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三大步骤探讨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理综”物理试题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以能力立意命题,加强对能力的考查,把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上,因此,在复习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主要采用促进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复习的过程是思维积极、动态探索的过程,使学生能力真正得到提高;从发展的眼光看,体验和尝试交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和途径,为他们将来能够进一步学习培养了获取知识、探索问题的能力,这无疑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物理复习能力
  
  高考复习的模式基本上是第一轮逐章扎实的复习,第二轮建立横向联系的专题复习,第三轮模拟考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此模式框架上,传统的高三复习教学中,是教师先串讲、总结本章的知识结构,然后让学生做规定的习题。整个过程突出求同思维,这种模式(讲—练—讲)使学生不但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本文提倡的是整个高三复习应该分三个步骤:部分(第一轮复习)——整体(建构知识体系)——部分(综合训练)。在第一轮复习到一定阶段,就进行相应的专题复习,如复习完力学后的力学综合专题、能量和动量、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等,为整体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整体建构是重心,目标是形成学科知识体系。部分训练,指运用知识体系中的概念、规律和方法,通过不断地反复训练,发展能力,而且对知识体系的建构结果进行验证,是对整体的修改和完善,最终达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思维的全面性,最终实现“把物理学科变成自己认识的知识体系”的复习总目标。
  1.首先实现的是部分复习策略,在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学生已经完成了所有新课内容的学习,对高中物理的知识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学生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知识结构不太完整,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还有所欠缺。在此阶段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有一定深度的理解打下扎实的基础。要重视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或推导引出新的物理概念、定理和结论的过程,要真正明白这些道理。根据复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份评价型复习卷,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复习,诊断评价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高理解能力及物理思维能力。评价性复习试卷应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诊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水平,同时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试卷结构依次由知识结构回顾、基础理解检测、学科能力训练三部分组成,由浅入深,评价的层次逐步提高,对学生巩固基础、培养能力有较高的教学价值。下面以天体运动的复习为例:
  (1)知识回顾
  ①天体运动的向心力。
  ②弄清几个圆周运动:在赤道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受力;近地卫星;同步卫星;极地卫星。
  要求从卫星的受力、向心力、线速度、周期、角速度等探究。
  ③星体表面及某一高度的重力加速度的求法。自己查资料或举例讲解相关习题说明。
  ④能力提高:以下自己查资料,并推导过程。追赶问题(宇宙飞船的对接,两星球相距最近或最远);双星问题;黑洞;卫星的拍照与信号传递。
  (2)课例分析
  从课堂评价实施过程来看,把发展性教学评价原则有机地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在课堂完成检测试卷的过程中,可以自主思考,可以查阅教材、资料,可以相互间交流讨论,还可以请教老师。而教师则通过巡视、观察、交流,可以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启发或点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在检测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师生、生生之间保持了有效互动,课堂保持一种和谐、活跃、充实的学习气氛;教师可以关注到学生的心理、情感态度,关注对“天体运动”复习评价,“知识结构回顾”的学习状态,也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學生学习的整体水平。而教师则通过语言、手势、眼神和学生交流,或者肯定赞许、或者启发引导;这种评价相对于量化评价更具有人性化,更具有开放性,学生对评价结果有更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从而产生良好的激励效应;为了比较准确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深刻,运用是否熟练,教师对学生在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多个层次进行了评价。如:天体受力和向心力是重点。在“知识结构回顾”中,要求学生弄清几个圆周运动的规律。
  2.通过第一轮的复习,接着可以展开整体复习策略,以知识体系展开的复习,清理了知识点,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强化基本方法,训练了思维习惯。第二轮复习要建立知识体系的纵向和横向联系,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将原有的知识体系打乱,要以给出的物理情景为主线,将所涉及的不同知识体系的概念和规律串在一起加以运用。
  (1)用“问题互动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创设直观鲜明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动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产生疑惑,激发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通过实验或教学媒体展现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日常观念和科学概念矛盾引出问题情境;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新问题情境等。教师选择性地设计一些学生常忽视的浅层性问题(如动量守恒定律有几种数学表达形式);学生较难把握的理解性问题(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特性);学生未弄懂的猜测性问题等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反思的开端。
  (2)用“尝试错误”进行专题测试。教师针对性选编一些学生概念较模糊、理解易偏差、思考难周全、计算常出错的题型让学生经历失败,促使学生进行反思。
  (3)用“专题、开放性问题”进行课外训练。教师根据考纲有目的的给学生一些专题、开放性问题,如辨析学过的“力”(建构知识集成块)、比较几种“场”、典型情景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等;教师设计多方位多角度的、旨在进行殊途同归的思维程序,并根据所教对象和内容的特点,精心创设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求知热情的由浅入深、多层次、多变化问题情景,启发探索、诱导反思。
  在整体复习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再认识和深加工,增强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对物理主干内容的把握,并且在对知识完善的过程中,发现不足,激发研究的灵感,加深理解的深度。因此,将各大块知识建构起来,先让学生自己构建各块网络,并自己加入相关习题的理解,在反复运用概念、规律和方法中,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悟出来,最后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3.最后采用的是习题复习策略,复习教学中一定题目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建构主义下,习题复习教学应当是每做一个题目,就对照自己知识体系中对应的一点或一块,或几部分,反思是否知识体系建构的准确和全面,让学生合作讨论,展开交流,在回顾与评价中进一步感悟物理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有机的可以及时提取的知识体系。
  (1)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系统的建构
  在复习教学冲刺阶段,要立足学科,抓实双基。不要只是埋头做题,应紧紧抓住知识系统的进一步建构,充分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要着重于搞清楚知识间的联系,站在整个高中物理的高度上以审视的眼光进一步认识知识,从整体的角度重新认识知识体系,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要精心选择知识点密集、纵横联系广的典型题,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类比和知识重组,促使其在头脑中将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形成纵横交叉、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稳定的、丰满的知识结构,并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引导学生注重物理情境的展示
  任何物理问题都是有一定的物理情境的,而任何物理情境都与一定的物理规律相对应。许多学生在求解物理问题中出现“听听懂,看看会,做做就错”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还没有在头脑中形成“一看到物理问题,就先进行物理情境展示”的良好习惯,而是凭想当然的感觉,闭门造车般的做法进行应付而已。凭这样的认识,这样的态度,物理题目即使做得再多,也不可能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怎么可能复习好物理呢?所以,在冲刺阶段的复习中,我们要抓住一些物理情境相对来说比较隐蔽、比较典型,物理量间的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让学生通过“议题”“画物理情境图”“用分析法进行规范列式求解”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展开物理复习活动。在积极的联想、类比等交互作用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提高思考物理问题的能力,任何学科都有它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特有的用来描述有关概念和规律的一套方法。只有把握了这个体系,掌握了用这门学科所特有的语言来描述学科内容的人,才有可能学好这门学科。而物理学科中这个特征体现得更加明显,只有会用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情境,懂得用物理语言来构建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的人,才有可能学好物理,学活物理。正因如此,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物理水平一般的人,才会用套公式的方法来建立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而物理水平较高的人却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知道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许多物理问题根本就无法从套公式的层面得到求解,甚至根本就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而运用物理语言却可以迅速地把握解题的方向,并往往能迅速地把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构建起来。
  4.结论
  通过高中物理复习三大步骤的教学实践,学生对物理概念及物理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也逐步学会了运用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进行复习,学习能力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学习效果都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收到了满意的效果。高考成绩固然可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物理的热爱则更加令人欣慰,相信这份执着的情感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物理测量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教育部考試中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朱鋐雄.物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广西宜州市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已广泛推广,学科间综合也已成潮流。综合已逐渐由学科内综合向学科间综合延伸和发展。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使新课改的理念付诸实践。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也有许多问题制约着新课改的实施。下面就新课程背景下学科间综合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浅谈自己的拙见。  一、教师的知识问题  “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新课程就单个学科而言,内容包罗万象,而学科间综
在上简化字那一部分时,老师通过先让学生学习两个繁体字和两个简化字,两分钟后,进行默写,马上进行反馈,发现学生默写简化字全对,繁体字的准确率只有40%,由学生谈感受,有的说,繁体字笔画太多,难记。有的说,也不好写,一个繁体字花的时间可以写两个或三个简化字,太浪费时间了。也有的说,不利于文化的普及。老师引导学生讲出文字改革的原因,但是,老师话锋一转,时至今日,还有人攻击简化字,请看大屏幕上,老师从网上
[摘 要]合作学习是“学讲”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能够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品质。音乐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环节要设计合理,使用得当;要目标明确,组织有序;要关注边缘学生,兼顾差异。  [关键词]音乐课堂;合作学习;设计合理;目标明确;边缘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设计思路  本文作者玛丽·居里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的成功经历以及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案例描述  上课后,首先是介绍作者和整体感知课文,特地将课本彩页中居里夫人画像放大一张,贴在黑板上,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感染力。  (板书课题和作者)  要求学生用自己最习惯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完成下列任务:找关键词语,归纳各段
[摘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是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宗旨。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科学实验教学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尤其是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实验形式,设计贴合性更强的实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教学;实验;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新课标条件下,对语文文本的解读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读文本,提高和巩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最大问题。笔者认为,完成这一使命,更符合时代精神,必须要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精心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课堂教学,而这些课件必须充分地体现出“实用性”与“好用性”这样两个有利和有力的层面。  关键词:新课标 信息技术 文本解读 优化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配合,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但一堂课如何开头,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开头就
教学片断一:上课开始时  师:小朋友们,老师想知道一个小小的秘密,你们愿意告诉我吗?  你们最喜欢什么呢?  生1:我最喜欢逛街。  生2:我最喜欢看书。  生3:我最喜欢看动画片。  ……  师:小朋友们喜欢的东西真多啊!看来我们的生活一定非常幸福,充满乐趣。我也有一个小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请看,谁来啦!(各种蔬菜娃娃。)  我们欢迎他们的到来!  师:瞧!他们正在开心的跳舞呢!(众生随着音乐节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很多教师都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物理新课程中,它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不是简单的几句话,而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关键词:创新 观察 实验 思维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注重观察
化学与环境污染关系十分密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环境污染问题是中考化学命题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与生活、生命、科技、社会密切相关的题分值占全卷的10%左右。其中直接涉及到环境问题的可占到3~5分。可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中考化学命题的关注。在中考化学命题中涉及到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酸雨、大气污染、水源污染、白色污染、绿色化学、温室效应、农药污染等方面,现分别例析如下:    一、蔬菜的农