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莲意象探究唐宋时期社会现象的演变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t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传统的诗词典籍中,有很多关于“莲”的描写,文人墨客就是通过描写莲花来寄托自己对高尚人格和纯洁感情的向往。唐宋时期是我国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关于“莲”意象的表述非常多,莲也因此有了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本文从莲基本的文化内涵出发,探讨莲在唐宋时期不同内涵的演变,由此来分析唐宋社会的具体变迁。
  关键词:莲意象 唐宋时期 社会现象演变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已经出现了对莲的描写。后来随着我国文学的不断发展,莲成了诗人、词人都会描写的一种意象。他们经常运用白描、象征、双关和比喻的手法为莲赋予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一、莲的文化內涵
  莲最初与古代的女性文化结合在一起,一开始是对古代女子的美好祝愿,后来随着文人对莲越来越喜爱,对莲的比喻也就越来越多。一些诗人将莲比作美女子,比如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一处直接写采莲女的魅力,但是其婀娜的身姿又体现在诗中。诗人通过对莲的描写,侧面表现了采莲女的美丽、美好。从《诗经》《楚辞》到梁宫体诗,吟咏美人的作品数不胜数。荷花在水中柔美地绽放,引得无数文人为其倾倒,人们不仅爱它的轻盈美丽,也爱它的高洁温婉。
  二、唐宋时期莲佛教寓意的演变
  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非常悠久,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开始,佛教就收获了大批的信徒。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传说他的眼睛和双手像莲花一般,他的双脚每走一步就可以生出一朵莲花。可以看出莲花在古印度是非常受欢迎的。在佛教的传统理念中,人就是要经过众恶才能到达尽善,这一点很像莲花的生长过程,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又在水面上干净纯洁地绽放。莲花在佛教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宗教韵味。自从佛教与中国古代社会结合之后,莲花的佛教寓意也被我国古代社会所接纳和继承。在传统的佛教中,很多菩萨和佛像的身底都有莲花宝座,故佛座又被称为莲台。它象征着佛像超凡脱俗、高贵洁白。在很多佛教典藏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有关莲花的文字,莲花在佛教具有深刻的寓意。
  佛教在我国经过广泛传播之后,直到唐宋时期才实现了真正的独立发展。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就在唐宋两朝。当时由于佛教的盛行,很多文人墨客在诗词中注入了很多禅意,诗词中也出现了很多的莲意象,甚至一些诗人直接将莲花作为喻体进行创作,比如李顾以“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来赞美莲花的高洁。莲花的意味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到了宋朝以后,理学开始兴起。这时诗词作者又将莲花与人的品质德行联系在了一起。佛教的出世修行对士大夫们有着很深的影响,莲花因此成了君子爱戴的高尚花朵,文人们也倾向于用莲花来形容高尚、完美的人格品质。那时对莲花虽然仍是讨论“出淤泥而不染”,但其中却涉及了“根”“性”的问题,是对其本体的思考。因此,在唐宋时期莲花不仅仅是佛教和禅道的象征,也是当时社会人们对美好精神品质的无限追求的喻指。
  三、唐宋时期莲人格比喻的演变
  莲花作为中国传统的“比德”之花,在《楚辞》中已经有所体现。莲本身的寓意是高贵纯洁,但是在审美初期,人们对莲的人格比喻还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
  随着审美认识的发展,莲花的人格象征意义逐渐明朗、丰富。唐代咸通时期,文人阶层中基本形成了对白莲人格寓意的界定。代表人物主要有陆龟蒙和齐己,他们在诗词中对白莲进行歌颂,赞美它的高洁。皮日休曾写“幽鸟见贫留好语,白莲知卧送清香”“白鸟白莲为梦寐,清风清月是家乡”“凉后每谋清月社,晚来专赴白莲期”等诗句赞美白莲,其中的“清风”“清月”和“白鸟”“白莲”都是对隐居生活的影射和描写,通过对物体寄予作者的思想感情来使其拥有人格意义,这是白莲审美发展的重要体现。此后,莲花成了很多隐士在进行集会时都会携带的信物,这也成了一种品德的表现。陆龟蒙《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写道:“素葩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这首诗对白莲的赞美已经超过了皮日休,能够看出诗句在更高层面上对莲花的象征和内涵做了深化。
  唐末五代之后,政局动荡,国家战乱不断,导致很多人流离失所,无法太平度日。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一些文人选择了在山上隐居生活。比如庐山,就是很多诗人选择的避世佳地。很多诗人也为庐山的美景与风光写了不少传世佳作。在这些诗人中,最不能忽略的就是齐己,他在诗歌主题表达和艺术创作上都有独到之处。后人很受他诗歌的影响,对莲意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宋代是莲花文学意象的升华阶段,较之唐代,无论是咏莲的规模还是水平、深度还是广度,对莲花自然美的展现和神韵美的挖掘,都显现了巨大的进步和提高。莲花的人格象征在这个时期确立,真正获得了展示它外表和心灵美的舞台。这段时期内,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进入了新的高潮。人们对莲意象的运用越来越多、越来越灵活,莲意象的象征意义也越来越丰富。最典型的是当时出现的“君子莲”,它主要是在佛教的影响下配合理学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审美意象。最能够体现这种莲意象的就是《爱莲说》,它是我国比较典型的一篇咏莲的小品文。这时,莲花已经成了君子的象征,成了高尚品德和人格的象征,人们对莲花的审美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四、唐宋时期莲爱情象征的演变
  早期,莲也曾代表美好的爱情,是爱情的象征。这种象征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莲花代表的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这种意象描写在历代的《采莲曲》中都可以发现。汉乐府在进行莲意象的描绘时,就是继承了先秦时莲代表美好爱情的象征。后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因为“莲”同“怜”谐音,很多人以莲来表现爱情。比如南朝乐府《西洲曲》中写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这首诗中,“莲子”就是怜子,青又同“情”,运用双关手法写出了女子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到了唐宋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莲意象的爱情内涵更加丰富。当时的社会风貌很好,世俗文学发展也极为迅速,采莲曲逐渐从宫廷文学转向了民间。随着社会审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情趣的不断提高,文人雅士也创作了很多咏莲的诗句。除了对莲花本身的赞美,以及对高尚情操和人格品质的寄托外,用莲花来表现爱情的思念也非常多。李白和王勃为咏莲的诗歌创作增添了新的色彩。以李白的《采莲曲》为例:“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阳,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躇空断肠。”这首诗将男子与采莲姑娘相逢、相识、相离的感情描写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莲花景色的描写,写出了当时男女之间的暧昧之情。王勃主要是给当时的莲意象带来了更多的清新之美,他主要描写的就是莲花的纯粹和干净,将宫廷风的采莲文学带向了大好河山和更广阔的天地。
  莲意象在经过了唐朝的创新发展之后,在宋代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又有了新的含义。莲意象从早期的图腾、生殖崇拜发展到汉朝的隐喻表现,后来又成为爱情的象征。南北朝时期,谐音的发展又为莲意象所表现的爱情因素增添了几分色彩。唐宋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莲意象在此时被赋予了多重意义。随着文人墨客的不断描写,莲意象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从这一点,其实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环境都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状态里。
  五、结语
  莲意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典型意象。古人对莲的喜爱主要在于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很多君子以莲自喻,希望自己像莲花那样高洁。莲花意象的不断丰富,体现的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不断发展,也能从中窥探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唐宋时期我国发展比较迅速,文学发展也有很好的土壤。莲意象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充实自我,拥有了丰富的内涵。不管是在人格品质还是在爱情寄托方面,莲都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从莲意象的发展变迁能够看到人们审美情趣与文学创作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张晨昕.中国传统文化中莲的审美意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17.
  [2] 张文文.论莲荷意象在唐代的发展演变[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硕士论文,2014.
  [3] 陈颀,尤倩.浅析莲意象的产生及其在唐宋时期的演变[J].名作欣赏,2013(17).
  [4] 曹小燕.论古典诗歌中的“莲”意象及其文化内涵[J].艺术科技,2013,26(4).
  [5] 张钰婧.宋代诗僧的莲荷意象书写与人格寄托[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1,36(1).
  [6] 成其昌.中国古代诗词中莲荷意象的评述[J].社科纵横,2005(2).
  [7] 何旭冉.晚唐五代莲荷诗的基本内蕴研究[D].湖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12.
  [8] 南瑛.论宋前诗赋中的莲荷意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7).
  作 者: 梁利玲,硕士,广东行政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古诗词吟诵。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将结合王蒙的小说作品,对其小说中的相关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品味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构造方法与女性特征。分析可知,作者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有效拓展了文本的精神空间,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提供新的途径,值得关注。  关键词:王蒙小说 女性人物 性别视角 现代女性  一、王蒙小说中的复杂女性  (一)王蒙的经历与其笔下的女性  王蒙的生活经历是指导他小说创作的重要源泉,成长在一个普
摘 要:1904年,普契尼由约翰·卢瑟朗所著小说而创作的歌剧《蝴蝶夫人》讲述了一个失败的异族婚姻关系的故事,为西方世界对于东方女性的幻想提供了模式化的图版;1986年,黄哲伦的戏剧《蝴蝶君》依据一则真实事件对歌剧进行了大胆的创作、重新解构并进行了颠覆性的演绎;1993年,导演大卫·柯南伯格对话剧《蝴蝶君》进行了改编以及拍摄,影片塑造了不同于前两种文本的结构与视点,加以影视独有的角度表达。在从文学到
摘 要:2017年8月14日,纪录片《二十二》院线上映。该片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性暴力受难者作为呈现对象,使逐渐被历史遗忘的受难群体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影片真实自然地展示出她们平静的生活,并试图通过历史亲历者的讲述提醒世人珍视得来不易的和平生活。  关键词:“慰安妇” 《二十二》 创伤记忆  2017年8月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的当日,中国首个获得公映的“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片《二十二》走进公众视野
摘 要: 彝族作家安文新在小说中聚焦了王阳明被贬龙场的人生困厄期,被贬龙场的遭遇虽然让王阳明陷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但是龙场经历也让他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成长。在小说中,王阳明在龙场经历了许多磨难,这些无疑促使了他精神人格的成长。同时,王阳明在任事才干上也得到了磨炼,这为他后来的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更重要的是王阳明在精神上的磨砺使其思想境界得以提升并最终悟道。  关键词:王阳明 直面磨难 事上磨炼 精
摘 要: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的代表作《宠儿》(Beloved,1987)在其创作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一直被评论家视为“黑人文学历史的里程碑”。该小说的主要情节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通过重构玛格丽特·加纳的故事,深刻揭示了蓄奴制下美国黑人奴隶的生活状态及其遭受的挥之不去的心灵创伤。本文试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解析莫里森在《宠儿
摘 要:《肥皂》围绕家庭来展开叙述,于场景呈现和语词使用上寄寓反讽意味。不同于传统道德寓言式的伦理叙事模式,鲁迅取法精神分析的小说笔法,揭示了儒家伦理维护者的情色想象和潜藏在家庭伦理之下的个人情色欲望。不仅批判了道学家的虚伪性,更指涉了广阔的社会层面上儒家传统伦理的空壳化现象。个人欲望和家庭伦理并行不悖,欲望被掩藏在传统布棉袍之下,与传统道德共同行进着,家庭结构成了保护个人欲望的温床。叙事者隐于人
摘 要:唐僧之哭在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中高达53次,其中有38次(除去取经前的9次)或许多多少少有戏谑唐僧的因素存在,但仍有6次不论是从落泪的原因,还是姿态来看,落的是其作为僧人实实在在的慈悲泪,均应无戏谑的理由。吊诡的是,即便是这样无可指摘的慈悲泪,作者几乎次次都安排了猪八戒的嘲讽言辞,每每将慈悲泪推向尴尬的境地中。因此,本文欲从前人关于唐僧之哭的“人物形象塑造”说、戏谑说等既有的言论中跳脱出
摘 要:对于诗歌中的意象,作为诗人兼评论家的唐湜非常重视,并对意象作过专门的评论。在他1948年所写的《背剑者》一诗中,通过意象的选取,将现实的主题、现代方式的构思与中国传统诗风融合起来。将异域色彩与中国情调并置,把古代艺术与现代科技互嵌,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混杂与交融;在视觉与听觉、色彩与声响、光与影的意象选择上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瑰丽奇特,达到了各种意象的融合和“狂欢”,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
推 介 语  绍兴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的成长之地和归葬之所,也是其生活时间最长、留存遗迹最多的地方,更是其心学思想发端与成熟之地。作为绍兴的最高学府,绍兴文理学院不仅非常注重开展王阳明心学的研究,同时也在通过今天剧社和大学生越文化研究会等学生社团积极开展阳明文化的传播实践,推动阳明文化在高校大学生和社会大众中的普及传播。绍兴文理学院今天剧社和大学生越文化研究会的部分同学在创排原创历史话剧《千古一圣王阳
摘 要: 新生代女作家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创作群体。分析其创作的谱系则发现新生代男女作家的显著不同。女作家们反封建、反专制、反男权,追求女性主体性和身体的解放以及欲望的张扬,这些叙事的基础既有五四运动的长远影响。更是西方现代思想的传播与接受。  关键词:新生代 女作家 理论 探源  不管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文学创作基本上都是个人行为,作品往往是人的主体性和文学的主体性的重要体现,虽然是自我行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