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起真善的面纱,正视人性的软弱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iao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小城确实是个“世外桃源”,这里山清、水绿、风景怡人,且民风淳朴、人性善良。都市生活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你感觉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能有坏人吗?能有坏事吗?似乎都不应该,好人应有好报,但一场爱情悲剧却在这里上演了。美丽、温顺可爱的山城少女翠翠没有如愿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她最终在无望地等候中消蚀着自己的青春,但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小说留给我们的是凄凉的余韵,是生死契阔,会合无缘的感伤,这场让人心酸却又无奈的爱情悲剧何以会发生,真是值得我们深深的思索。
  边城是人性美的代表,但撩起这层真善的面纱,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十全十美,诚如作者所说:“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主面又极其琐碎”。湘西的人“各有一个厚道然而简单的灵魂”,湘西又是一个偏僻、闭塞、落后的小镇,充满了原始神秘的恐怖,在这里“野蛮与优美”往往交织在一起,美的人性只是一种理想,客观现实是一种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优美、健康是一面,但固执、愚昧、迷信,这些人性中的阴暗面在人们身上也暴露无疑,恰恰是这些毁灭了翠翠的爱情。小说从客观设置的这一情节——两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姑娘开始,就已经导致了矛盾的不可调和。天保和傩送都是正直、善良、重情重义的小伙子。却同时爱上了翠翠,两个人都想娶翠翠,怎么办,让谁娶呢?沈从文是否在这时已经给我们暗示了悲剧的必然,都要娶,都不想退出,却又不可能争抢,只好公平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哥哥输了,天保知道翠翠钟情的是弟弟,于是他默默地退出这场角逐,带着失恋远走他乡,没想到却意外身亡,天保的死责任在谁,在傩送吗?他不该和哥哥抢翠翠,他觉得自己太自私了,把哥哥的死亡责任推在自己身上,因此“良心”使他难以原谅自己,在这场爱情和手足之情的矛盾较量中,固执的傩送让手足之情占了上风,哥哥死后,他心灰意冷,无法面对自己的爱情,他用毁掉自己幸福爱情的作法来为哥哥殉葬,诚然,傩送是善良、无私、仁义的,但这种人生选择是否也让人看到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偏执、愚昧、冷酷、自私,为了成全自己的大仁大义宁可牺牲自己和爱人的幸福。善、爱是边城人性中的闪光之点,但当他走向另一个极端时,就成了毁灭美好的罪魁祸手。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人,船总顺顺更是表现出人性中愚昧、落后的一面,他“性格虽异常豪爽,可不愿意间接地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又来作第二个儿子的媳妇”,天保是翠翠害死的吗?间接的关系当然有,顺顺就这样认为,没有翠翠,天保和傩送就不会竞争,也就不会因失恋而外出闯滩,导致意外死亡,这样一个女孩怎么能做第二个儿子的媳妇呢?绝对不能,天命,迷信的思想让他不能作出什么更明智、大胆的选择,只能冷漠地拒绝了翠翠爷爷的提亲。而那个美丽、纯真、温顺可爱的翠翠,更像那巫山神女,对爱情异常执着,她从一开始就心仪傩送,自从这个英俊、勇敢、关心体贴人的傩送走进她的内心,其他人就再也无法占据她的灵魂,她和傩送相识时说的:“大鱼来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她不在乎“鸭子”只在乎“鱼”,忠贞不渝,海枯石烂,就是翠翠对爱情的选择,她就是巫山上的神女,在二老出走之后,她一个人孤寂守着渡口,执着地等着心上人,翠翠为眺望远天的杳鹤宁愿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即使变成“望夫石”也心甘情愿。这种对爱情的绝对专一,只能使她的爱情以悲剧结束,我们是要赞扬翠翠,还是要悲悯翠翠呢?
  或许沈从文是明了全部事件中的悲剧因子的,只是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使其不忍过于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他不惜笔墨为我们展现的是人性中至善至美的一面,然而,即使他使人物超过现实的障碍,漠视封建宗法和金钱势力而追求爱情,却无法擦去自然人性中客观存在的阴暗和落后,天保和傩送的固执,顺顺的迷信、愚昧,翠翠的执着,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性中的一种软弱。沈从文不愿看到这种软弱,不愿明说这种软弱,但这却又是无法避免应该正视的现实,恰恰是这种无法避免造成翠翠的爱情悲剧。
其他文献
摘 要 由于当代大学生受到当今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以及拜金主义狂潮的侵袭,他们在思想上、认识上以及行动上被社会所质疑,很多人开始怀疑大学生“到底有没有素质”,可见大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教学至关重要。本文就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点相关的看法。  关键词 大学教学 德育 渗透教学    网络上每每出现的对大学生的调侃,以及大学生求包养抑或是其他种种不利事件的发生,都向我们阐明了一个问题,大
期刊
摘 要 有效提问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也不马上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加以纠正。  关键词 数学 课堂 有效 提问    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
期刊
摘 要 作业和练习对学生巩固知识、增强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作业设计能让学生及时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进行开放性的作业设计,我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趣味性、层次性、合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原则。同时,为了提高作业的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
期刊
摘 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体系下对学校在课程实践中提出的新要求。由于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较晚,校本课程作为新型课程还不完善、不成熟,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是当务之急。“物理专题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依托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在物理学科下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本课题采取的课程开发途径是: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开展物理专题研究;用物理
期刊
如今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课堂中,“创设情境、合作交流、体验活动”等做法使数学课堂异常“热闹”起来。但在“热闹”的背后,是否生机与活力,思维与创造就真正来临呢?“热闹”之下是“浮躁”还是“深刻”,是“追风”还是“思辨”?作为数学课堂中“脊梁”的思维,又该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唱好主角呢?本文以数学课堂的若干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孕育思维的发动机  曾经相对于毫无生气的数学课
期刊
如今一部分中学生写作水平不高,作文中语言存在干枯,构思简单,内容生拼硬凑的现象。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缺乏和情感感知的单一。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文学资源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细腻隽永的情愫。还要鼓励学生在写作时说真话,写真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尝试:  第一,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妨说些“时髦话”。  语文的课堂语言应该“时髦”一些。
期刊
“独立董事”,也称“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是英美法系的产物。它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职务以外的其他任何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一切关系的特定董事” 。  与英美法系不同,大陆法系的公司法沿袭了成文法的传统,在借鉴政治上三权分立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权力机关、管理机关和监督机关的权力制衡体系。  一、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冲突  我国是典型
期刊
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四星级重点高中的物理教师,发现在高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群同学—进校时由于各种原因,各科的基础比较薄弱,然后等进入高中后几次考试之后成绩一直不够理想,逐渐失去了信心,等到高二或者高三上学期时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彻底沦为一个学困生。对于这些同学往往是学校容易忽视的群体,该如何管理和教育他们往往是我们老师的一个难点。但是有人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
期刊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以群体为单位,成员不约而同地出现道德缺失的现象。本文就社会上出现的这一问题,以博弈的角度分析社会道德的缺失现象。文章以见义勇为为例,在经济—道德人框架分析下,以混合博弈分析见义勇为行为,对提高公民道德现状提出了四条解决办法。  关键词 经济道德人 囚徒困境 见义勇为 混合博弈 制度建设    一、分析框架及其对囚徒困境模型的分析  (一)分析框架。道德来源于
期刊
摘 要 《两龙锁志》为光绪年间何品玉所撰,收录了作者在江西龙南、龙泉县任知县期间撰写的各类文稿,反映了清末两县的施政情况。本文以其为分析文本,以文教事业为例,对两县县政作一定的考察,力图展现清末中国基层政权运作实况。  关键词 何品玉 清末 知县    一、引言  州县官在地方官系列中虽然品秩较低,但在地方行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直接接触并治理百姓,是真正的“行政之官”、“治事之官”、“亲民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