严格控制会议时间,解决“紧要的工作问题”。此外,会议内容枯燥和形式单一则导致会议效果差,建议采用多种轻松的形式,比如餐桌会议或网络会议等。
应付无聊会议想尽各种绝招
杜超仪 男 27岁 事业单位职员
我所在的部门每周最少一次例会,一次政治学习,有时候还会有紧急会议、临时会议等等,名目繁多。昨天下午是部门例会,大家进入会议室,自觉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当然,门口通风的要留给孕妇,因为开会时领导要不断吸烟。
不一会儿,领导的讲话听起来愈发缥缈……种种迹象表明,我很快要跟周公碰面,于是赶紧采取对策:紧靠椅背,防止滑下去,同时还要用左手不断地去掐右手,不到一分钟,胳膊上已红了一大片,看来这样不行,立刻改做“会议记录”,拿起笔开始认真地在本子上写起来:财务处新来的美女叫什么?买彩票中大奖了做什么?神游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一次次无聊的会议倒让我的想象力得到很大提高。当然,私下玩游戏、低声聊天这类方法我还是尽量不采用,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给慷慨激昂做演讲的领导留些面子的。
打造精彩会议 人人乐在其中
薇薇 女 33岁 公关经理
身在职场,会议是免不了的,作为沟通工作的桥梁,会议本质是良好的,只是单调的形式让人生厌。当我被调任公关部经理时,我便决意打造精彩会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一次部门会议,在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我宣布这次会议主题是如何打造精彩会议,这下,部门员工紧绷着的脸乐开了花,纷纷发表看法,有人提议,要让会议形式丰富多彩,比如餐桌会议、网络会议,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去异地,也有人认为每次会议尽量让员工多些讨论,而不只是领导简单地发号施令,就这样,原本严肃的会议在我们的改造下变得轻松活泼。
部门里有个小伙特别能侃,而且每次都能带来新鲜话题,大家在正式会议之后都喜欢听他闲聊一番,有时候是时政评论、有时候是八卦新闻,员工们戏称为“小陈说事”,是会议上的品牌栏目。现在,我们的部门会议开得有声有色,每个人都很珍惜团体交流的时刻,积极参加,会议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
声音:无聊会议,“混”字当头
我最怕开大会了,上百号人员参加、大小领导分别讲话,一场会下来最少两个小时,有时,上个洗手间都不方便。工作多年我发现:对于这样的大会,很多人是抱着“混”的态度,尤其是坐在后排的这些普通人员,他们承担着“充数”和“鼓掌”的任务,要时不时地制造点热烈气氛,有时候走神忘记了,坐在前排的中层领导就会以他犀利的目光回头巡视一番,于是,大家再次正襟危坐,“认真”听取会议发言,至于具体讲了什么,则是“蒙查查”。(瑞生 企业职员)
因为每次会议都有签到程序,我总是很“积极”地去凑出勤率,当然,为了应付无聊的会议,我一定要带上“武器装备”:杂志、报纸或者MP4,为避免被发现,我一般都会选择最中间的位置,巡视领导也发现不了,其实,我也不想这样搞“地下工作”,实在是领导的发言太闷。听说,有一次,某机关举行会议,到会者竟有部分是假冒者,真正的参会者躲到别处了,我觉得这种会议组织者真应该好好反省反省。 (刘思远 公务员)
我们外企经常会开一些无聊的电话会议,为了将就美国总部的办公时间,搞得我们要加班或者熬夜。混多几年,我再也不傻傻地坐在电话前听完整个会议了, 反正第二天会有详细的会议笔录群发到邮箱。时常我在书房里“开着”电话会议,客厅里放着大片,我只需要一开始在电话里打个招呼,中间返回来插两句“恩,听起来不错”,最后算着时间进来Say goodbye就行了。 (Cindy 金融业)
会议座次中的“斯汀泽现象”
安妮和丽娜是同事,平时例会,安妮通常选择后排座位,丽娜却会主动坐到前排,甚至紧挨领导。小小座次,其实反映了她们截然不同的心理,尽管安妮在专业知识上要强于丽娜,她却不如丽娜有自信心和进取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汀泽通过对多场会议研究,发现参会人员存在以下三种心理:其一,有竞争关系的两个人往往会坐在彼此的对面;其二,当你一段发言结束后,紧跟着自由发言的人往往是持反对意见的人;其三,主持会议的人影响力小的时候,与会者经常爱和对面的人闲聊,反之,与会者爱与相邻的人闲聊。
调查:八成白领会议负担沉重
中华英才网曾就职场会议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14%的职场人士每天都要参加会议,59%的几乎隔一天就要开一次会。35%的人士表示会将会议优先于工作;也有7%的人选择不参加会议,先把工作完成。
另外,在会议过程中,只有两成人经常发言,而13%的人认为会议无聊,从不发言。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表示:企业的“会议管理”首先要明确何时需要开会,并且严格控制会议时间,解决“紧要的工作问题”。此外,会议内容枯燥和形式单一则导致会议效果差,建议采用多种轻松的形式,比如餐桌会议或网络会议等。
应付无聊会议想尽各种绝招
杜超仪 男 27岁 事业单位职员
我所在的部门每周最少一次例会,一次政治学习,有时候还会有紧急会议、临时会议等等,名目繁多。昨天下午是部门例会,大家进入会议室,自觉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当然,门口通风的要留给孕妇,因为开会时领导要不断吸烟。
不一会儿,领导的讲话听起来愈发缥缈……种种迹象表明,我很快要跟周公碰面,于是赶紧采取对策:紧靠椅背,防止滑下去,同时还要用左手不断地去掐右手,不到一分钟,胳膊上已红了一大片,看来这样不行,立刻改做“会议记录”,拿起笔开始认真地在本子上写起来:财务处新来的美女叫什么?买彩票中大奖了做什么?神游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一次次无聊的会议倒让我的想象力得到很大提高。当然,私下玩游戏、低声聊天这类方法我还是尽量不采用,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给慷慨激昂做演讲的领导留些面子的。
打造精彩会议 人人乐在其中
薇薇 女 33岁 公关经理
身在职场,会议是免不了的,作为沟通工作的桥梁,会议本质是良好的,只是单调的形式让人生厌。当我被调任公关部经理时,我便决意打造精彩会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一次部门会议,在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我宣布这次会议主题是如何打造精彩会议,这下,部门员工紧绷着的脸乐开了花,纷纷发表看法,有人提议,要让会议形式丰富多彩,比如餐桌会议、网络会议,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去异地,也有人认为每次会议尽量让员工多些讨论,而不只是领导简单地发号施令,就这样,原本严肃的会议在我们的改造下变得轻松活泼。
部门里有个小伙特别能侃,而且每次都能带来新鲜话题,大家在正式会议之后都喜欢听他闲聊一番,有时候是时政评论、有时候是八卦新闻,员工们戏称为“小陈说事”,是会议上的品牌栏目。现在,我们的部门会议开得有声有色,每个人都很珍惜团体交流的时刻,积极参加,会议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
声音:无聊会议,“混”字当头
我最怕开大会了,上百号人员参加、大小领导分别讲话,一场会下来最少两个小时,有时,上个洗手间都不方便。工作多年我发现:对于这样的大会,很多人是抱着“混”的态度,尤其是坐在后排的这些普通人员,他们承担着“充数”和“鼓掌”的任务,要时不时地制造点热烈气氛,有时候走神忘记了,坐在前排的中层领导就会以他犀利的目光回头巡视一番,于是,大家再次正襟危坐,“认真”听取会议发言,至于具体讲了什么,则是“蒙查查”。(瑞生 企业职员)
因为每次会议都有签到程序,我总是很“积极”地去凑出勤率,当然,为了应付无聊的会议,我一定要带上“武器装备”:杂志、报纸或者MP4,为避免被发现,我一般都会选择最中间的位置,巡视领导也发现不了,其实,我也不想这样搞“地下工作”,实在是领导的发言太闷。听说,有一次,某机关举行会议,到会者竟有部分是假冒者,真正的参会者躲到别处了,我觉得这种会议组织者真应该好好反省反省。 (刘思远 公务员)
我们外企经常会开一些无聊的电话会议,为了将就美国总部的办公时间,搞得我们要加班或者熬夜。混多几年,我再也不傻傻地坐在电话前听完整个会议了, 反正第二天会有详细的会议笔录群发到邮箱。时常我在书房里“开着”电话会议,客厅里放着大片,我只需要一开始在电话里打个招呼,中间返回来插两句“恩,听起来不错”,最后算着时间进来Say goodbye就行了。 (Cindy 金融业)
会议座次中的“斯汀泽现象”
安妮和丽娜是同事,平时例会,安妮通常选择后排座位,丽娜却会主动坐到前排,甚至紧挨领导。小小座次,其实反映了她们截然不同的心理,尽管安妮在专业知识上要强于丽娜,她却不如丽娜有自信心和进取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汀泽通过对多场会议研究,发现参会人员存在以下三种心理:其一,有竞争关系的两个人往往会坐在彼此的对面;其二,当你一段发言结束后,紧跟着自由发言的人往往是持反对意见的人;其三,主持会议的人影响力小的时候,与会者经常爱和对面的人闲聊,反之,与会者爱与相邻的人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