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有效地规避事故风险的一项长治久安的工作。本文重点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着手,阐述了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安全管理 预防 事故风险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持续地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与此同时,建筑施工所造成的事故伤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建筑施工安全形势严峻,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居高不下。建筑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和坍塌。造成建筑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踐表明,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系统的缺陷和失效,安全管理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决定性影响,必须从管理人手,进一步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1. 当前安全管理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采取了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保持了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稳定。
但是,当前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有以下4个方面。
1.1监管责任不落实
目前,负责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仅对建筑业中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实施监督管理,而对全国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监管工作未完全到位,也未全面有效地履行对建筑业和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
有关交通、铁道、水利、电力等行业主管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不清,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综合监管职责不明确,也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的难度大。
1.2安全基础管理薄弱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各责任主体。从历次安全检查,特别是重特大建筑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安全设施和劳动安全防护不到位。不少总承包企业对分包企业资质,特别是安全生产条件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分包现象严重;不少监理公司的项目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有的设计单位对安全标准和规范重视不够,造成工程存在安全设计的缺陷等。
1.3执法监督乏力
一是目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有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已明显落后,特别是由于缺乏有强制性、可操作性的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的规定等,造成企业在市场不规范竞争的低价中标中缺乏安全投入保证,产生大量事故隐患。三是执法监督不力,对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整改不合格的建筑施工企业还未制定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和办法,行政执法和动态监管工作不够严格。
1.4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大量涌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达4000万人,80%为农民工,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1/3。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建筑企业主要事故的特点
建筑施工的不安全隐患多存在于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以及使用各种电气工具上,伤亡事故多发生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和起重伤害、触电4个方面。如能采取措施消除这四大伤害,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将大幅度下降。所以,降低四大伤害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下面以高处坠落和起重机械伤害为例分析各自的特点。
2.1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高处作业工作量大、操作人员多、员工的流动性大,加上多工种的交叉、立体作业,并且临时设施多,现场条件差,因此,各种不安全因素多,高处坠落事故也就特别多。而高处坠落事故往往使人员受到较严重程度的伤害,非死即伤,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高处坠落事故被列为建筑行业施工“四大伤害”中第一大伤害,在高层建筑中尤其明显,归纳其特点是:事故发生频率高;易发事故部位多;群死群伤严重,事故危害性大;临时合同工特别是青年工人事故发生率高。
2.2机械和起重伤害特点
建筑机械与工厂内的机械设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使用的环境条件不同;作业对象不同;作业地点和操作人员不同。由于建筑机械具有以上的使用特点,其安全性比厂内设备差得多,发生伤害的概率自然也就高得多。
2.3起重伤害事故--吊物坠落
在我国,随着起重机械使用数量的增多,起重伤害事故占全部工业企业伤亡事故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起重机械常见事故有:吊物坠落、挤压碰撞、坠落事故、触电事故、机体倾翻事故。
3. 加强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
3.1企业施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是搞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技能的主要方式和途径。通过教育和培训,就能有效地预防从业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提高其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水平,减少人为的失误。
3.2探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PDCA循环法,是美国管理专家戴明首先提出来的,是目前各行业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普遍应用的管理模式。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四个阶段的循环。它是基于思维的逻辑程序,简明而易理解,实践性很强,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有利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3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对加快企业安全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找出预防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施工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其发生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找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同时作为施工企业也要建立健全有关安全施工的制度,不断完善安全操作规程,营造一个班上讲安全,班上做安全,班后总结安全的良好的安全施工的氛围;作为建设工程的监管部门,也要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工作,真正做到齐抓共管,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点。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安全管理 预防 事故风险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持续地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与此同时,建筑施工所造成的事故伤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建筑施工安全形势严峻,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居高不下。建筑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和坍塌。造成建筑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踐表明,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系统的缺陷和失效,安全管理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决定性影响,必须从管理人手,进一步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1. 当前安全管理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采取了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保持了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稳定。
但是,当前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有以下4个方面。
1.1监管责任不落实
目前,负责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仅对建筑业中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实施监督管理,而对全国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监管工作未完全到位,也未全面有效地履行对建筑业和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
有关交通、铁道、水利、电力等行业主管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不清,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综合监管职责不明确,也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的难度大。
1.2安全基础管理薄弱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各责任主体。从历次安全检查,特别是重特大建筑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安全设施和劳动安全防护不到位。不少总承包企业对分包企业资质,特别是安全生产条件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分包现象严重;不少监理公司的项目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有的设计单位对安全标准和规范重视不够,造成工程存在安全设计的缺陷等。
1.3执法监督乏力
一是目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有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已明显落后,特别是由于缺乏有强制性、可操作性的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的规定等,造成企业在市场不规范竞争的低价中标中缺乏安全投入保证,产生大量事故隐患。三是执法监督不力,对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整改不合格的建筑施工企业还未制定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和办法,行政执法和动态监管工作不够严格。
1.4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大量涌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达4000万人,80%为农民工,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1/3。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建筑企业主要事故的特点
建筑施工的不安全隐患多存在于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以及使用各种电气工具上,伤亡事故多发生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和起重伤害、触电4个方面。如能采取措施消除这四大伤害,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将大幅度下降。所以,降低四大伤害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下面以高处坠落和起重机械伤害为例分析各自的特点。
2.1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高处作业工作量大、操作人员多、员工的流动性大,加上多工种的交叉、立体作业,并且临时设施多,现场条件差,因此,各种不安全因素多,高处坠落事故也就特别多。而高处坠落事故往往使人员受到较严重程度的伤害,非死即伤,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高处坠落事故被列为建筑行业施工“四大伤害”中第一大伤害,在高层建筑中尤其明显,归纳其特点是:事故发生频率高;易发事故部位多;群死群伤严重,事故危害性大;临时合同工特别是青年工人事故发生率高。
2.2机械和起重伤害特点
建筑机械与工厂内的机械设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使用的环境条件不同;作业对象不同;作业地点和操作人员不同。由于建筑机械具有以上的使用特点,其安全性比厂内设备差得多,发生伤害的概率自然也就高得多。
2.3起重伤害事故--吊物坠落
在我国,随着起重机械使用数量的增多,起重伤害事故占全部工业企业伤亡事故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起重机械常见事故有:吊物坠落、挤压碰撞、坠落事故、触电事故、机体倾翻事故。
3. 加强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
3.1企业施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是搞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技能的主要方式和途径。通过教育和培训,就能有效地预防从业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提高其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水平,减少人为的失误。
3.2探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PDCA循环法,是美国管理专家戴明首先提出来的,是目前各行业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普遍应用的管理模式。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四个阶段的循环。它是基于思维的逻辑程序,简明而易理解,实践性很强,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有利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3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对加快企业安全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找出预防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施工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其发生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找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同时作为施工企业也要建立健全有关安全施工的制度,不断完善安全操作规程,营造一个班上讲安全,班上做安全,班后总结安全的良好的安全施工的氛围;作为建设工程的监管部门,也要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工作,真正做到齐抓共管,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点。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