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甘薯地方标准制定推广为例,用典型事例和成功经验诠释了质监系统专业技术机构在农业标准化制修订和标准化推广方面不仅有所作为,更要大有所为,让技术走出实验室,让标准惠及民生。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强烈关注。
关键词: 农业标准;标准化推广;甘薯
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作为邢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属的唯一从事标准化研究的专业技术机构,近年来,邢台市标准化所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把制定和推广农业标准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全力助推当地农业产业化升级,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服务。在此,笔者以该所制定推广甘薯地方标准取得的成功实践为例,探索质监系统专业技术机构如何在农业标准制修订以及标准化推广方面做大文章,让“标准惠农”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一、甘薯地方标准制定背景及过程
邢台市甘薯栽培历史悠久。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甘薯生产标准,广大薯农一直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一家一户,各自为战,技术落后,管理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不利于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制约着甘薯种植这一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位于邢台县晏家屯镇心长村的邢台县无公害薯业开发协会是邢台市标准化所重点联系企业。2009年4月,该所依托当地薯业开发协会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业标准化工作站。为扶持甘薯这一地方特色产业,邢台市质监局标准化所工作人员利用农业标准化工作站这一平台,多次深入心长村调研,向协会会员宣传农业标准化知识,使他们意识到做大做强甘薯产业必须走标准化生产之路,必须克服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小农意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销售品牌。为规范甘薯种植,标准化所决定与邢台县无公害薯业开发协会联合制定甘薯生产邢台市地方标准。为做好这项工作,市标准化所专门成立了甘薯标准起草小组,起草小组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农业标准,借鉴了省内外甘薯生产最新科研成果,多次咨询省内科研院所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有着丰富经验的甘薯种植大户。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10月形成初稿,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形成《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甘薯贮藏保鲜技术规范》和《无公害食品 甘薯》标准文本,经专家论证,于2009年底由邢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在全市实施。
二、甘薯地方标准实施推广及社会经济效益
标准制定是基础,标准推广是关键。为做好甘薯新标准推广,邢台市标准化所充分利用农业标准化工作站这一平台,将标准文本印刷3000份,免费发放给薯农,为确保标准推广效果,该所还专门邀请省农科院专家给薯农授课。近年来,标准化所以推广甘薯标准为契机,先后帮助邢台县农乐薯业合作社、临城县五谷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邢台浩曙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建成甘薯种植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0亩、大型甘薯贮藏保鲜窖3座,带动周边发展甘薯标准化生产100000亩。
农业标准化推广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技术的改进,更重要的是人们生产经营观念的转变。心长村甘薯种植大户张永岗是当地一名种植甘薯的“土专家”,以前靠传统的生产技术种植十多亩红薯,效益低,还整天为市场销路疲于应对。在邢台市标准化所帮助下,他带头成立了邢台县农乐薯业合作社,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积极引进品种,开展红薯标准化示范推广工作,带动周边百余户薯农从事甘薯标准化种植,仅销售红薯苗一项,年利润就超过20万元。该合作社生产的“寿点”牌甘薯,远销甘肃、宁夏。
标准化给广大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实实在在。经邢台县无公害薯业协会对比试验,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甘薯品质明显提高,产量比以前增加10—20%,标准化让广大薯农尝到了甜头。
三、做好农业标准制修订及标准化推广工作的几点体会
1.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家队伍
长期以来,标准化人才匮乏一直是制约邢台市标准化所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瓶颈,严重制约着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该所瞄准标准制修订这一空白,积极谋划,力求取得新的发展空间。为解决标准化人才匮乏难题,该所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用人理念,跳出质监系统这个小圈子,面向全社会征集标准化制修订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开展标准化制修订工作,启动了“双库工程”:在全省地市所首创了标准制修订人才库和标准制修订项目库。为做好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邢台市标准化所组织聘请了70余名农业技术专家,依托“双库工程”强大的科研实力,先后组织制(修)定了农业地方标准6项,搜集整理国家、行业农业标准300多项,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农产品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为当地农产品生产和外销提供了标准支撑。
2.农业标准化推广工作必须充分发动群众,特别要重视依托龙头企业力量
邢台市标准化所在以种植红薯闻名的邢台县心长村开设了全省首家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广站,并以此为平台,大力宣传推广甘薯新标准。农业标准化带动了当地甘薯产业升级,一批依托甘薯标准化种植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邢台浩曙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从事甘薯种植的龙头企业,市标准化所多次深入该企业宣传推广甘薯标准。2013年,该合作社在泜河老河湾荒芜的沙滩上种植优质甘薯2300余亩,依靠标准化种植当年喜获丰收。市标准化所还帮助该合作社建成了年储藏甘薯300万公斤的华北地区单体最大的甘薯贮藏保鲜窖,储藏后的甘薯销售价格达到了3元/公斤,单价比小麦还高,经济效益是种植小麦的5倍。2014年,该合作社又在平乡、广宗发展甘薯标准化示范基地2000亩。
3.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离不开政府财政支持
制定一套标准,带动一个产业。邢台市标准化所制定和推广甘薯标准的成功实践证明,农业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该所近年来计算出标准化带来的贡献率来看,标准化实施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在 30%左右,这充分说明,在现阶段农业增长手段和方式的变化,从技术进步到技术效率的提升,从数量的变化到质量的提升。标准化对农业贡献越来越突出,所以需要加快对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加大示范、推广和普及的力度,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大农业标准制修订专项支持力度……加快制定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强化产地环境、安全控制、种苗繁育、生产规程、产品等级、规格包装、质量追溯等标准的制修订,为农业标准化和全程质量控制提供支撑。”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业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吴劲锋.农业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计算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97-99
[2]王金玉.从发达国家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动向看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J].世界标准信息, 2002,12:9-11
[3]王德海. 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杠杆作用[J]. 企业标准化, 2000(04)
作者简介:梁文亚,1983年生,汉族,本科学历,现供职于邢台市标准化所。
关键词: 农业标准;标准化推广;甘薯
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作为邢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属的唯一从事标准化研究的专业技术机构,近年来,邢台市标准化所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把制定和推广农业标准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全力助推当地农业产业化升级,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服务。在此,笔者以该所制定推广甘薯地方标准取得的成功实践为例,探索质监系统专业技术机构如何在农业标准制修订以及标准化推广方面做大文章,让“标准惠农”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一、甘薯地方标准制定背景及过程
邢台市甘薯栽培历史悠久。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甘薯生产标准,广大薯农一直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一家一户,各自为战,技术落后,管理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不利于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制约着甘薯种植这一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位于邢台县晏家屯镇心长村的邢台县无公害薯业开发协会是邢台市标准化所重点联系企业。2009年4月,该所依托当地薯业开发协会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业标准化工作站。为扶持甘薯这一地方特色产业,邢台市质监局标准化所工作人员利用农业标准化工作站这一平台,多次深入心长村调研,向协会会员宣传农业标准化知识,使他们意识到做大做强甘薯产业必须走标准化生产之路,必须克服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小农意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销售品牌。为规范甘薯种植,标准化所决定与邢台县无公害薯业开发协会联合制定甘薯生产邢台市地方标准。为做好这项工作,市标准化所专门成立了甘薯标准起草小组,起草小组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农业标准,借鉴了省内外甘薯生产最新科研成果,多次咨询省内科研院所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有着丰富经验的甘薯种植大户。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10月形成初稿,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形成《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甘薯贮藏保鲜技术规范》和《无公害食品 甘薯》标准文本,经专家论证,于2009年底由邢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在全市实施。
二、甘薯地方标准实施推广及社会经济效益
标准制定是基础,标准推广是关键。为做好甘薯新标准推广,邢台市标准化所充分利用农业标准化工作站这一平台,将标准文本印刷3000份,免费发放给薯农,为确保标准推广效果,该所还专门邀请省农科院专家给薯农授课。近年来,标准化所以推广甘薯标准为契机,先后帮助邢台县农乐薯业合作社、临城县五谷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邢台浩曙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建成甘薯种植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0亩、大型甘薯贮藏保鲜窖3座,带动周边发展甘薯标准化生产100000亩。
农业标准化推广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技术的改进,更重要的是人们生产经营观念的转变。心长村甘薯种植大户张永岗是当地一名种植甘薯的“土专家”,以前靠传统的生产技术种植十多亩红薯,效益低,还整天为市场销路疲于应对。在邢台市标准化所帮助下,他带头成立了邢台县农乐薯业合作社,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积极引进品种,开展红薯标准化示范推广工作,带动周边百余户薯农从事甘薯标准化种植,仅销售红薯苗一项,年利润就超过20万元。该合作社生产的“寿点”牌甘薯,远销甘肃、宁夏。
标准化给广大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实实在在。经邢台县无公害薯业协会对比试验,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甘薯品质明显提高,产量比以前增加10—20%,标准化让广大薯农尝到了甜头。
三、做好农业标准制修订及标准化推广工作的几点体会
1.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家队伍
长期以来,标准化人才匮乏一直是制约邢台市标准化所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瓶颈,严重制约着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该所瞄准标准制修订这一空白,积极谋划,力求取得新的发展空间。为解决标准化人才匮乏难题,该所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用人理念,跳出质监系统这个小圈子,面向全社会征集标准化制修订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开展标准化制修订工作,启动了“双库工程”:在全省地市所首创了标准制修订人才库和标准制修订项目库。为做好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邢台市标准化所组织聘请了70余名农业技术专家,依托“双库工程”强大的科研实力,先后组织制(修)定了农业地方标准6项,搜集整理国家、行业农业标准300多项,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农产品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为当地农产品生产和外销提供了标准支撑。
2.农业标准化推广工作必须充分发动群众,特别要重视依托龙头企业力量
邢台市标准化所在以种植红薯闻名的邢台县心长村开设了全省首家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广站,并以此为平台,大力宣传推广甘薯新标准。农业标准化带动了当地甘薯产业升级,一批依托甘薯标准化种植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邢台浩曙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从事甘薯种植的龙头企业,市标准化所多次深入该企业宣传推广甘薯标准。2013年,该合作社在泜河老河湾荒芜的沙滩上种植优质甘薯2300余亩,依靠标准化种植当年喜获丰收。市标准化所还帮助该合作社建成了年储藏甘薯300万公斤的华北地区单体最大的甘薯贮藏保鲜窖,储藏后的甘薯销售价格达到了3元/公斤,单价比小麦还高,经济效益是种植小麦的5倍。2014年,该合作社又在平乡、广宗发展甘薯标准化示范基地2000亩。
3.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离不开政府财政支持
制定一套标准,带动一个产业。邢台市标准化所制定和推广甘薯标准的成功实践证明,农业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该所近年来计算出标准化带来的贡献率来看,标准化实施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在 30%左右,这充分说明,在现阶段农业增长手段和方式的变化,从技术进步到技术效率的提升,从数量的变化到质量的提升。标准化对农业贡献越来越突出,所以需要加快对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加大示范、推广和普及的力度,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大农业标准制修订专项支持力度……加快制定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强化产地环境、安全控制、种苗繁育、生产规程、产品等级、规格包装、质量追溯等标准的制修订,为农业标准化和全程质量控制提供支撑。”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业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吴劲锋.农业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计算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97-99
[2]王金玉.从发达国家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动向看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J].世界标准信息, 2002,12:9-11
[3]王德海. 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杠杆作用[J]. 企业标准化, 2000(04)
作者简介:梁文亚,1983年生,汉族,本科学历,现供职于邢台市标准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